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梁王者,大才也
除了朱由校和东林党非常关注苏州和江南的情况,并争取当地力量的支持,还有一个人也在江南谋划布局。
梁王朱由检。
之前他暗中支持王安、东林党和朱纯臣叛乱,最后被敲打教育后,封梁王预备就藩无锡。
当时因为朱由检年纪小,所以说是五年后就藩无锡。
现在已过了两年,朱由检也十二岁了,心思比之前更加沉稳。
“去无锡就藩,未必不是件好事,关键是皇兄绝不会让我真掌握多少资源。”
朱由检深知自己被朱由校派人暗中盯着,明着采取一些行动肯定被发现,于是假装低调了两年,细细谋划了在江南发展崛起的计划。
“皇兄要摊丁入亩对大户们加税,必定得罪很多人,而我可以对他们减税,对正常的军户和百姓正常收即可,何必去与民争利?”
朱由检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他要是当了皇帝,做梦也会与民争利。
可是东厂、锦衣卫对他盯得很紧,让他空有雄心和计划,却一直没法实施。
尤其是朱由校南下平叛和北上辽东之时,王体乾一直亲自布置心腹盯着,让他感到很大的压力,甚至担心如果朱由校出现不测,王体乾会第一时间下毒手而不是拥立。
可朱由校得胜以后,忽然把王体乾给叫到辽东去了。
整个京城、皇宫和朱由校的班底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之中。
王体乾不在,盯梢的人也少了。
朱由检也佯装很恭喜皇兄取得大胜,借机骗过剩余监视的人,让人以为他跟皇兄感情好得很。
然后他买通了观察了一年发现可以买通的人,又通过自己心腹宦官王承恩假装在京城经商,伪装出自己最多脱离监控也就是贪点财,然后秘密派遣看似不起眼的真正心腹太监王坤去了江南。
王坤到了江南,秘密会见南京兵部尚书张鹤鸣。
这位张鹤鸣别人都快忘记了,但他记得非常清楚,在自己被封梁王之前,皇兄朱由校先把要北上有实权当兵部左侍郎或者蓟辽总督的张鹤鸣,给搞到南京当兵部尚书,实际军权又给了武勋和太监,没让张鹤鸣掌握多少兵权。
张鹤鸣自视甚高,觉得自己正该掌握兵权立功扬名,结果到南京养老,他对天启皇帝是对此颇为不满,却一点也不敢说。
朱由检派心腹太监王坤来见他,两人是一拍即合,都指望着以后在江南做出政绩和名声。
“老臣张鹤鸣,久闻梁王殿下仁义聪慧,期待殿下能到江南振兴。”
“张大人,殿下到三年后便到无锡,目前陛下已经丈量完田亩,但是暂未定下给梁王殿下封多少土地。此事殿下以为,地在于精不在于多,少而精不伤士绅百姓。”
“殿下仁慈,不知老臣可以如何帮忙?”
张鹤鸣知道朱由检派人专门来找他,必然是有事要安排。
“只需帮忙联系土地多、佃农多、影响大的本地员外们,他们都是对摊丁入亩比较厌恶的好人,被过分盘剥打压。”
张鹤鸣想了想还是不太明白:“他们确实对摊丁入亩不满,可是支持摊丁入亩的人更多,如今江南搞摊丁入亩没法阻止啊。这么做有什么意义?”
太监王坤嘿嘿一笑:“哪能让他们去反对,而是让他们给朝廷提建议,苏州、无锡地少人多,提议万万不能给梁王封地过多。”
“啊?这样不是不利于梁王殿下吗?”
“哎呀呀,您别想那么多,如果当今陛下真的给亲弟弟土地又少又差,那一定会被人说刻薄。陛下和他的宠臣们绝不会让他背这个名声,所以给的地反而会精。地不多但是精。”
“妙!”张鹤鸣离开朝廷中枢和事务职务已久,脑子确实不算灵光,到现在才理解朱由检计划的第一步。
“接下来......给老员外们许诺,梁王殿下会把手中最好良田的产业,用于支持老员外们的产业。需要种经济作物,我们改稻为桑。需要粮食或者仓库,我们便提供支持。总之在产业上共进退,甚至是梁王靠着大家伙~”
“懂了,梁王殿下果然仁慈谦逊,一定会得到江南大族们的支持。”
王坤又继续道:“到时候梁王方便影响南京六部,会跟镇守太监和魏国公不对付。如此可以减少陛下和朝廷的担心,还能让舆论不利于镇守太监和魏国公,到时候南京六部和江南大族,必然有人支持张大人掌握更多军权,以后能立功平定倭寇。”
“平定倭寇?”张鹤鸣想了想恍然大悟:“明白了,陛下派兵进入高丽,倭国必然蠢蠢欲动,又会有倭寇来袭绕富庶的江南,到时候老臣一定能立功扬名。”
这是一个长期计划,朱由检计划在江南长期站住脚,并且一直让江南有驻军,领导驻军和兵马的文臣倾向于自己这边。
几天后,王坤和朱由检其他个别心腹,又拜访了当时还在江南的黄尊素。
这位东林党军师在和王坤密谈之后,才没职位也北上京城,给东林党提供智慧并助拳。
......
“梁王者,大才也~”
朱由校对自己的弟弟不吝啬称赞。
前提是只在政斗权谋方面~
王体乾听了天启这么称赞梁王,心中还是觉得梁王的把柄不算多,这次钓鱼不太成功啊。
“只有张鹤鸣等个别人,并没会面赵南星、叶向高等在京的东林党大佬啊,不利于陛下对付迂腐的东林顽固们。”
“不不不,王体乾你想一想,朕是要自己对付东林党吗?”
“回陛下,当然不需要您亲自下场对付他们这点老顽固。”王体乾很清楚天启要是真想自己灭了他们,那早就做了。
朱由校又问道:“那你觉得,朕想让你们去灭他们吗?”
这回王体乾想了想;“奴婢觉得陛下似乎不想我们出手去对付东林。”
“对,你们出手会被士林敌视,一见到非士林的人对付东林,士林内部就会立刻同情他们了。”
“堡垒往往是从内部攻克的。”朱由校觉得自己给身边人的提醒够多了,对付东林的最好办法是让东林自己都斗起来。
这次给东林党釜底抽薪的,梁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