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国运之战,入朝抗清

“别忘了,大王以及朝堂上的数位重臣,如今可全都押宝押在了大明,而且我们身后的各自家族如今早已没得选了,可莫要因为这小利而忘了我等家族的大利。”

众多王室成员还有一应家族子弟纷纷开口,一个个很快也就熄了之前的那等心思念头。

而似乎保护他们的这群朝鲜官兵之中,也有不少是大明锦衣卫安插的人手,并非大明人,而是本地的朝鲜人。

嘴里叼着狗尾草坐在马车后面的干草上,旁边还跟着几个兄弟,继续盯着这些贵人。

其中一人开口道:“我大明军队已在前来支援的路上,锦衣卫大人也传来密报,最多不过半月,这平壤重镇至少能守半月。”

“或许此处便是大明扬威之地,切莫让这些贵人再生事。”

本地的朝鲜锦衣卫优哉游哉地说着,微微眯着眼感受着今日和煦的暖阳,心头也自是万般顺畅。

“大明王师来了,区区大清算得上什么东西?”

周围的几个兄弟听后更是赶忙接话茬,立刻附和道。

“放心老大,这些贵人要是再不听话,把他们直接五花大绑了就是。弟兄们都在周围盯着,四处的官兵也乐意同我们合作。”

“老大,你说咱大明那位太祖圣皇帝。他老人家真从天上下凡来了?这也太厉害了。”

“那是当然的。因为——这就是大明。”

……

担任锦衣卫总旗的朝鲜本地人将嘴中的狗尾巴草轻轻吐出,脸上带着朝圣一般的崇拜。

所谓上行下效。

朝堂之上天子李倧还有下方群臣百官对大明无上推崇,所以使得这朝鲜大多数的百姓也同君王权贵一般,对大明推崇备至。

只有一少部分人才是为利益所驱使。

至少此刻的朝鲜方向,绝对是站在大明这一边的。

……

皮岛之处,自数月前总兵黄龙、还有赶来的曹文诏、左良玉。

他们数位大将里应外合重新夺回这皮岛的控制权,但由于兵力过于稀少,哪怕有着左良玉麾下的杂牌水师、曹文诏的精锐以及总兵黄龙的大明军队,可终究不敌那鸭绿江前线之处十数万的满清鞑子。

哪怕其中一小股八旗精锐都远非他们能够抗衡,便只能徐徐图之,继续等候中原之处赶来的各个大明军队的支援。

“微臣左良玉见过陛下。”

“微臣曹文诏见过陛下。”

……

皮岛之处,于这三月初,朝廷所率领的大军、京营新军,还有那辽东之处的一应精锐几乎全数通过陆路水路来到了这皮岛之处。

此处水师数量稀少,由于皮岛之处的大多数东江水师几乎全都降了大清,所以当下大明在这方面倒的确是一项弱势。

三人之中,左良玉、曹文诏已然领过太祖高皇帝朱元璋的旨意,所以哪怕朱由检亲自前来,二人心里还能打定主意。

可担当这皮岛总兵的黄龙,咽了下口水,心头却无比忐忑。

依着他对崇祯天子朱由检的了解,皮岛失守沦陷,虽说他后续又将其重新夺回,但失了国土之罪,依旧是大于天。

若非有这曹文诏还有左良玉他们二人的担保。

他黄龙是否会被定上那叛徒之举,恐怕也未可知。

“行了,都起来。”

朱由检平淡的目光扫过他们数人,言语间未曾有半分杀意。

黄龙暂时松了口气。

“奉太祖旨意,如今大军前来,可通过皮岛之处陆陆续续进入朝鲜境内,此事事关我大明国运,后续之人也都在前来的路上。”

朱由检迈步前行,身旁左良玉、曹文诏他们数人也都紧紧跟着,如影随形。

朱由检继续说道:“皮岛总兵黄龙,先前虽有失土之罪,但如今可戴罪立功。

皮岛之处,清军、蒙古之人,还有那叛明之徒环伺,你能坚守到我大明军队前来,甚至将这皮岛之处重新夺回,兵部那边会记你一功。”

