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0章 密会!
王羽小心翼翼地敲开李府侧门,被心腹管家引到内室。
一进门,就看到李弼同样脸色惨白,坐立不安,桌上也放着一枚一模一样的令牌!
两人对视一眼,瞬间都明白了对方的遭遇。
“李兄,你也……”王羽声音干涩。
“唉!”
李弼长叹一声,重重坐在椅子上:“来了,都来了!看来楚宁是志在必得,这是要让我们自己先乱起来啊!”
“那我们该如何是好?”
王羽急切地问道:“太后那边态度坚决,要死守到底!可……可这城真的能守住吗?”
“军凶悍,连陛下二十万大军都……我们若是跟着太后一条道走到黑,只怕……”
李弼眼神闪烁,压低了声音:“守?拿什么守?太后不过是困兽犹斗!”
“她拉着我们陪葬,我们难道就真傻乎乎地跟着送死?”
“可是……若是暗中投楚,风险也极大,万一被太后察觉,那可是灭门之祸!”
“是啊!”王羽愁眉苦脸:“进退两难,进退两难啊!”
这一夜,常安城内许多府邸都上演着类似的密谈。
官员和世家们三三两两,秘密聚在一起,商讨着家族的命运和个人的前程。
投降的诱惑与对太后狠辣手段的恐惧,如同两条毒蛇,撕咬着他们的内心。
原本就因为前线惨败而动荡的人心,在锦衣卫这精准而阴狠的“夜访”之后,变得更加风雨飘摇,暗流汹涌。
一股无声的投降暗潮,正在这座即将被战火笼罩的帝都深处,悄然滋生。
常安城的夜色,在恐慌与密谋中显得格外深沉。
户部侍郎王羽与光禄大夫李弼的密会,仅仅是个开始。
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和普遍性后,两人决定冒险召集更多地位关键、且可能同样收到“警告”的官员,进行一次秘密商议,试图统一立场,至少也要摸清大多数人的想法。
地点选在了李弼府中一间极为隐蔽的地下密室。
烛火昏暗,映照着几张或苍白、或焦虑、或阴沉的面孔。
除了王羽、李弼,受邀前来的还有卫尉张韬、太仓令赵明、以及几位在朝中颇有影响力的清流言官和世家代表。
众人落座,气氛凝重得几乎能滴出水来。
无需过多寒暄,王羽率先开口,声音低沉而沙哑:
“诸位,深夜相邀,实属无奈,想必诸位府上,今夜也未必安宁吧?”
他这话一出,在场除了极少数一两人面露茫然,其余大多数人脸色都变得更加难看。
有人下意识地摸了摸胸口,仿佛那里藏着什么烫手的东西。
卫尉张韬性子最急,猛地一拍桌子,低吼道:“妈的!那些楚国的鹰犬,简直无法无天!竟敢深夜潜入我等府邸,出言威胁!”
“这常安城,还是不是我大汉的常安了?!”
太仓令赵明则是一脸忧色,叹道:“张卫尉,现在说这些气话有何用?”
“关键是……我们该怎么办?太后态度坚决,要死守到底,可楚军……楚军势大啊!”
这时,一位素以刚正耿直著称的老御史,姓陈,须发皆白,闻言猛地站起身。
他情绪激动,虽然压低了声音,却依旧能感受到他的愤慨:
“诸位!我等世受汉禄,身为汉臣,岂能因敌人几句威胁,就心生怯懦,妄议投降?”
“常安乃国都,社稷宗庙所在!太后与殿下尚在城中,我等臣子,自当尽忠职守,与城共存亡!”
“否则,有何颜面去见九泉之下的列祖列宗?”
陈御史的话,代表了一部分深受忠君思想影响的官员的想法,立刻得到了另外几位官员的低声附和。
“陈御史所言极是!大丈夫立于天地间,岂能贪生怕死,屈膝事贼?”
“楚国乃虎狼之邦,即便投降,又岂有好下场?不过是与虎谋皮!”
然而,另一批人立刻提出了反对意见。
一位掌管文书机要的郎中令反驳道:“陈老御史,忠义固然重要,但也要审时度势!”
“如今形势比人强!我大汉二十万精锐一朝丧尽,陛下……陛下也已殉国!”
“国力已衰,如何能挡楚国虎狼之师?坚守?不过是徒增伤亡,让满城百姓跟着陪葬!”
他旁边一位与世家大族联系紧密的官员接口道:“没错!更何况,楚国如今已据有七国之地,实力远超我大汉!”
“放眼天下,还有谁能与之抗衡?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大周王朝当初不也是力战不敌后,举国归降的吗?”
“听闻楚宁并未苛待周室,反而给予了封爵优待,若我等能助楚王和平接管常安,免去一场刀兵之灾。”
“或许……或许还能为新朝效力,保全家族富贵,这未必不是一条出路啊!”
“荒谬!”
陈御史气得浑身发抖,指着对方鼻子骂道:“尔等这是卖主求荣!大周归降,乃亡国之耻,岂能效仿?”
“我大汉四百年基业,岂能断送在我等手中?!”
“陈御史!你口口声声忠义,可曾想过城破之后,楚军屠城怎么办?”
“你我的家眷怎么办?难道要让他们都为这虚无缥缈的忠义陪葬吗?”
另一位官员激动地喊道。
“贪生怕死之徒!尔等读的圣贤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迂腐!不识时务!你要做忠臣,何必拉着全城人一起死!”
两拨人各执一词,争论迅速升级。
一方高举忠义大旗,斥责对方贪生怕死,卖国求荣。
另一方则强调现实残酷,认为无力回天,投降是无奈却明智的选择,甚至搬出大周的例子来证明投降并非绝路。
密室内声音越来越大,虽然都极力压抑,但激烈的争吵依旧让气氛变得剑拔弩张。
王羽和李弼作为召集人,看着眼前这分裂的场面,心中更是焦灼。
他们原本希望能商议出一个统一的对策,无论是战是和,至少内部要稳住。
可现在,分歧如此之大,根本不可能达成共识。
王羽不得不站出来打圆场,他提高声音道:“诸位!诸位请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