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峨眉九阳 小而无相

三日后。

铁掌帮后院,帮主居所。

天光初破晓,湖面泛碧波,轩窗纳晨曦,枝头闻鸟语。

琴音铮铮,肃杀中暗藏豪迈。

自大典当日雨歇后,严震山便与方生等人携着右手残废、经脉枯萎的金光上人上了峨眉。

昨日飞鸽传书,言严震山已暂掌峨眉掌门之位,分设佛道两脉。

更请示裘图,可否允峨眉不愿改道向佛的弟子前往青城修行。

此等妇人之仁,自留后患之举,裘图亦未加苛责,毕竟人各有志。

当即应允此事。

一曲终了。

严震山在侍女引领下,自月洞门外缓步而入。

“见过帮主。”严震山躬身抱拳,神色恭敬。

裘图端坐琴前,伸手一引,含笑道:

“严掌门无需多礼。”

“你我地位相当,若叫外人瞧见,恐生碎语闲言。”

然而严震山却未落座,盯着裘图双目炯炯,语气感激道:

“严某能有今日,全赖帮主鼎力相助。”

“若非如此,他日九泉之下,亦无颜面见峨眉先辈。”

言罢,自怀中取出一册泛黄秘籍,双手奉于案上道:

“此乃郭襄祖师亲手所书《峨嵋九阳功》真本。”

稍作停顿,复又拱手道:

“闻帮主喜研佛道典籍,弟子已命人拓印佛经。”

“至于道藏,已运抵大殿,林夫人正着人整理。”

裘图执起秘籍,翻开书页,淡然道:“有心了。“

见观阅秘籍的裘图神色渐凝,严震山微微欠身,知趣道:

“峨眉正值传承更迭之际,事务繁杂,严某不便久留,且先告辞了。”

裘图略一摆手,目光仍专注于秘籍之上。

峨嵋九阳功开篇总纲——

气藏窍,意如丝;循浮络,通微机;感万法,演其变;阳极动,惊雷至;意未尽,力已竭;归沧海,复生时。

裘图心中反复品嚼几遍,复又翻开下一页。

余幼承家学,观东海潮生剑影,闻襄阳城头弓鸣;亦于少室山巅,聆觉远大师以残喘诵《九阳》真义,炽热精微,烙于心田。

其后半生江湖漂泊,见天下奇技纷呈,或如岱宗巍峨,或似江南烟雨。

然每每临摹施为,劲力如沙漏指缝,招意若雾隔重山,方知所见愈博,滞碍愈深。

遂返峨眉,坐断苍崖六十秋。

晨昏与云霞同参,风雪共松涛入定。

忽一日,露坠青莲,星河倒悬,七识洞开如镜台拂尘——所见非招,所见皆路;所滞非力,所滞在络!

天下武学,莫不以经脉为江河,丹田为海窟。

江河奔涌则势成,海窟宏纳则力聚。

然“浮络”者,乃经络幽微之属,如大地潜溪,似天穹流云,目不可视,念难及察。

此络闭锁,纵得神功真传,亦若宝鼎无烟孔,真火何以腾燃?

吾今以九阳为薪,佛心作引——

凝纯阳真炁为绵绵春雨,温养浮络如润物无声。

点周身要穴为星斗璇玑,贯通微周天若天机自成。

至此——

丹田非唯一海,万穴皆可藏真阳。

经脉非唯一路,浮络织网覆乾坤。

诸般妙法近身,其劲如见水痕,其意如辨风迹。

但引浮络微转,穴窍轻鸣,外招自来相就,如百川归海,万羽栖枝。

此谓:大而无形故能容诸天妙有,小而无相乃可驭方寸神机!

——郭襄手录于金顶九阳洞青灯古佛畔。

裘图眼眸骤然一凝,心下激动之间,霍然起身,衣袂无风自动。

仅仅是序章,裘图便已从中看出此功玄机神妙,佛道至理无穷。

“小而无相乃可驭方寸神机。”裘图低声自语。

这峨嵋九阳功显是郭襄以博采众长之能,取九阳神功天下武功俯首接拾之妙,扬长避短而成。

但令裘图心惊的并非唯此。

他忽觉此功法与那传闻中的小无相功有异曲同工之妙,亦或者本就取了小无相功精髓。

若真如此,莫非九阳神功融入了小无相功?

思及此,裘图眉峰微蹙。

传闻九阳神功乃斗酒僧观九阴真经后所创,若那斗酒僧为北宋高人,习得小无相功亦在情理之中。

裘图复又落座,凝神细览。

此功内力提炼之法,裘图略观一二,较之自身辟邪魔功尚有不及。

待阅至后篇,裘图神色渐沉,继而化作痴迷之态。

峨嵋九阳功除却内力提炼之法,后续修行可分四境:藏气于穴、浮络贯通、微周天成、生灭不息。

藏气于穴一法,与辟邪魔功颇有相似,然峨嵋九阳功非为蓄力之用。

其妙处在于,以藏气之穴为丹田,自此延伸蕴养对应浮脉络脉,更将这些浮脉络脉视作人身大脉。

待得贯通之时,便可将其整体视为周天,此即所谓微周天。

然穴位中所藏内力有限,施展对应招式,一招即尽,难以持久。

至于生灭不息之境,乃是将微周天完美复刻人身大周天,使穴位渐具丹田之效,可助修行,只是每个微周天收效甚微。

修得峨眉九阳功后,对敌之效,可概括为四:引咎万法、以小博大、发如惊雷、心意动转。

微周天内力流转随心所欲,可化用他派武学,达到近乎同等威能。

若施本门功夫,则大周天与微周天共鸣齐发,威力更甚。

心意动转一境尤为玄妙,周身蕴有诸多微周天。

一击耗尽穴位内力,心念电转间,下一个微周天已然接续。

耗尽之微周天,可由丹田缓缓充能,亦可自行提炼内力。

裘图沉浸其中,不觉已是暮色四合。

良久,缓缓合上秘籍,长叹一声。

“不愧是神功宝典,当真是繁复深奥。”裘图轻抚书页,目光深邃。

这峨嵋九阳功融汇佛道至理,欲要参透其中三昧,非一时之功。

此功虽可习练,然若只知埋头苦修,不悟其中真意,纵使百年苦功,亦只得其形,难窥其神。

欲臻大成,或需参透佛门七识,明心见性。

或当以道门之法淬炼意识,达天人合一之境。

此点与辟邪魔功竟有异曲同工之妙。

忽然之间,裘图似有所悟。

这当世神功宝典,似乎想要达到至高境界,要么明心见性,要么天人合一。

辟邪魔功需要贯通末那识,以此六根清净,不然尘欲。

亦或者练意成神,意识化为道家所说的神识,以此镇压魔欲。

峨嵋九阳功贯通末那识,方能观照己身,感知那数不胜尽的浮脉络脉。

或者意识强大到道门内窥之境,视清体脉。

否则,便只能循着秘籍所载,按图索骥,习那郭襄祖师留下的峨嵋武学对应微周天罢了。

怪不得金轮法王会认为郭襄是绝世天才,恐怕是看出她的某些特质,能够达到佛门明心见性之境。

而同期的张三丰,应是意识成神,达到天人合一之境,才能成为一代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