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济尔哈朗之死

“这些汉人喝起酒来好不痛快,还不如本贝勒,等回到了盛京城,本贝勒定是要跟多尔衮、代善、岳托他们好好大喝一场,喝上他个三天三夜,本贝勒才是大清的第一巴图鲁,就连陛下也都逊色了点,哈哈哈哈!”

赫然间,济尔哈朗却是真的喝醉了。

这满清的八旗贝勒爷在打仗之上算是一把好手,在这算计之上可就真的大为不如了,一场酒宴,只有他这么一个酩酊大醉的大酒鬼。

镶蓝旗的这些满人八旗之人对汉人面上虽是有了几分尊重,可实际上还是打从骨子里瞧不起。

这种情况全然能从此时的安排看出:一场酒宴过后,堂堂的智顺王、大清的汉人王爷尚可喜,还有那能够参与国事的汉人大学士范文程,以及马光远、佟养性他们这些汉人将军,最终落脚之处还是之前的营帐。

之前仅有着马光远、佟养性他们这两个将军倒还勉强能说得过去,可如今又多了两人,这营帐便变得有些狭窄了。

不过如此一来,倒也方便了他们四人共同谋划,无形之中大大方便了他们的所作所为。

“呵呵。”

到了这营帐之内,马光远面容上陡然浮出冷笑,方才的醉意全然消失。

“看到没有?”

马光远对着四处指指点点,先指了指尚可喜这位堂堂的大清王爷,又指了指旁边的范文程,“就连这大清皇上都要委以重任的大学士,还有我这个将军以及他佟养性这个汉旗旗主,可最终?”

马光远继续冷笑连连。

他指了指此处的营帐,“却就落得这么一个安身立命之地,恐怕也就是这八旗镶蓝旗之内寻常将军的住处,甚至连这寻常将军的住处也都是大有不如,实在是可笑可笑。”

“便观历朝以来,有哪一朝的王爷、领军之将还有当朝大学士,是我们这种人的待遇吗?”

马光远此刻好似喝醉了,又好似没喝醉一般,一股脑地在这将要起事之时,将肚子里面的怨气全然说了出来。

其他的人听了并没有反驳,只因这本就是他们投降大清之后所受的待遇。

这世道,人不如狗。

哪怕是他们这样的有才之人也是一样的情况。

“好了。”

佟养性皱了一下眉。

对于这些屈辱的过往。

他可一丁点儿都不想再回忆了。

“今夜过后,便不是了。”

智顺王尚可喜同样点了点头,面上涌动出一抹期待来:“就是不知大明会给本王封个什么侯爵之位。”

范文程并没有这般的言辞。

他目中含着几分忧虑,看向的却是这营帐之外:“到了此时,那暗处的潜伏之人,我们的帮手是时候该出场了。”

……

此时,祖大寿、曹化淳一直盯着时辰,刚到预定时刻便已开口。

“动手!”

同样在他们前方的那些八旗探子也全都按照既定情况开始回缩,这些人退一分。

他们便进一分。

等到八旗的探子开始准备再次朝外打探之时,在这关键时刻,祖大寿目光一凝,斩钉截铁不带半分犹豫,一个“放”字吐出。

刹那间,四处山林之内的神武大炮轰然作响,引线点燃。

在这漆黑的长夜、盛夏的时节,滚烫的炮管猛地开始震颤,一声声通天巨响震起,片刻就将这难以言喻的静谧长夜搅得稀巴烂。

炮声震慑天地,轰轰轰的震响中,一颗颗炮弹以精确度极高的弧度,准确地落在了镶蓝旗的主要营帐,优先轰击的都是马光远、佟养性这几日所摸清的中间方位。

并非要第一时间轰死济尔哈朗,而是先轰垮这些中流砥柱,没了这些人指挥军令,这镶蓝旗收拾起来才最是方便。

当然,最最重要的是,马光远、佟养性在营帐内打探了半天,并没摸清济尔哈朗每夜的住处,所以才这般退而求其次。

否则,让对方群龙无首,那才是最快制胜的方式。

炮声响起的那一刻,马光远、佟养性、王尚可喜一干人等,还有身旁的一应亲卫,可没那般墨守成规。

他们没按镶蓝旗的规矩继续留在原处。

万一被大炮误伤,成了到阎王爷那边报到的死鬼,可就真没处说理去了。

他们一个个可都是自己人。

营帐之外左侧约两公里的距离处,马光远、佟养性带来的汉旗接应人马早已恭候多时,双方会面后,佟养性、马光远二人摆了摆手,便将这支人马带好。

范文成负着手,看向两公里外不远处已然冒起大火、战斗声如雷的镶蓝旗营帐。

直到此时。

他才露出几分欣慰的笑容,但旋即收敛。

“哈哈哈。”

