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未雨绸缪,两封旨意!
看了看手中书信的内容,曹化淳嘴角微扬,面露喜意道:“太祖的劝降之计,效果斐然,如今不过只是刚有流言,这边关之外,那汉旗佟养性、马光远两大汉旗主将,还有那范文程这清廷的大学士,以及前不久刚被封王的尚可喜,居然全都联名而来,意图归顺我大明朝廷,彰显我大明正统。”
“太祖之威,不外如是。”
摇头晃脑间,曹化淳极力将朱元璋夸得天上有地下无,以此来彰显这劝降之功。
他还偷偷摸摸瞧了旁边的朱由检一眼,正准备开口,将这功劳也分给他这皇上一份,只是刚开了口。
朱由检便主动抬手打断:“跟朕有什么关系?”
“皆都是太祖之功,朕不过只是依着太祖之令行事罢了。来这辽东之处,也不过是奉了太祖的旨,彰显我大明的正统,还有这劝降一事的诚意。”
“曹化淳,朕可还没这么厚的脸去分太祖的功劳,你可别胡说八道。”
朱由检开了口,曹化淳讪讪一笑,悻悻然地忙将手中的书信交给了吴三桂和祖大寿这另外两人。
两人看了后,一个个同样大喜,接着便是连声夸赞。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如今归降之人,为我大明在那清廷之处埋下一颗钉子,而且这钉子重中之重,皆都是他皇太极的心腹之臣,足可见我大明国运昌盛,这些宵小之辈断然不会是对手,离我大明兴盛之机不远了。”
两人极尽赞美之词,毫不吝啬地接连说道。
朱由检听后,心中虽有几分轻盈,可面庞却只是带着一丝淡笑:“一切皆都是太祖出手而已,我这个不肖子孙,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
朱由检继续淡然说着,把面前的祖大寿都快给吓着了。
陛下这变得未免也有点太大了?
好大喜功、刻薄寡恩,之前那些让人胆寒之处?
怎么现如今全都没了影?
一时间,祖大寿心下莫名古怪,不知所措。
“继续说,曹化淳。”
朱由检看了曹化淳一眼,再度开口,好似他这个皇上来就真的只是个吉祥物一般。
“陛下您怎么知道……”
曹化淳听了之后,一阵讶然。
朱由检瞪了他一眼,没开口。
曹化淳尴尬一笑,躬身行礼,来到众人面前,随后才从怀内拿出从京城之处朱元璋交给他的旨意:“除了那劝降之外,的确还有着其他的临时旨意……”
曹化淳语气稍变,继而便开始再度宣旨。
“中兴大清?
那些后金建奴,一个个的蛮夷鞑子,也敢跟咱,还有咱的大明比!你们这些人助纣为虐,该死,该死,全都该死。”
“等着,有朝一日咱亲率大明王师,将这盛京夷为平地,你们这些乱臣贼子,咱一个都不会放过,咱定然是要……”
看着手中的圣旨,曹化淳心头一热,下意识便是将这旨意之上的内容全部念出,把旁边的人说得大气不敢出,更不敢抬头,心下惶恐至极,面色发白不止。
说到一半,曹化淳才苦笑着反应过来,偷摸地看了旁边面露古怪的祖大寿、吴三桂还有朱由检三人一眼,于是赶忙将这圣旨收起,着急忙慌地从袖袍内取出另外一封圣旨来,同样解释着道:“陛下,拿错了。”
将另外一份圣旨取出,随后才念起上面的内容。
这回猜对了。
“当下所谓大清,这些蛮夷鞑子已是我大明之敌,不过还称不上是国之大敌,想当初,咱建国大明,昔日燕云十六州,还有那其他之处,这中原国土,几家为汉,几家为胡?相比于建国时候,如今朝廷底子还算是很厚。
此前朱由检这娃娃做的事不太地道,你们虽归顺那金人朝廷,咱心中不太过得去,但若是能够戴罪立功,为我大明重击眼下这些蛮夷鞑子,咱对你们还是能网开一面的。
你们这些人,谁若是投得最早,职务最高,功劳最大,对咱大明最忠心耿耿,即日起便赐一面免罪金牌,特赐你们之前无罪。
归我大明,为我大明臣民。
钦此!”
