第555章 狩猎(五)
第555章 狩猎(五)
11月7日,热带的海风黏稠而湿润,吹拂着“海隼号”的帆缆,发出持续而低沉的嗡鸣。~x+i_a.o^s¢h¢u^o/c,m-s?.*n.e¢t′
在它的身后,依次是“顺昌号”、“平波号”、“顺运-6号”武装商船、“丰裕号”物资补给船,以及同样一艘“海燕级”巡航舰“海沧号”,整个舰队以单纵队形迤逦而行。
这支小型舰队于一周前从阿卡普尔科港出发,沿着美洲大陆蜿蜒的海岸线,一路南下,准备与魏应滨所率领的破袭舰队汇合,并向他通报一则至关重要的情报。
西班牙加勒比海舰队在哈瓦那集结了一支强大的特遣舰队——由五艘主力战舰、十艘大型武装商船以及若干辅助船只组成,总数达十七艘之多——准备绕过美洲大陆南端,前来太平洋海域,寻求与新华海军主力决战,以期一举打破新华人的海上封锁。
而新华破袭舰队此时正南下秘鲁海域,执行对卡亚俄港西班牙宝船队的封锁和拦截任务。
他们对这支即将从大西洋方向扑来的强大敌人很可能还一无所知,若是不期而遇,可能会措手不及。
一旦它们与秘鲁分舰队合流,在短时间内将形成压倒性的数量优势。
尽管,秘鲁分舰队未必会主动与这支西班牙特遣舰队北上进攻新华海军,但在家门口双方联手对付魏应滨所领的破袭舰队,那还是有极强的合作意愿。
届时,破袭舰队必将陷入极度危险的境地,甚至还会吃个大亏。
于是,留守阿卡普尔科的海军指挥官立即派出这支竭尽全力才拼凑出这支舰队南下支援。
这支分舰队的任务有二,其一,寻找破袭舰队,告知加勒比海特遣舰队来袭的警讯。
其二,则是加入破袭舰队,进一步增强其实力,争取在那支西班牙特遣舰队抵达前,先行重创或歼灭秘鲁分舰队,削弱敌方总体力量,为后续可能到来的决战创造有利条件,从而实现各个击破的战略目标。
大海茫茫,想要寻到破袭舰队的确切位置,那是极为困难的。
他们只能依靠推断,沿着美洲大陆的海岸线一路向南方搜寻。_j!i′n*g·w,u′x·s+w~.¨c_o,m*
四天前,驶至巴拿马港时,毫不意外,破袭舰队并未留驻于此。
当然,舰队既然抵达这里,也不能毫无作为,遂在港外示威性地进行了几轮炮击,藉此震慑当地的西班牙守军,随即继续航程。
舰队指挥官、“海隼号”舰长孙定远少校站在艉楼甲板上,举着望远镜,扫视着四周的海平面。
阳光炙热,甲板滚烫,空气中弥漫着海盐与木材晒热后的混合气味。
“舰长,左前方已可见曼塔海岸线。”大副的声音在一旁响起,打破了长时间的寂静。
孙定远微微调整望远镜焦距,远方那抹深绿色的陆地轮廓逐渐清晰。
曼塔,这个名字在新华海军内部可谓如雷贯耳,仅次于班德拉斯谷。
十几年前,那场成功的突袭为初生的新华注入了第一笔至关重要的原始资本,得以支撑新华远渡大洋,前往大明移民和采购物资。
“传令各舰,保持既有航向和航速,无需靠近曼塔。”孙定远的声音平稳,没有丝毫波澜。
再次劫掠这座小镇已无任何战略价值,反而耽搁宝贵的时间。
“是!”大副敬礼,正准备转身去传达命令。
突然,主桅杆顶端的瞭望台上,传来瞭望手尖锐而急促的呼喊,声音因激动和高处的风而有些变调:“正前方!发现船队!数量……九艘!距离约……六公里!”
这一声警报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打破了航行的沉闷。
所有海军官兵的精神顿时为之一振,孙定远迅速再次举起望远镜,大副则快步奔向指挥位置,甲板上原本有些懒散的水手们立刻绷紧了身体,下意识地抬头望了一眼高耸的桅杆,随即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到了舰长的身上。
在众人视野所及之处,只是几个细微的、几乎与海天交界线融为一体的模糊小点。
但随着舰队的前进和望远镜的调节,那些小点逐渐清晰起来。
一支船队的帆影!
“能辨认船型吗?”孙定远抬头高声问道。o|u如&¨文*#a网ˉ !/最?e新|}-章§??节£3>更|-新u快}?
“距离太远,看不真切!”
“等等……,他们……他们好像在转向!”瞭望手的声音带着不确定,“是的,他们在转向!航向西北!他们想……避开我们!”
军官们闻言,立时兴奋起来。
在此时此地,遇到一支规模不小的船队,本身就极不寻常。
而对方一发现他们就立即转向规避,这几乎是在明晃晃地宣告自己的身份——西班牙人!
“舰长,是西班牙人!”大副的声音透着一丝难以抑制激动,“要么是一支普通商队,要么……,要么就是从秘鲁出来的!”
“从秘鲁出来的”?
那不就是西班牙人的宝船队!
“命令!”孙定远没有任何犹豫,果断下令,“‘海沧号’随我‘海隼号’立即前出!升起战斗旗!全力追击前方目标船队!”
“武装商船编队与‘丰裕号’随后跟进,保持戒备,准备接应!”
