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皇太极的临终遗言

皇太极终究还是撑了下来,豪格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见周围并无他人,豪格低声咒骂:“那些汉人也真是犯贱,想让我豪格回盛京,以此稳定大清国,这些汉人果然如父皇所说那般狡猾奸诈。”

豪格起初没看透这层用意,可一路走来,经身边人反复分析,久而久之也领悟了。

只是领悟到了又如何?

这是死局,哪怕明知是算计,也依旧要回盛京。

难不成让多尔衮登上帝位?届时他豪格还有他这一派的人,都得伸出脑袋等死。

“我大清不如大明,还被他们算计到了……”

豪格眼中满是深深的忌惮,目光唏嘘间,眼前似浮现出一幅画面:大清被大明攻打,最终离开了盛京、离开了中原,灰溜溜滚回女真族世代生活的草原。

可大明的人依旧没有放过他们,马踏边关、践踏草原,直直将女真族、大清人追杀得干干净净才罢休。

回过神来,豪格浑身打了个激灵,咬牙切齿道:“有本王在,绝不容许这种事发生。”

“什么人?”

突然间,豪格察觉不对劲,身子猛地往旁边一躲。

只见主营帐外一道淬了毒的锋利箭簇骤然穿透帐布,朝他方才落座的位置刺去。

眼见一击不成,帐外的刺客也不再隐藏,直直冲入营帐之内,与豪格展开厮杀。

刺客不止一人,足足三人。

两人左右夹攻,一人正面牵制,豪格很快便落入下风。

哪怕他身手了得、力量奇大,可面对三人手持刀兵的围攻,也只能频频闪躲。

万一被刀刃划破口子,沾染了毒素,他可就真要毒发身亡了。

“满人的招式……”

豪格目光毒辣,一眼看出三个刺客的战斗路数,口中低语,“你们到底是什么人?”

他一脚踹开面前的案桌,朝正面的刺客重重砸去,同时厉声质问。

可刺客们始终一言不发,与其说他们是刺客,倒不如说全是训练有素的死士,招招狠辣,只求取他性命。

幸好,主营帐内的动静很快被外面的巡逻甲士察觉,心腹将领带着人迅速冲入营帐。

与此同时。

“有刺客。有刺客!快来救贝勒爷”的大喊声此起彼伏,在静谧的夜里格外刺耳。

一番混战过后,三名死士见势不妙,齐齐服毒自杀,转眼便成了三具冰冷的尸体。

可豪格和身边的心腹将领们,脸色却漆黑如墨,挥手让甲士和亲卫全都退下,帐内只留下几人。

“你们说,是谁干的?”

豪格咬着后槽牙,一字一句地吐出字眼。

方才若非他反应及时,此刻恐怕早已和地上的尸体一样,成了一具死翘翘的冷尸。

他现在的心情糟糕到了极点,满心都是杀意,尤其是对那幕后主使。

心腹将领们不敢沉默,其中一人率先开口:“贝勒爷,恐怕是盛京皇城的那些人动的手。”

其他将领立刻附和:“没错。一定是他们。”

“如今咱们在大清境内,那些汉人巴不得贝勒爷您尽快回皇城稳定局势,怎么可能主动出手?”

“贝勒爷,您想,万一您真出了事,谁能获得最大的好处,谁就有最大的嫌疑。”

这话戳中了要害,豪格瞬间便想明白了:“本王要是死了,谁的好处最大?这还不是明摆着的事吗?”

“睿亲王多尔衮。”

此刻,豪格眼中几乎要喷出炽热的怒火,恨不得将多尔衮直接用火烤死。

他“砰”的一声拍案而起,声音沙哑地怒喝:“来人!全军继续行进。披星戴月,日夜不休。必须第一时间赶回盛京皇城。”

哪怕队伍里的大军早已疲惫不堪,可没人敢触豪格的眉头,所有心腹将领齐齐应道:“遵贝勒爷的命。”

大军立刻重新开拔,好在是在自家地盘,倒也不用担心遭遇意外。

原本定好的半月光程,硬生生被缩短了不少。

可惜,天算不如人算。

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

盛京皇城之内,多尔衮听着多铎的话,一脸难以置信,仿佛第一次认识自己这个弟弟:“你不仅对豪格出手了,还对皇上……也出手了?”

