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孙传庭为使,入关中

“朝廷可算来人了。”

议事堂内,闯王高迎祥跟老农一般双手撑着膝盖,身子靠前,一直紧绷的面庞此刻才有所好转,立刻说道:“赶快去请。”

心腹将领办事利落。

不多时,这朝廷之人便已来到了议事堂。

而议事堂之处。

闯王高迎祥、曹操罗汝才、贺一龙,还有回回左营的其他人,包括其他反王,全都是神色复杂地看着面前的孙传庭,却是没想到今时今日前来招降的居然会是此人。

“好久不见了,几位。”

孙传庭同昔日满面愁容早已大变。

他面色红润,精神昂扬,身边虽只有十几个保护他的亲兵,但身陷敌营却是中气十足,面不改色。

“几位放心,太祖爷旨意,大都督不敢违抗。”

“如今那深山之内,马回回已是我大明从二品的游击将军,而八大王张献忠还有李自成已被拿下,如今正押往京城听候发落。”

“至于几位嘛……”

孙传庭幽幽一言,言语间带着审视的目光,在他们那郁闷的面色上轻轻扫过,才继续开口,“便看闯王他的心意了。”

话落,孙传庭先行一步踏入议事堂,似乎此刻他才是这反王大本营真正的东道主,可一众藩王却是不敢有半分言论,敢怒不敢言。

到了议事堂,孙传庭不愿卖什么关子,单刀直入,要的便是雷厉风行:“高兄,今日究竟是战还是降?”

“若战,陕西边军还有秦良玉秦将军麾下的白杆兵,包括即将御驾亲征前来的京营新军都在赶来的路上,如今这中原之处便只剩关中的流寇势大了,其他之地已不再被朝廷放在心上。

想必几位心中也明白,如今大明真正的敌人并非是你们,而是那边关之外的金人。

劫掠山西、陕西的城池,还有那沈阳之处的盛京城……”

“太祖皇爷再现,又怎能不将这些疆土重新夺回,再现洪武一朝的大明盛世?而若是归顺,这里便是诸位将军的待遇了。”

说着话,孙传庭拿出一封旨意,微微抬手,便有人将旨意放到了闯王高迎祥、贺一龙他们众人的身前。

看着上面的旨意内容,高迎祥看了个开头便松了口气。

只因他的职务赫然是一地总兵。

并非关中之处的总兵,而是陕西安塞之处的总兵,正是他高迎祥的老家,也是他起兵之处。

富贵不归乡,如同锦衣夜行。

如此安排,可见朝廷的用意之深,也算是给了他高迎祥一份体面。

不过这份体面仅限于高迎祥。

除了他这个闯王之外,其余的人却是连个从二品的游击将军都没有,多数只为杂号将军,从四品、从五品,甚至还有的连从六品都够不上,只因旨意上根本没有提他们这些实力微小的反王名号。

看着旨意内容,罗汝才心下微酸。

虽然只是个杂号将军,但好歹也是正四品,除了闯王高迎祥之外,也就他罗汝才是正四品的将军官职了。

放在大明或许不算大,可在地方上好歹也算是有了实权。

贺一龙也见了自己的名字,从四品,比正四品差了半个品阶,但也比那些从五品、从六品甚至连品阶都没有的人强。

那些人要么依附于其他藩王,要么便沦落为芸芸众生。

“如何?”

过了半盏茶的工夫,孙传庭用完茶点,淡然一笑,亲和的目光看向闯王高迎祥一行人,徐徐问道,似是早在一开始就拿捏住了他们的脉。

“明使在上,高迎祥愿降,归于大明朝廷。”

“尊太祖皇帝陛下为主,尊天子陛下为主。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太祖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高迎祥接着旨意,采纳同意之后,当场对面前的孙传庭这位明使纳头便拜,用了如此大礼,口中更是将太祖朱元璋和崇祯朱由检两位皇帝都提及,可见他这位大明安塞总兵的用意,也算是个不错的聪明人。

孙传庭见了,目光之中更是欣慰:“高总兵快快请起,还有贺将军、罗将军,二人日后都是一家人了,何必行如此大礼。”

