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裘家添丁 临渊岳峙
漱玉斋。
此为铁掌帮大弟子别院,坐落于瓦屋山东南一隅。
别院依崖而建,白墙青瓦,回廊曲折,院中植有几丛潇湘竹,风过时飒飒轻响,更显清幽。
此刻,漱玉斋前院凉亭内,林夫人、岳不群与宁中则三人分坐石凳之上。
林夫人手执团扇,轻摇慢拂,神思游移,目光却不时瞥向通往后院的月洞门。
岳不群端坐如钟,手抚茶盏,双眼微眯,面色沉静如水。
宁中则则眉宇间隐现忧色,听着后院传来的痛呼声,时不时长叹一口气。
裘图独自立于亭边廊下,一袭玄色长袍衬得身形挺拔如松。
左手徐徐捻动玄色佛珠,青魔手负于身后,隐于宽大袖中。
凝望着不远处那丛翠色欲滴的白竹,目光深邃。
林平之静立后院屋簷之下,双手紧握,眉宇满是凝重,难掩紧张。
时值正午,金乌高悬,光芒破开重峦叠嶂间的晨雾,将整座院落笼罩在一片暖融光辉之中。
忽然间,屋内痛呼之声戛然而止。
片刻寂静后,一声响亮婴啼划破宁静。
众人闻声皆起身,快步趋至房门前。
但见约莫盏茶工夫,房门轻轻开启一道缝隙。
稳婆怀抱锦缎襁褓,略一现身,含笑低语道:“可喜可贺,母子平安,是个胖小子。”
随后小心翼翼地将襁褓稍稍倾斜,让众人得以瞥见婴孩红润的面庞,朝林平之道:“还不快进来抱抱?”
说罢,便赶紧折身避入屏风之后,山风凛冽,生怕伤了娇弱的新生儿。
林平之喜形于色,急忙侧身挤进门内,反手将房门仔细掩好,唯恐一丝寒气侵入室内。
门外众人神情各异:林夫人面露欣慰之色,眼角微微湿润;宁中则长舒一口气,紧绷的心神终于放松下来。
裘图唇角微扬,眼中闪过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岳不群则捻须眯目,笑意深沉,似在思索什么。
约莫一炷香后,林平之推门而出。
但见他整了整衣袍,行至裘图面前,郑重其事地单膝跪地,抱拳朗声道:
“师傅于平之有再造之恩,援手之德,平之没齿难忘。”
“昔日若非师傅出手相救,我母子二人早已命丧黄泉,焉能有今日之喜。”
林平之略作停顿,抬眼望向裘图,继续道:“师傅又与娘亲即将缔结姻缘,依古礼俗成,子随母嫁,当更姓氏……”
裘图越听眉头越皱,沉喝道:“胡闹!我等都是汉家儿郎,怎能用蒙元跶虏的礼法。”
林平之慌忙摆手,恳切道:“师傅暂且息怒,平之的意思是,师傅恩深似海,平之无以为报。”
“平之与灵珊数日相商,皆愿以此子承袭裘姓,延续裘家香火,唯此方能略表寸心。”
不待裘图应答,岳不群已朗笑上前,拱手道:“裘家添丁,门户有继,实乃大喜,岳某谨为帮主贺。”
林夫人亦轻移莲步,柔声道:“平之一片赤诚感恩之心,还望帮主成全。”
“这孩子若能姓裘,也是他的造化。”
裘图听觉已臻至听息之境,每日除了闭关修炼五感的那三个时辰外,这瓦屋山上的风吹草动又岂能瞒得过他。
这件事本就是早有预谋。
初时岳不群暗晤岳灵珊,细说其中利害;灵珊转而说于平之,娓娓道来;平之再与林夫人相商,细细斟酌。
此事若成,对各方皆有大益。
对林夫人来说,这孩子一旦姓裘,便占了先机。
虽知晓裘图为练武不要子嗣,但林平之习武实在太晚,难有所成。
若裘图他日收录其他弟子,压过林平之后,这铁掌与镖局基业恐怕会易于他人。
林平之倒是心思单纯得多,纯粹是无以为报,念及裘家人丁单薄,欲以此举略表孝心。
而始作俑者岳不群,一是为了加深华山派与铁掌帮之间的牵连。
毕竟这孩子不管姓裘还是姓林,总之不会姓岳,但怎么都是他外孙。
而一旦姓裘,就有很大机率将来继任铁掌帮。
如此血脉渊源,便可互为奥援。
二是以这孩子为枢纽,他与裘图的关系也就变得微妙起来,算得上自己人。
那辟邪剑谱,裘图要是再不给,恐怕也说不过去了。
众目所集,皆聚焦于裘图身上。
但见裘图沉吟良久,目光扫过众人期待的面容,终于缓缓颔首。
林平之面露欣然,再度一拜道:“恭请师傅为此子赐名。”
“嗯——”裘图负手踱步,于廊下来回数次,方缓声道:“我裘家先祖得上官剑南祖师庇荫,赐八字辈序。”
“千岳笑忠,继世光耀。”
“此八字承载祖师厚望,亦是我裘家立身之本。”
岳不群闻言捻起长须,沉吟道:“千岳笑忠……”
“此八字颇具深意,看来这位上官前辈对当年武穆旧事耿耿于怀呐。”
裘图点了点头,沉声道:“平之为裘某弟子,他的孩子当以笑字辈命名。”
话落,岳不群双眼微微一眯,心思急转,上前一步道:“裘帮主,岳某本不当置喙,然则事关血脉传承,有一言不得不发。”
裘图回头看向岳不群,展臂道:“岳掌门但讲无妨。”
但见岳不群略作思忖,徐声道:“帮主与平之虽为师徒,但终究不是父子,年齿相若,与林夫人之约亦尚未礼成。”
“况改姓之事,依大明律例,唯收养一途可行。”
“他日官府造册落户,恐须以帮主为父。”
<!---->
“若循笑字辈,恐有不妥.....”
于官府落户?登记造册?
哪个江湖门派中人是在官府登过名的,除了通缉令。
不过裘图也知晓岳不群的心思,这字辈差一辈,亲疏可就不同了,届时重视程度也自不一样。
不过裘图也不在乎,这孩子姓裘,那也只是让裘家祠堂里的先灵们在逢年过节时,有个上香之人。
于他关系不大,他保不定哪天就走了。
但见裘图闻言蹙眉,沉思片刻方道:“岳掌门所言有理。”
“既然如此,便依岳字辈罢。”
复又沉吟须臾,轻吐二字,“岳渊。”
“裘岳渊。”岳不群重诵其名,尤以“裘”字念得极其沉厚有力,继而恍然叹赞道:“临渊岳峙,高深莫测。”
“裘帮主以此命名,寄望深远,此子将来必非池中之物。”
裘图却只淡然一笑,摇首不语,转身向外行去。
“岳掌门请随我来。”脚步微顿,回眸一顾,目光如电,“平之,你也一同前来。”
岳不群眼底喜色一闪而逝,紧跟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