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雪夜风高 警钟长鸣

腊月十一日夜。

玉皇峰巅,雪覆千阶;松庭寂寂,风叩玄扉。

天门道长居处,青瓦覆素,簷冰垂剑,一盏孤灯映雪,半卷道经生寒。

庭外雪深没履,老梅凝霜。

忽见剑光破空,惊起枝头积雪簌簌而落。

天门道长剑势凌厉,搅得风雪翻涌,衣袂翻飞间,眉宇间尽是凝重之色。

月洞门外,天乙道人负手而立。

但见其须发皆白,面容圆润,眉目慈祥。

寒风卷起他宽大的道袍,却不见其身形有丝毫晃动,只是静观剑势,默然不语。

剑势忽收,天门道长长剑归鞘,立于风雪中仰首拨出一口白气,轻声道:“师弟,可查出什么了。”

天乙缓步上前,雪地留下浅浅足印,捋须道:“验出来了,不过是寻常毒物,非是独门秘药。”

“想是被人灌毒胁迫,事后又不予解药。”

言罢,负手与天门道长并肩而立。

二人衣袍在风中猎猎作响,同望漫天飞雪。

沉默良久,天乙忽然转头,眼底寒芒微闪,“师兄,你说会不会是后院那几个老东西在外留的后手?”

天门道长摇了摇头,沉声道:“不是他们,除五日前令其放出讯息,引裘千屠一行前往黑石峪外,他们绝无可能与外界联络。”

言罢伸手接住一片飘落的雪花,凝视其消融于掌心,复又问道:“师弟可确定清英、拙守二人未死?”

天乙捋须颔首道:“师弟已仔细查验,那两具尸首不过形似而已。”

“我未收敛尸骨。”天乙侧目看向天门道长,眼中精光闪动,“想来那裘千屠若非愚钝之辈,定能猜出罗师姐尚在人世。”

天门道长闻言眯起双眼,沉吟道:“那依师弟之见,此事乃何方势力所为,所图为何?”

天乙摇了摇头,若有所思道:“总之不像是魔教所为,毕竟他们栽赃陷害的手法老道,若真有心,应不会这般粗糙。”

天门道长微微颔首,沉声道:“想来是这齐鲁之地的势力,想要激怒裘千屠,好坐收渔翁之利。”

说罢,神色稍缓,“若是如此,清英与拙守的安危,我倒是不必过多忧心了。”

“齐鲁与蜀中相隔千里,他们犯不着得罪裘千屠,想来是要等尘埃落定后,以他母子二人换取人情。”

雪势渐大,二人默立风雪中。

寒风卷起他们的衣袂,霜雪渐渐复上肩头。

良久后,天门道长沉吟道:“那裘千屠在衡山时,显然已认出我,此事避无可避。”

“他当时未在衡山发难,想是见你未至,暂且隐忍。”

“为兄已想好。”天门道长拨出一口白气,目光坚定,“与其在群雄面前百般辩解,不如坦然赴死,平息其怒火。”

天乙闻言,眉间皱纹更深,仰头轻叹道:“都怪我,当年明明探明他气息全无,不想竟能死里逃生,为泰山派招此大祸。”

“师弟不必自责。”天门道长长叹一声,“说到底,还是我有违全真清规戒律,正道侠义。”

“当初只想着清英既然跟着我,那便要绝了她的念想。”

“谁知那裘千屠如此了得。”他抬头望向漆黑的天色,声音低沉,“十日之后重阳祖师诞辰,却也是我等死劫之日。”

“不,师兄,那只是我一人死劫,与你无关。”天乙淡然一笑,从袖中取出几封书信,“我已安排了几名弟子,届时在群雄面前揭发我,言说我性情残暴,喜好虐杀幼童。”

“另外我还伪造了几份私通魔教的信函。”

他语气平静,“师兄不过是与罗师姐情投意合,犯了清规戒律,大不了卸了掌门之位。”

“天乙生性好杀,又是魔教奸细,自当被裘帮主掌毙群雄当面。”

天门道长神色动容,仰头闭目,长叹道:“师弟.....不必如此,这般多年来,你因师兄我,双手沾满血腥。”

“为兄着实不配做这个泰山掌门,当年之事,便由为兄一力承担。”

“那裘千屠要报仇,便说是为兄主使,师弟不必自污。”

天乙轻轻拍去肩头积雪,淡淡道:“纵然师兄揽责,那裘千屠怎会轻易饶我性命,师弟不死,他怎能泄愤。”

他神色坦然,目光越过风雪,望向远方,“不过一死而已,江湖本就如此,一招失手,万劫不复。”

“天乙当年未能斩草除根,今日以命相还,理所应当。”

“铛——”

一声突兀而沉闷的钟鸣穿透呼啸的风雪,自半山腰处传来,在寂静的雪夜里显得格外刺耳。

天门道长与天乙齐齐转头望向风雪深处,眼中闪过惊疑。

警钟?

有人闯山门!

“裘千屠!”两人脱口而出,对视一眼,随即毫不犹豫地冲向院外。

泰山驻地各处,灯火次第亮起,驱散了些许黑暗。

脚步声杂沓,一名名手持长剑的泰山门人从各自的居所奔出,脸上带着困惑与警惕,迅速朝着中央广场汇聚。

天门道长与天乙率先抵达空旷的广场,风雪立刻裹挟了他们。

两人并肩而立,目光如电,紧紧锁定着风雪中若隐若现的楼牌,周身气息凝练,蓄势待发。

很快,越来越多的门人弟子冒着风雪赶到广场。

起初还有低声的询问和议论:

“怎么回事?”

“警钟响了?”

“谁闯山门?”

“看到人了吗?”

然则时光推移,楼牌处始终杳无人迹,唯见风雪依旧,那钟声余韵似犹在耳畔萦绕。

众弟子议论之声渐消,终至寂然。

众人皆默然伫立,目光随天门道长、天乙二人,同望那风雪中巍然矗立的楼牌。

广场之上,唯闻朔风呼啸,细雪簌簌落地之声。

光阴点滴流逝。

楼牌处,风雪卷过,空寂无人。

天门道长眉峰愈蹙愈紧,目光如电,不敢稍懈。

警钟只响了一声....

莫不成是守岗弟子误撞?

可若真是误撞,此刻早该有人前来请罪了.....

此念一起,天门道长心头掠过一丝不安。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疑虑,独自举步向楼牌行去。

待至山边,缓缓探出头,凝神下望。

忽然,一张脸猛地出现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