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司南监工:紧急转移重要星象仪器
永徽四年正月十九,辰时三刻。太史局的庭院里,七件青铜星象仪器按北斗七星方位排列,仪器表面的铜锈在晨光中泛出青绿色,与太史局纵火案中浑天仪迸发的青光完全相同。司南站在浑天仪旁,指尖抚过仪器底座的星象刻度 —— 这些刻度经机关测绘仪检测,含有与墨九考据的前朝官造铜符相同的合金成分,只是多了层星象草汁液,刻度的磨损程度显示它们已被使用十七年,恰好是司南出生至今的时长。
"第一队负责浑天仪。" 司南指向庭院中央的巨型仪器,浑天仪的铜环直径恰好是 1.7 丈,与长安日晷误差表的修正值放大十倍的结果完全相同。他让工匠们用浸过星象草汁液的绸缎包裹铜环,绸缎的编织纹路与太极宫密道的铜符铸造模具烙印完全吻合,"每圈绸缎要缠绕七层," 对应布局解析的七枚铜符,"第七层缠绕的方向," 必须与地质分析的磁石层磁场方向相反,"才能抵消 1.7 度的磁化影响。"
工匠们抬起浑天仪的动作频率严格控制在每分钟十七次,这个节奏经司南验证,与运河铜钟的共振频率相同。他注意到西侧的铜环突然发出轻微嗡鸣,声音的频率与阿夜布置的机关弩触发频率一致,"是地下磁石在呼应。" 司南俯身查看仪器底部的滚轮,轮轴上的铜制齿轮齿距为 1.7 寸,与墨九计算的假秋分误差值完全相同,齿轮的转动方向指向玄武门,与模型推演的地动波传播方向一致。
墨九推着改装的机关测绘仪过来,仪器屏幕上的三维模型正显示每件星象仪器的磁敏度:浑天仪的铜环磁敏度最高,达到 1.7 特斯拉 —— 是地质分析的异常层磁石强度的七倍。他比出 "转移优先级" 手势,机关盒显示七件仪器的转移顺序必须按北斗七星的能量排序:
浑天仪(天枢):磁敏度 1.7t
黄道仪(天璇):磁敏度 1.5t
象限仪(天玑):磁敏度 1.3t
每个数值的递减幅度都是 0.2t,与新符研究的铜符能量衰减规律完全相同,"最后转移的地平仪(摇光)," 磁敏度恰好是 0.5t—— 那是实验结果的最小误差值对应的磁强度。
阿夜的狼首面具突然投射出星象图,图中 "天枢" 至 "摇光" 的星位上标注着仪器的转移路线,路线的拐点坐标与墨九测绘的误差图上的红点完全相同。"星象教徒的巡逻队会在巳时一刻经过这里," 阿夜指向路线中段的狭窄巷口,那里的磁石密度经机关测绘仪测算,是周围区域的七倍,"他们的铜符坯料会被磁石吸引," 在巷口停留 1.7 刻 —— 足够我们完成浑天仪的转移,"这个时间窗口," 与墨九计算的假秋分误差递增规律一致。
辰时正刻,司南监督工匠们开始转移黄道仪。这件仪器的铜制指针上刻着北斗七星图案,图案的错误排列与残片拼接的铜符残片完全相同,"天璇" 星位的指针磨损最为严重,磨损程度经换算为 1.7 毫米 —— 与实验结果的方位误差值相同。司南让工匠们在指针外套上赤铜套管,套管的内壁刻着司南推导的时差方程式,"这些方程式会形成反向磁场," 抵消地下磁石的干扰,"就像墨九机关的铜符触发功能。"
转移队伍行至朱雀大街时,司南突然让队伍停下 —— 街面的青石板在阳光下形成的阴影,与死亡留言的时差曲线完全相同,第七道阴影的终点处,三块石板的磁石含量经检测为其他区域的七倍。"是星象教徒设下的磁石陷阱," 司南让工匠们铺设特制的木板,木板的厚度为 1.7 寸,与墨九计算的假秋分误差值完全相同,木板的材质与墨九考据的前朝官造铜符相同,只是未经过磁化处理,"每块木板能隔绝 70% 的磁石干扰," 七块木板叠加使用,"恰好能将干扰降至安全值。"
墨九的机关盒突然发出警报,警报频率与第 184 章运河铜钟相同。屏幕上的磁石分布三维图显示,西北方向有七名星象教徒正朝转移队伍靠近,他们的移动速度为 1.7 里 / 刻,与新符研究的铜符能量增速完全相同。他比出 "声东击西" 手势,机关盒弹出四十九个磁石诱饵 —— 诱饵的磁化强度与前朝官造铜符相同,"将这些诱饵撒向东南方向," 会形成虚假的星象能量反应,"误导他们偏离 1.7 里," 这个距离经司南验证,足够转移队伍进入安全区域。
