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探司南传喜欢小麦族的小南

第248章 墨九计算:假秋分时间与真凶作案时间

永徽四年正月十七,未时三刻。观星阁的算学室里,四十九盏油灯按北斗七星阵排列,灯影在地面投射的光斑组成秋分当日的星象图。墨九跪在星象图中央,手中的算筹按司南推导的时差方程式快速移动,算筹的金属末端与地面磁石产生的火花,在光斑边缘形成 1.7 度的弧线 —— 与司南胎记的弧度完全吻合,火花的频率与运河铜钟的共振频率相同,每七次火花对应一次能量脉冲。

"基础误差值确认。" 墨九的机关盒弹出第一组数据:假秋分的起始时间被设定在辰时初刻,比实际秋分早 1.7 刻,这个误差经机关测绘仪验证,恰好是磁石干扰下日晷指针的偏移量。他用算筹在 "天枢" 光斑处划出七道刻痕,刻痕间距与墨九测绘的误差图上的 "天枢" 刻度完全相同,"每道刻痕代表一次磁石能量叠加," 对应布局解析的七枚铜符,"第七道刻痕处," 误差将达到七刻 —— 武德九年玄武门之变的时间误差。

司南站在 "天璇" 位油灯旁,手中的天枢符突然悬浮,符身投射的青光与灯影光斑产生干涉,干涉条纹的间距经换算为 1.7 寸 —— 与长安日晷误差表的修正值完全一致。"他们在复刻当年的时间诡计," 司南指向条纹最密集处,"只是把历法舞弊换成了磁石干扰," 干扰强度随星象位置变化的曲线,与死亡留言的血迹曲线完全相同,"峰值出现在午时三刻," 与模型推演的地动峰值时刻吻合。

阿夜的狼首面具贴近 "天玑" 位光斑,面具的热成像功能显示,地面下三丈处的磁石层正散发 1.7 度的异常热量,热量扩散速度与新符研究的铜符能量增速完全相同。面具解析出的热量轨迹,在星象图上形成的闭环与残片拼接的北斗七星残片完全吻合,闭环内的七处热源点经机关测绘仪测算,对应着七座日晷的坐标,"每个点的热量值," 阿夜调出检测报告,"都是前一个点的 1.7 倍," 与教徒供述的磁石密度增长规律一致。

未时正刻,墨九的算筹突然停在 "玉衡" 位光斑处,算筹组成的方程式经司南破译,正是时差方程式的变体:假秋分时间 = 实际时间 +(磁石密度 x1.7÷ 七)。方程式中的 "七" 对应七枚铜符的能量总和,当磁石密度达到异常层的七倍时,假时间将比实际时间提前七刻,这个结果与危机推演的结论完全吻合。他比出 "时间窗口" 手势,机关盒显示凶手计划利用这七刻误差实施三个关键行动:

1. 辰时三刻:启动铜钟共振,扭曲全城时间感知

2. 巳时四刻:通过伪造《麟德历》副本发布假秋分公告

3. 午时三刻:趁地动混乱刺杀钦天监官员,复刻玄武门之变

每个行动的间隔恰好是 1.7 刻,与测算的长安洛阳时差误差完全相同,证实凶手同时利用单城时间误差和双城时差制造不在场证明。

申时初刻,墨九启动改装的机关测绘仪,仪器屏幕上的星象模型开始模拟假秋分当日的时间流速:在磁石干扰下,长安的 "一刻" 被延长至 1.7 倍标准时长,导致官方报时系统与民间感知产生脱节,与居民证词的 "昼夜时长混乱" 完全一致。他在模型中输入误差图的数据,模型立即显示:当假秋分信号发出时,七座日晷的阴影将在地面拼出完整的北斗七星图案 —— 与拼接的铜符残片分毫不差,图案的中心恰好是玄武门位置。

"他们在给刺客标靶。" 司南指向模型中阴影重叠处,那里的坐标经换算,与太极宫密道的铜符铸造模具烙印完全吻合,"每个阴影的角度," 都是按投影的二十年前玄武门星象设定的,"误差不超过 1.7 度," 确保刺客能精准找到目标,"就像突厥文献记载的星象祭祀," 用日影标记祭品位置。

