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永安侯纳哈出

而王韧的话让刚才对冯胜喊打喊杀的官员们瞬间尴尬了起来,武英殿大学士严震直咳嗽了一声,轻声道:“即便如此,那……那宋国公也不该擅自出兵啊!”

“谁说冯胜是擅自出兵的?”朱元璋慢慢说道。

“啊!”群臣都惊呆了,如此说来,宋国公冯胜出兵是得到了朱元璋的允许,可如此大的事,为何整个朝廷上下都没人知道。

百官们有所不满了,你朱元璋之前废除丞相之位,独揽大权,也就罢了,现在连出兵高丽这种大事,也不跟他们商量,那这朝廷还需要他们这些官员做什么,你自己一个人干得了。

朱元璋可能也觉得自己做得有些不地道,不过他自有自己的一番盘算。

“高丽乃我大明藩属国,此次出兵是受到高丽王之邀请,平定逆臣李成桂的,然李成桂掌握高丽大权,若是此事在朝堂上说,让他收到一些风声,必对高丽王不利,所以咱才会给冯胜暗下旨意。”

“大明皇帝陛下英明,若是不然,恐怕逆贼李成桂早已对吾王动手,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只敢囚禁吾王。”王韧连忙跪下,情真意切的说道。

东阁大学士吴沉还不死心,准备做最后一搏道:“陛下,我大明帮助高丽铲除奸臣乃是应有之义,然而,大军征伐纳哈出已有数月,其所耗费的钱粮颇多,如今更是攻伐高丽,不知国库是否还能支持?若国库无法支撑,赋税注定落在百姓肩上,百姓的日子苦啊!”

“吴学士不用担忧,之前高丽使者已经跟孤说过,此次大明出征之钱粮,高丽负责一半。”这时候,朱标站出来说话了。

“既然如此,那臣等就静候宋国公好消息!”吴沉退了下去,所有的借口都已经堵住了,他们根本阻止不了冯胜进军高丽,这次战争下来,恐怕武勋那边又要多几个侯伯了。

“诸卿,尔等不知此事,弹劾冯胜,情有可原,然如今众卿既已知晓,那就不必再言,如今纳哈出即将被押解入京,此人该如何处置,诸卿可有计较?”

纳哈出虽然是阶下囚,但他是残元太尉,丞相,到底该杀还是该安抚呢?

闻言,兵部尚书温祥卿站了出来,说道:“陛下,纳哈出为人蛇鼠两端,当年陛下数次招降纳哈出,此獠反复无常,臣认为不可饶恕纳哈出,否则北元众贼岂不是有样学样?请陛下斩杀纳哈出,以儆效尤!”

温祥卿出身耿炳文的幕僚,与北元打过许多恶仗,对北元人没什么好感。

礼部尚书李原名却是反驳道:“温大人此言差矣,纳哈出乃北元太尉,虽然与漠北那边貌合神离,但毕竟有官身,漠北的北元诸官员都在看着,若斩杀之,北元诸官员必定顽抗到底,若怀柔处置,可瓦解对方的意志,陛下,臣认为应当给纳哈出以优待,甚至可以给他封侯,好好地养起来,以彰显陛下的胸怀!”

身为礼部尚书,他最不喜欢的就是打打杀杀,若是能将纳哈出这个夷狄教化,岂不是更显圣人之大道。

刑部尚书唐铎眉头紧锁,出言道:“李大人,你说得固然有道理,可别忘了纳哈出占据金山多年是怎么对我大明的,辽东百姓多年来受纳哈出之苦甚多,多少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优待纳哈出,辽东百姓怎么想?战死沙场的将士们怎么想?陛下,臣建议对纳哈出处以极刑,以告慰多年来辽东将士与百姓的亡灵。”

唐铎是元末出生的,更是从红巾起义就跟随朱元璋的,对于蒙古人,他是恨之入骨,纳哈出这个北元太尉,更是该杀!

吏部尚书余熂琢磨了片刻,亦提出了不一样的看法。

“陛下,大唐时期,东突厥颉利可汗威胁大唐,侵略灵州、朔州,围困并州,也曾攻打原州,凉州,其行径比那纳哈出恶劣十倍、百倍,然而贞观四年,颉利败于李靖之手,逃亡途中被张宝相擒获,送到了长安,唐太宗并未杀他,而是任命颉利为右卫大将军,臣认为陛下不如效仿唐太宗,饶过纳哈出。”

余熂的话令朱元璋心中一动,唐太宗能容得下颉利可汗,他朱元璋自然也能容得下纳哈出。

接着,又陆续有数名官员站出来,有人赞成余熂的话,觉得纳哈出败军之将不用杀,有人则认为应该斩草除根!

