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废皇后,废太子!
当朱辰几人接到护工的电话,连忙赶到了医院,当他们看到地上的明史时,哪里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朱辰也有些讪然,他没想到朱瞻基的反应这么大。
没过一会儿,朱瞻基在病床上缓缓苏醒,看见床头旁站着的大朱棣,眼眶泛红,泪水当即如决堤般横流,哭诉道:“皇爷爷,是孙儿对不住您,对不住大明,居然选了这么个废物继承江山,土木堡之变葬送我大明数十万精锐,最后竟然还被也先压着叫门,此来我大明的耻辱啊!”
闻言,大朱棣长叹了一口气,明史他也看过,对于朱祁镇自然是愤怒异常,但朱瞻基却没有什么过失,最终他轻拍着朱瞻基的后背轻,宽慰道:“这些事也怪不得你,索性老天爷还是眷顾我们朱家,给了一次改错归正的机会。”
“是,皇爷爷。”
朱瞻基目光坚定,重重点头,他已经决定好了,回去就要废太子,朱祁镇不配大明太子之位。
…………
时间流逝,转眼间一个月就过去了,朱祁镇也可以出院了。
朱辰的住所内,大朱棣望着朱瞻基道:“瞻基,用不用我们跟你一起过去?”
毕竟废太子是动摇国本之事,大朱棣生怕朱瞻基威望不够。
“皇爷爷放心,再怎么说,朕也是当了十多年的皇帝,即使群臣有所争议,朕也能够压下来的。”朱瞻基意气风发的说道。
“行吧!既然如此,那你就回去吧!下次,皇爷爷带你父亲一起过去看你!”
听到大朱棣提起朱高炽,朱瞻基顿时眼眶有些红润,连忙说道:“那孙儿就等皇爷爷和父亲过来了!”
“宣德老祖宗,请吧!”见双方都交代完了事情,朱辰当即拿出手机,在屏幕上轻轻一点,下一刻,一扇白色的光芒缓缓出现,朱瞻基深吸口气,一步踏入了进去。
随着身影的消失,这光门也缓缓闭合,仿佛根本就没有存在过一般。
把朱瞻基送走了,朱辰也松了口气。
“朱辰小子,上次吃的肯德基能不能再点一份?”
这时,小朱棣跳脱地跑了过来,目光灼灼地盯着朱辰,朱元璋回去的时候,居然没有带小朱棣一起,美名其曰让他多学学现代知识,未来为大明做贡献,如此一来,这倒是苦了朱辰了。
“嗯嗯。”
朱辰敷衍地点了点头,接着拿出手机,点了一份肯德基套餐。
……
宣德十年,仁寿宫内,紫檀木的匣子被张太后随时带在身边,除她之外,任何人不得随意靠近。
就在这时,匣子内的黑色方块散发幽幽微光,白色光门再度出现,只见已然没了病魔折磨、面色红润的宣德天子朱瞻基缓缓走了出来。
张太后整个人欣喜若狂,惊讶高兴得合不拢嘴,凤目之中泪眼微动道:“我的儿呀,你终于好了?”
虽然见识过太祖皇帝,太宗皇帝活生生的出现,但是对于朱瞻基,张太后依旧还是担忧,如今见到朱瞻基病好了,她哪能不高兴。
“孩儿拜见母后,让母后为我这不孝的儿子操心了,孩儿真是罪大恶极。”朱瞻基当即上前,眼眶微红的对着张太后行礼道。
“哪里什么罪恶,我的儿,你能够平安归来就好,你若是如你父亲那般,先走了,让为娘我白发人送黑发人,为娘后半辈子可怎么活呀?”张太后抹着眼泪,轻抚着朱瞻基的头说道。
“还请母亲放心,按照那个世界医生的说法,我这身体只要勤加锻炼,还能活到九十九呢!”朱瞻基笑着说道。
“好!好!那我儿日后可要多多锻炼!”张太后笑了笑,只要不让自己白发人送黑发人就好。
母子二人互诉衷肠一番,朱瞻基这才说道:“母后,儿子打算废掉祁镇的太子之位,改立祁钰为太子!”