“朕也会论功行赏。”

朱由检缓缓一言,忽然间有了几分圣明之君的迹象,可这却让总兵黄龙心下惴惴不安,实在是之前朱由检的各方操作,让朝堂上的群臣百官对他实在是没有什么期望。

也就是朱元璋亲自出手,否则的话,当下这大明朝堂中枢系统能不能够继续维持运转,恐怕也都未必。

信任建立起来千难万难,可想要崩塌却是轻而易举。

毫无疑问,朱由检和忠于大明、愿保全朝堂社稷的这些忠臣武将之间的桥梁早已塌陷,要重新搭建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只有让

或许才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继续在他的身上再寄托一回希望。

朱由检跟在朱元璋的身边数日,也是知晓这些浅显的道理。

他挥了挥手,随后便就让曹文诏、左良玉他们全数退下,筹备三军整治,继而开始进军朝鲜,着手这国祚大事。

“陛下这是当真转了性子?”

黄龙蹑手蹑脚跟在曹文诏、左良玉二人的身边,看他的言谈举止,哪怕是亲眼见了,此刻却还是隐隐不太相信。

曹文诏、左良玉二人苦笑一声,看了看身边左右没什么跟过来的锦衣卫,才低声开口:“哪怕不信陛下,也该要信一信太祖皇爷。”

“如今我大明朝能够再开盛世之景,一切可皆都是由太祖高皇帝一人之力而来的。”

曹文昭徐徐说道,左良玉疯狂点头。

见他们二人这番言语,黄龙内心算是安定了一些,默默点了点头。

“既然如此,那便再拼上这一回性命,终是汉家儿郎,终是为了我大明朝。”

总兵黄龙眼中闪过一丝决绝,那是难以言喻的坚定之意。

此番他朱由检这崇祯一朝的天子亲自前来御驾亲征,想来这中原之处,各地总兵、各方精锐也应当全数前来。

面对那鸭绿江还有朝鲜北部边境之处的满蒙精锐,似乎也并非不可一战。

黄龙在皮岛之处等候了数日光景,可并非什么都没做到,对于曹文诏、左良玉麾下军队的火器、精良兵器制式、长刀、一身轻甲,可都是大为关注。

以小见大,管中窥豹,便能看得到大明军队的整体士气恢宏。

最为重中之重的是,皮岛之处。

他黄龙还有麾下士卒的拖欠饷银一次性发了个干净,包括之前记录在册还有那些空缺的饷银也全都一次性补全。

战死沙场的也都有应得的抚恤,还和当地官府四处配合。

这种种举措,也让这皮岛之处的大明士卒士气无比高昂。

这一切全部加在一起,才是让黄龙这等原本对大明、对崇祯朱由检近乎死心的臣子,再次死灰复燃,升起了无限的憧憬与希望。

他们也是没得选。

不信大明,难不成还信那满清鞑子?

不过是区区贼人罢了,就凭他们也配。

……

皮岛之处当下热闹得很。

随着朱由检的到来,不过几个时辰,有着陕西边军精锐的洪承畴、白杆兵的秦良玉,还有那辽东城之内的游击将军吴三桂,这些大明各处的良将几乎同一时刻全数到达。

可万不能让他朱由检这崇祯天子有半分损伤。

并非所有大明军队都从水路,多数人则从陆路继续朝前赶,已是奉了军令前往那鸭绿江附近的朝鲜之地。

双方早就互通有无。

到了那里会有着朝鲜的其他将军作为接待,也有当地的锦衣卫互相配合作为探子,随时随地查看那些满清鞑子的踪迹动向。

“末将吴三桂,有军报交由陛下。”

吴三桂手里拿着书信,一脸火急火燎来到这皮岛之处,单膝下跪,面露恭敬,将怀中书信毕恭毕敬地呈了上去。

此时的吴三桂可还没成那辽东总兵,更没有镇守那边关,头上一个祖大寿便能将他压得死死的,更不可能做出什么为了陈圆圆“英雄一怒为红颜”之事。

如今的他吴三桂,便同在这皮岛之处的左良玉一般,定然是对大明忠心耿耿的良臣武将。

曹化淳将那信封拿起,拆了火漆,亲身查验。

见这信封之上未曾做其他手脚、无毒之后,才交由了朱由检。

朱由检信手接过,轻轻扫了一眼,脸上酝酿出一丝难言的激动。

“好好好!!!”

