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章 二世祖发力,难得良机
“他如今也该多娶几房妻妾了。”
刘伯温缓缓道来,但此刻陆羽还有一旁的李善长看向他的目光却是饱含深意,只因众人似乎对他的话着实不太相信。
李善长更是搭在他的肩头,嘿嘿一笑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反正你想托他前去高丽和那楚王殿下吩咐,终归是要卖他面子的。
更何况如今高丽随着我大明神器传播,人口数量早就暴增,那高丽女子如今在这洛阳新都的彩礼都少了不少,何必还要装模作样?”
“老夫可不是你。”
刘伯温冷冷笑道。
陆羽也无意掺和他们两个老家伙之间的事,恭恭敬敬将他们送走,也算是尽了晚辈的一份孝心。
等重新回到府上后,陆羽便写了一份辞呈递交衙门,那边大明银行、铁路总局还有其他的事务,想来最后哪怕留,也不过只是象征性留一份虚职而已。
也算是全了朝廷体面。
然后就开始吩咐府里的人准备行装。
他陆羽要离开这洛阳新都、离开大明境内。
陆羽动作不慢,可又如何快得过李善长、刘伯温他们两人的嘴?
所以不消片刻。
区区一个下午的工夫,“实学圣贤”、“当世圣人”准备周游列国的消息,赫然间便传遍了大江南北。
虽然还没有上《大明日报》,但似乎已不远了。
“先生要离开我洛阳新都,同那古代圣人一般周游列国?”
“什么列国,先生这是要周游天下。如今天下可并非只有我大明,我大明不过只占了一半而已,甚至连一半也都有所不及。”
“此前《大明日报》上早有所言,那倭国已成当下的秦国,而天皇更已是成了那秦国天子。还有燕王殿下、周王殿下、楚王殿下,也分别在他们的领土之上大有所为。”
随着众多文人不断言说。
很快多数人便全都反应过来:当今这天下,好似和那春秋之时极为相似,哪怕是这几国之间,皆多为朱家一家之人。
可那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早年也都为周天子的臣子。
中原之处物产丰饶,边关之处地处苦寒,也都是在各处君王的开拓之下,久而久之这才有了那春秋战国之时各处国家的不断强盛。
随后才有了春秋战国史书之上的争霸之义。
好比那秦国函谷关之类的,一区区小国,谁又能料想得到这当之无愧最后吞并天下的秦国,一开始不过只是周天子赏赐给身边马奴的领地而已。
当初的领地,却是连如今大明朝的一席之地、一隅之地都有所不如,不过只是开国先王加之后代一代一代天子的努力,所以才有了当下的盛景而已。
而如此推断,和如今的天下世界地图之上所宣扬的那般简直太相似,甚至大不敬的言说都完全一模一样。
正是由于此故。
一众文人忽然间便热血沸腾起来:“若是这样的话,如今大明朝虽是天朝上国,可假以时日,这海外诸国也未尝不能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兄台说得极为有理。这般下来,等到来日我等人或许也能够腰挂那六国相印,坐上那丞相之尊。”
“妙哉,实在是妙哉,当浮一大白。”
也就是如今大明朝四处文人皆都有官可做,实学之道影响终身,否则的话,不少的文人刚从科举朝堂走出,心气比天高。
自是不愿屈居于人下。
即使大明朝没有他们的容身之处,那么这海外诸国未尝没有他们的大好机会。
看看史书便可明白,有一人年幼之时家中几亩良田都无,日后却是成了那六国之相。
“但是我洛阳有三亩青田,我岂能六国相印之机?”
前朝史书之人的经历都是他们的机会,让人向往万分。
而不仅是这些寻常的文人,就连那些勋贵权贵、四处的卫所镇抚使、将军乃至于各处的国公侯爷、朝堂重臣、各部的尚书侍郎,也由于此事微微动心。
陆羽若真前往那海外之处。
他们未尝不可以搭个顺风车,或许到了海外之处也能留下他们的后路,也能够有所传承。
原本天下就在这中原之处,哪怕到了海外又能如何?
