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无人再敢称崇祯小儿
在这义州城内,莫说左良玉一人,旁边的卢象升、孙传庭、秦良玉、曹文诏等人,也好受不到哪里去。
虽然没有破口大骂,但个个都带着一丝丝羡慕嫉妒恨,纷纷感慨:“这祖大寿,真不地道。”
“姓祖的运道不错,指不定这次真能封个国公。”
“此战过后,恐怕义州城外这一战也快要落幕了,大清再也非我大明之敌。”
……
义州城大堂,书房之内。
洪承畴看着送来的这份军报,眼神复杂难明,黑色的八字胡一抖一抖,身子也跟着一颤一颤,眼里满是百思不得其解:“怎么就被他祖大寿给超了过去?”
“老夫洪承畴,本大都督不服!”
哎哟一声,洪承畴一气之下太过激动,不小心拔下来几缕胡须,疼得他直咧嘴,忍不住在心里暗骂:“祖大寿你个混账王八蛋。这种好事怎么就轮不到我洪承畴头上?”
他洪承畴可是大明第一忠臣。
简直气死个人。
……
半月后,一众京营新军随御驾亲征的崇祯朱由检抵达义州城。
义州城内,朝鲜名将申景媛,还有大明五边都督洪承畴、卢象升、左良玉、秦良玉等人尽数出城相迎,城内官民无不弹冠相庆,欢欣鼓舞。
“微臣拜见陛下。”
五边都督洪承畴高声开口,身旁紧跟着的成国公朱纯臣,这位京营大都督,亦是一脸虔诚庄重。
“都起来吧!”
朱由检面色平淡,扫过众人,道:“如今正处战事,还是先入城为好,大清虽国运受损、军力大伤,但也远不可太过小觑。”
一路走来,朱由检对于行军打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似是明白:形式主义虽可行,但绝不可用在这紧要关头。
入了义州城,城中百姓无不喜笑颜开。
连大明天子都亲临这一线险境,他们这些城中百姓自然能相安无事。
“大明天子来了,我朝鲜的圣明天日便来了。”
“那城外的区区建虏鞑子,早晚会被吓退而去。”
“大明天子,大明圣威永在。”
城中响起各种各样的颂赞之声。
此刻,朱由检在诸位将领的簇拥下,来到了城内最奢华的宅院。
他左边是五边都督洪承畴,右边是京营大都督成国公朱纯臣。
待朱由检稍稍落座,洪承畴一脸惭愧,躬身行礼:“陛下,微臣有罪。率十数万大军,却近数月都未曾拿下城外那八旗贝勒豪格及其麾下的正蓝旗半分。”
“请陛下降罪。”
说罢。
他低下了头。
成国公朱纯臣见了,暗自翻了翻白眼。
一点儿都不想跟这老狐狸斗嘴。
傻子都能看出来,当今陛下早已脱胎换骨,更何况洪承畴在这义州城内牵制住整个正蓝旗,还有那十数万蒙古衙门大军,已是大功一件。
虽比不得祖大寿的惊世奇功,但谁也绝不可能抹消他在此战中的杰出贡献。
“装给谁看?”
朱纯臣在心里腹诽道。
“好了,起来。”
朱由检朗声说道,语气依旧平淡,“你洪承畴在这朝鲜的作为,朕还不瞎,能看得见。”
洪承畴顺势起身,不敢得了便宜还卖乖。
一旁的朱纯臣正暗自幸灾乐祸,朱由检那带着审视的目光却突然落在了他身上。
朱纯臣只觉浑身打了个寒颤,怕得要命,抖如筛糠:“陛、陛下。老臣可是听着陛下您的话的。陛下您让老臣去哪儿,老臣就在哪儿。”
“之前您让老臣下江南,老臣屁颠屁颠就去了;如今到了朝鲜,也绝对遵从陛下您的号令。”
朱纯臣有自知之明。
他来这儿纯粹是凑数混个军功,所以从来不敢发号施令,即便麾下的京营新军,也早早交给洪承畴统管。
准确而言。
他朱纯臣反倒像洪承畴身边的“监军太监”,只起这么个辅助作用。
“好歹也是武将勋贵之首,此番也算是没给你列祖列宗丢脸。”
朱由检再次点评道。
朱纯臣嘿嘿一笑,看上去傻乎乎的,倒像个老实人。
“此番你能来,朕已很欣慰了。”
朱由检再度开口。
朱纯臣双脚并拢,躬身行礼:“一切为了陛下,为了大明。老臣上刀山下火海,必身先士卒、鞠躬尽瘁,心甘情愿。”
一番话,尽表忠心。
此刻,大堂四周的左良玉、秦良玉、卢象升、孙传庭等人,看着朱由检的目光极为复杂。
只因众人心中都清楚一个事实:朱由检已成了大明当之无愧的实权天子。
这一刻。
无论在大明、朝鲜,还是大清,无人敢再像从前那般轻视他,直呼“崇祯小儿”。
有实权的天子才是真正的天子,没有实权的,不过是个傀儡罢了。
也正因此,此时此刻朱由检的一言一行,无不让身旁这些手握兵权的大将心头一震。
“左良玉何在?”
