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3章 最尊贵的主人

哎,睡觉觉了哈。“好吃,好吃,绝对好吃,这可是真心实意的,不是说假话——每一道菜都香得让人放不下筷子,入口回味无穷啊!”

易天赐一脸的认真,说话间手里的动作也没停,一边称赞一边又夹了一筷子菜送进嘴里,吃得津津有味。

“我怎么觉得,你是故意这么说的呀。”

马灵儿眯着眼睛,手指轻轻点着下巴,一副“我早就看透你”的表情。

“不会是想着,夸我们做菜好吃,以后你就想偷懒不做菜了吧?”

她边说边走到易天赐身后,双手捏着他的肩膀,一脸坏笑,就像是随时要揭穿他的“阴谋”似的。

“对啊,我就说他今天怎么这么一顿夸。”

陈雪茹把手中的碗放下,挑眉看向易天赐,嘴角弯弯的,语气里带着调侃。

“合着,真是打算以后让我们自已做菜了呀。”

她一边说一边摇头,一副“原来如此”的模样。

“对啊,差点儿上当了呀。”

何雨水也凑过来,双手抱胸,歪着头盯着易天赐,眼神里写满了“我可不信你”。

“嗯,我再尝尝。”

易天赐不慌不忙,又挨个儿把桌上的菜试了一遍,尤其在那几道认为是马灵儿他们几个人的菜上多停留了几秒。

“这几道菜是你们三儿做的吧。”

他指了指其中两三盘,语气突然变得一本正经。

“这个水平确实是差了点儿,还得继续努力啊。”

说完还故意皱了皱眉,摇头叹气的样子装得挺像。

“至于其余的这些吧,都挺好吃的。”

他话音一转,又笑了起来,眼里闪着调皮的光。

他这一本正经又突然反转的样子,再次引起了大家伙的哄堂大笑。

马灵儿、陈雪茹和何雨水微微一怔,三人互相对视一眼,瞬间默契十足。

“收拾他!”

三人异口同声喊道,下一刻,已经一齐朝易天赐扑了过去,一顿粉拳像雨点似的落在他身上,软绵绵的没什么力道,却热闹得很。

“呀啊!”

易天赐一边笑一边扭着身子躲,其实也没真想逃,任由她们闹。

“你们看看,我说真话你们不信,现在说假话你们还是不信。”

他边笑边说,一副“我太难了”的表情。

她们三个人当然不会真打,都用劲儿很小,嘻嘻哈哈地闹成一团。

至于易天赐,也乐于这样的玩法,笑声中透着轻松与亲近。

让整个吃饭的过程也变得更加热闹了,屋子里洋溢着温馨又愉快的气氛。

......

时代酒楼是香江最好的酒楼,每天来这里吃饭的人络绎不绝。

从早到晚,门前车水马龙,人流不断,热闹非凡。

无论是商务宴请还是家庭聚餐,人们总愿意选择这里,不仅因为其精致的菜肴,更因为这里代表着身份与品位。

而且,需要提前预定才有地方。

即便是大厅的散座,也常常在开市后不久就被订满,更不用说那些环境优雅的卡座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假如去占用包厢的话,起码要提前三天才能订到的。

尤其是周末或者节假日,甚至需要提前一周预约,酒楼的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

如果说当天打电话过去订包厢,或者是说当面谈也是没有用的。

这是酒楼的规矩,也是长久以来形成的惯例,从未有人能够打破。

“不好意思,真的没有包厢了,需要提前订,现在都已经订出去了。”

前台黄小姐很恭敬地对面前几个人说着。

她面带微笑,语气温和却坚定,显然已经习惯了应对这样的场面。

“别以为我不知道!”

“你们这里一直都有一个包厢是空着的,我们就要那个了。”

戴小明扶了扶自已的眼镜,对黄小姐说道。他语气中带着几分不耐烦,似乎认定了对方在故意推脱。

“不好意思,天一的包厢一直都是给我们老板留着的。”

“从来都不接待客人。”

黄小姐依然还是很恭敬地对戴小明说着。

她声音平稳,态度谦和,但话语中没有丝毫让步的余地。

对于这个酒楼而言的话,她是一个新人。

但是,在来到这里上班的第1天接受培训的时候就已经跟他们说过了的。

所有人只要是在这个酒楼里边上班的,第一条需要遵守的就是天一包厢只为老板留着。

无论在什么时候,酒楼里人满为患,或者是有任何位高权重的人来都不会把这一个包厢让出来。

这是铁律,也是时代酒楼传承多年的规矩。

“你们是不是傻呀。”

戴小明皱着眉头,语气里带着几分不解与轻蔑。

他实在想不通,怎么会有人拒绝这样明摆着的好生意。

“我们给钱不就行了,给一般的包厢的两倍。”

他继续说道,声音提高了一些,试图用加码的价码打破对方的坚持。

在他看来,这世上哪有什么规矩是不能用钱撬动的,尤其是做生意的人,更不该和钱过不去。

戴小明明显觉得,大家都是做生意的,不可能有人放着钱不赚。

他双手一摊,露出一个“这还不简单”的表情,等待对方爽快答应。

“不好意思,这是我们酒楼的规矩。”

黄小姐微微躬身,语气柔和却不容置疑。

她的脸上依然挂着职业性的微笑,那笑容礼貌而疏远,像是一道无形的屏障。

“无论何时都是要遵守的。”

她补充道,声音平稳,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

虽然在她的内心也是觉得挺遗憾的——毕竟对方愿意出双倍价钱,拒绝客人总不是一件让人舒服的事。

但她深知,这时代酒楼之所以能成为今天名流汇聚之地,正是凭借这些不容动摇的原则。

实际上,这样的客人已经不是第1批了。

自她来到这里上班的一个月时间里面,已经出现了七批人,每一批都信心满满而来,最后却只能悻悻而归。

这些人有那些上面的领导,也有一方大佬,而且人家出价还是很高的,甚至有人当场拍出支票,豪气地开到了10,000,000,企图用天文数字砸开那扇门——可是依然没有成功打开包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