……
“太祖皇爷万岁万岁,万万岁!微臣尚可喜领旨谢恩。”
关外之处,汉营军帐之内。
面前的探子马天禄拿着圣旨归来,已是成了宫里面的天使。
待旨意宣读完的刹那,尚可喜当仁不让,先声夺人,就地跪拜下来,双手恭敬地将这旨意接了过去,同时接过去的还有那一面免罪金牌。
这金牌却是在一日之前,由曹化淳交由了探子马天禄,马天禄此刻才给了面前的尚可喜。
原本是想给自家将军。
只是尚可喜眼尖得很,将这金牌直接拿了过去。
看着面前的金牌,熟读史书的尚可喜自然知道洪武一朝,有着金牌的人大多都没什么好下场,不过更明白那些持有金牌之人。
其本身行径恶劣,不知所为,不加收敛,所以该死。
而这史书之上,任何一个得了免罪金牌的人,都会抱着一份侥幸心理。
大爷我就是那个例外。
此时此刻的尚可喜自然也是一样,史书能够教会一个道理,便是读史的人还有后世之人,不会在这史书之内吸取任何一个教训。
古往今来,从来这般。
所以看着那免罪金牌,尚可喜目光炽热,狠狠亲了几口:“宝贝,你可算是来了。我尚可喜为大明忠心,我是大明的臣子。”
他还没说上几句话,这牌子便被佟养性、马光远两个武将夺了过去。
两人看着那牌子也是喜不自胜。
这可是太祖赏赐的牌子。
再说一点,这便是洪武一朝的牌子,其含金量可比崇祯一朝的要大太多。
若再神话一点,那可是死而复生、从仙界下凡归来的大明朝开国太祖赏的牌子,有朝一日朱元璋重返仙界,这牌子的分量可就大了去了。
“不愧是太祖皇爷。”
范文程没去争抢,目光闪烁,更是明白朱元璋此举的深意,此刻心头已是彻底相信了这大明朝已然换了帝王的事情。
“太祖手段鬼神一般,让人只有臣服之心。”
范文程边开口,面颊上也露出了丝丝的笑意,同样抱有着和尚可喜之前的侥幸。
幸好他范大学士也来在这前线之处,不然这归顺大明的第一份、第一梯度的功劳,又岂能有他的一份?
哈哈哈哈!!!
“这牌子还真是金的。”
马光远轻咬了一口,佟养性给了他一拳,将牌子拿了过来。
他们对金不金的不重要,不过是太开心了,所以这才说起了胡话。
人在兴奋的时候就是这样。
“有了这牌子,以后到了大明,就算是现在到了这辽东之处,恐怕那边关守将都得乖乖地给咱们打开城门了。”
“日后归了大明,谁敢说咱们这些不是大明之人、不是大明臣民,那岂不是看不起太祖皇爷他老人家了吗?”
佟养性也美滋滋地开口,也是想让这军营之内的众人明白。
他们大明的身份板上钉钉,无人会拿他们之前的前程过往说事,这也算是大明给他们的那一份沉甸甸的诚意了。
“马天禄。”
佟养性一声吩咐。
“属下在。”
马天禄板板正正地站着身子,大声开口。
“即日起,你便是本将军的身旁亲卫,专门负责跟大明接洽之事。日后待本将军封了侯,你小子‘宰相门前三品官’,好歹也有个将军做。
日后本将军的位子,说不定就是你的了。”
佟养性心情大好,大声开口,也让面前的马天禄心下一喜。
他能当个将军就很开心了。
光宗耀祖、光耀门楣,男人都拒绝不了这八个大字。
“是,将军。”
马天禄站着军姿,再次一声中气十足的大喊。
之后,尚可喜、范文程两人开口,将他们的态度写成了一封书信,再让马天禄前去锦州城,将这些统统告知给大明崇祯天子朱由检。
毕竟朱由检都来了,如今范文程还有佟养性他们这些大明臣子,自然也该聊表心意的才是。
而其中,同样也有他们对于大清这边的军事部署情报在内。
太祖朱元璋给了他们诚意。
他们这些大明臣民自然也要给出一个沉甸甸的投名状才是,这就叫做有来有往,才能源远流长、细水长流。
……
而事情闹到了这一地步。
统领镶蓝旗的济尔哈朗不得不来到这汉旗之内,大刀阔斧直接占了佟养性的主位。
在这军帐之中,佟养性刚刚抬起腰,就被济尔哈朗一脚飞踹,“扑通”一声,踹中小腿,直接跪了下去。
“佟养性,当下你这汉旗主将,该不会真有了背我大清、投他大明之意?”
