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小灵2.0,发布!

此时弹幕也是做出附和:

【说的对啊!学习从来就不该是衡河中学的那种考前发疯,而是细水长流!王教授这次是真说到点子上了!】

【确实!启新实验中学这样的做法,虽然还达不到关校长那种高度,但孩子们至少心理健康,人格完整。】

【哈哈哈哈!程明光这是第一次被怼到无话可说吧?赵校长怼的好啊!】

【越来越期待劳芳中学了!快切画面!】

主持人见嘉宾们讨论的差不多,也顺势推进节目进程:

“非常感谢各位嘉宾的精彩点评!”

“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最受观众们期待的劳芳中学!”

“让我们看看,那里的孩子们,又是以何种状态迎接这次挑战的!”

画面切换。

映入眼帘的,便是劳芳中学的大礼堂。

此时这里完全不像是学校之内的气氛,反而更像是一场科技新品发布会的现场。

主席台背景板上【小灵2.0“教育革新”】的字样在灯光下熠熠生辉。

台上,关校长非常自豪地拢了拢那套囚服。

但,与他平时在学生们面前温和的形象略有不同,此刻他眼中闪烁着理想主义者特有的光芒。

他身旁,站着表情激动的张展鹏。

后者已经接受凌跃鱼老师的心理辅导有一段时间,精神状态看上去好了许多。

至少头发和胡子是罕见地收拾了一顿。

只是眼眶中还是隐隐闪着泪光。

而台下,前排坐着省级教育厅的周明安厅长以及一众教育部人士,神情专注而充满期待。

关道思的声音,通过麦克风清晰传开:

“我们都知道,在当今环境下,学科成绩依然是学生们通往更广阔未来的重要桥梁。”

“这当然不是唯一的一条路,但毫无疑问,能走通这条路,可以给学生们提供更多的选择。”

“之前风靡全国的衡河模式,也至少证明了一点:针对性、高效率的练习,对提升成绩至关重要。”

“但这个过程是否一定要以牺牲学生的身体健康?剥夺他们的个性发展为代价呢?”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

台下不仅有着政府教育部的大员,还有着许许多多正在接受劳芳化改造的高中校长就坐。

“劳芳中学的答案,是否定的。”

“我们认为应试训练本就可以变得更科学、更高效、更人性化!”

“而育人的重任,则必须交还给老师,交还充满人文关怀的校园生活。”

“而这,就是小灵2.0的意义所在!”

他手臂一挥,身后大屏幕亮起。

同样的视频画面,也直接被节目组要来,放入了片段剪辑之中。

画面迅速切换,展示一位同学在寝室中使用系统的过程。

他手腕上戴着小巧的小灵终端。

而他面前,更大的一块小灵终端则显示着他的学科进度:

【物理:整体掌握度78%】

往下,则是级级展开的知识树:

【运动学:掌握度95%】

【牛顿定律:掌握度82%】

【追及与相遇问题:掌握度88%】

-【单一追击:掌握度92%,历史错误率7%】

-【往复追击:掌握度89%,历史错误率11%】

-【多物体关联追击:掌握度75%,……】

有的题型还同时关联了更多的其他知识点,也在旁一一标注。

学生在考场上可能看到的所有题目,甚至考场上没看见过的创新类题目,都被完全囊括入小灵2.0之中。

随后,根据这个实时更新的数据图谱,小灵2.0为他生成了最贴合他状态的今日专属学习包。

分为两个部分。

首先是【训练卷】,其中包含三道精心设计的往复追击问题,对以往的掌握进行巩固。

两道多物体关联追击问题,还包含运动学之外受力分解与电磁学相关的知识点,针对薄弱点进行攻坚。

还有一道随机的,他之前已经完全掌握部分的题目,对之前掌握情况进行突击测验。

训练卷的部分,需要他认真书写并且推导过程。

但却不多,做得快的孩子二十分钟就能搞定。

第二个部分,则是【刷题卷】。

包含四十道覆盖各种知识点的题目。

但,他根本不需要动笔书写。

只需要快速浏览题目思考片刻,如果不会或者不确定,手指一点,小灵系统就会为他立刻进行清晰的步骤解析和关键思路点拨。

直接看答案。

目的,就是让他的大脑高速遍历不同的变化,快速建立神经突触。

这就是人类大脑的敏捷开发。

而若是小灵2.0,解释的还不够通顺,他还是不懂。

又是手指一动,对他知识点掌握情况以及这道题目相关难点早就有所了解的对应学科老师,便会立刻赶到他的寝室来为他解答。

而当这条流程完成之后。

小灵系统将会立即根据他在每道题上花费的时间,他在思索时的微表情变化,以及最后成绩的错误率,智能更新每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他的学习进程,完全数据化,可视化,定制化,每天的进步也是肉眼可见!

他做出的努力,即刻就能得到反馈!

学习、检验、测试、巩固、复习,所有环节一气呵成。

不知道自已核心问题在何处的迷茫感、思路完全卡死的困惑感、无法理解题目思路如何得出的钻牛角尖,一个系统全部解决!

数学不知道辅助线该怎么做,脑中完全没有灵感?那就遍历一遍,把所有可能的情况都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开拓所有思路。

语文不知道阅读题思路怎么写?那就完全公式化,把所有思路都具象为一个万能的解题模板,一项一项去进行考虑作答。

既然是应试,那就以最高效率让学生去应试!

而画面再次切换,进入一位老师的终端视角。

他手中平板,清晰显示着全班所有同学的数学知识图谱。

哪位同学突飞猛进,哪位同学的掌握度突然下降或者卡住不动,他都一目了然。

随时准备介入进行解答。

保证教育资源立刻提供给最需要帮助的学生。

就算是天资再差的学生,也不可能在这样的全套辅助下落下进度。

保证所有学生,都接收到完全公正的学习资源。

而这,就是关校长给“应试”这一教育无论如何都迈不过去的大关,给出的最完美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