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0章 都市怪谈:云中异象(下)
接下来的周末,李东生泡在市图书馆,翻阅旧报纸的微缩胶片。-我`地,书¨城_ ′耕+欣.蕞`哙+经过艰苦的查找,他果然发现了一个模式——过去五年里,每次强雷暴天气后的一两天内,确实会有失踪报告,而且都是难以引起关注的人群。
最让他震惊的是,所有失踪事件都发生在一个特定区域——城市东郊,也就是雷暴云最常经过的方向。
周一,李东生请了假,开车前往东郊。那里主要是工业区和一些老旧住宅楼。他漫无目的地转了几小时,没什么特别发现。傍晚时分,天空又开始阴沉起来。
在一家小餐馆吃晚饭时,李东生和老板聊了起来。
“这地方最近是不是有人失踪?”他试探着问。
老板是个健谈的老人,他擦着杯子说:“是啊,前阵子老刘就不见了,就住在后面街上的那个孤老头。雷雨那晚还有人见他出来倒垃圾,第二天就没人了。”
李东生心里一紧:“经常有这种事吗?”
“偶尔吧,都是些没亲没故的。”老板压低声音,“有人说这一带邪门,特别是打雷的时候。老辈人讲,这地方以前是个观测站,好像出过什么事。”
观测站?李东生立刻想起了那位去世的老气象员。
“什么样的观测站?”
“就气象相关的吧,早就拆了。”老板指了指窗外远处的一片空地,“就在那儿,现在啥也没了。”
李东生谢过老板,开车前往那片空地。那里确实荒芜一片,只有几段残破的水泥地基。他在杂草丛中搜寻着,突然,脚下踢到了什么硬物。捡起来一看,是个锈迹斑斑的小铁盒,看起来埋在地下很多年了。
回到家,李东生小心地打开铁盒。里面是一本被湿气侵蚀严重的笔记本,扉页上写着主人的名字——正是那位去世的老气象员。-精′武?暁′税?枉? -醉,欣¨漳¨結+更\薪/快`
笔记本里详细记录了他对“云中异物”的观察。根据记载,这个现象似乎与一种特殊的大气电荷有关,只在极端雷暴条件下显现。最令人震惊的是,老气象员认为那不是什么怪物,而是一种罕见的自然现象——类似于海市蜃楼,但投影的不是远处的景物,而是某种“维度交错产生的影像”。
最后一页的笔迹十分潦草,仿佛是在极度恐慌中写下的:
“它知道我在看它。昨晚我听到窗外有动静,拉开窗帘,看到云层低得几乎贴到地面,那东西就在云里,发着光。它不是活的,但它确实在‘注意’我。我不该继续观察的,现在太晚了。如果有人找到这本笔记,记住:不要注视它太久,它会留下印记。”
读到这里,李东生感到一阵寒意。他走到窗前,夜空宁静,但他总觉得有什么东西在黑暗中注视着自己。
当晚,李东生梦见自己站在一片荒地上,头顶是翻滚的雷雨云。那个发光的骨架在云中缓缓移动,然后突然向他冲来。他惊醒时,浑身被冷汗湿透。
第二天上班,李东生精神恍惚。午休时,他在手机上无意间点开了一个气象爱好者论坛,发现有人发帖询问“云中发光现象”,描述和他所见一模一样。更让他震惊的是,发帖人所在的城市相距数百公里。
李东生私信了发帖人,几小时后收到了回复。对方说他在一次自驾游途中遭遇雷暴时看到了这一现象,当时吓坏了,但同行的人都没注意到。
“我查了一下,”对方写道,“类似目击报告世界各地都有,但都很零星,没人当回事。”
“你看清楚它是什么样了吗?”李东生问。
“像一副巨大的骨架,但是会动,好像有生命一样。¨兰*兰~雯`学? ,追+醉^辛?章\劫,最奇怪的是,我拍了好几张照片,回家后发现凡是拍到它的照片,都变成了一片空白。”
照片会消失?李东生想起了最初在论坛上看到的那条帖子。
当晚,又一場雷暴来袭。李东生犹豫再三,还是走到了窗前。闪电开始频繁起来,他等待着,既恐惧又期待。
它出现了——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清晰,更近,仿佛就悬在城市正上方。李东生甚至能看清那发光骨架的细节,那不像任何己知生物的骨骼,更抽象,更几何化,却无疑给人一种“有机”的感觉。
就在这时,他的手机响了。是周晓丽打来的,她今天加班,应该还在公司。
“东生,我看窗外有个奇怪的东西...”周晓丽的声音带着恐惧,“云里好像在发光,像是什么巨大的...”
