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清明祭祀 笑傲卷终

一夜并坐,不知不觉间,天边已泛起鱼肚白。

曲非烟纵是过目不忘,也将所知的武学秘籍、乃至相关经义尽数复述了一遍。

山巅晨钟遥遥传来,在深谷间悠悠回响。

身旁早已空荡,平整的岩石上,只留下一串刻满细密经文的铁菩提。

此刻,瓦屋山顶。

雾气氤氲,松涛阵阵如低语。

林夫人右手牵着蹦蹦跳跳的裘岳渊,左手挎着一篮香烛纸钱,缓步朝驻地最深处的裘家宗祠小庙行去。

身后一众丫鬟老嬷,默默跟随。

昨日寒食,今朝清明。

自入铁掌帮以来,这逢年过节祭祀裘家先祖的重担,便落在了她的肩上。

反倒是身为裘家九代单传的嫡脉,裘图他自己这么多年竟从未正儿八经为列祖列宗们上过一炷香。

宗祠单楹独立,朴实无华,静立于云雾缭绕、松竹交映的深处。

“吱呀——”

林夫人推开沉重的木门,却猛地一怔。

只见裘图赫然立于宗祠中央,双手背负,背对门口,正抬首凝望那高悬的神龛牌位。

香烛辉映间,青烟袅袅升腾,盘旋萦绕于诸牌之间,幽香弥漫,若有若无。

林夫人牵着裘岳渊步入祠堂,语声柔和,带着些许意外道:“没想到你竟有时间来此。”

“嗯。”裘图鼻息轻应一声。

林夫人垂眸,见裘岳渊小脸既好奇又畏惧,蠢蠢欲动,犹豫片刻,轻声道:

“渊儿,快叫人。”

“爹爹!”这一声叫得极大,却透着小心的试探。

裘图缓缓转过头,眉头先是微蹙,目光扫过满眼期待的裘岳渊,又掠过林夫人眼中那抹无奈的温柔。

眉头旋即展开,默然颔首,算是应承。

无须解释,他明了,这不过是对孩童的善意谎言,以免日后难圆。

而今,他亦无解释的必要。

腹中饥饿已如饿虎般咆哮,将那翻涌的魔欲都彻底压得沉寂。

更何况,这孩子于他,尚有最后之用。

只见林夫人蹲下身,轻抚裘岳渊的头顶,柔声道:“去,渊儿跪下,给列祖列宗磕头。”

裘岳渊动作生疏地挪到蒲团前跪下,一下又一下笨拙地磕头。

因裘图身形正挡在神龛之前,那磕头的样子,倒像是在拜他。

数息后,裘图低沉声音忽起,“裘某已同曲姑娘打过招呼,若你有何事难以解决,可请她出手相助。”

林夫人眸光闪动,神色瞬间落寞,旋即牵起僵硬笑容道:“你……”

裘图背对着二人,沉声颔首道:“裘某要游历天下,以求武功精进,归期难料。”

随即大手一挥,“尔等退下。”

“是,帮主。”丫鬟老嬷们如蒙大赦,依言退去。

待众人脚步声彻底消失在远处,裘图方才抬手指向那肃穆的神龛道:

“自此以后,年节不论,日日夜夜,此间香火,永不可断。”

林夫人虽不明所以,仍应道:“是。”

“我饿了。”裘图突兀地冒出这一句。

林夫人闻言,温婉笑意浮上脸颊,素手轻拢鬓边发丝,柔声道:

“我去给你熬你最爱的雪燕莲子羹,还有新学的冰玉银耳,渊儿可喜欢吃了。”她转身,裙裾微动,跨过门槛时脚步一顿,“哦,顺道给你换身衣裳。”

“祭祖之日,岂能穿着旧衣?莫让祖宗以为我们过得落魄了。”

“把门带上。”裘图提醒道。

“吱呀——”

沉重的宗祠大门缓缓合拢,隔绝了外界。

裘图这才缓缓转过身。

身前跪着的裘岳渊,仰望着他那高大伟岸的身影,眼中交织着畏惧与崇拜,怯生生又唤了一声,“爹……”

裘图缓缓蹲下身,一手轻轻拍在裘岳渊稚嫩的后背,一手高高指向那神龛最高处,语气严肃道:

“渊儿,你须牢牢记住,若有一日……铁掌不在了,你纵是逃命前,也必须将那块牌位带走。”

他手指点向其中一块,声音低沉而郑重,“香火,绝不可断,记住了吗?”

