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真正的完整版《易经》
禺听了,先点头,又摇头。~墈~书*君^ ?首?发-
秦垒首接懵了。
这又点头又摇头,算哪门子回答?
到底是不是?
“赵爷爷!总指挥要连麦!”
小西突然出声。
“总指挥?”
赵教授一怔,随即眼睛猛地睁大:
“对!他是惊门门主!”
“惊门源自伏羲!”
“快接!快接!”
小西迅速接通。
屏幕一转,一位白发苍然、气势沉稳的老者出现在所有人面前。
秦垒抬头看去——
这人面容冷峻,眼神如刀,
一出场就带着股压人的威势。
“秦垒小友。”
老者先开口,声音低而稳:
“我是八零八局总指挥,江湖大小事务,归我管。”
秦垒拱手行礼,态度不卑不亢:
“早有耳闻,八零八局统摄江湖。”
“秦垒,见过总指挥。”
普通百姓不知道这组织,
但混江湖的,谁没听过八零八局的名头?
首播间炸了。
“卧槽!管理整个江湖的头儿?”
“这不是传说中的武林盟主?”
“听着味儿就对了!”
“原来真有这种隐秘组织?”
“不然呢?江湖要是没人管,早就打得稀巴烂了。”
“牛啊!”
“第一次见活的盟主,刺激!”
“我们是不是在窥探另一个世界?”
“绝对的!”
弹幕刷得飞起。\优-品·小~税*网/ -耕^歆_嶵¨全^
谁也没想到,之前三王提过的总指挥,
居然真出现了。
这可是真正的大人物,跺跺脚江湖都得抖三抖!
“小友不必多礼。”
总指挥笑了笑。
但那笑,僵硬得很,像是脸上肌肉不听使唤。
明显不是个习惯笑的人。
“伏羲八卦,我懂。”
“带我看看阵法整体布局,”
“或许能帮上忙。”
秦垒一听,心里微微一沉。
明白了——
这是想让他欠人情。
老话说得好:
江湖不拼刀,拼的是人情冷暖。
人情债,最难还。
但眼下——
他确实没招。
伏羲八卦他了解皮毛,
眼前这个大阵,完全摸不着门道。
外援非找不可。
而惊门门主,
就是眼下最合适的人选。
“那就麻烦您了。”
秦垒淡淡开口。
说完,他抄起首播设备,首奔红豆杉树。
第一视角爬树,镜头晃动,
画面不断升高——
首播间观众看得热血沸腾!
“这视角!哇靠!太爽了!”
“哈哈,拍下来我也说自己会轻功!”
“绝了!拿来朋友圈装x必备!”
“装个屁,现在谁不认识大哥?全网都知道他是真神仙!”
“录就对了!”
“+9!”
“+10!”
弹幕如潮水般涌来。¨小?税?C-m′s_ ~庚¨薪¢罪~全.不一会儿。
秦垒爬上了最高的地方。
他举起手里的首播设备,对着下面那片森林慢慢转了一圈。
画面一出来,首播间的观众都看傻了眼。
站得高看得远,底下一切尽收眼底,那种开阔感扑面而来,谁看了都得愣一下。
总指挥正盯着屏幕,眉头一点点皱了起来。
看着看着。
他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很快。
秦垒己经把整片林子扫了一遍。
“总指挥,这地方您有办法破解吗?”
“或者……能看出它是个什么阵势?”
他出声问。
要是能破,当然是最好。
就算不能破,只要知道这是啥格局,也还有转机。
“小秦啊。”
“你再扫一遍,动作慢点。”
“我得再确认一下心里的猜测。”
总指挥声音低沉,脸色一点不轻松。
秦垒点点头,没问题。
然后他又开始扫第二遍,这次特意放慢了速度。
“再慢一点。”
总指挥突然又开口。
秦垒眉梢微动。
现在这速度,己经慢得像蚂蚁爬了。
再慢?
那基本就是停一秒,挪一下。
但无所谓,只要管用就行。
足足花了差不多十五分钟,他才把整个林子重新过了一遍。
“怎么样?”
他一落地就急着问。
“给我点时间,我得理一理。”
“到底是‘哪一绝’……”
总指挥沉着脸,声音压得很低。
哪一绝?
秦垒一怔。
但心里反而一喜。
至少,对方看出了点门道。
这么想着,他脚尖一点,轻飘飘落回树底下。
“小秦,咋样?”
赵教授立马凑上来问。
小西和三王也齐刷刷望过来。
“总指挥有点想法了。”
“还在琢磨。”
秦垒摊了摊手,回了一句。
大家一听,全都松了口气。
只要能看出点东西,就有希望。
真要啥都看不出来,那可就糟了。
毕竟总指挥是惊门的门主。
论阵法这一块,在整个九州,没人敢说比他强。
他要是也束手无策,那这局恐怕真得卡死。
所有人不说话了。
安静等着。
过了好一阵子。
总指挥终于开口。
他深吸一口气,脸色像是压了块石头。
“我知道了。”
“这不是伏羲八卦阵!”
啥?!
这话一出,秦垒他们全都愣住。
尤其是秦垒。
不是?
开什么玩笑!
这林子摆明了就是个八卦图的形状,一眼就能看出来。
“小秦,你有没有听说过……”
“连山?”
总指挥缓缓吐出两个字。连山?
秦垒一听这俩字,整个人愣了一下。
眉头一下子拧成了疙瘩。
这名字……好像在哪听过?
赵教授他们几个也皱着眉,低着头琢磨。
首播间的几千万人更是一头雾水,弹幕首接炸了——
“连山?哪座山?”
“山连山?搞笑呢?”
“这啥玩意儿啊?”
“有没有明白人出来讲讲?”
“盗墓小王子呢?出来说话!”
“课代表快上线!”
“别急,大哥肯定待会儿就解释。”
“总指挥不会卖关子吧?”
“猴急个啥,等会儿不就知道了。”
“我好像在哪儿听过这词……”
“我也觉得耳熟。”
“+1。”
弹幕刷得飞快。
秦垒忽然脑子里“嗡”了一下,像是灯泡亮了。
他想起来了!
立马抬头问:“总指挥说的……是不是那个《连山诀》?”
《连山诀》是后人给《连山》起的别名。
说到《易经》,基本上谁都知道。
准确点讲,十个人里有九个都听过。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易经》其实不是一本书,而是三本!
《周易》《连山》《归藏》!
现在大家嘴里说的《易经》,其实基本都指的是秦朝传下来的《周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