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海上皇帝,郑芝龙

经过朱元璋的一顿整改,如今整个大明的精锐军队多了不少,但各地的秩序也需要维持,如此一来,可调之兵便不在这大明之内,而是在大明之外了。

朱慈烺小脑袋瓜里灵光一闪,目中闪过一丝明悟,抬起脑袋看向朱元璋,一脸认真地发问道:“太祖皇爷爷,是要动那福建郑家,对不对?”

“哈哈哈哈。”

朱元璋发出畅快的大笑声,继续抚着朱慈烺的小脑袋,大声笑道:“慈烺,你可比你那父皇要聪慧得多。”

朱元璋话语里面一语双关他盯上的可不只是福建郑家,郑家虽然在海上称霸,但还不没有完全放在朱元璋的眼里,但是郑家所获得的海上巨利,却让朱元璋很是眼馋。

海洋贸易中,大明的香茶、瓷器,还有一应铁器之物售于海外,一来一回,运气好的便能有着近三五倍的利润,运气差也都能够翻上个一倍。

而在这个时代,没人比他朱元璋更清楚这海洋之上的航线该怎么利用了。

大明朝廷缺银子,但是大明朝却不缺,这些年,海洋贸易,使得大量的白银流入大明,特别是自隆庆开海后,中国的白银根本不缺,只是大部分都在那些海商的兜里,所以要想以后朝廷不再贫穷,海贸这一块,朝廷必须要收入囊中。

……

福建靠海,乃是除了两广之外着名的沿海一带。

在这崇祯九年间,有着他郑家的存在,使得福建之处其威势和影响力在世家大族中,尤其在这福建周围诸省之内,可谓是声名远扬。

哪怕是据史书记载,南明之处郑家后立天子,保的也只是这附近一处而已。

而放在这崇祯九年间,还未曾卸任的福建巡抚邹维琏和这当代郑家家主郑芝龙的关系还算不浅。

数年间。

他邹维琏身为福建巡抚,曾指挥过如今这福建水师副总兵的郑芝龙,打赢了科罗湾战役,从而也正式确认了他郑家在这海上的霸权地位,包括那东印度公司也都要在这海域,一概听他郑家的话,看他郑家的眼色行事。

而理所当然的。

之前江南之处的徽商,还有中原之处的晋商。

他们这两条财路同郑家的海洋贸易关系实在不大,哪怕之后的大批屠刀也未曾落在他郑家的脑袋上。

不过现如今,这情况便就有些不太一样。

巡抚宅院鸟语花香,虽是盛夏时节,可四处却是被装点得如那开春景致一般无碍。

巡抚邹维琏早已年过半百。

如今也快到了退休养老的年纪,不过谁让如今的大明太祖皇帝独掌乾坤,权倾朝野,所以各处巡抚自然要为大明再好好努力一二年。

如今的大明,也就他们这些各地手握实权之人,也自愿意继续追随大明这艘未成,而且还又修建扩大了的大船,继续倘佯下去。

巡抚邹维琏也是秉承着个人意志和身后的家族希望,继续在这福建巡抚的位子上再多发光发热几年。

邹家花园之内,邹维琏只穿着一身短衫,空气中并没有几分焦躁,但由于靠海,所以有些闷热,呼吸仿佛也都变得难受。

但邹维琏面色不改,宝刀未老。

正拿着木杆逗着笼子里面的小麻雀,面上时不时露出些许笑意,也算是他为官多年闲余时难得的一个小癖好。

“老爷,老爷。”

老管家疾步从院外走来,低声说道,“外面来了几个大人,说是从京城那边来的,奉着太祖皇帝陛下的旨意,旁边倒也的确跟着宫里面的天使。”

“当真?”

