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姑苏锦绣

十四日之后,行至姑苏城。

二人一狐方知何为人间锦绣。

姑苏城。

城外护城河蜿蜒如仙女飘带,画舫在其上来回穿梭,踏进这里一步。

就能听到丝竹之声随风飘来,不绝于耳。

城门上方“姑苏”二字苍劲有力,与其他方正字体,这“姑苏”乃是前朝第一文人所作。

城墙斑驳,诉说着岁月沧桑。

踏入城中,青石板路纵横交错,两侧店铺林立。

绸缎庄的绫罗在风中轻摆,茶楼上飘出阵阵茶香,说书人的惊堂木声与听众的叫好声此起彼伏。

这里不似隅南城,来往之人,修士很少,几乎察觉不到。

所以,不离十便被早早的收到储物袋里面睡觉。

“这姑苏城好繁华啊。”周诺目不暇接,没想到炀国还有这等繁华的地方。

齐尘也没有见过这么繁华的城市,王都比之都要逊色不少。

虽感受不到什么浓郁灵气。

但人间烟火气。

最是抚人心。

齐尘漫步街头,被一阵悠扬婉转的歌声吸引。

循着声音,抬头一望,眼前高挂“得月楼”牌匾。

门内望去,座无虚席。

台上一位身着白衣的女子正低吟浅唱,歌声空灵动听,仿若天籁。

踏步进入,那女子身姿飘摇,极尽优美,却无半点轻浮之意味。

眼波流转间,似藏着万种风情。

台下文人墨客皆为之倾倒,纷纷掷金打赏。

“一曲唱尽男女意啊。”齐尘坐在椅子上,目光中带着欣赏。

“歌词有些听不懂。”一旁的周诺却是未经男女事情,只觉得晦涩。

“不懂最好。”齐尘鼓掌间,也抛出一枚碎银,稳稳落在女子面前红盘之上。

“走了。”齐尘站起身来,拍了拍周诺肩膀。

二人走出“得月楼”。

便在城中找起吃食。

要说这姑苏城,不仅文化了得,还汇聚了炀国的各种美食。

一番下来,两人是酒足饭饱。

继续行走,便到姑苏城最高楼处,那处魁星楼阁,在暮色之时。

整个姑苏城瞬间亮起华灯,远日与其交相辉映。

“希儿说过,这处便可看到姑苏城整片光景。”

若是登上去,便能将姑苏城的光景都画下来。

于是,二人拾级而上,上下之人,面中皆带着喜色。

最高之处,齐尘铺开画卷。

但见姑苏城在暮色中铺展如画卷:河道如织,将城池裁作九块碧玉,石桥横卧似长虹饮涧。

屋宇错落,飞檐翘角间烟柳含翠,画舫披金,正有歌姬的柔腔顺着流水飘向远方。

市集处人潮如涌,灯笼幌子随风翻卷,吆喝声与丝竹声混作一团。

园林里曲径通幽,假山叠翠间可见文人扶栏对弈,红袖添茶。

更妙处,护城河外水天相接,归鸟驮着残阳掠过水面,将半河碧波染成琥珀色,连岸边垂杨的倒影,都似浸了一层金粉。

凭栏远眺,见炊烟袅袅似游丝漫卷,灯火点点若繁星落地,哪里还有半分修真界的血雨腥风?

这样的感觉,倒也让齐尘怡然自乐。

水墨铺开,齐尘的画作引起不少人驻足围观,称赞之语不绝。

纷纷猜忌齐尘是哪个画派。

齐尘只是笑而不语。

转一个方向,继续画着光景。

目光落下,却见到一个小小的庙宇立在道路一旁。

星星点点的人正在焚香,好似还有今日唱曲的那个女子。

齐尘目光一缩,那庙宇上面正正的刻着三个字。

“齐师庙。”

好久,没有听到香火供奉当中的众生愿望了。

齐尘挺住笔触,目光静静落在齐师庙前,就见那女子安静焚香,拜了三拜。

良久站在齐师庙前。

齐尘就着灯笼之光,一口气也将齐师庙的光景画了下来。

这是第一次,画下自己的齐师庙。

待画作完毕,齐尘走下楼来,希儿所标注的第三处光景也完成了。

来到齐师庙,那女子还未离开,只是仰头静静的看着庙内雕像。

齐尘见着,长方形的香炉里面积累了很多的香灰,还有不少供果。

甚至,供台上还有红线、红枣、桃花之类。

齐尘不禁扶额苦笑,这是将自己当做姻缘供奉了。

见到那女子长时间在此处站着,周诺低声道:“齐爷,在齐师庙面前站这么久,怕是家中遇到什么难事了。”

齐尘没有说话,只是走上前去,拱手道:“小姐,可曾遇到什么困难?”