朱由检心情澎湃之下,一手拍着身旁的黄花木桌,更是拍案而起,嘴角一勾,脸上直接露出不少的欣喜来。

“太祖劝降计策又得一功,而且还是大功。”

“辽东前线,此前已然归降大明的尚可喜、马光远、范文程、佟养性他们等人,早已派了之前的马天禄前往鸭绿江朝鲜境内,如今却是又得了一员大将,正是那大清所亲自册封的怀顺王耿仲明。”

朱由检轻笑间,也将这信封交给了旁边的曹化淳,让他也来好好端详一二。

如今的朱由检学会了放权,更学会了不再猜忌,虽还有些疑心病,但却比之前大有长进。

换做之前,像这种军情密报,除他之外绝不可能有第二人能够知晓。

曹化淳只是匆匆看了一眼信函上的内容,还有里面所附带的、当下由大清天子皇太极所率领的八旗精锐及另外一支大清军队的具体动向和战略意图,心下狂喜,面上立刻躬身对朱由检大声言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如今我大明朝有人潜伏在这满清鞑子的阵营,里应外合,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此一来,区区鞑虏必将为我天朝上国所灭,绝非是一合之敌。”

曹化淳嘴角一弯,言辞真诚,好似由衷之言。

朱由检颔首点了点头。

他心情大好,不多时便将这份军情要报交给了洪承畴,由他这个五边都督。

如今大明的军方第一人前去具体落实。

“陛下可真是转性了,竟将这满清战略部署托付在我手中。”

洪承畴内心忍不住感慨,看着眼前一脸精神的曹化淳,也大体能明白对方的心理感受。

两人互相对视一眼,此时无声更胜有声。

在他们二人眼中,如今这位开国天子——

从仙界下凡、死而还阳的朱元璋,早晚有一日会离去,届时在这大明崇祯一朝独掌乾坤的,终究还是当下在此坐镇的这位皇上。

而如今这皇上已是转了性子,变得不再如同往常那般刻薄寡恩,对于他们这些做臣子的而言,便已是破天一般的幸事。

“洪大都督,此番陛下对你可是委以重任,咱家先行恭喜洪大都督了。

待到日后太祖归返仙界,洪大都督早晚能入这内阁之中,日后也该称呼一句洪阁老了。”

曹化淳笑意盈盈地提前道贺。

洪承畴听后心里面无比舒爽,面上却还要装作谦逊:“侥幸所得罢了,一切终是太祖皇帝还有陛下知人善任,我等做臣子的不过是仰仗着君王的恩德,才获得了一些微末之功而已。”

洪承畴也是官场的老油条子,颇通世事,不然也不会在史书之上留下那么崇高的地位。

他可不是什么只知军武打仗的莽汉,对于政治也有着极高的造诣。

曹化淳再次微笑点头,随后离去。

洪承畴即刻传令,只是片刻不到、一盏茶的工夫,就将秦良玉、左良玉、曹文诏还有卢象升这群人全都召集过来,开始在这营中作出相应部署。

而当洪承畴拿出那份满清鞑子的战略部署图,整个军营里的人当即全都炸了。

左良玉性子最急,此刻他咧着嘴角,情绪高昂,本性也露了一二,仰天大笑道:“哈哈哈哈!!!有此军报,那区区满清定会为我大明所破。八旗精锐又如何?难不成还是我们神武大炮的对手。”

女将秦良玉听了,娥眉微皱,但也不得不承认这的确是天大的好消息,她嘴角同样擎起一丝若有若无的笑靥,微微点头,英气十足地开口:“大都督,陛下和太祖皇帝二人果然高瞻远瞩,在辽东,镶蓝旗有范文程、佟养性、马光远几人拖延,自是能够瞒天过海、暗度陈仓,朝鲜也有耿仲明弃暗归明,如此一来,此战获胜的把握定能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