“为何?太子乃是国本,岂能轻易废除?”张太后大吃一惊,哪怕她对孙氏很不喜欢,但也知道废太子会引起多大的震荡。
“母亲可知,那光门后是何处?”
张太后摇了摇头道:“太祖皇帝和太宗皇帝都没说过。”
“母亲,那光门之后乃是五百多年后的世界,当时跟随着皇爷爷和祖爷爷一起来的那个人就是五百多年后的朱家子孙,这次还是多靠他,儿子才活了下来。”朱瞻基慢慢说道,对于母亲张太后,他并不需要隐瞒。
“啊!”张太后顿时惊呆了,哪怕她之前经历过那么多稀奇古怪的事,也从未想过这道光门竟然链接着五百多年后的世界。
“母亲,此乃明史,你看完后就知道孩儿为何要废掉祁镇的太子之位了!”随即朱瞻基又拿出之前朱辰给他的明史道。
“难不成……”张太后心里有了些许想法,当即立刻打开明史,翻看了起来,前面发生过的,自然看得很快,当她看到朱瞻基36岁就死了,顿时眼泪直流。
“母亲,如今历史已经改变了,孩儿现在不还活着吗?”见状,朱瞻基连忙说道。
“对!对!我儿现在还活着!”张太后擦了擦眼泪,随即继续看下去,越看脸色越不对,最终直接将书拍在案桌上道:“我儿做得对,祁镇的确不配太子之位,就让他安心当个王爷吧!”
“有母亲这话,孩儿就放心了!”
“不过你要废掉祁镇的太子之位,孙氏那边怎么办?”
“母亲,你觉得该如何呢?”对于孙氏这个白月光,朱瞻基依旧狠不下心来。
“如何,当然是一并废除,打入冷宫,如此方能堵住群臣之口。”张太后没好气的看着朱瞻基道。
“可是孙氏并没有做错事呀!”
“没有吗?后面的夺门之变,冤杀于谦,甚至见济的死,都可能是她动的手脚。”张太后冷冷说道,她经历了三朝,后宫的那些手段,她哪点不门清的。
“孩儿明白了!”朱瞻基最终点了答应了下来。
“我儿,为了大明江山,你可不能有妇人之仁,不然再来一个夺门之变,我大明就完了!”张太后最终叮嘱道。
“孩儿知晓!”朱瞻基神情凝重的点了点头,随即准备告辞离开,自己身体已经好了,以后母子有的是时间。
“瞻基,别忘了此物!这不仅仅是你的命,以后也是我朱家的传家之物,切莫要有什么闪失!”这时,张太后一口叫住了他,随即将那个紫檀木的匣子给递了过来。
看着里面那个名为手机的黑色方块,朱瞻基拍了拍额头,自己差点把这个忘了,他连忙表示自己会保管好的,这才出了仁寿宫。
坤宁宫内,当今皇后孙氏看着朱瞻基走了进来,顿时激动不已,无人可知道,这段日子,她是怎么过来的,她生怕朱瞻基死后还让自己殉葬,幸好朱瞻基没死。
“臣妾参见陛下!”孙氏当即行礼道。
“皇后,这段日子可安好?”朱瞻基面无表情的望着孙氏道。
“臣妾安好,倒是一直担心陛下,如今看到陛下安然无恙,臣妾心里也放心了许多。”孙氏连忙说道。
“如此甚好!”朱瞻基点了点头,望着孙氏的眼神复杂难明。
孙氏是他一生之中最爱的女子,可想到她在土木堡之变后的所作所为,让朱瞻基知道,这后宫再也不会有她的一席之地,今日是自己最后一次来看她了。
可惜孙氏并不知道这些,她见朱瞻基一直望着自己,神情有些羞涩道:“陛下今晚上可要留在这里?”
“不用了,明日早朝朕还有要事处理,朕就先走了!”朱瞻基当即起身离去。
孙氏顿时目瞪口呆,以往自己只要做这种姿态,陛下必定会顺势而为,没想到今天居然会离去,此时的她只觉心头一紧,片刻间一股莫名的失落感涌上心头,好似在方才那一刻,她失去了什么极其重要的东西一般。
……
翌日,清晨,奉天殿内,文武百官齐聚。
随着太监的一声高呼,朱瞻基慢慢走了进来,坐到了龙椅上。
“微臣参见陛下!”群臣当即行礼道。
这段日子,朝堂之事皆由内阁“三杨”和于谦处理,群臣早就议论纷纷了,要不是有太皇太后张氏在,他们更是闹起来了,没想到,刚过一月,陛下竟然再次出现,而且看那样子,毫无任何生病症状,莫非真有什么神医吗?