那女子转过头来,与台上不同,此时未施粉黛,看起来更是清雅脱俗。

“公子。”女子很有礼貌的微微欠身:“我只是按例向齐师奉香。”

“焚香这事情,还有按例的?”齐尘不禁皱起眉头,难道又是莲花镇那种情况?

女子露出一丝微笑,随后点点头:“当年,时值病入膏肓,齐师医方被掌握在权贵之人手中。”

“我与母亲,数着日子,等着死亡。”

“许是齐师显灵,在我焚香恳求第二日,《晓梦医略注疏》随即公开。”

“我与母亲皆活了下来。”

“所以我从那年起,十多年的时间,日日焚香,感谢齐师的救命之恩。”

周诺脸上露出一丝欣喜,看了看齐尘,随后看向女子,问道:

“那你希不希望见到齐师本人?”

女子眼神明亮一瞬,随后暗淡下来:“听闻齐师早已经逝去,这般伟大之人,让炀国医者为之感佩莫名。”

齐尘不禁皱起眉头,怎么自己就已经死了?

周诺也是笑了起来:“齐爷,你怎么就被别人舛讹死了?”

齐爷?

女子身形微怔,看向齐尘,再看那齐师庙中雕像。

擦了擦眼睛,仔细对照。

目光忽然一缩。

“齐......齐师.....”女子失语:“您真是....”

齐尘抬头看着齐师庙当中的雕像,全国各地的齐师庙中,自己的样子都不甚相同。

有的年老,有的年少。

年少的雕像,多是从青山镇那里抄过来的。

当年,可是有很多人来青山镇求医。

青山镇齐师庙,就明晃晃立在渡口那里。

“倒是.....不要认为我死了。”齐尘笑了笑,拱手道:“《晓梦医略注疏》能够帮助你,我很开心。”

没有游历红尘,齐尘真的没有想到,原来《晓梦医略注疏》真的救了这么多人。

眼前的女子就是赤裸裸的例证。

心中不禁感慨起来,《晓梦要略》的作者,到底是一个怎样伟大的人。

那老道长也已经离开炀国和姜国这片土地许久,《晓梦要略》的作者已经成谜。

还在想着,齐尘思绪被女子跪地的哭声拉了回来。

“你不必.....”齐尘将女子拉了起来,随后道:“不必如此的。”

女子擦了擦眼泪,嗫嚅道:“当年那病的痛苦,我至今记得,没有齐师您,我断然是活不了的。”

“既已得生,就不要太感念过往,没关系。”齐尘安慰道。

不过此女子能够日日焚香不戳,持续十多年,也是真的诚挚。

“小女子名为红鸢,乃是得月楼一伶人。”红鸢微微欠身,仔细打量齐尘:“就是齐师您,不似我想象中的苍老。”

“说来话长。”周诺旁边搭声道:“咱齐爷现在是仙人。”

“诺儿。”齐尘皱起眉头,打断道:“莫要乱说。”

“原来齐师已经得道。”红鸢笑了笑:“怪不得很多人都说您已经.....”

“对了。”红鸢忽的皱起眉头,道:“我还有一件事情想要求求齐师您,希望您...”

“但说无妨。”

红鸢将自己母亲的病症讲了一番之后。

齐尘不仅暗中皱眉,这症状,怎么这么像临江村当年的疾病。

只是疾病发作很是缓慢,但症状却很是相似。

红鸢领着路,就带着齐尘前去。

走到门口,只见那是一处深宅。

门口站着一白衣男子,看背影穿着很是富贵,领着一个黑衣仆从。

正在往屋子里面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