朱由检指名道姓。
左良玉方才一直紧绷着身子,头埋得比谁都低。
他既怕朱由检叫他,又怕不叫他。
叫他,证明自己真入了陛下的眼;可万一表现有缺,自己的前程岂不是毁了?
“陛、陛下,微臣在。”
左良玉赶忙快步出列。
朱由检看着他的目光柔和了许多:“此番你也算是立了一大功。”
“之前在乾清宫时,朕也见了不少东林党和关于你的折子,言明你左良玉乃是骁勇善战的将军。
昔日朕还有些不信,如今看来,那东林党举荐之人倒也并非全错,还是有几分识人之明的。
日后切记,要为大明、为天下百姓效力。”
一番谆谆教导,让左良玉心头大受感动。
“扑通”一声,他已是跪倒在地。
朱由检见了皱了皱眉。
左良玉却哽咽着,涕泪横流地说道:“陛下!微臣这段时日一直担惊受怕,好在陛下有先见之明。”
“微臣甘愿为陛下、为我大明赴死,此生定对大明忠心耿耿。”
“好了。”
朱由检哭笑不得地摆了摆手,左良玉这才连连起身。
之后,朱由检又指名道姓叫了孙传庭、卢象升等人,对他们各有叮嘱,言语虽简短,却句句切中要害。
轮到秦良玉时。
他更是毫不吝啬赞言:“以女子之身,巾帼不让须眉。领麾下一众精锐白杆兵,先辗转中原,随后又跨海而来,到了这朝鲜,秦将军,你功劳甚大,此番班师回朝,朕的奖励绝不吝啬。”
秦良玉单膝下跪,面露决然:“为大明,万死不辞。”
短短六字,言简意赅,却最让朱由检心满意足。
“此番平定朝鲜,归复大明疆土,太祖皇爷自异世带来的物资,云南之地自会人人有份,云南土司部落之人也绝不会再饿肚子。”
“还有其他精巧器物,朕也绝不亏待众人。”
朱由检一而再、再而三地宣布赏赐,让秦良玉及大堂内的其他武将一个个心悦诚服。
做君王,素来有两大要则:一则识人之明,二则赏罚分明。
但凡能做到这两点的,定是能力不俗的帝王。
此前,朱由检第一条做不到,第二条同样无能为力。
既无识人之明,又难行赏罚分明,才使得大明江山摇摇欲坠,国运大幅衰减。
而如今。
他显然已深谙此道。
不过此一时彼一时,一切都不再一样了。
之后,朱由检在这义州城之内已然住下。
大堂之内,众多武将面面相觑,张了张嘴,却无人敢探半分。
私下里,百姓可以议论天子帝王,可他们这些真正能与帝王牵扯的重臣、手握兵权的大将,若是敢妄言,真以为谁的背后没有锦衣卫的人盯着?