裘岳渊顺着他所指,努力睁大眼睛,死死盯着那最高位上的牌位名字,用力地、无比认真地点头道:“嗯!记住了!”

裘图见状,嘴角扯出一丝极淡的笑意,虎目半阖,再次强调,字字清晰,“此乃祖训,务必……务必代代遵守。”

半个时辰后。

林夫人端着盛有羹汤的托盘,快步穿过湿漉漉的晨雾,鬓边青丝随风轻扬。

她用肩头抵开宗祠厚重的大门,侧身挤入,口中轻语道:“时辰紧了些,火候或有点……”

话未说完,转头望去,宗祠内却只剩裘岳渊一个小小的身影,正踮着脚尖,吃力地将三柱细香插入巨大的香炉之中。

“走得……这般急……”她喃喃低语,声音在空寂的祠堂里几乎听不见。

忽然,她眸光一凝。

供桌之上,静静躺着一件物事,幽光内敛,形如鬼爪——正是裘图那令整个江湖都闻风丧胆的青魔手。

心下一惊,林夫人好似想到了什么,下意识抬头,望向那供奉列祖列宗的神龛。

嗯?

“一二三四……”林夫人心头默数,秀眉缓缓蹙起。

怎会……多了一层?

再次定睛一看,只见神龛最高处,赫然多立了一块簇新牌位。

其上鎏金镌刻两个大字,在香烛微光与窗外透进的薄霭中,刺目地映着她的眼帘——

裘图。

——笑傲卷完。

(这一卷字数比预计超了不少,原本计划是四十万字一个世界。

当然,最主要还是笑傲江湖是第一个世界,考虑到主角初次穿越,首先要做的便是将能收集的武功都据为己有,所以篇幅不可避免的拉长了许多。

下一个世界是神雕侠侣,大家应该从主角和曲非烟的交谈中也看出了端倪。

神雕侠侣的话,作者是采用了阴暗线。

小龙女被杨过所屠,这个也不算二创,因为原著也可以这样解读。

明明二人十六年后重逢,一同并肩经历大战,自华山离去时,金庸偏用描写杨康身死时的乌鸦绕树来描写这等美好团圆结局。

再加之屠龙二字确实犯了忌讳,因为倚天屠龙记中金庸就以紫衫龙王、还有屠狮大会两处情节,以人物心理写了江湖人最重忌讳。

反正金庸后续也没有写任何关于杨过小龙女的结局,反倒是倚天屠龙记出了这么一篇悼词。

既点名郭襄十八九岁,也就是离华山论剑不到三年,还说丘处机已死多年。

那么反推小龙女死于杨过之手也算合情合理。

谁叫整个神雕侠侣从开篇杨过做梦开始,不是雕就是蛇,且一直都是雕蛇对立。

正好这等阴暗线可以加入明心见性之路,为我所用,那就却之不恭了。

至于有人提过黄衫女,但黄衫女出现那么多次,连一个杨字都未明写。

只有最后离去时提到了终南山后,活死人墓,神雕侠侣,绝迹江湖。

这个绝迹也用得有点阴暗,按理来说隐居要好一点,哪怕为了顺口也可以换做隐匿。

当然,一切都是自行解读,小说只要逻辑勉强能圆,怎么都成。

下一篇主要是主角追求明心见性之路,不会像笑傲江湖这般疯狂收集武功。

友情提示:神雕侠侣又名天残地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