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江湖隐秘 追询他法
归鸟穿霞投远树,残阳泼血染层云。
峨眉金顶东,半山九阳洞。
洞内,一盏青灯如豆,映照着古佛慈悲而模糊的面容。
曲非烟身着鹅黄色僧尼衣袍,背对洞口,盘膝端坐于蒲团之上。
素手执木缒,有节奏地敲击着身前木鱼,梵音般的佛偈自她唇间低低流出,清越而空灵,在洞壁间萦绕回响。
洞外,山风掠过成片的松林,卷起阵阵涛声,在幽深山谷中回荡不息;修长的竹影摇曳婆娑,映在蜿蜒山径之上,更添一分禅意。
蓦地,一阵清晰的脚步声由远及近,踏碎了山径上厚厚的落叶,沙沙作响。
洞内,那富有韵律的木鱼声和清越佛偈声,悄然间乱了节奏。
几息之后,余音尚在石壁间轻颤,曲非烟已缓缓放下了手中木缒,侧转过身,目光投向洞口。
只见裘图那九尺虬躯正负手立于洞口光影交界处。
山风习习,墨色袍袖拂动,也撩起额前几缕乌黑长发。
夕阳余晖为他伟岸身形镶上一道金边。
“莫说曲姑娘连裘某这落脚的轻重都辨得出来。”
裘图嘴角噙着一抹温雅笑意,步履从容迈入洞内,目光饶有兴致地扫过洞内简朴陈设。
曲非烟回望着他,脸上浮现出如幽谷清泉般恬淡的笑容,一双妙目波光流转,带着洞悉的了然,“我闻得出你的气味。”
裘图微微颔首,眼中掠过一丝了然与赞许道:“明心见性之境,果然玄妙非凡,洞察入微。”
他顿了顿,语气温和地自嘲道:“裘某的鼻子纵使踏入识物之境,能辨百味,却终究记不住这许多,自是无法与非烟相较。”
曲非烟眸光仿佛能穿透表象,轻声道:“看来帮主方才已见过师傅了,此行是特为询问明心见性之道而来?”
裘图眉头一挑,“这也能闻得出?”
曲非烟唇角微弯,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慧黠道:“不仅如此,我还闻得出帮主袖间沾染了未曾摘下的新芽茶香,清新得很呐。”
裘图闻言轻笑一声,不再追问。
移步至佛像之前,并未跪拜,只是双手合十,对着那历经沧桑的古佛略一颔首以示敬意。
旋即沉声开口道:“想来此地便是当年郭襄祖师悟道证法所在。”
“为参悟无上武道枯坐六十年,此等坚韧心性,着实令人敬佩不已。”
曲非烟神色宁和,缓缓道:“郭襄祖师虽于此静坐一甲子,但所求却并非全然是为了明心见性。”
“甚或可直言,祖师从未执着于求得此境。”
“明心见性又非真的四大皆空,与其过往历历在目,不如忘却得好。”
裘图微微颔首,看过少林寺志后,他倒是知晓许多江湖深藏隐秘,倒也明白郭襄当时处境。
旋即双手自然垂落,复又负于身后。
目光低垂,落在佛前供桌上一方古朴的乌木剑匣上。
只见那匣身之上,八个篆刻古字在油灯昏暗光线下若隐若现。
“神雕倚天,屠龙证道。”裘图一字一顿,意味深长地念出这八字,低沉的声音在石洞中激起微弱回响。
念罢,眼角余光似不经意地扫向静坐一旁的曲非烟,带着探究。
但见曲非烟神色依旧恬淡如初,平静地解释道:
“据本门传承所载,当年神雕大侠于襄阳城破前夕,将玄铁重剑一分为二,熔铸成倚天剑与屠龙刀两柄神兵。”
“更将绝世武功秘笈与武穆遗兵精要分别藏于其中,寄望后世英杰凭此驱逐鞑虏,光复华夏。”
“那倚天剑,确曾由我峨眉保管过一段岁月,便珍藏于此剑匣之中。”
裘图闻言,唇角勾起一抹毫不掩饰嗤笑,轻轻摇头,语气带着几分洞悉世情玩味道:“裘某看过少林寺志。”
“其中所载,可是与曲姑娘所言,相差何止千里?”
话音落下,裘图蓦然转身,面向曲非烟。
高大的身躯微微前倾俯下,将面容凑近,深邃的虎目径直对上曲非烟那双清澈如秋水的杏眸,距离近得几乎能感受到彼此呼吸。
但见裘图脸上笑意温煦依旧,声音却低沉了几分道:
“是侠名远播还是魔焰滔天,裘某并无兴趣深究。”
“裘某真正关心的,只有一事——这位神雕大侠,他是否也已臻至明心见性之境?”