一旁的佟养性、马光远两人见了,更是发出近乎大仇得报的快意大笑,其中前不久刚被济尔哈朗折辱过的佟养性尤为激动,捏着拳头。

一对眸子在夜色中尤为明亮:“好一个济尔哈朗。好一个贝勒爷。全都通通狗屁不是。今夜过后,我大明一定要让你这小小的镶蓝旗全军覆没。。

他一字一顿咬着后槽牙哼声开口,全然能看得出对济尔哈朗究竟有多么恨之入骨。

一旁的马光远看得嘴角抽动,往旁边狠狠挪了一大步,还是离佟养性远些比较好。

而此时,镶蓝旗的营帐内,济尔哈朗全然慌了神。

方才还睡得呼呼大睡的他,被炮火声直接惊醒,不等反应过来,镶蓝旗内的一众心腹亲卫已飞一般闯入他的营帐,将轻甲裹在他身躯,还把醒酒汤端来。

他猛如牛饮般狠狠灌下,这才后知后觉地清醒过来。

离了营帐。

看着外面炮火连天,还有军营大门已然被辽东总兵祖大寿派来的大明人马攻破,济尔哈朗脑瓜子当即就傻了,下意识脱口质问:“怎么回事?他们大明人怎么来了?怎么可能知晓我们的驻扎之地?”

“还有怎么能如此轻易闯进来?那些探子一个个眼睛都是长在屁股上了吗?”

济尔哈朗破口大骂,但在这炮火连天的轰击声中。

他的话除了身边靠得极近的心腹亲卫,根本没多少人能听见。

“赶快把军旗竖起。一个个迅速集结兵力。”

“这是早有预谋的夜袭。”

济尔哈朗踹了身边亲卫一脚,危难时刻。

他片刻间恢复理智,展示出独当一面大将的手段。

他虽不算有勇有谋,却也绝非无能之辈。

可就当四周亲卫循着他的命令准备行动时。

忽然“轰”的一声,一颗圆滚滚的铁球从天而降,刚落在不远处,轰击产生的气浪和飞溅的弹片朝四周横扫而过。

其中一块残损的弹片恰好割下了这位八旗旗主、贝勒爷济尔哈朗的脑袋。

圆滚滚的脑袋毫无征兆地滚落在一旁,在四处火光和一众心腹亲卫的见证下,旁若无人,圆圆的大眼瞪着,死了都不敢相信。

他济尔哈朗就这么没了,着实死不瞑目。

良久,一旁的心腹侍卫才从这令人发寒的变故中回过神来。

其他心腹亲卫见此情景。

心知镶蓝旗没了,贝勒爷也没了。

他们这些人哪怕逃回盛京城,恐怕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哪怕是满人身份,可再尊贵,能比得上皇太极的心腹吗?能比得上满人皇族血统吗?

主子死了。

他们这些人一个都跑不了,全都得陪葬。

“怎么办?贝勒爷没了,我们这些人也完了。”

“还能如何?先逃再说。反正当下盛京的皇上还有其他贝勒爷都在忙着朝鲜战事,我们这些人能活多长算多长。”

当初主子还在时,这群心腹亲卫个个如富贵家奴,堪称“宰相门前四品官”,在满人之中也算是顶顶的贵人。

可如今主子济尔哈朗死了。

他们转瞬间就成了连寻常满人都大大不如的存在,哪里还有心思继续稳定军心、收拢镶蓝旗剩余大军?

