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吴国迅速壮大

“好啊!”

朱元璋看着手里那一沓沓战报,满面红光,意气风发。

他今年又多了了一个儿子,麾下大军攻打元军的城池,也都是十分顺利。

“雍泰,没想到,碗口铳如此好使。”

“此乃殿下之福啊,没想到碗口铳用来攻打城墙上的元军,竟然最是有用。

只要把握好角度与距离,炸弹可以直接落到城墙上,不用被城墙给拦住。”

“哈哈哈……雍泰,加快让军器局制作碗口铳炸弹。”

“微臣遵令。”

刘英拱手行礼,继续说道:“殿下,微臣觉得,还应再锻造一些碗口铳,用来给汤和、徐达他们,补充损坏的碗口铳。”

“可,再锻造二百件。”

“喏!”

“李先生,再抽调一些官吏前去泉州路、南剑路、建昌路、临江路这些地方。

为百姓做主,诛杀罪大恶极的大户、豪商与官吏,进行均田一事,也应缓缓而行。”

“喏!殿下,微臣恳请,再调拨一些武官前去。若不然,微臣担忧那些官吏会震慑不住当地的百姓与大户。”

“可!”

“每一县,可派五名武官。”

“殿下英明!”

“……”

浙东剩下最后的几路,打的热火朝天。

同样。

在黄州府、武昌府那一块,耿君用与俞廷玉他们,也都是满心紧张。

黄州府、武昌府的均田策略奏效,对天完大军的打击效果,也更是明显,看的他们目瞪口呆。

“回禀都指挥使,又有一百个天完兵将,从汉阳府逃了过来!”

“登记造册,派人将他们送去各自村子之中。”

“是,都指挥使!”

“爹,今年已经跑过来三千多天完兵将了吧?”

站在城头上,一边用千里眼往远处看着,耿炳文一边满脸凝重的说道。

“是啊!”

耿君用微微点头,“军师的这个法子,快要将天完陈友谅的根,给掘完了!”

“爹,孩儿担心此事,会让陈友谅此人狗急跳墙,当加强戒备,禀报殿下!”

“嗯!再派出十队斥候,严密盯着对面的天完!”

“喏!”

……

“天完已经跑过来三千多兵将了?”

应天,朱元璋看着耿君用的奏禀,眼中神色更是怪异。

“嘿嘿,殿下,天完已不足为虑!”

刘英直接轻笑道。

“哼,军心涣散,百姓离心,上有徐寿辉,下有欧普祥这些人,看他陈友谅如何掌控天完?”

朱元璋冷冷一笑,“耿君用居然还担心陈友谅会派兵来攻打?”

刘英想了想,说道:“此事,微臣也说不准。”

“嗯?”

朱元璋一怔,“雍泰你之意,陈友谅还敢攻打过来?”

“殿下,武昌只有驻军一万五千人吧?”

“对!黄州也是驻军一万五千人。”

“是啊!陈友谅麾下,还有四万多大军。另,欧普祥、张必先、张定边、曾法兴……他们加起来,也四五万。”

“咱刚将他们打趴下,他们就敢攻打过来?”

朱元璋紧皱着眉头,有些不敢相信。

“微臣担忧他们会狗急跳墙。”

“俺该如何办?”

“殿下,微臣建议,在兴国府囤一些兵。”

“那便从宁国府、池州府、徽州府抽调五千兵马过去。”

“殿下英明,五千兵马足够让陈友谅投鼠忌器。”

“正好,徐达已攻下临江路。若天完敢再来攻,咱就让徐达攻瑞州、岳州,再让他们天完丢几上几路。”

“为今,陈友谅他们只有往西,或往北。”

“不论如何,他天完将来,也不是咱的对手!”

“嗯!”

刘英微微点头,便继续说道:“殿下,现在造船厂,已造出五十多艘大船,是否可以招募水师了?”

“都已经五十艘了?”

朱元璋脸色一喜,“五十艘大船,可以建两个千户!”

“正是!”

“正好,康茂才还在应天,就让他负责此事!”

“殿下英明!”

刘英风口奉承一句,又急忙道:“殿下,康茂才已在应天驻扎了一年之久。

而俞廷玉与廖永安两人水师,却一直在外面。为了公平,是否调换一下?”

“他都驻扎了一年了啊!”

朱元璋恍然大悟,“自是可以调换!”

说着,朱元璋又道:“但若是调换,这五十艘大船,便不能并入他麾下,可能会更让他心中生怨。

雍泰,此事你先问问他。”

“喏!”

刘英应了一声,继续说道:“殿下,造船厂每日都有大船造成。

这些大船,是否要均分给康茂才与俞廷玉、廖永安三个水师。

若均分,怎么均分?”

“这个啊……”

朱元璋思索半天,便问道:“雍泰,你有何建议?”

“殿下,微臣斗胆建议,组建一个指挥使,分一个水。

分完,他们便出去驻守黄州,或出海。”

“善,就依雍泰所言这般。”

“喏!”

……

刘英出了吴王宫。

又去工部转了一圈。

然后,就带着谷大几个护卫,出城寻找康茂才。

“见过军师!”

“康指挥太过客气。”

互相客套一番,康茂才请刘英坐下,随后便问起正事。

“不知军师前来,可是有何事情吩咐?”

“是有一事!”

刘英直接说道:“造船厂现在已造出五十艘大船,有一百五十料战船,也有二百料战船,只有五艘四百料战船。”

康茂才的眼睛,直接亮了起来。

“军师之意……”

“造船厂建造大船的速度,康指挥也应该知道一些。”

“每日可造好一艘大船?”

“是啊。”

刘英微微点头,“康指挥率军驻守应天,已有一年之多。

按照吴国的惯例,康指挥应该率军出去大战,立功,换俞廷玉与廖永安他们一人,回来休整。”

“但,这些造好的战船,迟早要交给诸位建造水师。”

“现在,若是将康指挥派出去,康指挥至少需要一年以后,才能再分到战船。”

“若是不派康指挥水师出去,康指挥便需慢慢接收那些战船,直到组建好一个指挥使水师之后,才可出去作战。”

“这事正好赶在这儿了,不知康指挥有何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