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百鸟,朝凤

虞沐雪离开后的几天,排练室的氛围明显沉闷了许多。

史逸刚也变得有些沉默寡言。

周围的团员都看得出来,以往那个带着大家傻乐充满干劲的社长,似乎也蒙上了一层阴影。

但史逸刚却没有去责怪虞沐雪。

他早就经历过更坏的事情:师父的突然离世、父母的突然离婚、自已的编号3077,甚至是自已的名字……

当时,自已的状态,说实话也并没有比现在的虞沐雪好到哪去。

是关校长,一点点把他破碎的世界重新拼凑了起来。

当现实的重压碾压过来的时候,人就是会这样。

说是发疯也好,说是崩溃也好。

糟糕的一天,会让所有人都变得不像是自已。

所以现在,他愿意给虞沐雪时间,相信她总有一天会想通,就像曾经的自已一样。

但理解归理解,心情的低落却难以避免。

排练的时候,他常常会下意识地瞥一眼二胡声部那个空着的位置,心里就像也空了一块一般。

在乐团之中,那份共同奔赴目标的快乐,似乎也随之减弱了。

而事物总是螺旋上升,当你觉得它糟糕到不能再糟的时候,往往就会出现转机了。

又是一次例行合练,演奏的依旧是《百鸟朝凤》。

到了往常该是唢呐强势介入,引领全场的华彩段落。

史逸刚却因为心不在焉,气息一个不稳……那本该喷薄而出的高音竟然意外的收敛了。

音量减弱,音色也失去了往日该有的锐利,显得有些犹豫和黯淡。

草……

刚吹出声,史逸刚就在心里暗骂了一句。

作为乐团的主心骨,自已怎么能因为这种事情影响大家的排练?

然而,奇妙的事情发生了。

当那霸道无比,一贯掩盖一切的唢呐声第一次“藏”起来之后,排练室中一直被当做背景板的其他声部,竟然清晰地浮现了出来!

他听到了……

竹笛,稍显急促,却充满生机……不错,这口气居然接上了?

古筝,当然还很稚嫩……这是轮指吗?她终于掌握了这个技巧……

中阮,节奏真稳,肯定在排练之外也练了很久吧……

说实话,这些声部,若是单独听过去,都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瑕疵。

小节衔接不顺,要么就节奏不准,甚至某些弦乐还有走调的问题。

但当它们交织在一起,没有了唢呐的绝对压制,反而形成了一种粗糙鲜活的生机!

虽然离悦耳还很远,但却无比真实,充满了努力的生命力。

史逸刚忽地愣住了,就连继续吹奏唢呐都一时忘记了。

他铮铮地听着这片失去了主心骨后,反而显得格外热闹和丰富的乐团齐奏。

虞沐雪当初那些带着哭泣的指责声,仿佛又一次在他耳边响起——

“你根本就不在乎!”

“就像你的唢呐,永远都那么突出,永远都那么理所应当的盖过一切!”

当时他觉得委屈,觉得这是两码事。

但此刻,在这奇妙的听觉体验之中,这两句话突然有了全新的含义。

是啊……

我有在乎过吗?

我在起奏的时候,有在乎过这些明明是初学者的乐团乐手们,想方设法跟上我节奏的努力吗?

我在乎过他们在合练之外反复练习付出的汗水吗?

揉弦揉到手指发红,吹奏吹到头晕眼花,背谱默练到深夜……

我不关注的这些事情,难道它们就不存在吗?

那付出这些努力的他们,凭什么在这个乐团之中,要成为自已的背景板呢?

自已这个社长,之前好像是有些飘飘然了。

自已之前都是理所应当地认为,只要自已的唢呐够好、够响,就能带着大家前进,大家就会自然的跟上我。

沉浸在百鸟朝凤的逐渐熟练,以及自已天赋的展现之中,却忽略了这个乐团的本质。

从来都在于“团”,而不在于任何一个个人的“乐”。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了那个二胡声部的空位。

如果这乐团里,没有二胡、没有竹笛、没有古筝,只剩下一把嘹亮却孤独的唢呐……

那还能叫《百鸟朝凤》吗?

凤凰,是因为百鸟的齐鸣与朝拜,才变成凤凰的!

如果林子里只有一只鸟,哪怕它的叫声再动听,又怎么能被称为百鸟之王呢?

一个前所未有的念头,如同闪电一般击中了史逸刚!

错了,我们都错了……

百鸟朝凤……重点从来都不是凤有多厉害。

而是百鸟啊!

若非百鸟争鸣,何人能识凤凰?

若非众音纷呈,何以衬托唢呐之高亢?

真正的“朝凤”,不是百鸟噤声,仰望独尊。

而是百鸟各展其才,各鸣其声,共同见证那唯一的神鸟降临!

在这一刻,史逸刚豁然开朗。

他不仅理解了这篇对他来说贯穿人生的乐曲其中真谛,更理解了虞沐雪的话,理解了一个集体真正的力量所在。

心中之前的沮丧和低落,彻底一扫一空,眼中也是重新燃起光芒。

那是一种比之前更坚定更加成熟的信心。

“停下!大家,都停一会儿!”

他突然举起手,声音都因为激动而有些颤抖。

“我突然想到了!我知道我们接下来该怎么练了!”

他要改编。

这几百年的传承交到他手里,可不是为了像博物馆里面的旧编钟一样吃灰的。

毕竟,现在哪还有乐团有编钟声部?

曲子,就得活起来。

他要证明给所有人看,尤其是要证明给虞沐雪看:

这个乐团,没有谁是不可或缺的“领袖”,但每一个人都是不可或缺的“一员”。

而,就在史逸刚激动地宣布要他重新改编《百鸟朝凤》之时,画面一角,排练室不起眼的角落里,一个关校长悄然而立。

他没有打扰,只是静静地看着听着。

当史逸刚阐述他顿悟的理念之时,就连关校长的眼中都闪过一丝难以错过的惊叹。

虞沐雪那边,他一如既往地准备先给那孩子一点时间消化自已的情绪。

他首先出现在这里,当然是怕史逸刚重蹈覆辙。

却没想到,没有他的帮助,这个孩子也自已从自怨自艾的泥潭中爬了出来。

甚至,在遭受情感挫折和现实冲击的双重打击之下,竟然还如此迅速地完成了一次认知的飞跃。

更是能领悟到集体与个体的真谛,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非凡领导力。

果然啊……

只要给予足够的信任和空间。

只消一丢丢微不足道的引导。

就能让孩子自身迸发出远超想象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