他飞速走到多铎跟前,强忍着揍人的冲动,怒声说道,“此事万一被发现,你我当场便是死无葬身之地。”

“多铎,你这一次太冲动了。”

“豪格那边没成功,可兄长,皇上这一边成了。他活不了多久了,甚至极有可能活不到豪格回来之前。”

多铎不甘地辩解,“难不成兄长您非要等到皇上临死前,把大清的皇位传给豪格才乐意吗?若是皇上留下遗诏,再加上鳌拜、索尼那些人拥护,还有礼亲王代善那老王爷,大清八旗之中将近一大半都会站到豪格身边。”

“到时候,在这盛京皇城之内,还有你我两兄弟的安身之地吗?”

“那时候才真的晚了。”

随着多铎的话,多尔衮不得不承认弟弟说的有道理。

可心中依旧被“毒杀天子”这事震惊。

在大明,或许宫廷下毒早已司空见惯,明朝天子一个个短命,中间疑云重重,只是苦无证据;可在大清,立国后的第一位天子,既不是寿终正寝,也不是突发暴毙,而是被人毒死。

这让多尔衮忍不住惨笑:若是日后自己登上皇位,会不会有一天,也有人用同样的手段对付自己?

这一刻,多尔衮的内心竟隐隐起了杀心。

“那我们接下来做什么?”

多尔衮头一次没有自己做主,反而反问多铎的意见。

“当然是等皇上的动静。”

多铎一脸阴冷地说道,“皇上定能感知到自己大限将至,驾崩前一定会留下遗言,到时候便是我们最好的机会。”

多尔衮深深地看了多铎一眼,心中五味杂陈,最终却只吐出一个字:“好。”

事到如今,他们两兄弟和身后的势力早已没有退路,哪怕这条路是错的,也必须将错就错走下去。

只是,天下的聪明人向来不少,有人能下毒成功,自然也有人能察觉下毒的痕迹。

大清皇宫之内。

皇太极的身子日渐虚弱,太医守在龙榻前,脸上满是疑惑。

按说用药调理后,皇上的病情不该恶化得如此之快。

恰在此时,每日例行的药汤被送来,皇太极没有立刻接过,而是看向太医。

太医会意,上前拿起药汤,用银针、银碗等手段一一查验,最后躬身道:“皇上,药汤无毒,一切正常。”

药汤喝完,便是午膳。

皇太极的午膳里,总有一道固定的药膳,几乎成了标配。

这太医本是汉人,曾在大明惠民药局、太医院待过,查验毒物的手段早已炉火纯青,此刻忽然想到一种可能。

他拿起那道药膳,又将方才喝剩的药汤残渣一并取出,重新细致查验。

这一次查验极费工夫,第一次便用了半个时辰,第二次又用了半个时辰。

等第二次查验完,旁边的午膳早已凉透,可皇太极却只是含笑不语,耐心十足地等着结果。

他早已察觉到不对劲。

此刻不过是在等太医证实自己的猜测。

当第二次查验结束,太医手上的银针已然多了一层淡淡的黑,并不浓,并没有达到一次性就能致死的量。

可这一幕,却让太医的心瞬间揪起。

“皇上。”

他小心翼翼地拿着银针来到皇太极身前,扑通一声便跪倒在地,“皇上,此事跟微臣无关,这药汤被人动过了,虽然无毒,但里面加了些药材,会和皇上的药膳起冲突。毒性虽微弱不会立刻起效,却会让皇上的病情进一步加重。”

与皇太极相处的时日长了,太医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所以始终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朕知道,朕还没老到那份上,朕看得见。”

皇太极一口气说了三句话,语气平静,脸色也平静,说道:“起来,朕没怪你,若不是你,朕恐怕早就死了。”

太医松了口气,可殿内的宫女太监们,一个个心却全都提了上来。

而皇太极似乎并不打算将此事闹大,开口道:“来人,将鳌拜找来。”