自然是各自顾各自,逃命去了。

没了济尔哈朗这个旗主和中层将领,镶蓝旗群龙无首、不知所措。

哪怕有一些睿智果敢之人。

在祖大寿大军袭来之下,其组织的抵抗力量也实在太过有限、太过弱小,片刻间就被关宁铁骑和炮火尽数消灭。

这一场战斗一直持续到将近天亮、鱼肚白尚未显露时才勉强结束。

关宁铁骑、汉旗以及新军人马开始打扫战场,还有专人负责看管那些旗人俘虏,收了他们的兵器,绝不让他们再有机会作乱,成为新的不稳定因素。

“镶蓝旗经此一战,全军覆没。

镶蓝旗共有将近一万三千多人,其中八旗精锐便有足足四千,如今生擒活捉近四千人,逃的逃、死的死。”

“而收敛的战马虽然只有不到八百匹,但此战已然是我大明对着大清的惊天一战了。

“咱家率先在此恭贺祖大人来日高升。”

曹化淳身为监军太监,打仗之时身先士卒,打仗之后更是第一时间清点完战果,立刻来到了祖大寿的面前,一张老脸笑得如同菊花般灿烂。

他同样深知。

此战过后捷报传出,祖大寿便是大明军方之内的第一人,虽说之前有那五边都督洪承畴率领天下精锐解中原之处贼寇之困。

可在大明全国君臣上下、民间百姓、各方世家大族豪族的心里,区区流寇又如何能同这些后金贱奴相提并论?

而足足剿灭了一万余人、八旗之一整个镶蓝旗的祖大寿。

即便有里应外合、以弱胜强等诸多因素,但这一场大胜便足以让他祖大寿的前途亮晶晶、亮闪闪。

得了监军太监曹化淳的夸赞,祖大寿心情愉悦,忍不住扬起嘴角,笑容灿烂:“曹公公说笑了,这些事情还早得很,当下最紧要的终究还是朝鲜。”

“只是将这镶蓝旗全数解决,此事传出定能够痛击那大清士气,也能让我大明再次扬威。”

祖大寿抚着长须,目光明亮。

此刻天边的晨曦微微散落,照耀在镶蓝旗的营地之内,大明士兵们的身形之上,好似也映照着大明的生机勃勃、盛威昭昭。

收拾战场这些小事交由同作战的汉骑人马也随之回到了锦州城内。

智顺王尚可喜、范文程他们这些人也跟在了祖大寿的身后,祖大寿、曹化淳两人同样做出保证:“还请几位放心,此军功已然上奏,相信来日到了那紫禁城内,太祖他老人家定当有所决断。”

“多谢祖大人。”

尚可喜、范文程等人在这大堂之内异口同声地应道。

“报!大人。”

“那镶蓝旗旗主济尔哈朗的下落,经一番拷问,由他的心腹亲卫交代,昨日被我军神武大炮诛杀至死,已是死无全尸。”

属下开口禀报,同时将能证明济尔哈朗身份的腰牌奉了上来。

“居然没让此人逃出去。”

祖大寿捻着手中的腰牌,面上又露出喜色。

虽然没将其生擒活捉,但将其杀死又是一大功。

朝四周看去。

监军太监曹化淳还有同样落座的尚可喜、范文程等人也齐齐露出了一样的神采。

上到镶蓝旗旗主济尔哈朗,下到镶蓝旗的寻常八旗士兵,皆都被他们一举剿灭,这才叫做将八旗之一真正的全军覆没。

此刻所有人都能清晰无比地看到,不远的将来。

他们一个个的前程远大。

而如此利国利民、彰显大明圣威之事,可不能藏着掖着,要大说特说、大写特写、大力宣扬。

尤其是在辽东之处,祖大寿、曹化淳、尚可喜他们这些人恨不得让辽东边关之处的所有百姓全都知道,知道的人越多。

他们的功劳越大、影响越高,日后在大明之处过得也自然能如鱼得水、蒸蒸日上。

换做之前便只能自发传播,可如今有了曹化淳的一臂之力,借由《大明日报》便能显得公允正当。

《大明日报》新报:“辽东城外战线之处,镶蓝旗及贼首贝勒爷济尔哈朗已被我辽东总兵一举歼灭。”

“号外号外,辽东军队一举剿灭镶蓝旗满清鞑子一万三千余人,彰显我大明威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