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想要混入镇中心其实轻而易举。
虽然火绒草小队在幽冥灯塔中属于“武斗派中的武斗派”,但要骗过几个只见过官差和普通村民,根本不费吹灰之力。
尼斯只用了一个小时的时间就摸清了这里的运作方式:镇中心的官吏只有一个,负责登记税务与分发口粮,除此之外就是几个无所事事的抄写员。他换了张脸,套上当地官吏式的长袍,端着几份“命令书”,轻描淡写地编了个上级巡查的理由,成功把那位唯一的官员支走。
罗德、尤娜和艾梅丽雅趁机潜入办公室。
办公室非常狭小,陈设单调得近乎寒酸。灰白的石壁上只有一盏油灯,灯油混杂着咸味的脂肪气味。几张桌椅歪歪扭扭地靠着墙,纸堆散落,角落堆着记录税粮的账本。显然,这里并不是大件物品的地方。
几人合力搬开柜子、撬动暗格。经过一阵简单的开锁工作,最终,一扇隐蔽的石门被打开,石屑从门缝中洒下,露出通往地下仓库的阶梯。
空气中带着干涩的尘味和微弱的咸腥气。
地下仓库空空如也,只有几袋储备粮,摆放整齐的工业品和几样低阶魔法道具。靠近墙壁的高处,是用布帛包裹的贵重原料——或是从帝都流出的军需。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疑似是龙的骨骸。骨头发出淡淡的银灰色光泽,表面如岩石般坚硬,显然年代极为久远,几乎已经石化。
而他们要找的泥板,就堆在最角落的墙边。
上百块厚重的泥板随意叠放着,部分已经碎裂。那种古老的符号让人头晕目眩,复杂的笔画如同蛇蜿蜒。
使用的文字是古代艾戈迪乌语言,这里的人中只有艾梅丽雅能够看懂。
“这是第37页。”
艾梅丽雅凑近了看了看。
“尤娜看着这座世界第一的大城,里面王只想着出征,得胜了一次还要再胜,臣子们将手伸向穷苦的人民,这是一个人们掺杂泥沙的饭食都会被掠夺的世界。在尤娜看来,这是世界上最不公的地方——
于是她起身,离了城门。风从废墟吹来,吹过断裂的城墙,也吹过她心中的叹息。她说:‘我见列王的宴席在血上铺陈,我见贫者的哭声无人倾听。’
她走在荒地上,脚踏着破碎的陶片,那是人们曾盛酒、盛泪的器皿。
她记起旧时的河谷,那里的水尚能照见人影;而今河干,鱼死,神也不言。
于是她抬眼向天,说:‘若天地不怜悯,我便为天地怜悯;若世道不正直,我便为世道哭泣。'
那夜,她独行如影,离开了大城,群星为她遮面,唯有北风为她作引导。”
艾梅丽雅将泥板上的文字念出来。
“我找到了,第一块。”
罗德和尤娜在一堆泥板中翻找,终于找到了故事的头。
第一人类纪元中后期(艾戈迪乌帝国前期),人类已经发明了纸张,甚至用魔法达成了印刷术,但是依然要把文字记录在泥板上,显然是有意想让其流传下去。
“起初,人类离了伊甸,如同河流自高山而下。
有制造帆与船者,越过大海;
有使用绳与镐者,翻过高山;
有行于草原并定居于其上的人。
草原之上有水与土,有盐与火,有铜与铁。
人们见此,心中欢喜,说:'这地是好的。'
于是他们称那地为“福音地”。
人们在其上耕种,种出的粮食多到吃不下,
便造屋以居,筑仓以藏,
又筑起高墙以守。
他们看墙是好的,
因为墙能护他们免于外敌,
能使他们安卧于夜。
农业需要灌溉,灌溉需要沟渠;
约束河流需要人,约束人需要统治。
于是人们立领袖,戴金为冠,执玉为印,
称他为王。
人们看被统治是好的,
因为王的鞭子,使混乱成秩序。
岁月流转,人们学会记录言语,
文字被刻在泥板上,
而想要读写这些文字,需要教导与学识。
于是学校建立,师者兴起。
人们看被教育是好的,
因为知识使他们高于野兽,也远于神。
