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血月中元 妖红盈天
众人纷纷怒喝道:
“裘千屠!”
“滚出来!”
“藏头露尾,算什么本事!”
“他何时潜入寺中的?!”
……
冲虚道长拂尘一抖,沉声道:“此乃千里传音之术,是以内力融贯声腔,借气传讯。”
“武当典籍曾有记载,昔年祖师爷一声长啸,声传数十里,字字清晰可闻。”
“此子距离我等应当尚有数里之遥。”
他略一沉吟,转头望向一旁神色冷峻、闭目合十的方证,“大师,贫道所断可有不妥?”
方证双目未睁,合十缓言道:“道长所言极是。”
“此子应已修得某种音功法门,少林金刚禅狮子吼若练至高深境界,亦有此效。”
左冷禅此时已悄然掠至林夫人身侧,与岳不群一左一右将其牢牢挟制,冷声道:
“这裘千屠果然不简单,年纪轻轻,内力竟已深厚至此。”
方证淡然续道:“内力深厚固然不假,然传音之术更重技巧窍要,非悟性极高者不能通达。”
“此子武学天资,确属罕见。”
众人闻言,稍松了一口气——原来只是倚仗音功窍门。
唯有解风眉头紧锁,忽扬声发问道:“若真远隔数里,可他如何得知曲掌门等方才所言?”
此话一出,群雄悚然一惊,勃然变色。
心头不由暗惊道:是啊,他若真在数里之外,怎能听清此地言语?习武之人纵使耳聪目明,但若要达到这般境界,又该是何等通天修为?
若是冲虚道长与方证大师判断有误,那这裘千屠此刻……究竟身在何处?
“铛——”
正当群雄心思浮动之际,少林寺钟声骤然鸣响,声震少室群峦,惊起林中寒鸦振翅高飞,在如血夕照中盘旋嘶鸣,聒噪不绝。
“铛——”
“铛——”
......
众人下意识望向钟声传来的山门方向,却骇然发觉,不知何时一轮血月已自东方升起。
日薄西山,妖红盈天,寒鸦绕树,血月中元。
当真是大凶极兆!
在场群雄只觉汗毛倒竖、脊背生寒,耳中钟声仿佛化作丧音,一声声敲在心头。
数十息后,钟声渐止。
“钟鸣九响,定是裘千屠来了。”达摩堂首座方智大师双手合十,语气平静得令人窒息。
方证双眼微睁一线,俯视阶下群雄,只见人人身上皆被夕阳染上一层诡红,如血光缠身,似在预兆大限将至。
“阿弥陀佛。”他极其小声的诵念佛号,额间渗出细密汗珠,一头银发无风自动。
恰在此时,远处钟楼上一名武僧高声喊道:“来了!山下来了好多人!”
倏然间——
“锵!”一声金铁交鸣乍响!
众人急回头看时,只见一柄大刀凌空急旋,“咄”地一声深插进大雄宝殿廊柱。
而岳不群正右手持剑、左手掐诀,目光冷冽地逼视着双手空空、满面错愕的墨夷公。
但见墨夷公愣了一瞬,随即怒喝道:“岳掌门,这是何意?!”
“我等早已说定,先以林平之祭旗,莫非你要出尔反尔?临阵庇护你这女婿不成?”
左冷禅踏前一步,双手高举,扬声道:“各位,大敌当前,私怨暂且放下。一个林平之,怎比得上裘千屠万一?”
“莫要——”说着,深深瞥了墨夷公一眼,“因小失大。”
“哼!”墨夷公拂袖偏头,望向寺门方向。
群雄也随之再度齐齐望向寺门,手中兵刃紧攥,细汗不自觉腻出。
就在此时,一道声音径直传入诸位掌门耳中。
“这裘千屠听觉敏锐,非复人间,诸位莫要出声。”
“如今时机已至,老衲当以传音秘术告知诸位除魔对策。”
诸多掌门暗自用余光微扫,只见方证立于高阶之上,双手合十,唇齿颤动。
“此人铁掌神功出自沙场,刚猛无俦、持久难缠。”
“老衲已授几位掌门少林罗汉大阵,届时由我等先行抵御。”
“待其锋芒渐挫,再由冲虚、清虚、凌虚三位道长率武当弟子布真武七截阵,以柔克刚,耗其气力。”
“另有一事需告知诸位,这裘千屠轻功举世罕见,已达冯虚御风,凌空不坠之境,为防其遁走,寺周已布五岳弟子手持弓弩箭矢,严阵待命。”
“若有手法精妙,擅于暗器者,诸如点苍派的愁眠织雨手法,可自往周遭策应,配合五岳弟子行动。”
“今日,武林存亡皆系于我等之手,还望诸位同心协力,一举除魔。”
话落,一众掌门悄然颔首,旋即深吸一口气,各自寻找位置,严阵以待。
不多时,数十少林僧人抬来一张张木椅,整齐排布于大雄宝殿台阶之上。
各派掌门依武功、势力、辈分依次落座。
而左冷禅则与岳不群对视一眼。
左冷禅挟持林平之,岳不群挟持林夫人,二人横剑于其颈,警惕退入大殿之内。
数百少林棍僧步履轻捷,自各处悄然涌出,将广场围得水泄不通。
武当弟子隐伏外围,每七人一组,届时自可结成大小真武七截阵,困阵杀敌。
五岳弟子——尤以原嵩山门人为主,在十一太保率领下分据屋檐翘角,弓弩齐备,寒光森然。
更多小派弟子亦在各家掌门指示下纷纷就位,或捏毫毛细雨针,或捻飞蝗石、透骨钉,屏息以待。
肃杀之气,弥漫古寺;香火缭绕,诸佛垂眸。
约莫一盏茶后——
“咚!”一声擂鼓猛然震响,自山脚排空而上。
“咚!咚!咚!……”
战鼓声声急促,杀意摄魂,撼人心魄。
“踏、踏、踏……”密集脚步声由远及近。
群雄目光如炬,死死盯住寺前那两扇紧闭的朱漆大门。
“砰”的一声,惊得在场群雄身躯一颤。
却见两名人高马大,威风刚猛的大汉将朱漆大门踹开,阔步朝内走来,口中朗声道:
“奉帮主之令,铁掌帮特赠香火百箱,贺少林盂兰盆会!”
话音未落,便见身后诸多铁掌弟子,每两人共担一扁沉重大木箱,鱼龙入内。
木箱表面刻有精美纹路,其上以红绸系挽花结。
众掌门凝神皱眉,面面相觑,不知裘图究竟在搞什么鬼。
就在这时,磁性温和的佛偈声滚荡如雷,如在群雄耳边炸起——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大目犍连始得六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
“即以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生饿鬼中,不见饮食,皮骨连立。”
“目连悲哀,即钵盛饭,往饷其母。”
“母得钵饭,便以左手障钵,右手抟食。”
“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
“目连大叫,悲号啼泣,驰还白佛,具陈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