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墨夷的到来,像一块投入看似平静湖面的石子,漾开的涟漪搅动了初光哨站刚刚稳固下来的信心。以星辰为食的古老存在?这听起来像是比影裔和星海威胁更加缥缈却也更令人心悸的预言。
“老先生,您所说的‘古老存在’,究竟是何物?与那‘墙’外的虚无,又有何关联?”苏婉将墨夷请入哨站内一间相对安静的石室,开门见山地问道。石猛和星尘的投影也在一旁,神色凝重。
墨夷捋了捋雪白的长须,眼中流露出追忆与凝重交织的神色:“老朽一族,世代守护着一些早已被世人遗忘的古老卷轴。据记载,在现今万界格局形成之前,太初混沌之中,曾有一些诞生于星穹深处的庞然巨物。它们并非生灵,更似一种……规则的生命化体现。有的执掌创造与光辉,有的则司职寂灭与归墟。而其中最为贪婪可怖的一类,便被先民称为‘噬星者’。”
“它们以星辰本源为食,所过之处,群星黯淡,世界化为死寂的浮渣。远古时期,曾爆发过一场席卷诸天的‘星陨之战’,无数强大存在联手,才勉强将大部分噬星者驱逐或封印至遥远的、法则混乱的深空之中。而你们所见的‘墙’,老朽怀疑,或许并非单纯隔绝‘无’,更可能是某种封印的边界,将遗弃之地这片曾经的古战场,以及可能潜伏在更深处的噬星者残余,与如今的万界隔离开来。”
他看向苏婉胸前的星核,语气沉重:“‘星辰之心’,乃是远古星辰寂灭后,其核心精华与规则所凝,对噬星者而言,是无上的美味,也是能唤醒它们沉睡本能的灯塔。它的苏醒,波动必然会穿过层层时空,传入那些古老存在的感知中……”
星尘的投影快速闪烁着,显然在调动数据库进行比对:“传说级生物……高维规则实体……信息可信度待评估,但能量逻辑自洽。如果存在,其威胁等级将超越已知一切敌人。”
石猛听得头皮发麻:“吃星星的怪物?俺的乖乖……那咱们拿着这星核,岂不是抱了个烫手山芋,不,是抱了个照亮全宇宙的靶子?”
苏婉沉默片刻,指尖轻轻拂过温润的星核表面。她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不仅仅是力量,还有一种深沉的悲伤与责任,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曾经的陨落与守护。
“即便没有星核,那‘墙’的裂缝也已存在,影裔不断渗出。被动防御,终有被耗尽的一天。”苏婉抬起头,眼神重新变得坚定,“星核是挑战,也是机遇。它让我们有了净化这片土地、对抗影裔的根本力量。若真有无可避免的劫难,拥有力量,总比赤手空拳要好。”
她看向墨夷:“老先生,您既知这些秘辛,可知应对噬星者之法?”
墨夷摇了摇头,叹息道:“卷轴记载残缺,只提及‘星陨之战’惨烈无比,需集众星之力,借天地法则,方有一线生机。具体之法,早已失传。老朽前来,一是预警,二是希望能近距离观察星辰之心,或能从其本身蕴含的古老信息中,找到一些线索。”
接下来的日子,初光哨站进入了高度戒备状态。银辉结界的范围被谨慎地控制在一定程度,既保证哨站的安全和环境净化,又尽量避免能量波动过度外泄。星尘全力监控着任何异常的空间信号,尤其是来自深空方向的波动。
墨夷则被允许在限定区域内研究星核(主要是在苏婉的监控下)。他使用一些古老的仪式和晦涩的符文,试图与星核进行更深层次的沟通。过程缓慢而艰难,星核似乎对他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但偶尔也会流露出一丝微弱的共鸣,显露出一鳞半爪的古老记忆碎片——燃烧的星穹、悲壮的呐喊、以及一种将自身化为壁垒的决绝意志。
与此同时,哨站外的局势也在微妙变化。
影裔的渗透和骚扰达到了新的高度。它们似乎受到了某种更高级意志的驱使,战术变得更加狡猾,甚至开始出现一种能短暂模拟银辉能量波动的“拟光影裔”,给戍边者的甄别工作带来极大困扰。一次夜间巡逻中,一支小队险些被伪装成救援队伍的拟光影裔引入陷阱,损失了两人。悲伤和愤怒的情绪在哨站蔓延,但也让所有人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敌人的难缠。
寂灭星海的枢影再次发来通讯,这次不再是冰冷的通告,而是提出了一项“合作建议”。他表示,星海高层对“噬星者”的传说亦有记载,并认为这是对已知宇宙所有文明的共同威胁。他提议,星海可以提供更先进的空间监测技术和能量屏蔽装置,帮助哨站隐匿星核波动,并共享关于影裔和遗弃之地地质结构的数据,以换取对星核能量的“有限研究权”和在危机时刻的“联合行动权”。
这是一个充满诱惑又危险的提议。星海的技术无疑能极大增强哨站的防御和隐匿能力,但“研究权”和“联合行动权”的尺度如何把握?这无异于引狼入室。
苏婉召集了核心成员进行激烈讨论。
石猛坚决反对:“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谁知道他们安了什么心?说不定就是想找机会把星核抢走!”
