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藩王们惊了
“你们可知本王是何人,本王便是当下秦国的王,也是我大明的秦王殿下,更是那儒学圣贤先生的学生。”
“你们觉得本王有骗你们的必要吗?
十亩良田会有的,百亩良田会有的,牛奶会有的,面包也会有的。”
虽然一重重的身份落了下来,还是迅速得到了大多数人的信任。
没办法。
朱家当下,秦王之尊还有儒学弟子的身份,对于当下的大明百姓而言那就是鬼神一般的信誉,几乎清一色的全都相信了。
少有几个质疑的。
上了船,前往美洲之处,也渐渐的全都放心,然后就形成了这么一套极为良性的循环。
可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随着秦国招收的人越来越多,此事也渐渐的被各处的藩王全部看到了眼里。
“他到底想做什么?”
西域之处如今早已是一分两半,一半是楚王朱桢,一半是燕王朱棣。
他们二人的地盘泾渭分明,但此刻这两个好兄弟齐齐看着手上的军情要报,却是陷入了同一时刻的呆滞。
“老二忽然做出这反常之举,其中一定有猫腻。”
朱棣没好气地瞪了朱桢一眼开口道。
“废话,不然的话,这十亩良田、百亩良田。
他敢随便开出口?
只是倭国不大,虽然人口也不多,但哪来这么多的地盘?
眼下招收的人勉强还可以,可这种极高的福利,怕是连太子大哥都不敢,连先生都不会。
他老二又哪来的这么大的一张胖脸?”
这一刻燕王朱棣和眼前的楚王朱桢互相对峙,渐渐的瞳孔一缩,想到了某种不可置信的猜测,但却极有可能。
……
“海外之畔,美洲之处。”
燕王朱棣、楚王朱桢二人互对一眼,眼中泛起浓浓的精光之色。
美洲之地可是给他们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之前的土豆、番薯,还有那玉米三样,能亩产万斤。
哪怕在西域之地的效果不如在大明,但依旧为他们的争伐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粮食,在这古代之时,其重要性实在是个大杀器,不知多少城内子民,终日还都为这饥寒交迫所愁。
而当得知从大明而来的楚王殿下和燕王殿下那里,拥有着上天所赐予的可亩产万金的粮食之后,那些本来还有的波澜。
随着百姓们领取到粮食、将其种出。
尤其是土豆生长期较短、成熟时间更快,更是给了这些西域的本土居民一个天大的惊喜,让他们飞快间就成了大明最为忠实的子民。
先臣服带动后臣服。
所以到了如今,西域各处百姓不闹事,那些西域各个城邦的当地土著、小有势力之人,在大明日报的宣扬之下。
在百姓开始上学、文化普及之下,想要闹事赫然间也成了天方夜谭。
也是如此,到了眼下。
楚王朱桢、燕王朱棣二人也同秦王朱樉一般,开始有了别样的心思。
人是最不能闲的,一闲下来就容易胡思乱想,一胡思乱想这事情可就大了去了。
“你我兄弟二人,要不然先行合作一番?”
楚王朱桢挑了挑浓眉,脸上流露出一丝难以言喻的向往,“这天下那么大,世界地图上美洲那么大的一片土地……”
楚王朱桢边说边招了招手,身边他的心腹之人也是个有眼力见的,第一时间就将世界地图的堪舆图拿了上来,放到了这两位殿下的木桌中间。
楚王朱桢指着那大片大片的土地,赫然间打着的,正是跟秦王朱樉一般无二的主意。
燕王朱棣点了点头,显然极为认可,随后也同样出声:“还有父皇上次交给我们的航线区域图。”
燕王朱棣身后的大将樊忠心神领会,飞速夺步上前,手中的那航线堪舆图也铺在了这木桌的另外一处空间。
世界地图和航线区域图两者叠加,所带来的自是这大明朝堂之上,两个亲王殿下的那滔天野心了。
“若是将这些土地全部让给老二,我这心里面不舒服。”
朱桢身子往后靠了靠,以一种极为笃定的语气缓缓开口。
“哈哈哈哈。”
燕王朱棣又是同一时间大笑出声,直接接话道,“就你老六不同意?
