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大玉儿入宫,周氏警告
豪格冷哼一声,继续说道:“若让本王知道究竟是谁动的手,定让他不得好死,剥皮抽筋。”
“理当如此。”
多尔衮面色不变地接话。
豪格见一时拿捏不住对方,这才扭过身去,进了大殿。
此刻,皇太极的尸体上已然盖了一层白布,豪格上前揭开白布,看着那熟悉的面容,一时间竟无言可说。
他愣愣地坐在边上,好似痴傻了一般,过了许久许久之后,竟开始放声嚎啕大哭:“父皇。您是英明的。临终前把这位置终究传给了我,我才是您的儿子。可惜您老的话,现在也不算数了。”
“殿外那群狼子野心的人,一个个巴不得把咱们家的位置给夺了去。”
“父皇您放心,只要儿子我还活着一天,保准不会让这些狼子野心的人得逞,一定要让他们一个个早早下了黄泉陪着您,也让您一个人别太孤单。”
豪格不断哭诉,好似要一口气将父子二人之间未完的心里话全部说出。
一道身影在他旁边走来,是代善。
看着他,却越发沉默。
豪格渐渐地也停下了哭泣声。
为人子女的在父亲尸体前这番作为。
任何一个人看了都不会觉得有失体统,更不会觉得丢脸。
“皇叔,您觉得我大清,可还有胜过大明的机会?”
豪格此刻说起了整个大清的未来,国之大事,“皇叔尽可畅所欲言,如今大清可没有什么君王,只有你我叔侄二人了。”
豪格再次开口,代善这才动了动嘴唇:“希望渺茫,并不大。”
“如今我大清恐有内乱,甚至此前那辽东总兵祖大寿大胜,更是将一众王庭子女全都活捉而去,如今莫说那些蒙古八旗,甚至连我大清的满八旗,也都是人心惶惶。”
“大清至少在你我这一代,怕是不可再图进取,而为了能够守住你父皇留下的这些土地,便已是难得的幸事了。”
代善说的话并不中听,可却的的确确是大清眼下所面临的困境,内忧外患,着实令人心力憔悴。
“那皇叔以为,这皇位是该由侄儿来坐较好,还是该由那睿亲王来坐较好?”
豪格打起了感情牌,同样也是在让面前的代善作出选择。
没办法,对方手上的兵权太重要了。
代善之前不会轻易站队,现在就更不会直接表态,只能够说比较偏向于豪格这一方而已。
毕竟当下的大清没有那么多国力,也就不需要一个多么圣明、多么擅长开拓的君王,豪格的能力或许开拓不足,但守成有余。
所以在代善眼里,在能力这一方面,豪格和多尔衮却是旗鼓相当的。
只是这终究牵涉家族老小,还有他们这一旗的人,所以自然得慎之又慎。
但到了最后,代善终究还是说了一句:“至少先帝在临终前,这大位。他亲口说的是传位给你。”
“这一点,你皇叔我不会否认。”
代善说出这话,豪格脸上已然露出喜色,朝他深深地鞠了一躬:“侄儿多谢皇叔您。皇叔今日之恩之爱,定当铭记一生,来日若有幸登上皇位,也定不会辜负半分。”
豪格语气间满是真情实意。
代善则重重地叹了口气,也不知他究竟是信了豪格的承诺,还是没信。
至少他代善选好了偏向的队伍,定能够自保无虞。
毕竟他对这皇位并没兴趣,这才是他最大的护身符。
……
大明距离开春、年关时节越发将近。
“镜子,镜子,谁是这世界上最美的女人?”
