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苏秩接单,看风水驱邪祟?

朱元璋走后,

苏秩抬头看向道观那被雷劈出来的大洞,自言自语道:“得修修屋顶了,不然一场大雨下来,三清老祖怕是得敲打我了……”

拿出手机,苏秩看了一眼银行卡里的余额,

“昨天卖了五枚洪武通宝,赚了6千块。”

“找人来修屋顶的话,恐怕得花一两千……”

苏秩手里虽然有朱元璋给的玉佩和镶玉腰带,但他总不能拿这些东西去镇上的古玩店卖吧?

就算把店和店老板卖了,估计也买不起他手里的玉佩,更别说是玉腰带了。

而且这种价值极高的文物,估计苏秩只要一拿出来,就会被抓去踩缝纫机……

但房顶还是得修,苏秩只能再次骑上电马儿前往镇上。

苏秩来到镇上时,有认识他的人笑着问道:“哟!是小秩啊!你爷爷呢?”

“我爷爷去世了,李叔你身体还好吧?”苏秩客气回应。

“啥?老道长走了?”李叔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住。

随即,他换上一副惋惜的神情,说道:“唉,真是可惜啊。我现在这老风湿也是越来越严重了,熬一天算一天吧。”

没走多远,街边又有一位刚买菜回来的大妈,热情跟苏秩地打招呼道:“小秩啊,你这是上哪儿去,你爷爷咋没跟你一块儿?”

苏秩无奈,只得再次重复道:“大妈,我去镇上办点事儿,我爷爷不在了。”

大妈一脸惊愕,嘴巴张得老大:“哎呀,这咋回事儿?!老苏人多好的,怎么说不在就不在了呢?小秩,你别太难过,自己照顾好自己。”

“嗯,谢谢大妈。”苏秩强颜欢笑,加快了电动车的速度。

爷爷在世的时候,帮了镇上不少居民的忙,所以在镇上还是有些名声的。

苏秩不想老是被人问爷爷的事情,于是干脆拉下头盔的玻璃罩,带上口罩把自己遮蔽起来。

苏秩要找泥瓦匠张叔,店铺在集市旁边不远处。

来到店铺前时,张叔正坐在门口的小马扎上,抽着旱烟,面前还摆着一些简单的工具。

苏秩取下头盔、口罩走上前去,招呼道:“张叔,在忙吗?”

张叔抬起头,看到是苏秩,笑着说:“这两天不忙,要修道观吗?”

“对啊,昨天道观大殿的屋顶破了个大洞,您看能不能帮忙修修?”苏秩说明了来意。

张叔笑道说:“这话说的……必须能修啊,老苏可是帮过我不少忙呢!”

说完后,张叔又问道:“大概是多大的洞,我看看要准备多少材料。”

“直径大概有一米左右,可能得多换点瓦片。”

“行,我心里大概有数了,”张叔点头道,说道:“你家道观的瓦我已经换了很多次了。”

说完,张叔忽然又补充道:“叔这儿也有个事儿也要麻烦你爷爷,明天正好去跟老道长说说。”

苏秩嘴角抽了抽,说道;“张叔,我爷爷已经走了,昨天刚刚下葬。”

“啊?!”张叔被这突如其来的讯息给惊得呆住了。

好一会儿他才回过神来,问道:“咋回事儿,前几天都还看到老道长在帮人驱邪镇煞,怎么突然间就不在了?”

“就是从那天回来后,爷爷身体就一天不如一天。前天他交代我看好道观后就撒手人寰了。”

“唉……老道长这么好的人,老天真是不长眼啊……”

“张叔,你找我爷爷有啥事?”

虽然苏秩爷爷走了,但听到苏秩问起,张叔还是说起了他的事情,

“我有个亲戚,他们家修了个新房子。

但自从搬进去后,全家人就老倒霉,而且有时候半夜,会听到一些怪声声。

他们怕家里有脏东西,或者风水不好。

这不寻思着,想让你爷爷帮忙看看风水,再开坛做个法,驱赶一下脏东西。”

苏秩闻言,只能尴尬笑了笑说道:“那这事儿我帮不了你了……”

张叔却上下打量着苏秩,说道:“小秩,你跟你爷爷学了这么久,多少也懂点那方面的东西吧?你就当帮叔一个忙,去看看行吗。”

苏秩刚想拒绝,张叔又接着说:“再说了,现在都讲科学了。也不是说你爷爷搞封建迷信啊,反正这种事情,信则有不信则无,其实也没那么打的讲究,就是找个心理安慰。

你就跟叔过去看看,再装模作样开个坛,做个法,只要做得像那么回事儿就行。

到时候红包肯定少不了你的。”

苏秩心里,却还是有些犯难。

他虽然跟着爷爷学了些风水知识,但真要像爷爷那样去给人看风水、做法事,他还是没什么把握。

不过想着道观那破了的屋顶还得花不少钱。

犹豫了一会儿,苏秩咬咬牙说:“行吧,张叔,我去试试。不过事先说好,我可不敢保证一定能行。”