邹维琏逗了逗笼子里的麻雀,几下手中的木杆子放在旁边的闲置位置,一转身脸上没了方才的轻松,多出道道凝重。

管家继续点头称是,邹维琏随后吩咐着:“带到前厅之处,人都来了,我这巡抚可得好歹见上一见。”

如今大明中枢中央集权龙抬头,压得天下各处地方豪族、世家大族乖巧温顺如猫,个个争吵不休的党派被杀了一批之后,也都显出几分黯然。

所以使得他邹维琏这个同样的党派之人。

面对这京城来的人,也自是得小心应对才是。

换做往日。

他堂堂一介巡抚,哪怕来的是那天启年间九千岁魏忠贤手下的人,也都能不给面子的。

府外的李过、红娘子,还有这宫里面一名不经传的太监,是御马监那边的提督,一向有着监管各个地方军务的职权。

手握京城之内的不少兵权,只是可惜对于地方军权一直以来威慑不大,影响弱小,所以便只能够在京城之处位高权重。

不过他本人都来了,这个地方总兵之人自是也会给上薄面的。

双方会面。

御马监的太监见了邹维琏,公鸭嗓的声音拔高而起:“巡抚大人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你邹维琏在这福建之处,一直经略得不错,咱看在眼里。

如今若是能够说服郑家,于国于民于社稷,都是大功一件。

朝鲜一战结束,来年便进京,或许这日后内阁有你的一份亲事。”

“钦此!”

御马监太监宣读完旨意,将沉甸甸的圣旨放到了他邹维琏的手心里。

这太监来得快去得也快,未曾在这附近之处多呆,便已是离去。

将这圣旨之上的一应事物全都交给了他李过、红娘子这些李自成的残部,还有面前这位福建的巡抚大人了。

“太祖陛下,还真是高看老臣。”

邹维琏有口难开,有苦难说。

他虽名义上是这福建之处的一把手,可对郑家也是有着昔日的情谊,却无法触碰其正式核心,顶多也就只是一份面子罢了。

邹维琏内心一叹,当下可真是多事之秋。

邹维琏缓缓抬头,看着面前这京城派出来的另外两人:“两位将军先行在府上住下,等了解了附近之处的事宜,再前去见那水师副总兵郑大人倒也不迟。”

“不急于这一时片刻。”

邹维琏略有提点地道。

红娘子眼观鼻、鼻观心,压根不听。

旁边的李过怎么说,她就怎么做,哪怕是之前在闯王势力之内,对于这些文人之间政令中的蝇营狗苟。

她也并不想要去关注。

只需要听上头的吩咐做事即可,来得个痛快。

“那就劳烦巡抚大人了。”

李过轻轻一笑。

邹维琏听后心下也是松了口气。

他方才最怕的便是这京城之处的两人是个愣头青,仗着太祖陛下的旨意就以为可以在这福建之处横行无忌。

真以为那郑芝龙是吃干饭的吗?

……

半月后,有了足够的了解。

不用李过和红娘子他们两人开口,自觉准备齐全的巡抚邹维琏主动请缨,带着他们二人还有两人麾下的李自成残部。

之前由于逃窜所临时组建的杂牌水师。

这些水师没有多少战斗力,顶多也就是个临时凑起来的搭子而已,可就像是这样的摊子,在如今的大明水军这一方面都只是乏善可陈、或有或无,所以才显得重要些,更能显得出这水军方面他郑芝龙的无可取代性。

从福建海关码头乘船,除了海岸后,四处的海洋无边无际,一片汪洋,周围东海、南海也是成了他郑家的实际控制区,早不被大明所有。

甲板之上,红娘子还有其麾下的水师屏气凝神,已是做好了作战的准备。

李过看着他们张了张嘴,却终究没有把旁的话说出来。

双方是不可能打起来的,如今的大明蒸蒸日上,大清或许也不是敌手,而没了大清这等劲敌,如今的郑家恐怕也是慌不择路。

一个无能的帝王,或许会容许眼睁睁地看着他们郑家在这偏居一隅之处一家独大……

可如今太祖圣皇帝死而复生,如此开国天子,怎么可能允许在他的疆土之上出现这么一个土皇帝?