“朕有事情要吩咐他去做。”

鳌拜很快到了皇太极跟前,见到那泛着淡淡黑芒的银针,心咚咚闷响,好似破了风箱一般跳个不停。

有人居然想要毒害皇上。

顿时,鳌拜脑子都快要炸开了。

“将此事牵连之人一并杀了,尸体埋到后山即可,此事到此为止。”

皇太极语气平淡得如履薄冰一般吩咐道。

鳌拜张了张嘴,觉得这手段太过仁慈,可皇太极下了令。

他只能遵命:“是,皇上。”

当鳌拜离去,皇太极那几分发白的面色,多了一丝牵强的血色。

他又何尝不想把此事一究到底?

可惜他这身子不中用了,或许撑不到豪格回来的那一日,所以这大清绝不能乱。

“若老天爷还能再多给朕一些时日多好……不需三五十年,只需三五年光景,让朕将这大清的后事全都安稳托付,便也知足了。”

皇太极不无苦笑地问太医,“太医,这世间可有能续命的法子吗?”

太医沉默不语,若世间真有此法,早就用了,又怎么会等到今时今日?

“罢了罢了,是朕想得太多。”

之后数日下来,皇太极的身子一日不如一日。

他本就身体不好,再加上下毒一事,更是病入膏肓,接下来的日子几乎是用手指头都能数得过来。

到了最后,完全是靠一口气、靠强大的意志力在撑着。

换做普通人,恐怕早就没了气息。

而此时,距离豪格回盛京皇城,还有将近三日光景。

可如今的盛京皇城皇宫之内,已然渐渐露出不对的端倪。

鳌拜率领甲士在皇宫四处巡查,索尼在朝堂之上也开始联合大臣把控政权。

其余的贝勒爷,有的已然下场争权,有的还在观望,有的更是直接效仿代善,准备左右逢源,等事情落幕之后,再继续为大清效力。

就在这样的局势下,皇太极的身子终究是撑不住了。

……

大殿之外,多尔衮、多铎、阿济格、代善、岳托这些贝勒爷的身影一一驻足,旁边还有前朝的各位大臣,且几乎清一色都是满人。

所有人全都紧蹙着眉,时不时朝大殿深处看去,对里面的情况格外关注。

“索尼,安分点。”

岳托挑了下眉,满脸不耐地说道,“皇上有天命在身,区区病患,怎么可能妨碍得了?”

索尼听后虽心生不愿,却还是安分了些许。

他们能依靠的老主子活不了太久,新主子豪格又还未归来,如今大清盛京皇城皇宫内的局势,实在算不上好。

“皇上的身子怎么忽然间垮了?之前有太医照料,不是都已好转了吗?”

岳托又问,话语意味深长,目光却在多尔衮、多铎两兄弟身上停留了许久。

多尔衮面不改色,眼见身旁的多铎想要上前争辩,他一步站出,率先将其拦下,开口道:“天妒英才,皇上励精图治,才有我大清今日之壮举,盛威,可叹,实在是可叹。”

多尔衮并不接岳托的话。

越解释,才越麻烦。

他凝重的目光,除了看向宫殿深处,其余便全落在代善头上。

这位老王爷,才是如今大清没乱的重要关键。

没过多久,殿内的太医徐徐走出。

此刻,这太医无疑成了所有贝勒爷眼中“皇上亲信”,开口道:“皇上让诸位贝勒爷进去,皇上有话要说。”

太医刚一开口,数道身影早已迫不及待,一个个迅速起身,陆陆续续迈入大殿。

殿内浓浓的药味扑面而来,不少人纷纷皱眉,却又很快恢复如常,随后走到床榻前。

众人亲眼目睹了皇太极此时的惨状,心头都不由得猛地一揪。

龙榻之上,大清的真命天子皇太极,在病痛折磨下早已不成人样:面容枯瘦,身子好似皮包骨一般,曾几何时的意气风发更是全然不见,皮骨间深深的沟壑紧密相连,看上去实在令人惊心动魄。

这哪里还是什么真命天子,分明就是一个行将就木的老头子,可此刻面对这老头子,所有人都不敢随便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