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徐达攻下建宁路
“军师明鉴,并非下官不愿去寻殿下。
是下官深知余师性子,最是忠节,此时更被俘,定不愿为吴国效力。”
“下官此前在平江府,已犯有大错,被贬为户部郎中,已是殿下开恩
若再因此事直接去寻殿下,恐会适得其反。”
汪广洋满脸苦笑,还有些无奈。
“你就这般信不过殿下啊?”
刘英瞥了一眼汪广洋,有些无奈。
汪广洋脸色大变,急忙解释:“军师明鉴,下官并非信不过殿下,殿下嫉恶如仇,余师又为蒙元大员,还……”
“咱知道了!”
刘英没让汪广洋继续说下去,“你这些担心,完全是多余的。
你当户部郎中,也不是被贬,只是对你的惩罚而已!”
“军师?”
汪广洋一愣。
“殿下若真的因平江府之事,就恶了你,那你只能是前去当一个闲官,或是当一知县,当一个同知、通判。”
“户部是何处所在?户部郎中虽比一知府要低一品级,但你觉得真论亲近远疏,户部郎中真的不如一个知府吗?”
“这?”
汪广洋两眼缓缓瞪大,连忙起身对着刘英拱手。
“多谢军师提点,下官昏了头,竟然没理解殿下厚爱!”
“无妨!”
刘英摆了摆手,“你只需知晓,吴国如此兴盛,驱逐鞑虏并非口号。”
“你何其年轻?以你俸禄,再加上腊赐、田中收入,完全可以活的逍遥自在!”
“官场沉浮,升迁贬黜,乃是常态,只要你不贪污,不结党营私,奉公廉洁,殿下如何不重用你?”
“余生这么多年,怕甚?”
“多谢军师教诲!”
汪广洋再次满脸感激的对着刘英拱手行礼,“是下官糊涂了,下官这就去寻殿下。”
说罢,汪广洋转身便离去。
下午。
刘英就看到一个朱元璋身旁的内侍。
“奴婢见过军师,殿下召军师入宫议事!”
“是天完有了消息了?”
“军师恕罪,奴婢也不知!”
那内侍急忙说道。
“如此,那便不是天完消息。”
刘英一脸疑惑,跟着内侍进入吴王宫,一路来到武楼。
朱元璋正在翻看着一本名录。
“微臣参见殿下!”
看到刘英,朱元璋直接一脸揶揄,“咱吴国大军师终于来了!”
“啊?”
刘英直接懵了。
“殿下,微臣不知犯了什么错啊?”
朱元璋没好气道,“哼哼,你教的好事!”
“微臣教的?”
刘英更懵。
见状,朱元璋瞪了一眼刘英,便说道:“午时,户部郎中汪广洋前来谢恩了!”
“汪广洋?”
刘英顿时明白了,神色顿时变的古怪起来。
“殿下,汪广洋可是和你说了余阙的事?”
“就是这事!”
朱元璋顿时满脸恼怒,“这厮直接来谢恩,咱还高兴了半天。
结果,这厮话题一转,就直接请求咱,将余阙一家押来应天。
他愿用自个俸禄,去供养余阙一家!”
“这厮脸皮也被你教的极厚,咱不同意,竟然还直接跪在殿内,和咱耍赖皮。”
“咱看,将他贬为郎中,还是有些轻了,就该让他去当一个通判!”
“殿下,您舍得啊?”
“咱为何不舍得?”
朱元璋眼睛便直接瞪起。
刘英轻轻笑了笑,也没和朱元璋争辩,而是继续道:“殿下,安庆攻下这般久,余阙这些元朝大员和武将,也可以押来应天来了吧!”
“雍泰也同意将余阙押来应天,赦免了他?”
“殿下明鉴,余阙为元廷重臣,在安庆拼死守城,哪怕是有汪广洋这个学生,也不应赦免了他!”
“那雍泰是何意?”
“微臣觉得,既然汪广洋愿供养余阙一家,那便成全了汪广洋的孝心,还可节省一些钱粮,更不用专门安排人盯着余阙!”
“这还不是赦免了余阙?”
“自然不是!”
刘英一脸正色道:“余阙不降我吴国,怎能赦免他?”
“但有汪广洋担保,可让余阙一家去田中劳改!”
“嗯?”
“让余阙一家,给汪广洋种田,汪广洋需时时刻刻监督,不准余阙一家逃走,也不可安排人帮余阙种田!”
“如此,也便宜了此人!”
“殿下,余阙只是愚忠,但此人却是一位贤臣!”
“嗯?”
朱元璋目光闪烁,“雍泰看上了此人?”
“殿下,微臣觉得,若是让余阙此人,多看看我吴国官吏如何治理天下?
看看我吴国百姓,如何安居乐业。”
“就不信,余阙此人不动摇!”
“原来如此!”
朱元璋微微点头,“那就依雍泰之言,试上一试。”
“殿下英明!”
刘英拱手行礼。
朱元璋又拿出一份奏报,递给刘英。
“徐达派兵来报,他已经攻下建宁路,信州路夹在建宁与饶州中间,孤立无援,也支持不了多久。”
“恭喜殿下!”
刘英下意识恭贺一句,“如此龙兴路与南康府,便可彻底稳固。”
“花云与冯国用、胡大海他们,就可顺利进攻了!”
“唉!”
朱元璋微微叹息一声,“天完好歹也为红巾义军,蒙元未灭,咱并不想和他们开战。”
“殿下,若不狠狠给他们一个教训,微臣担忧,陈友谅彻底掌控天完之后,他们还会出击。”
“是啊,咱也有此担忧!”
“报!”
郭英在殿外禀报道。
“何事?”
朱元璋问道。
郭英手持一封奏报,“启禀殿下,汤指挥来报,天完再派使臣前来!”
朱元璋神色一眯,“拿进来,让咱看看!”
“喏!”
郭英将那封奏报递给朱元璋。
朱元璋拆开看了一眼,脸色便是一黑。
“陈友谅这厮,又派欧普祥来了!”
“来的好!”
刘英则是一喜。
“好?”
朱元璋眉头直接皱起,“雍泰,咱看这厮又派欧普祥前来,又想耍赖,或者拖延时间。”
“殿下,微臣持有不同想法!”
“嗯?”
朱元璋一愣,随即有些期待。
“雍泰之意,他们要履行和谈国书?”
刘英道:“殿下,陈友谅虽执掌天完军权,但他们欧普祥麾下仍有两万本部兵马,为天完左丞相,袁国公。
陈友谅定不敢将欧普祥得罪太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