李过想到此处,眼中流露出一缕精光,嘴角微扬,对他此行又增添了不少信心。

大义之名在这封建时代还是很好用的。

福建巡抚邹维琏负手而立,身影矗立在甲板前端,双手抓着桅杆看向四周的海域,内心倒也没多少担忧持久战的苦恼。

只愁稍后见了郑芝龙,双方如何商谈一事。

郑家做了这么多年的“海上皇帝”,现如今想要让他们乖乖为大明称臣做事,肯定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

也就在他们出发前往郑家大本营琉球之处时。

郑家之内,郑芝龙正值年富力强之时,两鬓虽有些斑白,可一对浓眉、冷峻的面容与威严的面相,无不证明此刻的他虎背熊腰。

正是当打之年、春秋鼎盛。

可此刻的他坐在议事堂,面对郑家的族人与麾下水军的一众高阶将领,面上却忍不住流露出一缕缕无奈之意。

郑芝龙阔步走到议事厅门口,遥望中原方向,似是一眼便能看到京城之处。

而在他身后的议事厅内,一个个郑家人与核心将领的桌案边,都赫然摆放着数份《大明日报》,足以证明中原之处大变、江南之地被成国公与京营新军大肆整顿、连同东林书院也被鸠占鹊巢这些事,一直被他们郑家的人关注着。

“父亲,此事对我郑家而言,或许并非是件坏事。”

一年轻人眉目清秀,语气中正。

其他核心将领纷纷将复杂的目光投向郑芝龙。

之前大明大厦将倾,郑家自他郑芝龙以下,麾下任何人都以他为主,可如今的大明早已时移世易。

而无论最后赢的是大明还是大清,都绝不可能容许他们这偏居一隅之人继续做土皇帝、当一方诸侯。

大清的天子皇太极魄力极大,堪称雄主;而大明的开国天子朱元璋就更不用说了。

他们这些郑家之人此刻的局面颇有些骑虎难下。

最可怕的是危机迫在眉睫。

只因京城之人已到福建,李过、红娘子的事情更不可能瞒过他们的耳目。

“还请总兵明示。”

很快,其中一位将领忍不住开口。

其他将领虽未说话,却也面露欲言又止之意。

当下朝鲜之战的战火已到,显然不是能用拖字诀或继续跟大明虚与委蛇的时候。

这种伎俩对付崇祯那小孩或许能成,但对付那位洪武天子。

他们一个个心下都不由掠过丝丝寒意。

哪怕如今大明腾不出手来收拾他们,可一旦大明在中原取胜,随后两广水师与其他沿海地方修成水军,没了大清牵制。

他们这些“不忠之人”便成了大明的乱臣贼子。

之前的东林党就是前车之鉴,也可能是他们未来的下场。

“朝廷不是来人了吗?先见上一面再说。”

郑芝龙转过身来,挺拔的身躯宛若一片阴影在议事厅门口高高耸立,这一刻好似真能成为郑家众人的天,继续挡住这一次的风波。

可他真的能够挡得住吗?

他郑芝龙是强,但能强得过那位死而复生、似从仙界归来的开国天子?

这一刻,郑家不知多少人心思各异,仗还未打,士气反而先泄了不少。

但一个个还是立刻言明:“一切尽数听总兵的。”

众人此时此刻也断不可能再说其他话。

……

半日光景后,福建巡抚邹维琏带着李过、红娘子及一干人等来到琉球之处,在一众人的带领下。

三人进入郑家府城。

府城富丽堂皇,处处可见王侯气象,飞簷翘角、八角鼓楼,还有周围的玉石狮子在朱红显贵门前赫然耸立,似是能看出郑家的一番野心。

“真不愧是这海上的皇帝之名,霸权之意尽显。”

红娘子一路走来。

她本就心直口快,懒得理会旁人,冷声说道,“这郑芝龙跟咱们之前也没什么区别,不过是藉着朝廷的大义之名罢了。”

“要是太祖圣皇帝没来,或许他郑家还能继续显赫下去,现在也要跟咱们一样了。”

红娘子幸灾乐祸地开口。

李过听后苦笑一声,只能勉强道:“还是不太一样的。”

只是此刻李过看着郑家四处的点缀装扮,还有那些护卫之辈,个个都是难得的精锐。

虽然比不得关宁防线的铁骑,但放在水师中却是一等一的能人。

倒是能从这些细节之处,看得出郑家与郑芝龙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