一言一行都会被整理成奏折,放到陛下御桌前。
万一被看到。
他们这些人拿性命好不容易谋来的前程,那可是说没就没;若是再严重一些,一个“大逆不道”的罪名恐怕也落不了空。
只不过面上虽不说,孙传庭、卢象升他们这些人,一个个的内心却也是大有感慨:“今时今日之陛下,才称得上是我大明之陛下。
日后若太祖归去,陛下执掌我大明一朝,定也能开创出崇祯盛世了。”
“天下许久动荡之后,终于可再度迎来安稳太平的盛年。”
……
其后几日,朱由检在这义州城之内住下。
城中率兵打仗之事,洪承畴会随时禀报于他,可朱由检已然奉行“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并未参与,只是在这城池之内四处游走而已。
幸好也用不上其他大将跟随,成国公朱纯臣本就是最好的选择,只是这伴君之路,着实让朱纯臣有些心惊肉跳。
此时此刻跟在朱由检身边,真真是伴君如伴虎,朱纯臣时时刻刻都保持着一百二十分的高度警戒,生怕出了什么差错。
“成国公,你觉得这义州战事何时能平息?”
朱由检好似随口一般问道。
此刻两人正待在城里的一处酒楼,战事虽起,可僵持许久,双方再无大规模大战,久而久之,城中也太平了些,大街小巷各处的生意也重新开张。
百姓们要吃饭,商户们要营生。
面对此问,朱纯臣几乎是三棍子打不出一个闷屁。
他挠了挠头,只能装傻充愣道:“如今双方大战不休,僵持不下,回陛下的话,微臣可着实不知。
不若问下洪大都督,他对此事应当早有思量。”
“你你,”见朱纯臣毫无志向可言,朱由检顺手指了指他,也不知该如何言说,“好歹也是武将勋贵之首,你家老祖宗昔年那也是骁勇善战之辈。
如今遇逢战事,跟在朕身边像什么话?
跟在那洪承畴、卢象升一干人等身边,还能多学习些兵法,日后若战事再起,也能再立军功,好好振兴你成国公这一脉。”
闻言,朱纯臣头摇得像拨浪鼓一般,挠了挠头,继续憨憨傻傻地笑道:“陛下,这还是算了。
微臣有自知之明,本就不是那领兵打仗的性子。
在中原之地、咱大明之内嚣张跋扈一下就算了,要同大清交战,微臣可扛不下这么大的重担。
日后若是再起战事,卢象升、孙传庭他们都是世间一等一的良将。”
“微臣就守好这京城,便足够了。”
见他胸无大志、只求安稳,朱由检也无可奈何,总不可能逼着对方前去战场杀敌,强扭的瓜终究不甜。
“其实,朕此番前来义州城,甚至来这朝鲜,本意是想同那皇太极见上一面的。”
忽然间。
在这酒楼包厢之内,朱由检开口说道,这话可把面前的朱纯臣给吓了一跳。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可若是“王见王”,这影响可就大了去,一旦其中一方有任何损伤,对一国的影响都是肉眼可见的。
不过对于当下的大明来说,似乎还在承受范围之内。
毕竟没了面前的朱由检,还有坐镇紫禁城之内的太祖老祖宗朱元璋,这大明的天下照样乱不了。
毕竟,哪怕是如今的陛下朱由检,论及威势,还有在大明各方势力心中的分量,想要追上朱元璋这位“从仙界下凡、死而复生”的老祖宗,还差了不小的距离。
可这些话。
他朱纯臣是万万不敢说的。
“陛下三思而后行!此事事关重大。”
不等朱纯臣继续劝说,朱由检端起酒杯,将他的话全部拦下:“皇太极都已离去,如今身子有恙,已回那盛京之内。
朕有生之年能不能见到他,恐怕都不一定了。
不过见不了皇太极,见一见他这长子,倒也算是可以。”
“下去安排一下,问问洪承畴他是什么意思。”
朱由检一脸和善地开口,朱纯臣张了张嘴,还想要劝说,可天子金口已开,旨意已下。
他难不成还想抗旨不遵?
在原地杵了大半天,这才温声温气地道。
“微臣领命。”
一出了这酒楼,朱纯臣便急匆匆走到洪承畴面前,一脸无辜地大声喊道:“夭寿!夭寿!陛下要见那正蓝旗的八旗贝勒豪格,原本还想见见那皇太极,洪大都督,你可得给咱们想个办法来,不然陛下要是出了什么事,咱们这些大老粗,个个脑袋恐怕全都得掉了去。”他这次是真的被吓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