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章 酒肉和尚

第751章酒肉和尚

清晨的秋风有些冷,

六街晨鼓咚咚的响起,

长安城南门刚一打开,李逸便出了城。

天刚亮,可城门外已经很热闹了,排着队等着进城的百姓,有送柴的,有送菜的,还有往城里赶活羊活猪,运活鸡送鸭的,也有在城外宰杀后才往城里运的,

一座偌大的长安城,每日消耗的物资都是海量,长安郊外无数乡民也都靠着这座城而糊口。

城里也有许多人一早往外赶,

来来往往,络绎不绝。

城门外不远处,因此还沿路搭起了许多草棚,摆了许多摊儿,

卖早餐、干粮的,也有卖茶水,甚至有简陋的小市场。

李逸下马,随意的逛了会,

“阿郎,人来了。”管事李守义提醒。

李孝常一家子出来了,

一队官差押送他们前往岭南,这一路数千里长途跋涉,也是苦差事。不过今天这些官差们倒是脸上神色不错,

皆因他们得到任务还没来的及骂上几句娘,

代王府的人找到他们,一番交待后给了丰厚的赏钱,并承诺好好把义安王府一家送到后,还另有重赏。

代王他们得罪不起,这又还有赏赐,这趟艰难的差事,倒是变成了一趟肥差了。

大家也就不介意路途遥远旅途艰辛了,毕竟除了赏钱,代王府也会派管事家丁随行,不仅会帮着承担些押送任务,这沿途的护卫安全、路上吃用等,人家都还能提供。

这是享福去了。

有李逸这样的侄子打理,李孝常他们这趟流放之旅不会很难。

一大家子几十口人,分坐许多辆马车,也不用戴枷不用戴铐,虽然锦衣华服变成了粗布衣服,可起码有了李逸的承诺,这趟路上多了几分安定。

李逸上前,

押送的官差们赶紧停下,上前行礼。

“我大伯一家这一路上,就有劳几位了。”

李逸问了他们名字,几名小吏都是受宠若惊,能让李平章记下名字,可了不得。

一个个赶紧拍着胸脯保证路上一定用心尽力。

“多谢,我跟我大伯他们说几句话。”

官差识趣的退到一边。

李孝常一袭粗麻布衣,倒也收拾的很干净整齐。

一切尘埃落定,他很平静。

“你祖父当年是滑国公与婢女私通所生,不被承认,在隋太祖家为奴做婢,后来文帝建隋,也鸡犬升天。我呢,本来仅是个县令,因缘际会,成为大唐郡王。

如今,长流岭南,转头成空,也许一切都是命。”

李孝常看了看左右,压低声音说了一个地点。

“我在那里埋藏了一批金银器,约有千余件,还有银铤银铤,以及一些玉器、宝石等,你找个机会悄悄挖出来。”

李逸倒没想到李孝常还藏了这么多宝物,当初杜家的郭老夫人,也窖藏了一批金银器,最后拿来跟李逸换她孙子性命。

“大伯留着便好。”

“我此去岭南,这辈子是回不来了,我的儿孙也回不来了,这些东西便都送你了,要不是你,我这一家几十口人,也早狗脊岭被斩了。”

没有了权势地位,

这么大笔宝藏,

反而是招灾引祸。

太阳即将升起,

李孝常带着一大家子远去。

兴化坊,那批宝藏在兴化坊,宅地不在李家名下,抄家也没抄到。

这是几年前埋下的,当时天下形势未明,李孝常也担心将来李唐失败,于是提前就把大批金银器金铤玉器宝石等埋藏起来,万一将来是其它势力得了天下,

他李家靠着这些金银器也还有再起来的机会。

现在告诉李逸,

皆因李孝常看明白了,背负了谋反,想当皇帝的罪名,不可能再有机会回来,他和他的儿孙都回不来了。

而他们这一路去岭南,甚至以后在岭南,都还得靠李逸照应,经历了大起大落,李孝常也认了,悟了,钱财都是身外之物,

这些年捞了那么多钱财,到头来又有何用呢,要不是李逸,这一家子可就都共赴黄泉了。

长子义宗,就因为白鹿塬上一个庄子的那几百亩地,和那点义仓粟,劫杀官吏,把命丢了。

二郎也因不满新政,心疼因大郎而被抄走的那些田地财产,结果胆大包天想宫变,迎太上皇复辟,把义安王府彻底葬送了。

他想明白了,

他这一家子,以后也只能依靠李逸,而不是那些埋在地下的金银。

骑马返回长安。

回到东宫政事堂,

堂下主书拿来一本册子,

“这是抄没李孝常谋反案诸犯的家产,”