星尘则持谨慎支持态度:“从逻辑和利益角度分析,在共同威胁面前,有限度的合作符合双方利益。他们的技术确实是我们急需的。关键在于设定明确的、不可逾越的合作红线。”
墨夷沉吟道:“寂灭星海理性至上,重利益权衡。若能以契约束缚,或可一试。但需防备其技术后门。”
最终,苏婉做出了决定:接受合作,但必须设定严格条件。她亲自与枢影进行了长达数小时的远程谈判,最终达成了一份极其细致的协议:星海提供技术支援,但所有设备需经星尘彻底检查后方可使用;研究权仅限于星核外围能量场非侵入性扫描,且必须有戍边者全程监督;联合行动需双方最高指挥官一致同意方可执行。
协议达成后,星海的技术和设备很快送达。先进的轨道监测卫星被发射升空,构成了更广阔的预警网络;大型能量屏蔽器被安装在哨站外围,有效降低了星核波动的外泄幅度;关于影裔能量构成和遗弃之地地质异常点的详细数据也共享过来,帮助戍边者更好地应对渗透和寻找新的“围垦”点。
合作的初期,双方都保持着克制和礼貌,但那种无形的隔阂与相互警惕始终存在。哨站的戍边者们看着那些造型奇特、效率极高的星海设备,心情复杂。它们带来了安全感,也带来了更深的隐忧。
就在这种紧张而忙碌的氛围中,墨夷的研究终于取得了一次突破。在一次深夜的仪式中,星核似乎被某种特定的古老星图排列所触动,释放出一段较为清晰的信息流——那是一幅残缺的星图,指向某个特定的宇宙坐标,同时传递出一种强烈的“呼唤”与“集结”的意念。
“这似乎……是一处远古的‘星灵盟约’之地?”墨夷激动地解读着,“记载中,幸存的星灵与盟友曾在某处秘密据点订立盟约,以应对未来的危机。星辰之心在指引我们去那里!那里或许留存着对抗噬星者的关键!”
新的目标出现了!但那个坐标位于极其遥远的、未被星图标记的未知星域,路途充满未知。是否需要,又能否派遣队伍前往?
而几乎在墨夷解读出坐标的同时,星尘的监测系统发出了最高级别的警报——在遗弃之地所在的星系的边缘奥尔特云带,探测到了一次极其短暂却强度惊人的空间翘曲!某种体积和质量都远超想象的物体,以无法理解的方式短暂出现后又消失了!留下的能量残留……与星核数据库中任何一种已知模式都不匹配,却带着一种令人灵魂战栗的古老与饥饿感。
第一块“石头”,似乎已经投入了深潭。
巨大的阴影,正从宇宙的深处,缓缓投来注视的目光。
初光哨站的控制室内,空气仿佛冻结了。所有人星尘控制室内,刺耳的警报声如同丧钟,敲在每个人的心头。屏幕上,那片代表奥尔特云带的模糊区域,残留的能量信号如同恶毒的烙印,无声地诉说着一个远超想象的存在的短暂降临。那种古老、冰冷、带着纯粹吞噬欲望的气息,即使隔着无数天文单位,也让人不寒而栗。
“能量特征分析……无法匹配任何已知数据库。质量估算……超出仪器上限。空间翘曲方式……违背现行物理模型。”星尘的投影声音带着一丝罕见的凝滞,“初步判断,有极高概率为墨夷所描述的‘噬星者’级存在,已完成初步坐标定位。”
“它……它看到我们了吗?”一名年轻的戍边者声音发颤地问道。
“无法确定。”星尘回答,“此次出现可能仅为远距离投送感知或投放‘信标’。但其目标指向性明确,即为本星系。根据其表现出的空间能力,下一次出现,可能更近,甚至……直接抵达。”
压力如同实质的山峦,压在每个人肩上。之前的敌人,无论是影裔还是星海,至少还在可以理解的范畴内。但这“噬星者”,听起来就像是天灾,是宇宙法则本身派来的清道夫。
苏婉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她看向墨夷:“老先生,那幅星图,那‘星灵盟约’之地,是我们现在唯一的希望吗?”
墨夷脸色苍白,但眼神依旧坚定:“星辰之心不会无故示警。盟约之地即便没有对抗噬星者的具体方法,也必然留存着远古的智慧与力量,是我们眼下最可能找到转机的地方。只是……路途遥远,且充满未知。”
“再远也得去!”石猛瓮声瓮气地吼道,“总不能在这里等死!”