但此一时彼一时,海外也成了大明的领土。
目前天下安定,那只是一家之言,海外分封的诸王也绝不可能敢不给大明天子、他们的兄长朱标一份面子,可日后?
一代传承一代。
他们这些人或许也能够大有所为。
尤其是在这洛阳新都之内暂时没空闲之位的那些二代权贵,更是如此了。
在大明朝他们没有位置,可是在大明朝之外?
或许也能够如同铁路局的局长冯诚、户部尚书李祺一般,在海外有着他们的大好良机。
……
信国公府内。
还未到日上三竿,可府里面的动静却是丁点不小。
府内的大小姐汤玉自是已嫁入陆羽府中,可如今这府上的嫡长子、未来信国公府的传承人,到了眼下还没个好的前程。
虽说有着信国公汤和这老一辈的人在,自是能够稳住一二,可青黄不接,终究是让他们这些武将军贵派系的老人着实犯愁。
“老头子,这是个机会。”
汤鼎破天荒地大声喊道,手里面拿着一份《大明日报》,巴不得在第一时间告知给面前的汤和,“老头子,换做之前不去海外便也罢了,陛下有所忧心是正常的,可如今就连先生也都一同前去,所带之人不过也就身边的学生、家丁亲卫罢了,能有什么大的作为?”
“这或许就是我汤家的前路。父亲该明白这其中的好处利益的。”
汤鼎继续开口。
他言之凿凿、据之有物。
汤和取来双透镜。
如今的他已是有些老眼昏花,不过还好带着工部那边用烧制的琉璃细细打磨所做出的老花镜,能有效改善这一情况。
将老花镜戴在鼻梁之上,仔细浏览着《大明日报》上的内容,良久过后,汤和才像模像样地点头:“这件事倒的确可以尝试一下,有着先生带队,应当是不会出什么事情的,对你而言也的确是个良机。”
见父亲赞同,面前的汤鼎立刻大笑:“那是当然的。由先生带队,哪怕到了海外之处,也绝不会有什么危险。”
“父亲这是同意了?那儿子可就开始准备了。之前被李祺、冯程还有郑国公府的常茂他们抓住了机会,如今好歹也都该轮到咱们了去,绝不能一直落在后头。”
在汤和的示意下,这信国公府的嫡长子汤鼎做起事情来大手一挥,旋即一整个国公府都开始四处忙碌,不知晓的人还以为他们国公府是要搬家了,让人哭笑不得。
而同样的一幕也发生在了其他国公府还有一众朝堂文臣之内,除了那些在庙堂之间身居高位的。
对于这些勋贵权贵而言,这都是一份大大的机会,没人愿意错过。
“还请母亲和兄长助力。”
翰林院如今的侍读常升微微拱手,面庞之上带着一丝恳求。
郑国公府大堂之内,郑国公常茂和国公府里的老夫人蓝氏两人待在一处,听着常升的言说,心里面自是有所动心。
可若是面前的常升真留在了那海外之处,届时他们郑国公府在这洛阳新都、在这中原大地的前程,恐怕就麻烦。
“实在不行让你三弟去,如今他在洛阳新都之内,虽已是到了五军都督府的高位,但往日同先生之间走的终究是稍微近一点,近水楼台先得月。”
“而且你如今不是也入了翰林院,已成仕途,再进一步便可成就学士,假以时日,这翰林院势必能让我常家、让我郑国公府百尺竿头。”
“如今离去,这翰林院之前的履历岂不是太过可惜。”
郑国公常茂暗自考量,徐徐说道,并非是为了他孤身一人,而是为了一整个常家。
没过多久,老妇人蓝氏同样开口:“我儿有雄心壮志、远大志向,这是好的。可对于如今的常家而言,你留在这大明境内,对我常家的助力更多。”
“切莫因小失大。”
“还请母亲和兄长放心,哪怕我前往海外,也绝不会影响我常家在朝中的地位。”
常升随后开始解释,“儿子了解到,此番前行之人数不胜数,还有着各处的达官显贵之子同行。”
如此才让常家的这群人稍稍安心。
而很快,这股风气就顺理成章地传到了宫内。
锦衣卫指挥使毛骧脸上泛起一丝无奈,来到武英殿内汇报。
朱标知晓后先是一阵沉默,随即想摇头。
“先生此举何故?”
