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东林党气炸了
大明不缺人才,很快之前让人举荐提拔的人才到了。
毕懋康很快就到京城担任顺天府丞,他虽然在政治立场上跟当前朝廷契合度一般,但是天启皇帝对于火器的重视却很契合他的志趣。
带着这种矛盾的心情,直到听说天启皇帝御驾亲征,毕懋康几乎要扼腕叹息,几乎认为大明要被这个年轻自大的天子葬送。
但是结果是大胜而归,还是大败努尔哈赤,击杀、俘虏敌人重要将领大胜而归。
毕懋康震惊了,他知道这是一位有抱负的帝王,绝不是认不清自己实力轻易浪战的轻率之人。
等到友人王徴给他写信告知这次大战的过程,尤其是运用火器取得重要战果以后,毕懋康终于知道这位帝王究竟有多么苦心孤诣振兴天下。
然后他就被天启皇帝提拔了。
“臣毕懋康,叩见陛下。”
“爱卿平身。”
朱由校打量着这位明末火器专家,只见他其貌不扬,但是眼神中自有一股认真的气质。
不愧是搞监察、水利、书院、书法都有成就的人才,优秀的人在很多行业都能取得不俗的成就,毕懋康正是这样的人。
“爱卿巡按陕西有功,此次平定叛乱、出征草原、击败建奴,都有陕西兵马和人才的持续奉献支持,可以说没有陕西兵马入京和援辽,这仗没法赢。爱卿巡按当地,配合朝廷调动兵马和人才,朕记得你的功劳。”
毕懋康却道:“谢陛下,但臣以为陕西往外输出过多,现在有防务削弱的风险。”
朱由校点了点头:“正因为如此,朕才在辽东取胜以后转入防御,耐心消化战果继续激发潜力并深化改革。反之如果继续调兵调物资,那就是拆东墙补西墙,削弱其他地区的防务。”
毕懋康心中很惊喜,天启皇帝根本不穷兵黩武,而是擅战却能理智面对战争,绝不贪图战功。
“陛下英明。”
朱由校快速进入主题道:“爱卿可知道两年前顺天府参与叛乱的事?”
“臣知晓,当时顺天府府丞宋师襄等人参与叛乱,还攻入东宫作乱。”
“没错。朕升你当顺天府的二把手,除了搞火器改进发明,推动顺天府辖区各工坊革新以外,还希望爱卿可以带动顺天府新的风气。
你曾治水、抗旱、救助灾民,都亲临一线,这回京城顺天府也需要这种做法。你开创的济南历山书院,虽然在孔子故乡附近,却不拘泥于儒家典籍,而是鼓励各种文风和思想。京城的公共学堂正需要你的兼容并包风气。”
陛下都知道!
毕懋康心里很惊讶,原以为天启皇帝不会知道自己做的这些事。现在陛下很清楚,而且正希望自己发扬。
“还有火器方面,王徴会跟你讨论自生火铳的事,这是朕和他在前线就讨论过的改进方向,爱卿可专门研究此物。还给你王恭厂顾问的身份,多参观和提建议吧。”
“臣谢陛下,一定不辜负期待!”
一个任用人才,鼓励创新务实的时代来了。
朱由校提拔一批批人才,让他们放开手脚去做。
给武将放松言官的压制,大明最能打的将领们都是天启的支持者。给有功将士以尊重、地位和学校,这些将士和他的家人们都是天启最坚定的支持者。
工匠地位提升、农民减少人丁税,虽然还没在整个大明落实,但是所有试点和推行的区域,都得到了工匠、农民的拥护。
地主当然有人利益受损,但他们绝不是抱成一团的死党,比较聪明的搭上了改革之风地位提升了。
有本事的人才会成为新朝重要的官员。
新科进士们和毕自严、毕懋康等人才都很支持天启皇帝改革,一下子成了热门红人。
东林党这边可有些坐不住了。
都想振兴天下,怎么他们就能大施拳脚,我们就只能变成聒噪的旧臣?
正在此时,左光斗推荐的同乡人才到京城了。
吏科给事中阮大铖。
“好好好~这回我们东林这边也有新鲜血液到重要岗位,这回可以调查哪些大臣失职,尤其是要对能力差、犯错误、道德败坏者弹劾,这一定是一个正义的举动,能获得天下有道德和正义感的人的青睐。”
他们指望阮大铖来开炮,结果第一炮打了自己人。
“赵南星在大明皇家学院,不知研究了什么,最好换个位置去做一些务实的事。
杨涟不懂实际情况,这个兵科给事中不懂打仗,如何能监查好真实战功和前线冒功?
礼部尚书孙如游不干正经事,陛下年纪已经符合大婚,大明需要有继承人,这样国才安稳。
缪昌期、周延儒、左光斗都是混事的,如果不好好反省都该回家让出位置来......”
然后他还骂了很多人,包括内阁首辅方从哲、蓟辽总督文球等非东林的重臣。
不分东林还是天启或者中立的官员,阮大铖看着没有做到他心中理想状态,就全都开喷。
东林党气炸了!
他们喷别人很开心,被别人喷了或者抢了位置,那就根本不能容忍。
就跟历史上一样,阮大铖迅速被东林党清除,化为异己分子。
杨涟直接跟阮大铖摊牌,说他是个啥也不懂的白痴。
赵南星认为吏科给事中的位置应该由东林骨干魏大中担任,魏大中非常刚直,但是有脑子不会喷自己人。
现在让阮大铖把这个“香饽饽”拿走了,魏大中没被提拔任用。
赵南星公然表示东林一起把阮大铖撵走。
左光斗举荐的阮大铖,他专门找到阮大铖私聊,结果一顿饭没吃完就气呼呼地从阮大铖府上骂着出来了:“我真是瞎了眼,把你叫来京城!”
阮大铖懵了。
我就说了几句真话,怎么就成众矢之的了?
朱由校第一时间拿到了东林的动态,冯铨早早做了举报,希望通过举报获得飞黄腾达和对东林缪昌期等人复仇。
“看来可以添一把火~”
朱由校现在要对付东林党了,不服从自己不是干掉他们的最主要原因,而是站着位置不参与改革和发明,耽误大明继续改革。
那才是不能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