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尸悬楼牌 宾客登阶

陆柏捻须摇头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若非青城峨眉除魔不力,这铁掌浮屠纵然武功绝顶也难有如此良机。”

言罢侧目望向岳不群,“不知岳掌门与裘帮主又是如何相识。”

岳不群轻捋长须,目眺远山。

“昔年龙泉谷中,为求碧水寒铁,曾有一面之缘。”

岳灵珊闻言蹙眉,纤指绞着发梢嗔道:“原来爹爹许诺我的碧水剑,是被此人夺了去。”

岳不群袖手微叹道:“非是抢夺,其中多有误会,不提也罢。”

费彬眼中精光一闪,沉声道:“岳掌门莫非吃了大亏?”

岳不群心知对方对败于裘图一事耿耿于怀,想要从他这寻点颜面,当即淡然一笑道:

“裘帮主天纵之资,岳某技逊半筹,心服口服。”

丁勉斜睨岳不群,朗声一笑道:“紫霞神功独步武林,便是左师兄也言道内功修为不及岳兄,你又何必如此过谦。”

忽又话锋一转,“不过左盟主倒是对这铁掌浮屠赞誉有加,谓其乃武林百年难遇之秀。”

费彬负手望天,幽幽一叹道:“江湖以武论尊,纵是后辈,我等见了却要尊一声裘帮主。”

一时间众人颇有些唏嘘。

山风拂过,只闻松涛阵阵。

后辈?

岳灵珊明眸流转,忽扯住父亲袖角,低声道:“爹爹,那裘帮主年方几何,莫非比冲哥还年少?”

岳不群略一沉吟道:“约长你三岁。”

闻言,岳灵珊檀口微张,咋舌道:“方才爹爹自承稍逊一筹,可龙泉谷之事分明去岁方过——”

忽睁大杏眼,“也就是他刚满十八岁便能与爹爹这等高手分庭抗礼?”

岳不群轻笑温言道:“这有何异,需知天下英杰如过江之鲫,总有那么几个天之骄子,万里挑一。”

岳灵珊狡黠一瞥费彬,复又凑近低问道:“那他可有胜过什么江湖名宿?”

“多嘴!”岳不群沉喝一声,“此地非是华山,你且安分一二,莫要惊扰了各方前辈。”

众人行至山腰处。

忽闻岳灵珊一声轻呼。

“爹爹快看!何人竟将尸首悬于山门。”

实则四人目力非凡,早见那山门楼牌下悬着具青紫尸身,只是俱各缄口。

山风掠过,那尸首随风轻晃,腰间一块玄铁令牌叮当作响。

片刻后,方才听得丁勉沉叹道:“裘帮主果然嫉恶如仇,此举倒是在昭告天下武林,要与魔教不死不休。”

费彬冷然道:“不想八臂神君竟命丧于此,看来裘帮主这一年,铁掌神功又精进了不少。”

旋即侧首看向岳不群,“岳掌门或有所不知,年前七煞神君还来了蜀中。”

“可谓石沉大海,踪迹全无。”

岳不群眸光微动,颔首道:“连折两大长老,魔教此番倒是在铁掌帮面前栽了个大跟头,可谓伤筋动骨。”

岳灵珊见几人相谈无奇,但却莫名觉得气氛凝重沉闷,不由轻声问道:

“爹,八臂神君和七煞神君乃是何人?”

“皆是当今魔教十大长老。”岳不群淡淡道。

话落,众人默然,沿石阶徐行。

方至山顶楼牌处,不约而同驻足观尸。

山风急急,吹得牌楼铜铃叮当作响,尸首随风轻晃。

费彬凝目尸胸,喉结微动道:“八臂神君横练功夫独步武林,这心口碗大血洞,显是铁掌贯穿所致。”

陆柏指其颈项道:“此处凹痕入肉三分,想是先遭裘帮主锁喉擒拿,继而穿心毙命。”

丁勉仰头审视,忽轻“咦”一声道:“这尸身青紫异常...”

费彬眼露精光,抚掌道:“原来是中了毒。”

丁勉捻须沉吟道:“据悉五毒教近来与铁掌帮交游甚密。”

“莫不是那位蓝教主出手相助?”

岳不群广袖轻垂,温声道:“如此看来,这位蓝教主已然弃暗投明,倒是武林之幸。”

山风过处,但闻丁勉轻舒一气道:“原是二人合力,倒也难怪。”

这般一想,逻辑也就对的通了。

众人不知为何,心头一轻,如释重负。

在场之中,岳不群武功最高,虽自负紫霞神功独步武林,亦不敢言必能诛杀葛天雄。

若此獠当真命丧裘图一人之手,那他们以后再见裘图之时,怕就要考虑一下礼数是否周全,言辞是否客气,免得树立大敌。

习武之人大都自视甚高,心有傲气。

若是裘图是成名已久的高手也就罢了,偏偏在他们眼中还是个毛头小子。

如此落差,让他们怎能接受的了。

而今既有蓝凤凰相助之说,倒教众人心头大石落地。

就在这时,费彬眼角余光扫过山道熙攘人群,低声道:“峨眉竟来了这般多人,看来今日有好戏瞧了。”

忽又凝目在金光上人身侧的老道身上,沉声道:

“武当清虚道长也在,丁师兄你看我等是否要等上一等,打个招呼。”

丁勉袖手而立,闻言朝山道瞥了一眼,不动声色道:

“岳兄,咱们两派同气连枝,今日还是且先入席。”

“待是非平息前,还是少与他等多言为妙。”

“丁兄所言极是。”岳不群颔首道。

五人随铁掌弟子引路,径往铁胆雄心殿前行去。

当今正道武林,佛道为尊,五岳为锋。

看似同气连枝,实则暗流汹涌,各有谋算。

这“锋”字,便是兵刃之意。

佛道执锋,五岳为刃。

每逢正魔交锋,五岳子弟总是首当其冲。

左冷禅当年力促五岳结盟,正是为在佛道面前争一分话语权,免做他人掌中棋子。

然结盟多年,五岳处境倒也未见大改。

主要是五派之间实力参差不齐,势力范围相隔甚远,不免藏有龌龊。

这也是左冷禅为何开始筹划五岳并派的缘由之一。

此刻,半山腰处,青石阶上。

三十余道人踏阶而上,衣袂当风。

峨眉金光上人负剑而行,武当清虚道长手持拂尘。

其后紧随二人。

松纹道人步履沉稳,神情严肃。

另一白面年轻道士身形矮小,时不时望向山顶,双目满含恨色。

再后方便是峨眉众弟子。

一个个按剑随行,青锋未出鞘,肃杀之气已漫山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