李逸接过翻看,

主犯五人,李孝常、刘德裕、长孙安业、王君廓、杜才干,不是郡王就是国公,爵位最低都是郡公,官职都是三品以上。

被抄的也不只是五个人,而是五个大家族。他们的父、子、兄弟,都在抄没之列。

抄出的家产真不少,

李孝常父子和他几个侄儿家,就抄出了几千顷地,他这还是上次已经出过一次血了。

除了田地宅院,还抄出大量的钱帛粮食,以及奴隶牛马。

刘德裕几家也差不多,最少都有几百顷地了。

长孙安业是皇后兄长,他爹是隋朝名将长孙晟,关陇贵族,本就田帛奴隶很多。

王君廓无赖盗贼出身,可隋末以来也是一方武装首领,这家伙又向来狡诈贪婪,也是置下了很丰厚的身家。

杜才干是京兆杜氏,能跟范阳卢氏联姻,官至都督,当然也不缺钱。

只可惜,

如今全被抄家流放,

这么多的财产,全都落得个充公下场。

看着这些人抄出来的田地,贵族豪强们土地兼并如此严重。

还有他们家抄出来那么多粮食,

之前长安粮食短缺粮价那么高,这些人积储了大量粮食,也不肯拿出来,只是一点点的出售,维持高价。

一下子抄出来这么多田地,很多土地都还是两京的良田。

不过这些田地,却并不会拿来授分给无地百姓,民部尚书裴矩已经提议,

要把这些地,优先用来分给之前永业田、勋田授给不足的官员和立功将士。

这方面朝廷也还严重不足,

不仅是官员、将士的官人永业田、勋田授田不足,京畿的职田授分也不足,

还有就是各衙门的公廨田、学田,军府的军田等,都有短缺。

其实李逸觉得,公廨田、职田这些,都不应该有,百姓本就授田不足,朝廷还要拿出大量公田做为公廨田、职田等,哪还有公田可授给百姓。

还有士兵们授勋的勋田。

如今也是开始越来越不好兑现,立功授勋后,只能给授在边州,将士们的赏赐实际是大打折扣的。

在一步步走向名存实亡。

当勋赏难以落实,自备衣甲马匹的府兵和府兵制,也就必然崩溃了。

李逸合上册子,起身去向皇帝报告。

太阳当空照,

化度寺后院演武场上,尘土飞扬,呼喝声不绝。

本是佛门清静之地,

可这里却没有诵经礼佛之声,全是那股子蒸腾而起压不住的悍勇之气。

两百名武僧赤着上身,古铜色的肌肤上油汗淋漓,股股肌肉贲起。

这二百名武僧,虽光着脑袋,

可却摆出的是大唐府兵战阵,五十人一个战队,有彪悍者在前引战,后面有旗手、护旗,

然后长矛手、刀盾手、弓弩手,

这些武僧训练有素,装备齐全,还全是制式装备。

枪影如林,

甲光曜日,

破空之声尖锐刺耳,

这哪是禅林,分明就是军营。

场边,

老榆树下,

这支武僧营的首领,化度寺三阶教派的大德,法雅禅师,正坐着那喝酒,

几案上还摆着一盘切好的羊肉。

玄雅身披太上皇赏赐的紫色袈裟,

一口美酒一口冷切羊肉,吃的正痛快着,

他身形挺拔,透着股精悍,头顶虽烫着戒疤,可坐在那却没有半分出家高僧的样子。

放下酒碗,

目光掠过场上训练的武僧们,

脸上没什么表情,

“不够,还不够,你们可是我当初向武德天子奏请设立的武僧营,是从长安各大寺抽调来的精壮护寺武僧,

就这么点本事”

“取我弓来!”

