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招降闯王高迎祥
“压下去!”
洪承畴摆了摆手,对李自成的兴趣也就到此为止,一个接下来必将得死的人罢了,兴趣再大也大不到哪里去,死人终究是没有价值的。
许是知晓了接下来的命运,李自成这时也豁了出去,摇晃着身子,将周围的两个心腹亲兵撞开。
不等他有再进一步的动作,四处的亲兵刀兵加身,他若再敢寸进半分,当场就能要了他的性命。
“放开!今日本都督倒很好奇,堂堂的李自成还有何话要说。”
洪承畴下令。
李自成重获自由,目光灼灼盯着洪承畴开口道:“大人,难道今日我李自成便就真的唯有一死而已吗?”
“太祖爷的令,大明之初无人敢违抗。”
洪承畴淡淡回话。
李自成眼神一暗,最后的希望也成了绝望。
只见他短暂沉默过后,突然间竟是哄堂大笑起来:“哈哈哈哈。”
“笑我李自成时运不济,悔不该火烧那凤阳皇陵,悔不该贪图那一时之乐。可是大人,莫非朝廷御下不严、治兵不利。”
“我李自成又岂会沦落到今时今日这番田地?”
“败了便是败了,可我李自成今日烦请大人,可否跟大人讨要一个公道。”
李自成眼神炯炯,大声说道。
洪承畴听后,当然能够明白李自成的所言。
若是崇祯一朝一开始便就是太祖皇爷朱元璋亲临朝廷,那么一切会不会更好一些?
毕竟崇祯天子朱由检的刻薄寡恩,还有那一个个于国无用的政策。
可是出了名的。
也就是如今太祖皇爷拨乱反正,才使得如今的大明军民一心,不再内斗,反而顺着太祖皇爷朱元璋所指之处,同心协力全都进发。
可惜如此光景,可遇而不可求。
所以到头来——
面对李自成所讨要的公道,洪承畴也只是苦笑一声:“世事如此,从来都顺不得人心。”
“来人,取碗酒,就当是为面前这人送行了。”
洪承畴再度吩咐。
一碗烈酒递到了李自成的嘴边。
李自成叼着酒碗一饮而尽,只觉肚子里火辣辣的,整个人也变得格外舒爽,目中那缕精芒更是再次大亮:“今日之事,多谢大人了。”
“时运不济,并非是在当下,而是在此前,我李自成一生时运不济……”
说完这最后一句话,洪承畴也无意再同他交谈。
跟太祖爷下令必死之人说太多,对他接下来的仕途可不妙。
李自成、红娘子、李过这些人全都被带了下去,来日是要同那晋商范永斗一起押往京城,交由兵部、刑部处置,然后才能判死刑。
并非他洪承畴此时一眼就能处决的。
李自成的事情解决。
在这深山老林的一众反王势力之内,马回回还有老兄弟们全都来到了洪承畴的面前,此刻他们心头忐忑,弯腰行礼:“末将见过大都督。”
由马回回带头,其余老兄弟们全都不约而同地大声说道。
洪承畴在他们身上扫了一眼,抿着嘴唇一笑:“如今我大明正是用人之时,几位将军放心,即日起你们便是辽东之处的游击将军,还有其麾下的其余镇守之人了。”
“太祖爷的旨意,我这个大都督可不敢违抗。”
对待自己人,洪承畴的目光明显柔和,语气也多了几分玩笑。
很快,场上的气氛就缓和了许多。
马回回几人也同样大松了口气。
接着,众人于这深夜之时离开深山老林。
再次出现在大明军营时。
他们连同手下的人一个个全都摇身一变,焕然一新:穿上了大明的将军服饰,配备了制式精良的长刀系于腰间,编制队伍的规矩也全都告知。
而最为可贵的是,这些反王势力麾下的兵马,除了张献忠、李自成麾下的,原本属于马回回他们麾下的,也给他们留了一半。
这代表着明廷并非要过河拆桥,而是愿意给予他们信任与诚意。
从此处便能以小见大,看得出如今明廷的格局。
只是其后军营开始拔寨,似是有接下来的军令要执行。
在军营内待了数日,此前的消息本就瞒不住,马回回他们这些人也全数知晓。
太祖爷下了旨意,要招降闯王高迎祥他们。
马回回虽有惊讶,但很快也就理解,同样看得出:对于中原之处的贼寇,那位坐镇京城的太祖皇帝已没了耐心,解决盛京城内的金人,才是第一要务。
其他几个兄弟听后反应过来,七嘴八舌围到他边上:“老大,你觉得闯王他会同意吗?”