苏婉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星尘和远程通讯屏上代表枢影的图标上:“我们需要制定一个计划,分头行动。”
经过紧急磋商,一个大胆而冒险的方案被提了出来:
1.“寻踪”任务:组建一支精锐小队,携带星核(因其是引路的关键),依据星图指引,前往未知星域寻找“星灵盟约”之地。此任务风险极高,但意义重大。苏婉当仁不让,决定亲自带队。
2.“坚守”任务:初光哨站不能放弃。这里是万界情感防线的前哨,也是“围垦”计划的根基。石猛将留下,与大部分戍边者一起,依托银辉结界和星海提供的技术,坚守阵地,继续净化土地,对抗影裔渗透,并作为“寻踪”小队万一需要撤退的后方基地。
3.“预警”与“策应”:星尘负责全力监控噬星者的动向,建立更广泛的预警网络。同时,与寂灭星海保持有限合作,利用他们的深空探测能力,为“寻踪”小队提供尽可能多的航路信息,并在必要时(根据协议),提供远程火力策应或紧急救援。枢影在经过星海高层短暂磋商后,出乎意料地同意了这一点,显然,噬星者的威胁让星海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人员迅速选定。“寻踪”小队成员包括:苏婉(队长兼星核持有者)、墨夷(顾问兼古星图解读)、星尘(提供一个高度凝练的、具备大部分分析功能的便携式终端跟随),以及三名最擅长虚空遁术、隐匿和生存的精锐戍边者。工程师也吵着要去,被强行留下协助石猛防守,他对不能研究盟约之地的“古代科技”表示极大不满。
分别的时刻到来,气氛沉重。石猛用力捶了捶胸口,对苏婉说:“婉姐,放心去!家里有俺在,保证一根草都少不了!你们一定要找到办法,平安回来!”
苏婉重重点头,拍了拍他坚实的臂膀:“这里就交给你了。遇事多与星尘和墨老先生(留下一个分身投影)商量,不可莽撞。”
她又看向留守的戍边者们,目光扫过每一张坚毅或略带不安的脸:“记住,我们守护的,不仅仅是这片土地,更是我们身后万千世界的希望。坚守,即是胜利!”
没有更多言语,苏婉激活星核。银辉包裹住“寻踪”小队,在星尘本体和星海提供的特定装置辅助下,一道微弱的、几乎难以察觉的空间涟漪荡开,小队瞬间从哨站消失,踏上了前往未知星域的漫漫征途。
几乎在他们离开的同时,星尘的警报再次响起——这次,异常空间波动出现在了柯伊伯带附近,距离拉近了一大步!那噬星者,似乎正在以一种超越常理的速度,跨越天文单位!
石猛怒吼一声:“全体都有!最高战备!银辉结界最大功率!让那些藏在影子里的杂碎和天外的怪物看看,咱们不是好惹的!”
初光哨站,这台战争机器,在失去核心领袖后,依旧轰然运转起来,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前所未有的风暴。
而与此同时,在冰冷孤寂的亚空间航道中,“寻踪”小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旅程。星核指引的路径并非传统的航线,而是穿梭于一些极其不稳定、甚至未被记录的时空褶皱之间。四周是光怪陆离的能量乱流和扭曲的星辰幻影,若非星核银辉的保护,小队瞬间就会被撕碎。
墨夷不断解读着星图的变化,指引方向。星尘终端则疯狂记录着沿途的数据,试图绘制出这条未知的航路。苏婉全力维持着与星核的连接,感受着那遥远的、来自盟约之地的微弱呼唤。
航行的第三天,他们遭遇了第一次危机——一头栖息在亚空间风暴眼中的、由纯粹负能量构成的“虚空鳐”!它庞大无比,双翼展开足以遮蔽小型行星,感受到星核散发的“生机”,它发起了疯狂的攻击!
小队被迫应战。在这片法则混乱的区域,常规法术效果大减,全靠苏婉以星核之力硬撼,以及队员们精妙的配合才勉强将其击退,但每个人都受了不轻的伤,飞船(一艘特制的、结合了修真与星海技术的虚空舟)也受损严重。
“这样下去,不等找到盟约之地,我们就要折在半路了。”一名队员包扎着伤口,忧心忡忡。
苏婉看着手中依旧稳定散发银辉的星核,沉声道:“星核在保护我们,也在考验我们。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没有回头可言。休息一下,尽快修复飞船,继续前进。”
就在他们艰难修复飞船时,星尘终端突然接收到了一段极其微弱、断断续续的通用求救信号,信号源……似乎就在他们航向前方不远的一个破碎行星带中!
是陷阱?还是真的遇难者?
在这未知的星域,任何意外都可能意味着毁灭,但也可能隐藏着机遇。
苏婉面临着新的抉择:是置之不理,继续按照星图赶路?还是冒险前去探查?
她望向那片充斥着碎石和死亡阴影的破碎行星带,目光坚定。
“改变航向,我们去看看。”她下令道,“保持最高警戒。或许……我们能找到一些关于这片星域,甚至关于噬星者的线索。”
虚空舟调整方向,拖着受损的船体,小心翼翼地驶向了那片未知的险境。而遥远的初光哨站,石猛他们面临的压力,正与日俱增。命运的丝线,在浩瀚的星空间,悄然拉紧。都明白,墨夷的预言,恐怕正在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变成现实。风暴,真的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