法雅声音不高,却压过了场中的喧嚣。

侍立在旁的壮硕武僧立即躬身,双手奉上一张铁胎弓,以及三支雕翎箭。

法雅起身接过,

不紧不慢的搭箭开弓,

臂膀稳的不见一丝颤动,

那三百斤弓力的铁胎弓,被他逐渐拉开,细微的吱嘎声传开。

百步之外,

一棵高大的榆树上,一只鸟正在鸣叫。

法雅眼神一凝,手指松开。

箭矢破空而去,

众武僧只看到那支箭似流星,一箭将那百步外树顶的鸟射了下来。

法雅射完一箭,动作未停,接连又射出两箭。

三箭,

射落三只鸟,

都相距百步,三分三中。

演武场上鸦雀无声,

只剩下武僧们粗重的呼吸,

这位得到武德天子赏赐金鱼符,可以自由出入太极宫的高僧,确实太彪悍了。

当初突厥入寇河东,这位面圣请旨,从长安各寺中抽调武僧,要组建一支僧军北上。

后来因各寺反对,只来的及抽调了二百武僧,然后李逸就在河北奏捷,击退了突厥。

他的僧军计划,也就中止,可建立的这二百武僧营却留在化度寺没解散。

“禅师不仅能开三百斤弓,这手箭术更是已臻化境啊,听说右屯卫将军号称臂力过人,擅骑射,可也只不过开一百五十斤弓而已。”

一名武僧连声称赞,惹的法雅哈哈大笑,

“哈哈哈,说的好,射落的那三只鸟,赏你烤了吃。”

一阵环佩叮当声传来,

众人望去,

只见几名穿着华美襦裙,云鬓高耸的年轻美貌女子,领着几个总角孩童,带着群穿着绫罗的年轻婢女,

径直走来。

香风阵阵,

引的武僧人纷纷侧目。

“夫君!”为首美艳妇人远远笑着喊道,声音温柔软糯,“夫君中午也不回去吃饭,

怎么就吃点冷羊肉。

妾身给你带了桑落酒,还有几道下酒菜,

今日还有一道寺外庄子送来的水炼犊呢,阿郎快尝尝。”

妇人旁边几个丽人,也是娇声唤着郎君、阿郎。

那几个总角小儿,则过来抱着法雅的腿,耶耶,耶耶的叫着。

身为化度寺的高僧,

法雅还是武德天子座上宾,经常出入宫禁,他不仅得到天子允许组织起了一支二百人的武僧营,

而且天子还赏赐他宫人为妻妾。

法雅主持着化度寺这座三阶教的大寺,有着二百武僧,还有大量的田产,寺中僧人直接管理的称为功德田,交给在家修行的净人管理的称为福业田。

三阶教鼓励信众施舍,无尽藏法日舍一分钱或一合粟,一年卅六钱三斗六升粟。其二,施者唯能及总,日别施钱十六分,其三,施者总别具行,日别施钱卅分。

隋朝时信行创立三阶教,以苦行忍辱为宗旨,每天只吃一顿乞来的饭,认为吃寺院的饭为不合法;在路上行走,见人不论男女,一概礼拜;竭力提倡布施,死后置尸体于森林,供鸟兽食,叫做以身布施;反对念佛三昧,主张不念阿弥陀佛,只念地藏菩萨;说一切佛像是泥龛,不须尊敬,一切众生是真佛,所以要尊敬。

但到了如今,

三阶教早变了样,

变成了天下最富有的教派,

如法雅,娶妻纳妾生孩子,荤腥不忌。

而且这一切,都是公开的。

化度寺拥有大量的田产,其无尽藏一边接受大量布施,一边又把布施得来的钱财,拿来买田置地,招佃放贷,赚的盆满钵满。

美妇人打开食盒,

酒肉香气顿时弥漫开来。

这时,

一名肥胖的僧人过来,凑到他耳边低语,“法师,裴司空差人来了,想要拜见法师。”

“人在哪”

“在无尽藏院长生库那边。”

“嗯,我去见他。”法雅起身,裴司空自然是裴寂,法雅与这位武德天子的老伙计关系也向来不错。

来到长生库,

这里是化度寺对外抵押放贷的地方,

名字叫的好听,长生库,其实就是典当,其特点是小额、短期,以及高息。

“大师!”裴府来人是法雅认识的,他记得此人叫恭命,是裴寂身边心腹仆人。

“怎么,裴司空想咱家了”

“嗯,我家阿郎让小的来请问大师,何日入太极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