“闯王要是同意了,老大你都是二品游击将军。他怎么着也得是个总兵?”
“千金买马骨,那位太祖皇帝肯定会这么做的。”
“行了,叫什么老大?这里是军营,得称呼大人。”
马回回挑了一下眉,玩笑中掺杂着一丝认真,刻意纠正道。
见周围的好兄弟还是那般浑然不在意,马回回心下一凉,对他们严肃严明:“兄弟们,眼下咱们可是大明朝廷的人了。
如今朝廷势大,可那位太祖皇爷的规矩更重,所以规矩要有,军营之内‘大人’‘末将’的称呼得改。”
“改不了的,以后我这老大都救不了你们。”
马回回语气无比认真严厉。
面前的兄弟们这才收起吊儿郎当的模样,开始渐渐收心,这才让马回回这个带头大哥稍稍安定了些。
……
关中之处,数月前闯王高迎祥率领麾下之人进攻扶风、岐山等县,只是其难度远超此前:各个县城的地方豪族集结乡兵抵抗。
村庄百姓也因皇权下乡的政策,但凡探查到他们的行踪,都会前往镇上的防卫点通报,给他们造成了不少重击。
即便攻破了数个县城,裹挟的百姓也只是虚与委蛇,过几日便跑回去,甚至他麾下的大军,数月间逃跑的人也越来越多。
到了如今,哪里还复此前荥阳大会时的反王威势?
好似不过一年光景,天下大势便变了又变。
辽东边关之外的金人也无法再配合他们,使得这些反王势力似也到了穷途末路之时。
高迎祥、曹操罗汝才、贺一龙等众多反王集结在关中之处,为今之计,只有抱团取暖,才能够继续算得上是乱世中的一方诸侯;
若是再分散开来,怕是连各处的卫所总兵都能消灭他们。
“这大明朝廷,中邪了。”
曹操罗汝才刚到官庄见到高迎祥,便破口大骂。
他一路前来,受到了不少围剿。
偏偏还不是那些精锐,而是各处原本他们瞧不上的卫所兵,如今却像一根根稻草,不断骚扰得他烦不胜烦。
贺一龙冷冷一笑:“你这都还算好的。”
“知道吗?张献忠他们如今深陷大山,逃不出来,困又困不住,要不是和闯王还有我们取得联系,恐怕早已完犊子了。”
贺一龙前来接应罗汝才。
而除他们之外,剩下的反王势力全都在议事堂内,一个个面露愁容,有的反复捏揉着嘴唇,似是很想直接投降。
哪怕到如今他们也知晓,五边都督洪承畴一直在招降,虽说主动投降的价码较低,但总比身死道消要强。
罗汝才到了这里,正想继续发牢骚,看着议事堂内一众反王阴郁的面色,明智地闭上了嘴,随便挑了个位子坐下。
现在大哥不说二哥,五十步不笑百步,没什么必要再分上下尊卑,说不定明年的今天就是他们的忌日,都快要掉脑袋了。
还说这些没用的干什么?
“闯王,您吱个声,眼下咱们这些人到底该何去何从?”
有人开口。
“闯王要再继续跟明军抗衡,恐怕不是明智之选。实在不行,咱们也去那盛京城,给金人做事……”
“呸,给那金人朝廷做事,还不如直接投了明廷。”
“给金人当差那是当狗,给咱们汉人朝廷好歹是个臣子,更何况太祖皇爷这位洪武天子,昔年连那些蒙古人都能容纳,还封了侯,咱们这些人凭什么不成?”
“真以为如今这大明一朝还是那崇祯小儿做主吗?”