“是我,海兰珠。”
京城之处有一处院落,用途特殊,正是皇室用来安置大清王庭众人的地方。
除了之前因联姻而来的哲哲、布木布泰,还有海兰珠等一众王室成员,尤其是皇太极的那些子孙,总该有个落脚之地。
而蒙古八旗察哈尔部、科尔沁部、阿敏残部的人,并不在这附近。
蒙古八部的一些成员已然被编入各处安置,没有将他们拆解得太散,只是不让他们之间再有从前那般紧密的联系。
既然来了大明,成了大明的人,那就得听话,军人的第一天职便是服从命令。
府宅之内,海兰珠的房屋古色古香,空气中淡淡的香气沁人心脾。
她的梳妆台前,盛放着的并非以往的铜镜、银镜,而是一面琉璃镜,清晰无比地倒映出海兰珠那惊世的容貌。
微挑的黛眉是上好的柳叶眉形,眉眼之下眼眸清亮,虽不是完全标准的汉人长相,却与汉人有几分相似。
脸颊之上带着淡淡的红晕,微微流转的眉眼更令人心动,再加上那一身独特的气质,还有丰腴得恰到好处的身姿,一寸不多、一寸不少,也难怪此前哲哲和布木布泰在这方面会对她心生羡慕。
今日便是海兰珠即将入宫的日子,宫里的人已经到了。
海兰珠带着身旁亲近的侍女,跟着面前的公公王承恩,很快就到了大明皇宫紫禁城。
“好气派。”
海兰珠到了此处,发自内心地说道。
紫禁城可比那盛京皇宫气派得多。
所谓的盛京皇宫,原本不过只是大明的一处大城罢了,如何能同这国都、天子之地相提并论?
哪怕后来经过满人的一番修缮,可时日尚短,终究是东施效颦,自古可笑。
“娘娘这边来,可千万莫误了时辰。”
王承恩在前面领路,小心地提醒道。
“知道了,公公。”
海兰珠可不敢对王承恩托大。
在京城的这段时日。
他们这些人早已对各方人物做了详尽了解,而宫里面的王承恩,可谓是其中最不能得罪的人之一。
一行人从乾清宫前经过时,宫殿外面,朱元璋正跟太子朱慈烺爷孙二人吃着烤馒头、烧馍馍,上面还撒了些孜然调料,吃起来格外香。
香气悠远飘扬,在乾清宫前几乎成了“专属美食发源地”,对那些偏爱肉食的蒙古人吸引力最大,海兰珠也不由得被吸引了目光。
可在见到宫门前那爷孙二人后。
她像是想到了什么,又连忙低下头,心里却在琢磨:那位便是大明的开国太祖和当朝太子吗?
开国太祖朱元璋,当真死而还阳了?
在紫禁城内,并没有流传朱元璋的画像,这是禁忌,哪怕《大明日报》也从未刊登过;但太子朱慈烺的模样,费些功夫还是能打探到的。
毫无疑问,在这宫里,又有哪个长者敢对当朝太子这般亲近?
除了传闻中的朱元璋,再无其他人选。
海兰珠低着头,小心翼翼地跟着王承恩继续往前走,只是方才她看朱元璋时,朱元璋也对她留了印象。
“这人是谁?”
朱元璋问道。
此时正跟在他身旁服侍的,是近日回宫的曹化淳。
如今的曹化淳也算立了大功,在宫里虽不及当年吴王夫差那般权势滔天,但也绝对是东厂的二把手,还兼任着御马监掌印太监、勇武营和京营的差事,手中握有一小部分兵权。
虽只有监视职权,可对于一个太监而言,能保留这些职权,已然是份殊荣。
“太祖爷,那位正是新进宫的德妃娘娘,此前清廷那边的海兰珠。”
曹化淳低声答道。
“是她。”
朱元璋脑海中迅速闪过此女的各种史料,有正史也有野史,随即莞尔一笑,便将其抛在了脑后。
无论对方原本能搅出什么风浪,眼下入了这紫禁城,也不过只是他后世子孙、大明崇祯一朝天子朱由检后宫众多妃嫔中的一个而已。
“长得的确不错。”
朱元璋稍稍点评了一句,随后便把注意力重新放在了跟朱慈烺的互动上。
女人他见得多了,容貌俊俏的也见得不少。
他这位朱家天子早已过了贪恋美色的年岁,对此并没有太大兴趣。
可之后的日子里,在这宫里,天子朱由检每每在武英殿处理完政事,自从第一日临幸了德妃海兰珠后,接下来数日便接二连三地往她宫里去。
若是最初这般,倒也还罢了。
宫里面的妃嫔,尤其是周皇后,还有张嫣张皇后,二人都通晓些政事,都明白这是朱由检为了拉拢海兰珠身后的娘家势力,故意为之。
若能通过一个女人,让察哈尔部、科尔沁部、阿敏残部的一部分人先在大明稳定下来,实在是太划算的买卖。
后宫之事同前朝政事,表面上虽不相连,实际却息息相关。
但久而久之,足足过了将近半个月,朱由检去海兰珠宫中的次数依旧如最初那般频繁,这便让后宫之内不少人心生涣散,还传出了许多流言。
“这德妃娘娘可真得陛下宠幸,陛下一直以来事必躬亲,哪怕未入宫时,同皇后娘娘也未曾这般恩爱过?”