“否则,张真人何以与他相斗一甲子,方才将其除去。”
洞内一时寂然,唯有青灯火焰微微跳动,映照在佛像与两人的侧脸上,光暗不定。
曲非烟默然垂眸,似在沉思,又似不愿作答。
裘图见状,直起身躯,不再相逼。
转而望向那沉默的古佛,发出一声极轻叹息,仿佛对着佛像倾诉困惑。
“那少林所载明心见性之法,阉割甚重,每每涉及他法便立时止住,胡言乱语打机锋。”
“说来说去,也只道明了一条路——慈悲寂灭之法。”
“游历红尘,以己心感悟众生悲苦,发觉慈悲之性,至此六性寂灭唯慈悲大盛,方能普渡众生,成就正觉。”
说到此处,裘图眉头皱起,双手无奈摊开道:
“裘某虽有慈悲之心,却也绝非那等舍己渡人的大圣人。”
“此等慈悲寂灭之道,叫裘某如何走得?”
“更何况——”他话锋一转,目光再次落回曲非烟身上,“少林法门与曲姑娘你亲身所历之道,可谓南辕北辙。”
“这更足以证明,佛门禅宗,容不下他法。”
裘图凝视着曲非烟,眼神变得温和而认真,缓缓道:“方才裘某拜会严掌门,也曾当面问询是否有他法可循。”
“严掌门言语间多有闪烁,最后只道一句‘一切法皆已尽传于非烟’,便再无多言。”
“想来其中必有难言之隐,或是峨眉规矩所限……”
“严掌门又不敢得罪于裘某,便只得将此事推脱于你身上。”
曲非烟迎着裘图的目光,缓缓地、坚定地摇了摇头。
不知是表示没有其他方法,还是不愿告知。
只见她神色依旧恬静,闭目合十,声如清泉道:
“我所证之法,实为郭襄祖师当年自金轮法王处得传的部分无上瑜伽密乘精义。”
“瑜伽密乘,梵语本意为‘相应’、‘结合’,乃是以心驭身、身心合一之道。”
“旨在化解内心诸般烦恼尘垢,求取乐空双运的大解脱、大自在之境……”
“亦是明心见性之法,可此法我已全数告知帮主。”
裘图闻言嗤笑着摇了摇头,显然对这个答案并不满意,却也未再追问。
旋即神色一正,轻声道:“曲姑娘。”
曲非烟抬眸看他。
裘图神色平静,目光深邃,清晰地吐出下一句,“裘某要走了。”
此言一出,仿佛一道无声的惊雷。
曲非烟那双古井无波的杏眸骤然一缩,瞳孔深处瞬间掀起了剧烈波澜。
她直直地、近乎失礼地紧紧盯住裘图的双眼,仿佛要穿透那沉稳目光,辨清其中是否藏有为求法门而故意欺骗的痕迹。
但见裘图神色平静如水,坦然迎接着她的审视,声音沉稳而清晰道:“此一去,山高水远,后会无期。”
“今日登山,不为他事,只为……与曲姑娘作最后道别。”
话落,洞内陷入一片彻底的寂静。
青灯如豆,火焰在无声地跳跃,将两人的身影拉长,印在冰冷而布满岁月痕迹的石壁之上。
古佛垂目,洞外的松涛声忽然变得清晰起来,如同呜咽的风穿过山谷。
两人相视无言,千言万语都在这沉默对视中流转、湮灭。
良久,久到那跳跃的青灯似乎都黯淡了一分。
曲非烟终于缓缓起身,衣袂拂过蒲团,未发出一丝声响。
她深深地看了裘图一眼,眼波流转间,轻声开口,声音依旧空灵,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轻颤道:“你……且随我来。”
裘图跟在曲非烟身后,两人一前一后,无声地走出了九阳洞。
洞外,豁然开朗。
扑面而来的是山间清冽的空气,带着松脂和泥土的芬芳。
夕阳已将大半边天空染成壮丽的橘红与深紫。
二人来到一处突出的悬崖平台。
崖边,视野极其开阔。
下方,一泓碧绿池水宛如镶嵌于山谷中的明镜,清晰地倒映着漫天泼洒的瑰丽霞光。
池中,几茎白莲亭亭玉立,在晚风中轻轻摇曳,莲影倒映水中,与天光云影交织,静谧而圣洁。
举目远眺,但见层峦叠嶂,万壑松涛,在暮色中翻涌起伏,涛声阵阵,深沉而辽远,恰似亘古梵唱。
半山腰,隐有飞檐斗拱在松林间隙隐现,暮鼓晨钟的余韵似乎还萦绕在天地之间,更添几分肃穆的佛门禅意。
曲非烟一言不发,在悬崖边缘选了一处平坦的岩石,席地盘膝而坐,鹅黄僧衣在暮风里轻扬。
她目视着远方翻涌的松海与霞光,侧脸在余晖中勾勒出圣洁轮廓。
裘图亦未多言,默默在她身畔坐下,高大的身影与她纤细的身姿并肩,共同面对着这苍茫暮色与浩瀚山景。
山风掠过,吹动两人衣袍,猎猎作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