阿夜的面具投射出刺客的行动路线模拟图:路线从七座日晷延伸至钦天监,每个转折点的时间节点都与假秋分的报时吻合,节点之间的间隔经测算为 1.7 刻 —— 足够完成一次刺杀并转移。"路线的磁石密度," 面具检测报告显示,"比周围高七倍," 与第 201 章布局解析的七枚铜符能量总和一致,"能屏蔽刺客身上的金属器物," 避开禁卫军的磁石探测器。

申时正刻,墨九的算筹组成新的方程式:作案时间 = 假秋分时间 +(星象方位角 x1.7÷15)。式中的 "15" 是《戊寅元历》记载的秋分太阳赤纬角,经代入计算,得出的七个作案时间点与现场勘察的祭品摆放时间完全吻合,每个时间点的星象位置都对应着一枚铜符的能量峰值。他比出 "祭祀时辰" 手势,机关盒显示这些时间点正是突厥文献记载的星象祭祀时辰,"天枢" 位的作案时间恰好是武德九年玄武门之变的发生时刻 —— 午时三刻。

司南突然意识到父亲的布局:"他在铜符里留了反制参数。" 天枢符投射的星象光网中,浮现出司明手写的算学笔记,笔记中修正后的方程式可将假秋分误差缩小至 0.17 刻,修正值与长安日晷误差表的最小单位完全相同。"需要七枚铜符同时激活," 司南指向笔记中的星象图,"每枚符对应一个修正项," 就像司明工坊的图纸标注,"天璇符的参数," 笔记中用波斯文标注着 "溧水"—— 与铜符坯料的刻痕完全相同。

酉时初刻,墨九将所有计算结果汇入星象模型,模型输出的三维图显示:假秋分时间与真凶作案时间的偏差,在七座日晷处形成完美的正弦曲线,曲线的振幅是 1.7 刻,周期为七天 —— 对应七枚铜符的能量循环周期。他比出 "致命重叠" 手势,机关盒显示曲线的七个峰值点,恰好与模型推演的地动震中、铜钟共振点、玄武门星象投影点完全重合,重合处的时间标记都是 "显庆元年八月廿三"—— 司南计算的七星连珠日期。

阿夜的暗卫送来最新情报:西市的波斯商人正在出售刻有星象密码的怀表,怀表的走时速度会随磁石强度变化,与东宫侍卫佩戴的同款。经面具检测,怀表内部的齿轮刻痕与太极宫密道的铜符铸造模具烙印完全吻合,刻痕间距 1.7 毫米 —— 对应实验结果的方位误差值。"这些怀表是同步器," 阿夜指向情报中的交易记录,"购买者的名单," 与第 244 章伪装工匠的星象教徒完全重合,"他们要用统一的假时间行动。"

酉时正刻,墨九在紫檀木案上绘制最终的时间对照表:

时间节点 假秋分显示时间 实际时间 误差值 对应星象位置

辰时三刻 秋分起始 辰时一刻 1.7 刻 天枢

巳时四刻 秋分进行 巳时二刻 3.4 刻 天璇

午时三刻 秋分高潮 巳时七刻 7.0 刻 天玑

表中每个误差值都是前一项的 2 倍,与铜符能量的增长规律完全相同,"午时三刻的误差恰好达到七刻," 司南指向表中的 "天玑" 位,"这个时间," 既是钦天监虚报的冬至时刻,也是模型推演的地动峰值,"足够完成一场政变。"

墨九突然推倒算筹,算筹落地的位置在星象图上拼出 "北斗殿" 三个字,字的笔画由磁石粉末组成,粉末的磁化强度与墨九考据的前朝官造铜符完全相同。他比出 "终极目标" 手势,机关盒显示所有计算指向同一个结论:凶手计划在假秋分高潮时,利用七刻时间误差制造时空错位,使长安的防御系统重现武德九年的漏洞,而漏洞的核心位置,就在铜符背面微雕的玄武门地形图标记处。

当夜幕降临算学室,四十九盏油灯突然集体闪烁,闪烁频率与运河铜钟完全相同。墨九将时间对照表收入防磁铜匣,匣盖的星象锁自动生成七道凹槽,与误差图的七个峰值点完全对应。司南知道,这份凝聚着无数数据的对照表,不仅揭露了凶手的时间安排,更指明了破解之道 —— 找到江南道的天璇符,填补对照表中缺失的 "天璇" 修正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