旨意收好,孙传庭再次面对众人时,神情更加柔和,和颜悦色许多。

之前还是模棱两可,如今便是真正的自家人。

孙传庭话刚一说完,贺一龙、罗汝才两人心头也是一喜,能够被这位明使孙传庭记住名字。

他们日后或许在大明朝廷还能再往上爬一爬。

两人心头生出感激,赶忙继续表起各自的忠心:“孙大人放心,我贺一龙对大明忠心耿耿,此前全是无奈之举。”

“不就是那些金人鞑子吗?老子罗汝才跟他们拼了,领着手底下的兄弟,定要为大明流尽最后一滴血。”

还有那些从五品、从六品的将领,有自知之明,明白能捞一个官职已是破天的幸事,也跟着说起了好话。

可那些连个官职都没有的个别反王,却是开始阴阳怪气:“孙大人,这上面怎么没有俺老张?

是不是瞧不起人?”

“俺好歹在之前的江西一带也是闹出了名号的,之前也算是三十六家之一,如今也忒不给脸了。”

面对这些挑事的人,孙传庭脸上刚流露出的灿烂笑容逐渐收敛,疑惑的目光看向闯王高迎祥、贺一龙、罗汝才三人。

“高总兵,二位将军,这人是谁?该不会是叛乱贼子?”

孙传庭慢条斯理地道。

顿时,高迎祥、罗汝才还有贺一龙三人恍然大悟:“孙大人提醒的对。我等怎能与这些叛贼为伍?”

“你们这些人不遵朝廷、不忠大明,乃是不忠不孝之辈,今日便解决了你们。”

不用高迎祥开口,曹操罗汝才两人一声大喝,自有其他愿归顺大明朝廷的人开始动手。

很快这议事堂内便见了血,多了数具尸体。

孙传庭看到这一幕皱了皱眉,从议事堂内走出,身边依旧跟着高迎祥他们三人。

“那这关中之处……”

孙传庭有意无意地道。

高迎祥听后赶忙接住话茬:“还请孙大人放心,属下这就让人撤离……”

“不不不,”孙传庭顿时摇头,“太祖皇爷的意思是,如今高总兵还有两位将军,包括其他将军暂时还不算大明之人,先在这中原之处继续驻守,协助清洗江浙各处的地方豪族、世家大族,还有那朝堂硕鼠、贪赃枉法的官员。”

“如此一来,才能更得太祖皇爷还有陛下的圣心,不知三位意下如何?”

赫然间,孙传庭这一刻是打算将高迎祥他们的过往废物利用一回。

虽说大明朝廷如今银钱没有之前那般紧缺,但用银钱的地方还有很多,这大赚一笔的时机,怎能白白放过?

听出了孙传庭的言外之意,高迎祥他们三人咧着嘴角,目露精芒,个个开始说道:“还请孙大人放心,对于大明不忠之人,便是我们的敌人。”

“早就看这些贪官不顺眼了,如今有了太祖皇爷还有陛下的令,定不会放过他们。”

“这关中之处的世家,孙大人可能不知道,也没几个好东西的。”

孙传庭微微点头。

随后取出一份锦衣卫这段时日收拢的名单,上面记载了哪些人可杀、哪些人可用,哪些人该抄家灭族、哪些人只需震慑小惩大诫即可。

将名录交给高迎祥三人后,孙传庭才开口:“今日全当我没来过,有陛下的旨意,你们该放心了。”

“半月之后我再来,希望这关中之处,三位大人已然办妥。”

“恭送孙大人。”

高迎祥领头,罗汝才还有贺一龙两人在旁附和。

一直等到将孙传庭送走,这关中之处的反王们,才算是正式成了大明朝廷的“预备臣子”。

“我看这群朝廷里的人,还挺能用人的嘛。”

罗汝才嘿嘿一笑。

贺一龙微微道:“别忘了,咱们现在也是朝廷的人了。孙传庭那家伙的性子我知道,不是个信口开河的。”

“闯王,接下来……”

二人齐齐看向高迎祥。

高迎祥此刻挺胸抬头,扬起手来,又有了昔日荥阳大会时的意气风发,只不过比起昔日,此刻的他更多了一种在正统上的认同感、归属感。

“什么闯王?明面上叫闯王,以后私底下该称呼什么?”