张叔一听,磕了磕叶子烟烟杆,高兴的说道:“成!明天我先去帮你补屋顶,补好了我们再一起我亲戚家。

他家离这儿不远,就在镇外十多里的一个村子里,明天我带你过去。”

“好吧,明天见……”

……

与此同时,朱元璋的时空里。

朱元璋连云奇都没有带,只带着几名贴身护卫,骑着汗血宝马,就朝着应天府狂奔而来。

紫金山就在应天府东侧,路程大概也就十公里不到。

不到半个时辰,朱元璋一行便已回到皇宫。

朱雄英,

生于洪武七年(1374年)十月二十七日,

为明太祖朱元璋的嫡长孙,皇太子朱标的嫡长子,生母太子妃常氏。

常氏是大明开国第二武将,开平忠武王常遇春的嫡长女,与太子朱标属于娃娃亲。

人常言明太祖朱元璋就是一柄利刃,而马皇后则是他的刀鞘。

马皇后在世时,朱元璋的性情还算有所收敛。

即便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发,他起初也只是诛杀了左丞相胡惟庸、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等几人,并顺势废除了宰相制度。

可马皇后一去世,朱元璋就直接杀麻了。

洪武二十三年,朱元璋颁布《昭示奸党录》,重新翻查胡惟庸案。

这一次,朱元璋以伙同胡惟庸谋不轨的罪名,处死了韩国公李善长、列侯陆仲亨,还有已故滕国公顾时的子孙等一众开国功臣。

又因胡惟庸通倭、通北元之事,追究其党羽,前后共诛杀了3万多人,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胡狱”。

y还有人说,懿文太子朱标,号称古往今来地位最稳固的皇太子,是明太祖这把利刃的刀把。

朱标在世时,还可以拉着点老朱,保下部分官员。

朱标意外去世后,与胡惟庸案齐名的明初另一大案——蓝玉案,紧接着就爆发了。

蓝玉案中,族诛一公、十三侯、二伯,前后牵连诛杀一万五千多人。

史称“元功宿将,相继尽矣。”

也就是说,明朝开国的那些有功之臣和老将,差不多都被老朱杀光了。

除马皇后与皇太子朱标外,再无人能约束明太祖。

不过历史上曾还有一个本可充当刀镡,令朱元璋稍稍削减些杀心的人物:嫡长孙朱雄英。

奈何他幼年夭折了。

朱雄英年龄小,得了天花后很快人就没了。

而马皇后也因为照顾染上了痘疹的朱雄英,自己也被传染上了痘疹。

朱雄英生病后,马皇后与两名宫女留下照顾他,被隔离在朱雄英的寝宫里。

到如今,朱雄英的病情已经十分危急了。

马皇后身上,也开始长起了水泡。只是作为成年人,她的抵抗力要强一些,病症发展没有朱雄英那么快。

东宫之中,气氛十分凝重,压抑得让众人有些喘不过气来。

太子朱标一脸憔悴,在寝宫外不停地来回踱步。

太监、宫女跪在寝宫两旁,低着头,大气都不敢出。

御医们站在门口,三五成群的商讨着病情。

他们已经用尽了自己能想到所有的办法,可马皇后的病情依旧不见好转,反而愈发严重。

现在御医们已经无计可施了,只能不时的摇头叹息,祈祷陛下不要真的大开杀戒才好。

就在此时,东宫外忽然响起马蹄声。

紧接着,太子朱标就看到朱元璋竟然直接纵马冲了进来!

“陛下?!”朱标有些诧异的喊道。

朱元璋看到朱标,他来到近前后,立马减速,然后一个飞身直接翻身下马。

朱标连忙上前搀扶有些站立不稳的朱元璋,然后问道:“爹,您这是怎么了?”

朱元璋抓着朱标的手,很是兴奋的说道:“标儿,咱求到药了,可以救你儿子和母亲了!!”

朱标听到父亲的话后,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难以置信和惊喜。

但很快,他眼中的惊喜又被疑惑所取代。

“爹,您这药是哪来的?”朱标问道。

痘疹无药可治,朱元璋又能去哪求到救治母亲的药?别上了贼人的当啊!

“咱得先救你娘,其它的容后再说!”朱元璋现在不想多做解释,挣开朱标的手就要往寝宫里冲。

哪想到,朱标却突然上前一步,从背后抱住了朱元璋,焦急地说道:“父皇,不可啊!母亲身患痘疹,这病传染性极强且无药可医,您不能进去啊!”

御医们这时候也纷纷来到朱元璋面前跪下,说道:“陛下,太子所言极是!

这痘疹传染性极强且凶险万分,您万金之躯,切不可涉险啊!”

“放开!老子有药可治痘疹!”

“不放!您不能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