一个个藩王借着众人商讨的时机,顺带着全吐露出了各自的心声。
一时之间,这议事堂之内众人各抒己见,吵得那是一个喋喋不休,几乎跟东市街头的菜市场极为相似。
闯王高迎祥听着他们的吵闹,嘈杂之声落于耳畔,也没有多余的心力前去搭理,只是自顾起身。
很快便来到了这议事堂外。
众人见到高迎祥离去,一时间也没了继续吵下去的心思。
凭借着他们这些兵马投了明廷,恐怕也无足轻重,到了如今依旧是闯王高迎祥的势力最大,也是最被朝廷重视的。
一旦闯王投了。
他们这些人投或不投就显得无足轻重,在这中原之处也绝难形成什么气候,怕是连招呼明廷,人家那边都未必会要。
到了那时才是他们的绝路。
高迎祥拿着旱烟杆,看上去不像是个反王,反倒像是个庄稼汉里的老农,刚刚忙完地里的庄稼,蹲在凉荫下抽上一抽,缓一下身子的疲乏。
万历年间就有了这种烟叶子,倒也不足为奇。
吐出一口薄薄的烟气,高迎祥脑子里面那繁而杂乱的思绪才重新梳理,渐渐地被整理出接下来的一条生路。
“那张献忠应当是完了,还有李自成他也是活不了咯。”
“那马回回倒还能凑合一下。”
高迎祥思索着山西、陕西接壤之处的大山之间的局势,很快也就想通了这其中的脉络,本就不是什么难事。
火烧凤阳皇陵乃是诛九族的大罪,哪怕是他们这些反王投诚,恐怕也无济于事。
此刻高迎祥心头难得地庆幸了一下。
幸好火烧凤阳皇陵一事纯粹是那八大王张献忠自己的个人意愿所为,同他这个反王之首、名头极大的闯王却是无甚关系。
虽说当时他同样率主力部队从新蔡、寿州方向进攻凤阳,但其所作所为大体跟马回回也是一般无碍,也只是做了叛乱之人该做的事宜。
只要没有参与那火烧皇陵之事,想必也能够捡回来一条性命。
高迎祥心头思索清楚,踏实了许多,对身边的心腹将领吩咐道:“近些时日便不要再出关中了,默默等着便是。”
将领下去传达军令。
于是这关中之处接下来归于宁静。
曹操罗汝才整日里发着牢骚,但却没几个人搭理他,除了贺一龙跟他形影不离。
两人走在这关中城的街头。
到了这关中,一众藩王贼寇在闯王高迎祥的束缚之下,对于此处的百姓秋毫不犯,乃至对这里的官员,虽不至于好吃好喝招待着,但也绝没有抄他们的家、拿他们的银钱,只是将他们囚禁在了各自的府上而已。
“贺一龙,你说闯王他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咱们这样还算得上是反王吗?”
罗汝才满脸的不甘愿。
在这街头,闯王高迎祥麾下的精锐四处巡逻,谁的面子都不给。
就在前几日。
有士兵欺男霸女、强抢民女,当场就被高迎祥的心腹之人就地捉拿,随后不久,牢里面就传来此人畏罪自杀的消息。
众人都不傻,当然明白这是高迎祥杀鸡儆猴,震慑的就是他们这些外来之人。
贺一龙听后道:“怕是闯王也动了心,如今待价而沽罢了。咱们到了如今,不就只剩下这么一条路子走了吗?”
“明廷那边恐怕也不想这中原之处继续出现乱子了,那些金人才是心腹大患。”
贺一龙说完他的猜测之后,有意无意地踢着路边的小石子,双手撑在脑袋后面轻轻开口道:“咱们这些人如今也只能够依附着闯王,才能被朝廷招抚了,不然就跟那张献忠一般死翘翘喽。”
听着这些话,方才还满脸牢骚的罗汝才当即连话都不敢吱声。
不仅仅是因为贺一龙的分析,还因为此刻关中城门大开,一人在十数个亲兵的护佑之下徐徐踏入此处,看此人服饰,明显便是明廷那边的人,果真如同贺一龙分析的那般,朝廷果真派人来招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