“朕因天佑,身体无恙,诸卿这段日子辛苦了!”朱瞻基开口说道。
“臣等不敢居功!”
“诸卿不必如此,朕向来赏罚分明,三位阁老,明日把这段时日勤勉的官员拟一份名单交给朕,朕要重赏他们!”
“臣领旨!”三杨当即走了出来。
“臣等多谢陛下!”群臣再次行礼,不过有些人的脸上却是笑容,有些人的脸上却是苦闷。
对此,朱瞻基并不在乎,他继续说道:“除此之外,朕还要宣布一件事!”
说着,他面色冷峻,淡漠的目光如刀般在群臣身上扫过道:“皇后孙氏才疏学浅,德行有亏,即日起,废其皇后尊位,打入冷宫!”
“这……”
群臣都呆楞住了,他们没想到陛下复朝的第一件事居然是废皇后,当即他们的目光向着内阁之中的三杨而去,却见三人稳若泰山,未曾有半分异动,莫不是陛下已经告知他们了?
不过皇后既然废了,那太子……
百官们心里颤动,却听朱瞻基继续说道:“太子朱祁镇体弱多病,其母德行有亏,其人不似明君之相,即日起,废掉其太子之位,改立朱祁钰为太子!”
“陛下,太子乃为国本,岂能轻易废除?”话音刚落,于谦当即站了出来。
看着这个耿直的于谦,朱瞻基目光复杂,自己废掉朱祁镇,是救了于谦一命,但他又不可能跟于谦明言。
“于谦,此乃太祖皇帝和太宗皇帝之旨意,你若是有异议,可找太祖和太宗商议?”朱瞻基面无表情的说道。
瞬间,于谦沉默了下来,他还想反对,但是太祖皇帝和太宗皇帝都这么说了,而且看陛下的样子,很显然是下定决心了,即使自己再怎么反对也无法改变结局,他只能退了下去。
而三杨听到朱瞻基把太祖皇帝和太宗皇帝都搬出来了,他们即使有想法,也没办法,至于其余大臣们,除了那些东宫之臣外,他们都没啥感觉,反正孙氏这皇后都已经废了,朱祁镇便不再是朱家的嫡子,废了便废了。
见于谦回到了队列,朱瞻基顿时也松了口气,他就怕这个于谦执拗,一直不松口,那到时候自己也只能无奈对他动手了。
随即,他望着群臣道:“诸卿,对于废太子之事可有异议?”
“微臣无异议!”
“臣无异议!”
“臣无异议!”
…………
坤宁宫内,一太监对着皇后孙氏道:“娘娘,陛下有旨,请娘娘接旨!”
“臣妾接旨!”孙氏连忙跪下行礼道,她以为这是朱瞻基嘉奖她的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皇后孙氏……废除其皇后之位,打入冷宫,钦此!”
“不!不可能,陛下如此喜欢我,怎么会废掉本宫的皇后之位,还打入冷宫。”孙氏听完,整个人都感觉到不可思议,她如波浪鼓一般疯狂摇着脑袋,大声喊道:“定是你们这些狗东西假传圣旨,本宫要见陛下!”
“娘娘,陛下已经在下旨之前已然对奴婢们言明,余生不愿再见娘娘,还请娘娘接旨,不要再为难奴婢等!”传旨太监面无表情,淡淡开口道。
“不!不可能,陛下不会如此对待本宫,这绝对不可能,本宫要见陛下!”孙氏依旧难以接受,神若疯癫,痴语道。
…………
仁寿宫内,张太后抱着一只白猫,一边抚摸着,一边对着自己的贴身宫女询问道:“坤宁宫那边如何了?”
“启禀太后,皇后娘娘好像不能接受此事,一直哭闹着要见陛下!”
“呵呵!她还真以为自己像往常那般,陛下就会心软了!”张太后冷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