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章 这次,轮到老朱积极主动
“嗯!”
对于刘英这个话,朱元璋也是深以为然!
“雍泰觉得,咱大明这五千多万百姓,可统治得了那些小国?”
刘英急忙说道:“陛下误会了!”
<!---->
“嗯?”
朱元璋愣了一下,“那雍泰是何意?”
刘英解释道:“陛下,微臣只是觉得,我大明这五千万百姓,可在将蒙古人狠狠教训一顿后,兼并蒙古人,以蒙治蒙。”
“至于高丽与倭国,咱大明也不统治,只是分封下去,由那些武将官员与大户商贾们,去治理!”
“如何打仗,打多少仗,都随他们折腾去,在高丽与倭国打!只要不祸害咱大明,那便随他们!”
“另,高丽、倭国,也都有铁矿、铜矿、金银矿这些!”
“不论如何,这些金银铜铁,都得运回我大明!”
“嗯?”
听到这些,朱元璋不由又明白了些什么。
两眼下意识瞪大。
“雍泰看重了高丽与倭国的那些矿?”
“陛下圣明!”
朱元璋皱着眉头,忍不住又问:“如此,雍泰准备如何将那些金银铜铁矿运回来?”
刘英直接道:“回陛下,自是由高丽奴与倭奴开采,煅烧之后,运回大明!”
朱元璋问:“若如此,他们岂不是会一直反抗造反?”
“造反?”
刘英忍不住轻笑道:“陛下,常遇春、胡大海、蓝玉,丁德兴、冯国用、冯国胜、张龙、陈桓、谢成、李新、张赫、张铨……”
“咱大明猛将如云,他们若敢造反,咱大明顷刻间,可徵调出百万大军!”
“他们两国加起来才区区七百万人口,他们就算是举国造反,也成功不了!”
听此,朱元璋的神色,忍不住古怪起来,隐隐还有些兴奋。
“若是如此,我大明日后,又可多了十数个金银铁矿!”
“陛下圣明!”
“高丽金银铁矿不少!另,在倭国,也有几座巨大的银矿、金矿。”
“若开采得等,仅仅倭国的金银矿,每年便可给咱大明,运来两三百万两白银,或者几万两黄金!”
“这么多?”
朱元璋两眼再次瞪起,闪过亮光。
“回陛下,正是如此!”
刘英一脸肯定的点着头,“至于高丽与倭国的百姓,这些陛下大可放心。”
“高丽与倭国贫瘠,这些百姓一生,都是为了吃食与衣物而活。”
“咱大明只要灭了高丽与倭国的那些官员贵族,剩下这些普通百姓,管够他们吃食,每年再给他们一身衣物。”
“他们会死心塌地的给咱大明当矿工!”
朱元璋咧着嘴,说着最冰冷无情的话。
“雍泰放心,若倭国的金银矿,每年真能给咱大明运来两百万两白银!
咱直接派徐达与常遇春驻上倭国,谁敢反抗,直接屠灭他九族!”
“额……”
刘英愣了一下,缓声道:“陛下,这些大可不必。”
“不,这是必须之事!”
朱元璋一脸肃然,“雍泰,年产两百万两白银的银矿,还有两万两黄金的金矿,不能交给任何人!”
“陛下圣明!”
铁公鸡老朱!
刘英真诚的奉承一句,再次说道:“陛下,微臣之意,是不必屠灭倭人九族!”
“相比高丽人,倭人骨头更贱。只需常遇春、胡大海,或者蓝玉这些猛将前去,将他们给杀上一圈,成为那些倭人眼中魔神,万人敌!”
“那些倭人,就会毕恭毕敬的侍奉他们眼中的魔神,只有他们眼中魔神年迈虚弱,他们才敢升起反叛心思!”
“另,咱们大明是去治理教化高丽与倭国这些蛮夷之地!”
“他们给咱大明打工挖矿,咱大明当给他们管饭,管衣物,不能克扣他们!”
“若不然,长此以往,这些人也会生出异心!”
“哼!”
朱元璋直接冷哼道,“雍泰怎的又有些心慈手软了,那些金银铜铁矿,可是咱大明根本。
谁敢生出异心,咱大明直接灭了他们便可!”
“陛下神武!”
物理消灭,最省事!
刘英只好无奈的奉承着,这次是他失策了。
早知道,老朱对倭国的金银那么眼热,他前面还讲那么多大道理,浪费难么多口舌干啥?
朱元璋微微点头,很是自信。
“雍泰,咱让户部给咱上报过,这几年,江南地方,那些百姓们都能吃饱饭,生活也都富庶。
因而。
咱大明,直接多了六十多万孩童。”
“六十多万?”
刘英一惊。
“正是六十多万。”
说着,朱元璋忍不住又道:“还有可能超过六十万,上了七十万!”
“恭喜陛下!”
刘英咧嘴恭贺道,“我大明国力,又强盛了一分。”
“是啊!”
朱元璋感慨的点着头,“这十多年天灾人祸与战乱,可是将咱大明百姓糟蹋的不成样子,不知死了多少人。”
“现在,咱大明稳定,百姓也终于可以休养生息了!”
刘英也说道:“如此,不出十年,咱大明必然会多上三四百万孩童。”
“嗯!”
朱元璋重重点头,“肯定可以的!”
“这么多孩童一出来,咱大明的田地,就有些不够用了!”
刘英若有所思道:“陛下,现今,咱大明南方的一大半田亩,都种上可亩产三石四斗的良稻。
田地不够用,也能养活他们。”
“不够!”
朱元璋神色沉重道:“雍泰,他们还会生的!田里面的粮食产量越高,那些百姓们,就越会生!”
“不出数十年,莫说田地不够用,咱还担忧粮食不够吃!”
“所以,对于高丽与倭国那些蛮夷,不用心慈手软!”
“原来如此!”
刘英顿时恍然大悟,接着又表现出满脸佩服的神态。
“陛下深谋远虑,是微臣有些心软了。”
朱元璋哈哈一笑,便说道:“雍泰,你们工部要加快制造棉衣。
咱要加快,元廷给覆灭!”
“喏!”
刘英道:“陛下,应天周围有不少鸭毛,微臣已经让工部nbsp; “可!”
朱元璋点头同意。
刘英道:“陛下,微臣建议继续大力推广种植棉花!”
“种棉花?”
朱元璋眉头轻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