济尔哈朗哼了一声,腰间拔出短刀,提着面前餐盘处那刚刚从货架上拿下来的半只烤全羊,将骨头渣子微微挑开,肥美的鲜肉落到口中,一边咀嚼一边用轻蔑的目光对准佟养性,直勾勾地问道。
佟养性咬紧牙关,面上露着谄媚之意。
“砰砰砰”接连三个响头,好似驾轻就熟那般,令人心疼,便直接跪了下去。
一声比一声大。
“贝勒爷,属下哪敢。那区区大明,或早或晚被我大清覆灭,属下对大清那可是一片忠心,此忠心天地可鉴。”
看着面前的佟养性的确还如同往日哈巴狗一般招之即来挥之即去,济尔哈朗像模像样地点了下头,倒也没继续以如此行径侮辱军帐之内的马光远、范文程还有尚可喜他们三人。
“原来是智顺王,怎么也来了这前线之处,不同皇上去那朝鲜之地?
此战才是我大清如今的主战,皇上可都御驾亲征了。”
听着济尔哈朗的话,尚可喜脑中闪过一个念头,不过却并非这大清的皇上皇太极御驾亲征,而是大明的皇上朱由检御驾亲征。
王对王,将对将。
可惜,在大明皇上朱由检的背后还站着一只几百年前的老怪物,这么一对比,大清从一开始便败得体无完肤。
“贝勒说笑了,此事早同陛下商讨过的。”
“本王前来,为的也是这辽东之处的战报接连未曾大捷,皇上在这盛京城之内可不太满意,所以特地派微臣前来考察一番,看看如今这辽东之处的变局。”
尚可喜开口,成功转移了济尔哈朗的注意力。
济尔哈朗没了食欲,眉头紧锁,那几分刀削般复杂的面庞间也同样露出道道凝重,一边下意识地继续咀嚼,一边没好气地开口,话语里面满是怨气:“这辽东之处换了总兵,这关宁铁骑是不一样了,还有他们的装备精良,以及这铁骑的士气比此前的确是更加难缠了许多,倒也难怪皇上会派人前来了。”
济尔哈朗缓缓开口,本就是皇太极下的令,所以这一切本就天衣无缝、最为真切不过了。
他自然看不出什么猫腻来。
“希望朝鲜之处那鸭绿江之战能够顺遂,先转移一下皇上的注意力,不然我这个贝勒可得不了什么好。”
济尔哈朗越想越心烦,随后也没什么心思再继续欺压这些汉人,起身就回他的镶蓝旗去了。
打算接下来怎么着也得来一场大捷。
如此才能给那盛京城之中已然称帝的皇上皇太极,一个满意的交代。
多尔衮收服了漠南蒙古察哈尔部、科尔沁部。
虽然还有少许的残余部众退到了朝鲜的鸭绿江之后的一隅之处,但对方大胜,却是将他济尔哈朗在这辽东城的大败更加凸显。
他济尔哈朗也是有些迫切感的。
而随着他离去,在这军帐之内,直到此时才堪堪起身的佟养性脸上一阵火辣辣的。
虽然马光远、范文程还有尚可喜三人未曾奚落嘲讽,但此刻佟养性只觉无形之中的屈辱如烙印一般深深地嵌在了他的心底。
还是那句话,没得选,只有这一条路,受着便受着,可如今这不欺负老实人吗?
不在沉默中爆发,便在沉默中灭亡。
“老子佟养性,早晚有一天让他济尔哈朗给老子跪下来磕上三十个响头,不然老子咽不下这口恶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