“不要看它!”李东生突然想起老气象员的警告,对着电话大喊,“晓丽,立刻离开窗户,不要再看它了!”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然后周晓丽困惑地说:“为什么?它...它好像挺漂亮的。”
李东生的心沉了下去。周晓丽的语气变了,变得恍惚而迷醉。
“我从未见过这么美的东西...”她喃喃道。
“晓丽!听我说,马上离开那里!”李东生对着电话大喊,但只听到忙音。他重拨过去,无人接听。
恐慌攫住了
李东生。他抓起车钥匙冲出门外,一边不断拨打妻子的电话。雨己经很大了,雷电在头顶炸响。他顾不得危险,加速向周晓丽公司的方向驶去。
街道上几乎空无一人。在一个红灯前,李东生焦急地抬头望去,那个发光的骨架依然在云层中蠕动,而且似乎更低了些。最令人不安的是,它看起来不再随机移动,而是有明确的方向性——正朝着周晓丽公司的方向延伸。
红灯一变,李东生猛踩油门。这时,他注意到路边站着一个身影,在暴雨中仰头望着天空,一动不动。驶近些,他看清那是个年轻女子,面部被云中的光芒照亮,带着一种恍惚的微笑。
前方又出现几个类似的人,都站在雨中被那光芒吸引,如同被催眠一般。李东生感到毛骨悚然,加速驶过这些被迷惑的人。
到达周晓丽公司楼下时,李东生看到一幕令他血液凝固的景象:大楼前的空地上站着十几个人,全都仰着头,面向天空中的光,如同朝圣者。他们中间,李东生找到了周晓丽的身影。
“晓丽!”他冲过去,抓住妻子的手臂。周晓丽转过头,眼神空洞,面部表情安详得可怕。
“它召唤我们...”她轻声说。
李东生猛地摇她:“醒醒!那不是真的!”
但周晓丽和其他人一样,完全沉浸在那种诡异的状态中。李东生抬头看向云层,那发光骨架此刻低得惊人,几乎触手可及。它不再像是云中的投影,而更像是一个实体,散发着柔和却令人不安的光芒。
这时,李东生注意到光线的变化。骨架中心的光芒开始脉动,如同心跳一般。随着每次脉动,站在空地上的人们就向前走一步,仿佛被无形的力量牵引。
老气象员的笔记闪过脑海——“不要注视它太久,它会留下印记。”李东生突然明白了,这个现象不是在随机地造成失踪,它是在有选择地“收集”那些对它敏感、被它吸引的人。这也就解释了自己为什么看了那么多次,却不会精神恍惚的原因。
必须打断这种联系。李东生环顾西周,看到路边停着一辆工程车,车顶装有高强度警示灯。一个疯狂的念头形成。
他冲向工程车,用石头砸开车窗,摸索着找到了警示灯开关。按下按钮的瞬间,刺眼的红光开始旋转闪烁,划破雨夜。
效果立竿见影。空地的人们如同大梦初醒,困惑地环顾西周。云中的光芒剧烈闪烁了一下,似乎对这种干扰感到“不满”。李东生抓住机会,拉着周晓丽冲向自己的车。
“发生什么了?”周晓丽虚弱地问,她显然恢复了神智。
“没时间解释,我们必须离开这里!”李东生将她塞进副驾驶,自己跳上驾驶座。
就在车子发动的同时,一道前所未有的闪电击中附近,强光让李东生暂时失明。等他视力恢复,透过后视镜,他看到了终生难忘的一幕:云层中的发光骨架变得异常清晰,然后突然收缩成一团极亮的光点,随即消失了。随着它的消失,雷暴也奇迹般地开始减弱。
雨还在下,但雷电己经停止。夜空依然黑暗,但那种被注视的压迫感不见了。
李东生长舒一口气,知道它离开了——至少是暂时离开了。
回到家后,周晓丽对发生的事情只有模糊记忆,只记得看到云中有美丽的光,然后就被李东生叫醒了。李东生没有详细解释,只说那是一种可能致幻的自然现象。
第二天,李东生查询了警方记录,发现当晚全市有五人失踪,都是在户外目睹雷暴时消失的。新闻只是简短报道了失踪消息,归因于“恶劣天气造成的意外”。
李东生没有尝试向官方报告自己的发现,他知道没人会相信。他只是将老气象员的笔记小心放到博物馆入口处,希望将来有人能继续这项研究。
自那晚后,又过去了几个月,城市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但李东生知道,它还会回来——在某个雷雨之夜,当大气条件恰当时,云层会再次开启,那发光的骨架会重新出现,寻找新的注视者。
都市的阴影中,又多了一个无法解释的怪谈,一个只存在于雷雨夜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