难不成我这个朱家老四就乐意了?
这片土地全是蛮夷之人、蛮夷之地,若是不取,上天可是要降下灾祸的。”
两人对视一眼,随后也都开始互相应和,紧接着居然做出了同之前秦王朱樉一般无二的行径来。
开始大力发展航海事业。
而与此同时,这样的现象也发生在了周王朱橚的领土之内。
高立国眼下已全然成了他的天下。
“老二忽然间这么大的动静,这其中必定是有猫腻。
他的脾气我可是太了解了,一向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而到底是怎样的好处让他这般拼命?”
周王朱橚,聪慧的他也很快想到了跟老四、老六一般的可能,“大力发展航海!
我高丽之处不是也有一处临海的吗?
这就是我们的机会。”
“是,殿下。”
于是,高立国全境也开始热火朝天起来。
随后。
他们这些靠得比较近的藩王竟然开始互通有无,彼此之间的工匠也都开始有意地分享、共同进步起来。
一时间大有真的追赶秦王朱樉的意思。
在这些朱家的兄弟之间,可谓当真是为了能够开疆扩土,一个个全都是豁出去了,可谓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不破楼兰终不还。
而很快,各位藩王所行之举全部流传开来,一时间也都传到了洛阳新都。
虽然到目前为止还只不过是一个形而上学的猜测,但联系倭国改名为“秦国”,秦国如今的所行所举,还有朱樉那边锦衣卫所传来的消息。
两相验证之下,这个可能性忽然拔高。
“难不成,事实真是如此?”
“秦王殿下也要建立一个大秦帝国,一个如同我大明王朝一般的存在?这怎么可能?”
“要知道,我大明何其威武雄壮,又岂是区区蛮夷能够比的了?”
“但你们别忘了,那美洲大片大片的土地可就是最大的诱惑。不然福建沿海还有靠海一带的大量大明之人,又为何会如此自发前去?
哪怕当下前去的人不在少数,可也已经有了近十几万的人口。”
洛阳新都,朝堂之上。
金銮大殿,百官不停,竞相争吵,各个也是为此事闹了近半个多时辰。
陆羽偏偏不在这金銮殿之上,所以众人只好将目光看向那御史中丞姚广孝。
这段时日,姚广孝在这洛阳新都,尤其在这朝堂之上的名声大噪,有着追赶陆羽之势,在群臣之间更已有了“第二个实学圣贤”的美名。
一时间,文武百官众臣皆都朝姚广孝看来。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既然一众藩王都开始大力推行这海外之事,我大明为何不也试上一试?
若此事是假的,浪费不了多少人力物力;可若是真的,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各处藩王就此做大?”