朱标发问。
再过一年半载快要退休的毛骧可不敢随便答话,心里面尴尬一笑,面上赶忙开口:“想来应当是先生对于海外之处也有兴趣。”
“此前同倭国开战,先生便决绝执意前去,怕是连陛下还有太上皇两人都未曾拦住。
如今有了这大好机会,先生想要前往,倒也勉强能够说得过去。”
听着他的话,朱标只是微微一笑,然后摇头:“将此事跟父皇也说上一说,看看他的反应如何。”
“是,陛下。”
毛骧退了下去。
“妹子,看看!我就知道这小子滑不溜秋的跟个泥鳅,如今还没说走。他都已经开始跑了。想跑到哪里去?天涯海角?
还是连咱大明都不管不顾了?
还真让咱活着的时候,跟那大唐的玄武门之变一般,眼睁睁看着自家人闹起来吗?”
朱元璋气愤不已地大声开口。
马皇后莞尔一笑,能够理解陆羽的用意,柔声道:“陆羽眼下离开大明一段时间,算是好事的。”
“重八,你还有标儿,不都也暗戳戳地乐意此事吗?若他一直留着,重八还有标儿你们父子二人,真能够一直放心?”
马皇后笑吟吟地道。
“是妹子你不相信咱?咱怎会是那种人?”
朱元璋头摇得跟个拨浪鼓似的,一脸的真诚。
马皇后见了却只是淡淡一笑。
朱元璋急了:“咱巴不得他一直留在大明,一直给咱还有朱家的子孙做事。”
“可到了海外之处,便不是为我朱家做事了吗?”
马皇后淡淡反问,轻易就拿住了面前朱元璋的脉,让他半晌都说不出话来。
终究还是不愿说出他的龌龊心思。
朱元璋也想装一装罢了,就是装错了对象而已。
“太上皇还有标儿,你们两人都不是这般想的,是我这妇人小人之心度你们的君子之腹。”
马皇后轻轻开口,让眼前的朱元璋更是不知该说些什么话好,一时间承认也不是,不承认也不是,只能愣在原地。
但身体可比他们二人的嘴巴要诚实得多。
宫里面小吉祥身为天使,很快就来到了陆家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大明实学圣贤、当今先生陆羽,意图前往海外诸国藩王之处巡视。
此事功德无量,自当嘉奖万分。
责令先生为巡海使一职,可于我大明境外,对各处藩王属地之事务酌情处置,君王之令,藩王不可违也。”
“钦此!”
旨意落下,陆羽头上不仅没少半分官衔,反而又多了一个新册封的巡海使。
“微臣领旨。”
陆羽将旨意接过,毫不客气地丢到一旁媳妇徐妙云的手里。
这旨意对旁人自是传家的宝贝,到了他这边,因数不胜数、多如牛毛,物以稀为贵,陆羽早就不在意了。
“陛下那边什么态度?”
陆羽直接询问,可把面前的小吉祥给吓了一跳。
不过他倒也是机灵。
知道陆羽在朝野之间,在陛下朱标还有宫里面的太上皇朱元璋等贵人心目中的地位,微微开口:“陛下自是乐见其成,先生此举对我大明有着惊天般的功劳,试问先生,陛下又怎么会拒绝?”
“你也不是个好人。”
听小吉祥言说,陆羽大为叹息。
小吉祥可不敢在这陆府之内多待,生怕被陆羽说出什么旁的话来,届时对方安然无恙。
他可是要吃不了兜着走,赶忙拍屁股走人。
陆府之内的动作随着圣旨的颁发更进一步,还有着其余衙门的配合。
只是,似乎此前是陆羽一家之事,如今却是成了这大明洛阳新都的多家之事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