高迎祥拿捏着语气问道。

两人对视一眼,嘿嘿一笑,齐齐答道:“下官见过高总兵。”

可见!

哪怕是他们这些反王一同投入大明朝廷,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还是要抱团取暖。

他们也算是一个小小的派系。

虽然登不上什么大雅之堂,但互通有无总是好的。

“哈哈哈哈。”

听得这新的称呼,高迎祥当即酣畅淋漓大笑出声。

三人一起大笑,笑声无比热烈,却也隐隐预示着接下来关中之处杀戮的开始。

“你们想做什么?”

“你们这些反王反贼,不得好死。总有一日,太祖皇爷还有朝廷官兵会拿了你们的。”

“高迎祥,你个狼心狗肺的家伙。罗汝才、贺一龙,老夫近些时日给你们送了多少银钱,你们怎能如此?”

面对世家大族还有关中之处官员的破口大骂、恶毒咒骂,高迎祥他们动起手来没有任何负罪感。

没有朝廷的背书,这叫做恶意伤人;有了朝廷的背书,这就叫做替天行道,甚至更正统一点,叫做“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

此前数月,被押往京城的晋商之首范永等连同一众范家之人,除了那个自爆的族人之外,所有范家人,朱元璋在紫禁城内召见后,都没直接让刑部官员审判,而是剥皮充草、凌迟处死。

不过到了今时今日。

这李自成。

史书上记载的未来灭了他大明、开了大顺一朝的“新任天子”,朱元璋还是挺感兴趣的。

尤其在知晓李自成的过往事迹后,发现同他这位开国天子颇有几分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从卑贱小民一步一步爬到高位。

虽是影响了他朱家的江山,但对于如今这等同类,朱元璋还是有了想要见一面的打算。

刑部地牢。

深夜之时,朱元璋领着当朝太子朱慈烺,祖孙二人到了这大牢之内。

李自成、红娘子、李过他们在这大牢之内的待遇算不上好,毕竟是叛臣贼子,处处阴冷潮湿,再加上大牢之内本就怨气极重,正常人在此处待久了,怕也要染上一身伤病,本就视为不祥之地。

朱元璋临时起意,所以刑部之人完全来不及准备。

他的行踪隐秘。

刑部尚书、侍郎怕是此刻连此事都不知道,只有刑部内的几个狱卒毕恭毕敬地跟在他们祖孙二人身后,随时听候差遣。

“抬起头来,你便是那李自成?”

中气十足的沉稳声音从前面传来。

一路上舟车劳顿、疲乏至极的李自成极为费力地睁开那双惺忪的眼皮,看向眼前的年迈老人,心头一阵光亮,转瞬就已猜中了此人的身份,连忙磕头:“草民见过太祖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元璋瞧见了,并未开口,反而是带着身旁的朱慈烺考教一番。

“看看此人性情如何?”

朱慈烺乖乖听话。

他虽年幼,却早已懂事,这数月来跟着处理事务,虽是第一次来到大牢,可对面前的李自成并未有什么惧怕之意。

朱慈烺靠近上前,观察了好一番之后才缓缓说道:“回太祖皇爷爷的话,此人一脸的枭雄像,天庭饱满,地阁方圆,一看便是富贵延绵、权贵之人,可惜遇到了您,不然此人极有可能成就一番事业的。”

听了朱慈烺的话,朱元璋哈哈大笑道:“说得很对,此人的确是不同凡响,在咱的眼里,他可比那闯王高迎祥还要厉害得多。”

朱元璋一开口,便让面前的李自成内心惶恐万分,任凭他想破脑袋、绞尽脑汁,也想不明白,为何面前的太祖皇上对他这般看重,只能颤声带着惊恐地答道:“太祖陛下说笑了,微臣不过一介草民,哪能配太祖陛下相提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