城市、农田与文字皆成,
而主管众人者被称为皇帝。
在皇帝的庇护下,人们无需思考,
如同驯顺的牧群,在恩泽中快乐。
他们看皇帝是好的,
于是人们照着皇帝的形象,
按照他们的样式造神。
他们使神掌管海上的风,空中的雨,地上的山川,
以为如此便能不惧未知。
他们看神是好的。
然而,后世的人回望历史,
只见高台上的神像与皇帝,
却忘了谁曾造就他们。
神像不能看,不能听,不能说;
皇帝亦然,
因为他们本是土与石,
却不愿归于土与石。”
艾梅丽雅顿了一下,咽了口口水,她读的口干舌燥。
“这是……历史唯物主义。”
罗德的声音在昏暗的石室中显得格外清晰,他一边说,一边用指尖轻轻抚摸着泥板的边缘,像是在触摸一段还未冷却的思想。
罗德感觉到这些文字中的味快要溢出来了,就像是坐在大学教室上马哲课一样。
露卡大概有三分之一的国家和人口经历过理性主义的启蒙运动。而在这些人中,至少有十分之一听说过类似唯物主义的概念。但就算如此,在所有这些国家里,也没多少人能真正理解它的分量。毕竟这个世界,强大的魔法师真的能消灭一场起义,让农民军出于绝望自觉地排队自杀。
但是这些人里,绝对不包括阿尔凯亚人,他们的思想还停留在奴隶制社会的阶段。连‘农奴和地主’都算是先进的社会形式了。要他们写出这种文字,就像让一群盲人画出透视图一样。
“什么唯物主义?”艾梅丽雅皱起眉头。她是个学识渊博的魔导师,但这个外来词仍让她感到陌生。
“在一个空气里全是魔法的地方、由一位神选勇者谈唯物主义可能有点讽刺,”罗德笑了笑,“但历史唯物主义的意思其实很简单——它认为历史不是由少数人创造的,不是由皇帝、英雄、神明塑造的,而是由人民群众——所有人——共同创造的。”
他指了指那块泥板,“这篇文章的作者,就是在说:文明的建立、秩序的形成、神的出现,全都是社会发展的结果。不是天命,也不是奇迹。”
很难想象艾戈迪乌人或阿尔凯亚人能写出这种文字。那种思辨与自省的力量太强烈,几乎是在明晃晃地挑战神权本身,就差没有在泥板上刻出“神皇暴政”四个大字。
“会不会是乌鲁斯人写的?”尤娜问。她的语气里带着一丝不耐与抗拒,仿佛这些文字的存在本身便是对她世界观的侮辱。
尤娜从不掩饰自己的偏见。作为赤海的英雄的子嗣,差点变成阿尔凯亚帝国的生育机器,因此视阿尔凯亚人为愚昧的劣等民族,是天生的奴隶的群体。
而劣等民族,竟能写出这样具有哲理与历史观的东西?这几乎动摇了她的认知。
“不可能。”罗德摇头,“乌鲁斯时期已经没有人使用艾戈迪乌古语了。那种语言的使用者在神泪之日后就没多少了,后来彻底被新制通用语取代。能用这种古老文字刻下完整的篇章,只能说明写作者要么身处艾戈迪乌时代也就是第一人类纪元。”
罗德从逻辑上反驳了尤娜的猜想。
在这之后,就是对尤娜·阿尔图斯的生平介绍。
“她名尤娜·阿尔图斯,卡修斯之女,欧菲莉亚之后。
她承父之志,怀母之慈,天资聪慧,美貌非凡。
生于黄金之宫,长于圣殿之下,
然其心不向王座,而向众人。”
卡修斯·阿尔图斯的名字,在所有帝国史中都如同传奇。他是艾戈迪乌皇帝的挚友和童年玩伴、战场上的利刃。少年时随帝王征战,统一诸族,击败异形,从血与火中缔造人类第一个伟业。并且最后迎娶了挚友艾戈迪乌的女儿成为皇亲国戚,君臣和睦也算是一段佳话。
泥板中对他的描述几乎近乎理想化:道德高洁、信义坚定、仁而有勇。仿佛所有人类的美德都在他身上汇聚。他是帝国的英雄,是士兵的信仰,是百姓传颂的太阳。
尤娜·阿尔图斯则是那道太阳的余晖。她继承了父亲的活力与勇气,又继承了母亲欧菲莉亚的温柔与智慧。她从小被众人所爱,而她也将这份爱回赠给众人——以行动、以心。