巳时初刻,转移队伍抵达观星阁的地下密室入口。入口的石门上刻着北斗七星阵,阵眼的 "天枢" 位有一个凹槽,形状与入手的天枢符完全吻合。司南将铜符嵌入凹槽,石门缓缓开启,门内涌出的气流中含有磁石粉末,粉末的分布轨迹与太极宫密道的铜符铸造模具烙印完全吻合,"每道轨迹的曲率," 对应着一件星象仪器的最佳存放角度,"第七道轨迹的终点," 是司明工坊的星象仪校准台。
密室内部的四十九盏油灯按北斗七星阵排列,油灯的光照强度经测量为 1.7 烛光,与墨九计算的假秋分误差值完全相同。司南让工匠们将浑天仪安装在 "天枢" 位的基座上,基座的赤铜面板上刻着时差方程式,方程式的解值经代入计算,恰好是实验结果的方位误差修正值。"这个基座," 司南抚摸面板上的刻痕,"是父亲按投影的玄武门星象设计的," 能抵消 1.7 度的磁石干扰,"只是 ' 天璇 ' 位的基座," 因缺少天璇符而无法激活,"需要 1.7 倍的人力校准," 与新符研究的能量差完全相同。
巳时正刻,最后一件地平仪被安放在 "摇光" 位。司南启动密室中央的星象仪,仪器投射的青光立即与七件星象仪器产生共振,共振形成的能量网中,浮现出墨九记录的星象模型数据。数据显示,当所有仪器同时运行时,密室的磁场强度会降至异常层的七分之一,"这是父亲留下的安全阈值," 司南指向能量网中司明的虚影,"低于这个值," 磁石干扰就无法影响仪器的精度,"就像铜符拓片与实物的完美吻合。"
阿夜的暗卫送来紧急情报:星象教徒已发现转移行动,正朝观星阁方向赶来,他们的行进路线与阿夜设伏的机关弩箭阵形成 1.7 度夹角,与司南胎记的弧度完全相同。"他们会在午时三刻到达," 阿夜对照面具投射的时间表,这个时间既是模型推演的地动峰值时刻,也是武德九年玄武门之变的发生时间,"刚好错过仪器的校准窗口。"
墨九调整机关盒的参数,密室的石门开始缓缓关闭,关门的速度随星象变化的曲线与死亡留言的时差曲线完全相同,只是在 "天枢" 至 "摇光" 的七处拐点停顿 1.7 秒 —— 对应对照表的七个误差节点。他比出 "双重保险" 手势,机关盒显示石门内侧还安装了星象锁,锁的密码是时差方程式的解值,破解需要同时使用七枚铜符的能量,"没有天璇符," 即使是星象教徒,"也需要 1.7 刻才能打开," 与计算的防御漏洞时间一致。
午时初刻,司南完成所有仪器的校准工作。他站在密室中央的赤铜罗盘上,罗盘的刻度经机关测绘仪检测,与铜符背面的玄武门地形图完全吻合,每个刻度的误差都是 1.7 分,与长安日晷误差表的最小单位相同。"从这里观测," 司南指向罗盘正北,"秋分当日的星象," 会呈现出第 226 章祭坛刻文预言的 "七星连珠","只是这次," 我们有了正确的观测工具," 就像司南反驳占星师的伪科学。
司南突然注意到浑天仪的铜环上有一行微小的刻字,刻字的笔迹与司明工坊的锻造印记完全相同,内容是用波斯文写的 "溧水"—— 与铜符坯料的刻痕完全相同。刻字的深度经测量为 1.7 毫米,与实验结果的方位误差值相同,"父亲早就把天璇符的位置," 藏在了最重要的仪器上,"这个深度," 需要用天枢符的能量才能显现," 就像墨九机关的铜符触发功能。
午时正刻,密室的石门完全关闭,门外传来星象教徒的呐喊声,声音的频率与运河铜钟的共振频率相同,却被石门隔绝了七分之六 —— 对应布局解析的七枚铜符防御体系。司南望着七件星象仪器在青光中缓缓运转,知道这些凝聚着前人智慧的造物,不仅是破解星象阴谋的关键,更是对抗 "七星连珠" 预言的希望,"只是缺少天璇符," 我们的观测还存在 1.7 刻的误差,"这个误差," 或许就是秋分当日的决胜关键。
当密室的油灯集体闪烁时,司南将天枢符放在浑天仪的 "天枢" 位,符身投射的青光立即与仪器产生共鸣,共鸣形成的能量波在密室中传播的速度,与新符研究的铜符能量传播速度完全相同 ——1.7 丈 / 刻。他知道,随着秋分的临近,这场围绕时间与星象的较量已进入最后阶段,而江南道的天璇符,将是决定胜负的最后一块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