信号兵迅速跑到艉楼后方,用向友舰发出一连串旗语信号。
与此同时,一面猩红色的战斗旗,被迅速升上了“海隼号”的主桅顶端,烈烈飘扬,瞬间将紧张的战斗氛围渲染至极致。
随着各级军官的指令下达,甲板上和舱室内立刻喧嚣沸腾起来。
炮手们虽然还未接到装弹命令,但已经纷纷就位,检查火炮和弹药。 帆缆手们则根据航海长的命令,不断地调整着风帆的角度,试图捕捉每一丝能加快速度的海风。
另一侧,“海沧号”几乎同步做出了反应,同样升起了战斗旗,修长的舰身开始明显加速,与“海隼号”默契地形成钳形攻势,一左一右划开蔚蓝的海面,向着西北方向猛扑过去。
两艘新华巡航舰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黑鲨,舰首劈开白色的浪,航速陡增,与后方速度较慢的武装商船和补给船逐渐拉开了距离。
孙定远始终举着望远镜,死死盯着那支正在试图逃离的船队。
距离在一点点拉近,对方的轮廓也越来越清晰。
“舰长,确认是大型盖伦帆船!斜十字旗,是西班牙人!”了望手再次传来信息,声音充满了肯定。
此时,对方船队的细节也逐渐落入孙定远的望远镜视野中。
那些船只体型臃肿,吃水线似乎颇深,帆装样式是典型的西班牙大帆船风格。
没错了,是西班牙人!
“加速!追上他们……”孙定远大声地命令道。
这些船只即使不是秘鲁宝船队的主力,也必然是一支价值巨大的西班牙运输船队。
若能截下这支船队,无论是获取情报还是打击西班牙人的补给线,或者截取他们的白银运输,对我新华的整体战局都是至关重要的。
“海沧号”和“海隼号”将风帆张到了极致,在海面上拖出两道清晰的白色航迹,全力追逐。
海风呼啸着掠过耳畔,帆缆在风中绷紧发出嗡嗡的声响。
海面上,顿时呈现出一幅诡异而略带滑稽的画面:两艘体型修长的新华战舰,如同两位孤勇的战士,对着数量远超己方的西班牙船队发起了义无反顾的冲锋。
而后者,尽管在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却丝毫没有转身接战的勇气,只是拼命地鼓足风帆,笨拙地向西北方向逃窜。
不过,它们臃肿的船身吃水极深,显然满载着货物,这严重拖累了它们的速度,使得整个船队显得慌乱而迟缓。
西班牙人的意图似乎很明显,那就是不愿跟新华人过多“纠缠”。
他们或许是自知火力不如对方,或许是船上装载的货物过于珍贵,不容有失。
他们唯一的希望,似乎就是拖延,寄望于缓慢西沉的日头,期盼夜幕的降临。
那时,无边的黑暗将成为他们最好的隐匿手段。
然而,时间似乎并未站在西班牙人一边。
“海燕级”巡航舰优秀的航海性能在此刻展露无遗,它们修长的舰体破开海浪的阻力更小,精心设计的机械帆装也能更有效地捕捉风势。
两艘战舰与西班牙船队之间的距离,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缩短。
相反,西班牙船队就显得有些步履蹒跚,尤其是那几艘体型尤为臃肿的大帆船,吃水线深陷,显然处于重载状态,其速度被严重拖慢。
渐渐地,瞭望手已经能清晰分辨出西班牙船只甲板上慌乱跑动的人影,甚至能看见对方船舷旁那些为了减重而被迫推入海中的木桶和杂物溅起的水。
他们跑不掉了!
西班牙人或许也意识到按照这个速度根本无法甩掉身后的两条“鲨鱼”,更撑不到天黑。
两艘武装战船脱离了船队序列,然后艰难地在海上划出一个巨大的弧线,船身因急转而微微倾斜,最终顽强地调转了船头。
它们不再背对追兵,而是将厚重的侧舷缓缓对准了疾驰而来的新华战舰,如同两名断后的将军,毅然横亘在“海隼号”和“海沧号”的前进航线上,试图拦截新华人的追击,为身后那七艘满载货物的同伴争取逃生机会。
这一幕,让追逐的态势瞬间改变。
“呵,总算有点样子了。”孙定远低声说了一句。
“给‘海沧号’发信号!”他放下望远镜,“让他们左舷迂回,绕过阻截敌舰,继续追击那些大家伙!我舰从右翼牵制,吸引敌舰火力,掩护其行动。”
这是一个大胆的分兵指令,意图利用己方的高速和机动性,无视这两艘拦路虎,直扑真正有价值的目标。
“海沧号”迅速回应,开始向左转向,拉出一个更大的弧线,准备绕过西班牙战船的拦截正面。
而那两艘西班牙战舰显然也察觉了新华人的意图。
它们开始笨拙地调整位置,试图用侧舷的火炮封锁“海沧号”的迂回线路,同时,也将主要的炮口对准了正面逼近的“海隼号”。
四艘战舰在海面上展开了一场无声的战术博弈,阵型在不断移动和调整中变幻。
风帆鼓动,海浪拍击着船身,双方的距离仍在缓慢而坚定地缩短。
已经接近到可以看清对方桅杆上缠绕的绳索、帆布上的补丁。
西班牙战舰甲板上水手们忙碌的身影,军官手中挥舞的军刀,甚至炮窗内隐约晃动的炮管和炮手的身影。
“海隼号”和“海沧号”的炮窗也已全部打开,炮手们屏息凝神,火绳悬停,等待开火的命令。
空气仿佛凝固了,只剩下风帆的鼓噪声和海浪的哗哗声。
最终的对决,似乎就在下一瞬间。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