然而,越是完美的家族,越能衬托出帝王的阴影、欲望的肮脏。艾戈迪乌皇帝的统治日益专断,权力的游戏逐渐腐蚀了他的灵魂。卡修斯的功高盖主、民望过盛,最终成为皇帝偏执与恐惧的根源。
于是,一场以“叛国”为名的清洗席卷而来。卡修斯·阿尔图斯一家被灭门,整个府邸被焚为灰烬。
那一夜,帝都的天空燃烧着红光,焰火染红了皇宫的金顶。
然而,命运并未终结于此。魔女欧菲莉亚以禁咒杀穿重围,将尚且年幼的尤娜救出。她失去了家族,却得到了师承,从此在流亡之中学习魔法。
她游历诸地,学尽万法,走过废墟、荒原与旧城,结识了同样被压迫的人民——铁匠、农奴、逃兵、吟游者、学者。他们看见她,就像看见了黎明。
在被遗忘的时代里,尤娜成为了传说。她并非以血统为旗,而是以信念为火。
“她号召众人:
‘不要畏惧天上的神与地上的王,
因为他们皆由尘土而生,终将归于尘土。
我们的意志将化为风暴,
跨过众水,越过众山,掀开新的天与地。’”
于是人人的思念化成风暴,跨过众水,众山,众城——
风扫过大河,然后,我们要重新前进……
在她的呼唤里,人们也会走出城墙。
去磕磕碰碰地追随他们新的命运。
故事在开放性的结局中收尾,属于众人的联军跨过大河,浩浩荡荡的走向那座他们曾经离开的大城,走向了自己的命运,走向了最终的结局。
然后255页空了三分之二,感觉是没有下文了。
就像是《冰与火之歌》魔龙的狂舞中囧雪诺被捅了四刀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太监了一样。
“第256页还是有的。”
艾梅丽雅拿起了最后一个石板。
“高升吧浩瀚的大水
好让人人都上到那国
世上人心相爱连结为一
那辉光的国定能成此事。”
也就是那个农夫所唱之歌,看来最后这场起义还是成功了。
在艾梅丽雅“半小时读完一本小说”之后,罗德对于这个史诗的第一感觉就像——这是“三国演义”之于“三国志”,有历史人物登场,但是完全没有这个事情,考古学家根本找不到证据。
除了他们一家记录了这个事情,也没有其他文献作证。
而且就史诗故事来说,公主复国战记的故事,已经是老的不能再老的母题了,毫无新意。
但是——
“这里明着写反抗艾戈迪乌吗?”
“没错啊,你在听什么啊,平均每一页至少一个艾戈迪乌。”艾梅丽雅说。
“那苦海人知道艾戈迪乌和阿尔凯亚两个国家的传承性吗?”
“知道的,”尤娜说,“艾戈迪乌是第一个人类帝国,既然阿尔凯亚没法和乌鲁斯攀亲戚,那么就只能在艾戈迪乌上寻找正统了,况且本来皇帝也都是同一个人。”
“这就很怪啊。这里艾戈迪乌是个坏人。”
“虽然他根本就不是人,但是从阿尔凯亚的公众读物里出现这种描述确实很怪。”
此外,这本小说里还留下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线索。
第128页,尤娜在和小伙伴们探险时,进入到了苦海。并且看到了一个遗迹,那里有很多废弃的人偶,埋在他们身下的,是一个辉煌的古代都市。
结合之前天使们所说的——“去人偶的遗迹看一看”,那么可能就是这个地方。
而且这个遗迹上面有巨大的黑色魔晶晶簇,也符合天使们说的“晶簇下方的古城”。
不过阿尔凯亚境内有成百上千这样的黑色晶簇,想要准确推断位置并不容易。
所幸书中还要其他线索,那就是河流。
尤娜的小伙伴们是顺着河流去的,途经一个有着四方建筑的村子,并且在村子附近解决了一只魔龙。
而这些魔龙的龙骨,就在货架上摆着呢。
虽然河流如今已经枯竭,被沙土掩埋,当时只要顺着原本的方向走,一定能抵达那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