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请求出手 紫霞下卷
云丝纤细,横贯天际;如纱如缕,若有若无。
裘图随宁中则踏过栈道,方至云台峰,忽闻山腰另一侧传来断续人声。
“尔怎这般榆木难雕!老夫已三番指出,白虹贯日收招时剑尖朝上,破绽尽显,为何偏偏不顺势下拖。”
“剑招中虽没这姿势,难道你就不会别出心裁,随手配合么?”
“就非得一板一眼,淤泥不化,不知变通?”
令狐冲嗫嚅声响起,“可.....可....”
“可什么可?你莫非想说你是气宗弟子,听不得老夫这剑宗邪技之论?”
令狐冲声音惊惶,“弟子绝无此意,实是资质驽钝...”
“我看你是心不在焉,敷衍老夫罢了。”
“弟子万死不敢,求风太师叔恕罪。”
“好了,别动不动就跪,先将壁上招式记熟,再打乱次序演练,务求行云流水,随心所欲。”
.....
听着,裘图虎目微阖。
看来这二人才勾搭上不久。
没有田伯光相助,离风清扬传授独孤九剑怕是还早的很。
可惜自己腊月廿二必须上泰山一趟,时间紧迫得很,不知能不能等到令狐冲学会独孤九剑。
就算等到了,那岳不群也不一定能拿到剑法真诀。
拿到了也不一定能下定决心与自己交换。
暂且随缘吧,独孤九剑说到底也只是招式精妙,自己拿到手还要不断参悟,融入自身招式体系。
现在需要参悟的功法已经够多了,自己每日鲜有空闲时间,都许久未弹琴了。
裘图随宁中则行至华山正气堂前,但见殿宇巍峨,簷角飞翘。
宁中则略一欠身,便悄然退去。
裘图整了整衣襟,龙行虎步踏入殿中。
檀香氤氲间,但见岳不群青衫磊落,负手而立,正凝神瞻仰祖师神龛。
殿内烛火摇曳,映得那紫气东来的匾额熠熠生辉。
裘图走近前,抱拳一礼,朗声道:“岳掌门唤裘某前来,不知有何指教?”
岳不群缓缓转身,但见其眉间愁云密布,唇色泛白,竟似苍老了几分。
“咦?”裘图目光一凝,讶然道:“岳掌门近日气色不佳啊。”
话落,但见岳不群忽地抱拳深施一礼,“恳请裘帮主助我华山气宗一臂之力。”
裘图见状,眉头微微一挑。
哦?不弯弯绕绕,竟开始直言了。
莫非是因风清扬突然接近令狐冲之故?
想那风清扬隐居多年,偏在剑宗上山前夕现身,又专挑华山大弟子指点。
再加之自己一番蛊惑恐吓,难怪岳不群坐立不安。
见裘图沉吟不语,岳不群直起身来,袖袍微振,指向后山方向,沉声道:“裘帮主耳目通明,想必已察觉云台峰后山的动静了吧。”
裘图微微颔首,故作迟疑道:“似有人在指点令徒剑法。”
“不错!”岳不群猛然拂袖,声音陡然一沉,“教的还是剑宗邪技!”
但见其负手踱步,青衫拂过殿中青砖,寒声道:“那授剑之人,正是剑宗前辈风清扬。”
“岳某身为气宗掌门,本当出面制止。”
“然一则风师叔乃前辈高人,岳某不敢僭越,二则...”
话音忽顿,岳不群驻足仰观殿梁,长叹一声道:“风师叔当年一剑惊天下,连魔教教主任我行都要退避三舍。”
“岳某这点微末功夫,如何能敌?贸然前往,也不过自取其辱。”
殿内烛火忽明忽暗,映得岳不群面色阴晴不定。
他忽转身正对裘图,长揖到底,沉声道:“后日剑宗来犯,必是倚仗风师叔之威。”
“届时岳某纵使血溅华山,也难保气宗基业不落于旁门左道之手。”
“裘帮主!”岳不群保持作揖姿势,声音请恳,“此事关乎华山数百年传承,岳某...实在无颜启齿,却不得不厚颜相求。”
裘图挥袖转身,面向殿外,正色道:“此事不妥。”
“风老前辈乃剑宗之人,华山剑气之争乃门派内务,裘某身为外人,岂可插手?”
岳不群直起身来,缓步上前,自怀中取出一册秘籍,双手奉上,“此混元功虽不及裘帮主家学渊源,却也有独到之处。”
裘图目光一凛,眉峰骤聚,不敢置通道:“岳掌门此举何意?未免太小觑裘某了。”
旋即袖袍一振,沉声道:“裘某家传武学尚且研习不尽,岂会觊觎他派功法?”
岳不群深吸一气,目光向外一扫,又近前两步,压低声音道:“听闻裘帮主助严掌门重掌峨眉后,得授峨眉九阳功。”
“衡山一役后,左盟主又赠少林九阳功...”
裘图心知岳不群耳力过人,必是当日于铁掌帮听闻自己与严震山等人交谈。
当即面不改色,淡淡道:“严掌门与左盟主盛情难却,裘某虽受功法,却绝不敢修习。”
“不过领受一番心意,免其心怀亏欠。”
说着,裘图抱拳向天,声若洪钟道:“此二事归根结底都是以侠义为本,绝非贪图他派武学。”
“况且——裘某得那两本武学之后,便已立即焚毁。”
话落,裘图虎目含威,目光灼灼盯着岳不群,一字一句道:“岳掌门,你错看裘某了。”
闻言,岳不群沉吟良久,复从怀中取出一册泛黄秘籍,双手奉上,幽幽道:“裘帮主息怒。”
“若嫌混元功粗浅,不知此物可入法眼?”
裘图垂眸一眼,但见封面上六字赫然在目——紫霞神功下卷。
“岳掌门犯糊涂了?”裘图不由虎目圆睁,“紫霞神功乃华山掌门秘传,你竟要示与裘某。”
但见岳不群神色从容,徐徐展开秘籍第一页,呈于裘图眼前,缓声道:“此卷所载,非关神功真传,不过是些养生之道与药方罢了。”
裘图眉头微皱,着眼看去,但见其上写道:
夫此卷所载,非功非法,乃返本归元之道也。
五感为神思之基,犹土石之于峰峦。
根深则木茂,本固而枝荣。
然精炼神思,如临险峰,其峻尤难攀也。
今有法门,法在根本,澄澈五官之觉,固其藩篱。
外修五识以助内养,实为登山者去其负累耳。
此乃顺道而行,以减心识劳顿,助达天人合一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