“这德妃娘娘生得貌美,国色天香、绝世倾城,后宫众多妃嫔中能与她旗鼓相当的不是没有,可德妃娘娘手段最厉害,最能抓住皇上的心。”
“怕是不久后,德妃娘娘也要母凭子贵,在这宫中诞下麒麟儿了。”
在崇祯一朝,朱由检的子嗣不算少,除了太子朱慈烺、大名鼎鼎的朱三太子,还有其他几个儿子,女儿公主之类的就更不在少数。
所以宫中之人这般言说,也在情理之中。
只是这些闲言碎语终究还是有些影响,永寿宫内,周皇后怒而不发,面色不渝,显然内心极不平静。
她虽对朱由检有信心,可这接连数日的情形,终究让她一个女子心中惴惴不安。
等周皇后再次露面时,已是到了张嫣皇后的宫中。
“皇嫂,眼下陛下他……该不会被那骚狐狸给迷了心智?这都多少日未曾去永寿宫了,难不成是妹妹我容颜老去、花容不在,所以陛下厌了、烦了?”
周皇后终是梨花带雨,眼眶微红,哭着哭着,眼睛也有些发肿。
张嫣看向她,脸上却不见半分忧虑,心头反倒一笑。
莫看这后宫流言频出,但实际上周皇后的地位稳若磐石。
太子朱慈烺早已定为未来的天子,更有太祖朱元璋带在身边时常教导,深得太祖喜爱;再加上国之大义,太子不废,皇后怎会被废?
本就是一脉相承的关系。
更别提周氏同朱由检还是糟糠夫妻,一起熬过了之前的苦日子,但凡有点良心的男人,都不会做出那猪狗不如的畜生事来。
在张嫣眼里,周皇后这般模样,不过是小女孩家闹脾气罢了。
她扶着周皇后的后背轻轻拍着,小声说道:“慌什么?在这宫内,你我女儿家管不了的事,莫忘了太祖他老人家还未曾离去。
若陛下当真犯了糊涂事,也有太祖出面。这大明朝,太祖在一日,便绝无可能乱;太祖在一日,这紫禁城也绝无可能乱。”
在张嫣这番有力的安抚下,周皇后这才稳住心神,脸上多了几分笑颜,却也心生好奇:“皇嫂,你说那海兰珠、这德妃娘娘,究竟有多美?”
“妹妹还真就不信了,今日定要瞧上一瞧。”
见周皇后这般下了决心,张嫣便也陪着她一起去了。
海兰珠入宫后,一直住在启祥宫。
好歹是正牌贵妃的封号,并未被冷落,再加上刚入宫正是得宠之时,日子自然不会将就。
白日里朱由检要么在武英殿处理政事,要么在朝堂,所以周皇后和张嫣二人到启祥宫时,轻易便见到了这位近日在宫中名声极大的海兰珠。
“见过两位娘娘,海兰珠这厢有礼了。”
看到周皇后和张嫣,海兰珠不敢有半分拖沓,更不敢仗着近日的宠爱托大,很有眼力见地伏地行礼。
在旁边伺候时,哪里还有半分妃嫔的架子,几乎跟宫中婢女没什么两样,小心周到地服侍着。
这反倒让周皇后那汹汹而来的气势渐渐压了下去,没了一开始那般大的火气。
“还请娘娘知晓,陛下不过只是一时贪欢。日后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妹妹我实在不敢独享陛下一人的恩宠。”
海兰珠继续说道,直接把周皇后和张嫣二人此行的用意先挑明了。
“好聪慧的女子,怪不得在清廷那边也能后来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