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0章 维稳!

“臣等领旨!定当竭尽全力,为陛下分忧,稳定常安,不负陛下信任!”

几人纷纷领命。

其中,背上伤势不轻的李弼,更是强忍着剧痛,努力将身体挺直了几分。

他敏锐地意识到,这是在新主面前表现忠心和能力的绝佳机会。

稳定民心的第一要务,便是这安民告示!

内容、文笔、张贴的时机和范围,都大有文章可做,做好了,便是首功一件!

他立刻向前挪了一小步,因动作牵动伤口,额头上瞬间沁出细密的冷汗。

但他还是强行保持着恭敬的姿态,声音带着一丝因疼痛而产生的沙哑,却异常坚定地开口道:

“陛下!安民告示一事,关系重大,刻不容缓!”

“臣……臣虽驽钝,且身上带伤,然深感陛下知遇信任之恩。”

“愿即刻着手,拟定文稿,调派人手,务必在明日天亮之前,将安民榜遍贴常安城内外大小街巷,以安兆民之心,彰显陛下仁德与天威!”

他这番主动请缨,姿态做得十足,既表了忠心,又凸显了自己带伤工作的不易与积极。

楚宁的目光在他那张因忍痛而有些扭曲,却又充满急切表现的脸上停留了片刻。

那深邃的眼眸中,闪过一丝极淡的、难以察觉的讥诮。

“准。”

楚宁只回了一个字,简洁而有力。

李弼如聆仙音,激动得差点忘了背上的伤想要深深一揖,幸好及时忍住,只是连声道:

“谢陛下!臣遵旨!臣即刻去办!”

看着李弼在两名小宦官小心翼翼地搀扶下,依旧努力加快脚步离去的身影。

再看看王羽、张韬等人那掩饰不住的兴奋和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的姿态。

楚宁缓缓转过身,重新将目光投向远处沉沉的夜空。

留下这些人,利用他们,不过是权宜之计。

他们今日能叛汉,来日若利益足够,未必不会叛楚。

他们的贪婪和投机,此刻正是维持常安城表面稳定最有效的工具。

等到大楚的根基在此地扎稳,这些前朝的“功臣”,自然有他们的去处。

用人之道,在于知其所能,亦知其所以能。

此刻,就让他们在这最后的舞台上,再尽情表演一番吧。

夜色深沉,常安城的新篇章,才刚刚掀开一角,而其中蕴含的血色与权谋,远未终结。

晨曦微露,驱散了常安城上空最后一缕硝烟,却未能完全抚平这座千年古都的惊悸与创伤。

街巷之间,断壁残垣犹在,血迹虽经粗略冲洗,却仍在青石板的缝隙间留下暗沉的印记。

百姓们紧闭门户,偶有胆大者透过门缝窥视,眼中也满是惶恐与不安。

这座城池,需要一剂强有力的镇静剂。

就在这片惶惑的氛围中,一阵阵清脆的锣声划破了清晨的寂静。

一队队身着旧汉官服,却臂缠崭新楚军标识布条的吏员,在少量楚军士兵的护卫下,出现在了常安城的主要街口。

他们手中捧着还散发着墨香的大幅告示,小心翼翼地将其张贴在城墙、市集牌坊、乃至里坊的告示栏上。

为首的,正是背伤未愈、脸色苍白的李弼。

他几乎是咬着牙,强撑着站在东市的公告板前,亲自监督着吏员将那张盖有他新鲜出炉的“大楚暂领常安民政事”印信的安民榜张贴平整。

每一下动作都牵扯着他背部的伤口,带来阵阵刺痛,但他脸上却洋溢着一种异样的红润,那是权力欲望得到初步满足的兴奋。

安民榜的文辞,是他昨夜在油灯下,忍着剧痛,字斟句酌,反复推敲至深夜的成果。

开篇便以“大楚皇帝陛下”名义,宣称“天命革鼎,神器有归”,将楚军的进入定义为“吊民伐罪,革除暴汉苛政”,极力淡化战争的侵略色彩,强调新朝的正义性与必然性。

榜文核心在于承诺:大楚皇帝仁德,只惩首恶,不咎既往。

前朝官吏,只要诚心归附,皆可留任录用。

士农工商,各安其业,勿生疑虑恐慌。

楚军将士,军纪严明,严禁扰民,若有劫掠百姓、奸淫妇女者,一经查实,立斩不赦。

同时,榜文还宣布即日起解除城内戒严,开放部分市场,保障民生供给。

这安民榜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死水,瞬间在常安城内激起了千层浪。

百姓们起初不敢靠近,只在远处观望。

待有识字之人壮着胆子上前,磕磕绊绊地将内容念出,人群中开始响起窃窃私语。

当听到“不咎既往”、“各安其业”、“严禁扰民”等关键字眼时,那弥漫在空气中的浓重恐惧,似乎终于被撬开了一丝缝隙。

尽管疑虑并未完全打消,但至少,生存的本能让他们看到了一丝希望。

市井坊间,开始有了些许生气,紧闭的店铺,也试探性地卸下了一块门板。

李弼看着逐渐聚集起来的人群,听着那细微的议论声,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他甚至在两名随从的搀扶下,努力挺直腰板,用尽可能温和的语气,对围观的百姓解释道:

“诸位乡亲勿忧,陛下仁德,只诛首恶,绝不牵连无辜。”

“大家各自回家,该做生意的做生意,该种地的种地,只要安分守己,我大楚保你们身家平安!”

他的表演,连同那张措辞谨慎的安民榜,成为了楚军接管后释放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稳定信号。

而李弼的同僚们,王羽、张韬、赵明等人,也并未闲着。

他们深知,单靠一纸文书难以真正安定人心,必须辅以实实在在的行动。

王羽,熟悉城内三教九流。

他迅速召集了旧部以及城内各坊的坊正、里长,甚至一些有影响力的帮会头目。

在一处临时征用的大宅内,他恩威并施,一方面强调楚军法令森严,要求他们管好各自地盘,不得滋生事端

另一方面,则承诺只要配合维持秩序,他们原有的地位和利益可以得到保障,甚至暗示未来会有好处。

这套黑白两道通吃的手段,迅速建立起一张底层控制网络,有效地遏制了可能出现的趁火打劫、地痞骚乱等现象,确保了街面的基本秩序。

当然,另外几人也没闲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