杀与不杀的两派彼此争辩,你来我往,谁都说服不了谁,吵得不可开交。

朱元璋扶着额头,道:“如何处置纳哈出,咱要再想一想,还是先议其他政事吧!”

“遵旨!”

纳哈出的命运如何还未可知,而高丽的战事正如火如荼。

高丽,全罗道,珍岛。

珍岛位于高丽全罗道西南方位,本身是高丽与耽罗岛贸易的一处重要的岛屿,其地处偏远,明军攻入高丽,高丽内部乱成一团,却没有影响珍岛丝毫。

珍岛港口,负责珍岛港口安全的将军郑师伦正领着亲信夜巡。

亲信谋士轻声说道:“将军,京畿传来消息,王宫已经被给‘保护’起来了,府院君已经掌握了高丽大权,如今更是担任大将军之职,每日,朝臣的奏报都是送入了大将军府,京畿恐怕已经变了天,这是您的机会呀!您是不是要早做准备?”

郑师伦目光深邃,反问道:“先生觉得本将该如何做?这珍岛距离京畿那么远,本将有心无力啊。”

谋士嘿嘿一笑,凑上前道:“将军,李成桂明摆着把持朝政,挟持了大王,将来高丽必定是李成桂做主,您不如将珍岛的兵派去京畿露个脸,若是得到了大将军的赏识,将来未必不能调离珍岛。”

郑师伦在珍岛当守备将军,一待就是六年,他以及谋士都想离开这鬼地方。

闻言,郑师伦停下了脚步,喃喃道:“派兵去京畿是豪赌,赌赢了本将飞黄腾达,赌输了本将的家底就赔光了。”

谋士继续煽风点火,道:“将军,想要荣华富贵就得担负风险,您在珍岛六年来兢兢业业,朝廷却迟迟不给您升迁,还不是因为您在朝中无人?这是最好的一次机会,可不能犹豫啊!”

郑师伦犹豫不决,就在这时候,码头上传来一阵喊喝。

“有船来了!戒备!”

“有船来了!戒备!”

珍岛港口每日运送货物都有固定的时间,这时候是绝对不可能有船来的。

不过,珍岛好多年没有战事,包括郑师伦在内的众人都以为有船只不守规矩乱来。

郑师伦挥了挥手道:“罢了,此事容本将考虑一下,先去看看哪个不长眼的来坏规矩,本将定下的规矩谁不知道?居然还有人敢半夜来触霉头!”

亲信陪着笑,道:“将军莫生气,说不定是某个小船队的船只,不懂规矩,跟他们置气犯不着的。”

郑师伦怒气冲冲往过走,却听到一声炮响。

轰!

一艘福船率先从夜色中露面,这福船本身来自福建,特点是重心低、稳固。

永乐年间,郑和纵横天下的宝船,就是以福船为原型改造的。

轰!

又是一声炮响,珍岛港口炸了锅,他们多少年没有遇见战事,手忙脚乱。

郑师伦领着人仓促迎战,结果被迎头痛击,曹国公李文忠、秦王朱樉率领的水师,终于在漫长的航行后抵达珍岛,发起进攻。

六艘福船先后出现,还有为数众多的艨艟等中小型船只出现。

“公爷有令,谁能先登港口,赏银三百两!杀!”

为首的艨艟上,大明的官兵一个个跟打了鸡血似的。

攻取高丽乃是为大明开疆拓土,不止荣耀,还能有丰厚的报酬与海量的晋升机会,如今,军中的制度已经改为类似于大秦的军功爵制度,将士们的战争热情高涨。

轰隆隆!

滚滚炮火击溃了高丽守军的信心,明军用了短短两个时辰,便拿下了珍岛港口,并占领了珍岛的将军府。

珍岛守将郑师伦战死,麾下守军折损十之七八,珍岛沦陷!

明军南北并进,对李成桂形成了夹击之势。

金秋十月,金陵的天气已经有些寒冷了,而北元前太尉纳哈出,其子察罕、佛家奴,以及全国公观童等十六人经过漫长的跋涉终于被押解回了金陵。

皇宫,奉天殿内,朱元璋高坐龙椅上。

奉天殿外,曾经不可一世的纳哈出正缓缓走来。

纳哈出掌控金山的时候何等威严?可成了阶下囚,虽然没受苛待,整个人的精气神却散了,头发花白脚步迟缓,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纳哈出好像老了十岁一般。

“宣北元太尉纳哈出,入殿觐见!”

