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慨然赴死,守住大宋最后的气节
但可惜的是,仅凭岳飞一人,已经无力扭转大宋之败亡。
岳飞眼眶泛红,扶起陆秀夫,声音哽咽着说道:“陆相……岳某…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风波亭时的无奈,岳飞提前在这里感受到了。
陆秀夫闻言,脸色一片苍白。
岳飞见状,又看了一眼正好奇大量自己的小皇帝,心中极为不忍。
他无奈之下,望向苏秩,眼中确实乞求的神色。
苏秩摇了摇头,说道:“贫道无法插手凡人之间的争端。”
岳飞并不怪苏秩,因为苏秩也没有出手帮过老朱和诸葛亮。
他虽然是神仙一般的人物,但也要受到“天道”的约束。
否则,以他的神通,岂不是随随便便就改变了天下大势。
陆秀夫听到苏秩的话后,立马明白,带着岳飞跨越时空而来的,正是这位看起来非常年轻的道长!
“仙君!求您救救大宋百姓,救救大宋江山吧!!”陆秀夫跪在苏秩面前,以头重重磕着甲板。
苏秩对他施加了一道【缚灵锁】,让他不能动弹后,这才解释道:“很抱歉,现在的大宋已经无力回天了。”
陆秀夫,面如死灰。
大宋,真的没救了吗?
那岳鄂王来此,又是为了什么?
苏秩对岳飞和陆秀夫说道:“你们去船舱里说话吧,在此之前,我会帮你们看着外面。”
说完,他解开了【缚灵锁】。
岳飞连忙上去扶住陆秀夫,然后说道:“陆相,岳某来此,其实只是想见见我大宋最后的慷慨悲歌之士……”
两人眼对眼,眼中全是惺惺相惜。
岳飞与陆秀夫相互搀扶着,走进了船舱。
朱元璋看着小皇帝蹦蹦跳跳、天真无邪的身影,有些不忍的问道:“道长,真的不能帮帮他们吗?”
“能帮的话,我早就动手了……”苏秩叹息道:“但我不能出手,不代表你们不能出手啊!你和孔明二人,不是都学了【长生诀】吗,现在又和进展?”
老朱、诸葛亮闻言,有些尴尬的笑了笑。
李世民听到这话,顿时心中一惊,暗道:“我擦!你两个不声不响的,竟然开始修炼长生了?”
不过转念一想,
诸葛亮和朱元璋是唯二经历过【世界模拟考核】的,
所以才能有那么多功德值去兑换【长生诀】,只要他李世民也顺利通过考核,那么也可以踏上长生不老的道路。
想想,都有点小激动呢!
诸葛亮说道:“不瞒道长,我到现在都没有‘感气’,不过身体确实有不少改善。”
朱元璋也说道:“我跟妹子日夜勤练,身体大有改善,只是也没有‘感气’……”
苏秩笑道:“不着急。资质好的人,也需要两三个月才能感气,普通一点的一年半载都是正常。
更何况,你们的世界灵气虽然还有,但也比较稀缺。
我建议你们去灵气比较充足的大山之中修炼,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
“多谢道长指点!”诸葛亮、朱元璋恍然道。
李世民则把苏秩的话,默默记在了心中。
就在此时,
有传令兵跌跌撞撞跑来,一边跑,一边喊道:
“元军,快冲破中军了!”
“陆相,请速速掩护……陛…下,突…………围!”
说到“突”字的时候,传令兵已经扑倒在地。
围字,几乎是用尽了身体最后一丝力气,挤出来的。
苏秩等人看去,这才发现传令兵的身后,还插着三支箭矢。
“留给宋朝,留给岳飞和陆秀夫的时间……不多了。”苏秩缓缓闭上了双眼,有些不忍去看接下来的那悲壮的一幕幕场景。
与此同时,船舱里面。
岳飞正在为陆秀夫,一边展示着他特意带来的《大明疆域图》,一边解释道:“随我一起来的,还有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汉丞相诸葛亮,大唐皇帝李世民……那位‘仙君’是玄臻真君,神通广大,能穿越古今时空。”
陆秀夫听得目瞪口呆。
朱元璋他不知道。
但李世民、诸葛亮,那可是震铄古今,如雷贯耳啊!
“唐王李世民,汉相诸葛亮?”陆秀夫呐呐的重复了一遍。
“是啊!是他们俩。”岳飞叹息道:“我与他们讨论过多次了,此时的大宋确实已经无力回天了。”
“但被蒙元占领的大宋河山,被朱元璋给收复回来了。不仅如此,他还收复了燕云十六州,甚至还把蒙元赶到了沙漠深处,再也不敢回来。”
陆秀夫的目光,落在疆域图上,手指指甲已经掐进掌心,却浑不知自知。
“岳鄂王……”良久之后,陆秀夫终于开口道:“我这个时刻的大宋,已经无力回天了。
但您那个时空的大宋,还有机会!
请您,务必要改变结局,救救大宋救救大宋百姓啊!”
岳飞来这里,就是为了寻找陆秀夫、张世杰这样的同道中人。
在他的世界里,他真的太孤单了。
“陆相,我会的……我会尽我所能,改变大宋结局!”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阵阵拍门声,侍卫在外面喊道:“陆相,陛下,贼人已经杀来了!!!”
陆秀夫脸色煞白,但神情却没有恐慌。
他对岳飞说道:“岳鄂王,您一生立志北伐,虽死不屈。”
“陆某庸碌,无力回天……”
说到这儿,他猛地转身,看向一旁还在跟侍女玩耍的赵昺,眼神瞬间变得决绝。
他看向岳飞,轻声说道:“事已至此,陛下不可再受辱。”
岳飞懂了他的意思,路上露出不忍的神色,但并没有去制止。
大宋存续了319年,被后人诟病了300多年。
但对于崖山最后这一幕,却表达的几乎都是赞扬和尊敬。
“崖山精神,春秋大义”
岳飞不忍去破坏。
就让老陆,依照历史,完成他最高光的时刻吧!
此时,陆秀夫来到了小皇帝赵昺面前,跟他说了些什么。
小皇帝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小手还抓住陆秀夫的衣襟,显然对他十分信任。
随后,陆秀夫又向岳飞问道:“岳鄂王,您知道文丞相他怎么样了吗?”
文天祥在五坡岭被俘,陆秀夫一直牵挂着这位同僚。
“文丞相在大都狱中三年,拒不投降,最终慷慨就义。”岳飞低声道,“但他的诗文流传后世,‘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至今仍被后人传颂。”
陆秀夫闭上双眼,露出了微笑。
但两行清泪,却顺着他的脸颊滑落,摔在船板上,化作晶莹的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