姚广孝一锤定音。
太子朱标目光一凝,方才的纠结之念也在姚广孝的开解之下迅速达成决定,便道:“依御史中丞姚大人所言。”
“兵部赶快准备,号令一处兵马,联合福建水师、两浙水师,还有其他靠海之处,前去那美洲之地、海外之处。
如此富饶,天下如此之大,总也不能交由了本宫的那些弟弟去。
本宫也要分一杯羹,也算是本宫为这些弟弟们分分忧。”
此刻,朱标已有了人君之相,同样也有朱元璋厚黑学精髓的一面。
他于这高台之上,龙行虎步走出,面色坚毅,也下了一道重令。
“是,太子殿下。”
百官齐齐应声而下。
没多久,这朝堂上的政务也就传到了陆羽的耳朵里。
陆羽听了一嘴,当即就明白是什么情况:“姚广孝的主意不错,海外番邦之处可以尝试一下,想必能收获许多。”
陆羽把话说完,随后就再次埋头于他的实学大业之内。
别人囤粮我屯枪,别人囤枪我囤粮。
只要大明在新式火器这一块,能够保持最先进的生产力和调度力,那么海外番邦的各地繁华,无论打下多大的地盘,也只不过是在大明的后面吃些残羹冷炙而已。
更何况陆羽有信心。
大片大片的美洲土地可不是这些藩王封地上的那些人口能够消化得了的,最后大明终究还是能把这美洲土地的大头全部吃下来。
所以才一直不慌罢了。
只是没想到秦王朱樉先吃了一波这海外美洲土壤的红利,随后就开始大肆扩军,不得不说还真是一个极为明智的选择。
而其他各处藩王见状也都如法炮制,各个有样学样。
只能说朱家的这些子弟天生就是打仗经国的一把好手,个个都是龙生九子般的真龙之人。
陆羽重回工部,之前由他开启的实学项目再次开始疯狂启动。
黄观、马君则二人如今已凭实学深达高位,带领着身后的部门也全力配合。
近半月后,在这洛阳新都附近的漕运之河上,一艘崭新的中继轮船,就已是被众多民夫用各种各样的巧劲,还有实学之力推入河内。
两侧码头上的民夫还有工匠,眼神放光地看着面前一幕。
民工们窃窃私语、小心交谈。
“这火车出许久,属于我们水工的轮船也要出现了吗?
“有了这些轮船,日后我们必定能省下许多气力。这就是实学之道,这就是先生带给我们大明的一切。”
一旁的民工发自内心地感慨。
而在蒸汽轮船上,那一个个的工部之人,心脏砰砰直跳,嘴角边露出喜色。
“开闸!开船。”
一个工部的负责人放声大喊,顿时船工们开始运转。
有拉绳索的,也有直接操作机械的。
随着一个按钮按下,顿时蒸汽轮船的前处发出如铁路那般内燃机动力运转的“嗡嗡嗡”声响,声音变得越来越密集。
码头处的民工、生员们一个个期盼的眼神也是越来越亮。
毕竟他们没记错的话,昔日铁路刚刚落实时,其就是这样的情景,众人连大气都不敢喘,都翘首以盼看接下来的一幕。
蒸汽轮船在“嗡嗡嗡”的发动声中,慢慢朝前航行。
“成了!#
航行得越来越远之后,那工部的负责人大喊一声轮船上的所有工部之人,顿时满脸激动、兴奋无比地抱在一起。
当蒸汽轮船回到这漕河码头前,朝所有的人汇报这个好消息。
“蒸汽轮船成了,成了。”
“我大明又在狠狠往前迈出一大步,上天眷顾我大明。”
“有了这水运之力,我大明必将永世昌盛。”
“陆路之力可开,水域之力亦可开,假以时日,这天下之速度再次拔高一个台阶,我大明万古昌盛。”
各种各样的议论声此起彼伏,但清一色全部都是赞扬大明的威武。
每一个大明子民也都在此刻昂首挺胸,展示出他们大明之人的身份,发自内心地自豪骄傲。
因为大明的强盛是同他们息息相关的。
大明越强。
他们的日子也能变得越好,整体社会环境的促进也能使得他们生活起来更加轻松、赚钱更多、精神也会更加抖擞。
或许这才是真正的藏富于民,而且是藏富于百姓之间,并非藏于地方豪绅之内。
“大明万胜!”
人群之中有人疯狂大喊,旁的人也都立刻跟上
这就是大明的民心所在了,民心在大明,天命就在大明。
无人能够改变这一切。
工部的负责人矗立在这蒸汽轮船的甲板之上,感受着在水上能堪比那铁路火车的速度,真正的河风扑面而来,浓郁的水汽就在他的附近,道道水汽让他感受到了这河道之上难以言喻的清新。
“这便是我大明。”
蒸汽轮船所带来的震动,远非工部之人所想象的那般简单。
新时代终将淘汰旧时代,所以原本的旧式轮船几乎价格暴跌,而蒸汽轮船价格则疯狂上涨。
那些民工依旧有用。
一个个也都在工部的安排之下开始学习。
不会让他们出现生活上的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