云奇高声喊了一句,纳哈出鼓起勇气走进了奉天殿内。

大明的文武官员齐齐看向了纳哈出,一双双或好奇或讥讽或蔑视的眼神,令纳哈出无比屈辱,他忍着内心的屈辱,走到了御阶之下,跪地行礼道:“罪臣纳哈出,参见大明皇帝陛下!”

“哈哈哈!纳哈出,咱早就想见你一面了,可是你一直不肯来见咱,你说说,咱该怎么罚你?”朱元璋微微眯起眼睛,笑了。

纳哈出全身一震,虽然朱元璋笑着说,但纳哈出的魂魄都快被吓出来了,他满头大汗,连连磕头求饶道:“罪臣纳哈出不识时务,曾经对大明多有不敬之举,如今罪臣幡然醒悟,请大明皇帝陛下饶恕罪臣!”

这就认罪了?

朱元璋还等着纳哈出与他争辩一番,二人站在各自的立场谁都不服谁那。

纳哈出能霸占金山让大明辽东不安宁,朱元璋认为,纳哈出应当是一代枭雄。

枭雄,可以死可以输,但是不能怂!

漫长的囚徒路途消磨了纳哈出的勇气?大明的繁华让纳哈出自惭形秽?又或者纳哈出本来就是如此?

刹那间,朱元璋感觉到兴趣恹恹,这不是他想要看到的纳哈出,也不是他期待的会面。

朱元璋不说话,朝堂上死一般的宁静。

豆大汗珠从纳哈出的额头滴落,他咬了咬牙,说道:“陛下,罪臣自知罪孽深重,罪臣请愿前往云南为军户为大明戍边,只求陛下留臣与臣家眷一条性命!”

朱元璋面无表情,问道:“纳哈出,你可知云南当前的情况?你贵为北元太尉,能去云南吃那份苦头?”

“能!”纳哈出毫不犹豫,一口答应下来。

他现在只求能保住性命,别说去当军户了,就是去当匠户、灶户他都能当!

朱元璋嘴角微微上扬,既失望又觉得可笑,被他当成了东北大患,视为对手的人,居然是这种货色?

“好啊,你能有这份心咱很高兴,不过,你还是不要离开金陵了……”

朱元璋还还没说完,纳哈出整个人如丧考妣,他以为自己死定了,朱元璋要将他全家屠灭,当即坐到了地上,嚎啕大哭。

“纳哈出,咱决定了册封你为永安侯,以后就留在金陵,你为何要哭啊?”

朝中哄堂大笑,通政使王儁满面笑容,调侃道:“陛下,想必永安侯是感激陛下隆恩,一时激动才大哭的。”

王儁心中笑开了花,什么北元太尉?不过是一个贪生怕死的货色罢了。

永安侯?

纳哈出猛地抬起头,惊讶地朱元璋道:“陛下不杀罪臣?”

朱元璋笑容满面,说道:“咱为何要杀你?今年的正旦大朝会,咱要你以大明侯爵的身份来参加,你以后要经常来宫中,与咱说说那边疆漠北的风光,哈哈哈!”

听到可以不死,纳哈出重新恢复了精神,向朱元璋叩首行礼道:“罪臣……不,臣纳哈出谢陛下隆恩,吾皇万岁万万岁!”

纳哈出是彻底地服气了,他本以为自己就算不死也要脱层皮,以后别想有好日子过,没想到朱元璋给他封侯,虽然这永安侯的名声不算好,但银子爵位是实打实的。

纳哈出想明白了,以后他就当一个富家翁,一家人能整整齐齐的就行了,至于北元的那些事,与他纳哈出无关。

纳哈出感恩戴德,却不知道朱元璋打定主意,要让纳哈出在正旦大朝会上表演“节目”。

当年唐太宗将颉利可汗抓到了长安,让颉利可汗当众表演舞蹈流传千古。

他朱元璋自问不输于唐太宗,自然要让纳哈出模仿颉利可汗,当众表演舞蹈,他相信就算过去千百年,这一幕也会被后人铭记,而他朱元璋创造的大明,也不弱于汉唐!

纳哈出还不知道朱元璋的小心思,不过就算知道了又怎样?只要能活着,别说跳舞了,扮作狗又怎样?

能当大明的狗,便是最大的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