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1章 深渊回响
瑞秋微微颔首,目光转向舰桥后方靠舱壁肃立的壮硕身影。_天`禧\晓\税~枉^ /嶵?薪?彰`结!庚¨辛-哙,“布伦纳,安保状态?”
马库斯·布伦纳,安保队长,像一座铁塔矗立在那里。
他穿着比其他人更厚重的战术护甲,腰间挂着大口径的脉冲手枪和战术匕首。
粗犷的脸上有一道显眼的旧疤,眼神锐利地扫视着舰桥内的每一个角落和监控画面。
“全员就位,队长。内务组完成最后一次舱室清查,无异常。
武器系统待命,能量护盾充能至80%,可随时提升至战斗等级。
外部环境监测无威胁目标,艇内压力己按计划逐步提升至任务深度模拟值,队员生理指标正常,无减压病风险报告。”
“很好。”瑞秋的目光扫过主控室内其他队员:
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严阵以待,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了紧张、期待和职业使命感的独特气息。
这是一支精英队伍,人类探索深渊最前沿的利刃。
“各位,”瑞秋的声音再次响起,通过广播传递到探索艇的每一个角落。
“我们即将启航,目标:追踪并回收代号‘泰坦遗骸’的哥斯拉血肉样本。
任务区域是己知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分支之一,环境极端,压力巨大,黑暗永恒。′d,a~w+e/n¢x?u/e¨b/o`o!k-._c·o′m*
我们携带的是人类最尖端的技术,肩负的是对人类未来至关重要的使命。
”她的语气加重,“记住,未知是最大的敌人,但严谨、纪律和彼此信任是我们最强的护盾。
保持最高警惕,执行标准操作程序。奥丁之眼,洞察深渊!”
“洞察深渊!”舰桥内响起低沉而坚定的回应。
“启动主引擎,解除锚定。设定航向,目标坐标。下潜程序启动。”瑞秋下达最终指令。
一阵低沉有力的震动从艇身深处传来,如同沉睡的巨兽开始苏醒。
主引擎的嗡鸣声逐渐增大,变得稳定而强劲。
外部锚链收回的机械声清晰可闻。透过观察窗,可以看到海水被螺旋桨搅动,泛起浑浊的泡沫。
“航向设定完成。主引擎功率30%,稳定推进。”驾驶员报告。
“深度计归零。压力壳状态良好。开始注水下潜。”另一名操作员的声音。
“护盾维持80%输出,应对浅层洋流。”
巨大的探照灯在艇艏亮起,两道刺目的光柱刺破海面的昏暗。
短暂地照亮了翻滚的海水,随即迅速被深沉的蓝色吞噬。-小¢说\C¨m~s? _首+发*
屏幕上,代表“深渊漫步者”号的光点开始在海图上稳定地移动。
朝着那片代表未知深渊的、颜色最深的区域前进。
观察窗外,海水的颜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由灰蓝变为墨蓝。
最后化为一片吞噬一切光线的、绝对的黑暗。
只有探照灯的光柱在浓稠的墨色中艰难地开辟出两条短暂的光之隧道。
无数微小的浮游生物在光柱中惊慌游弋,如同宇宙中的尘埃。
深度读数在屏幕上稳定跳动:100米…300米…500米…光线完全消失。
只剩下仪表盘和屏幕的幽光映照着主控室内一张张专注而略显凝重的脸。
艇内照明自动切换到柔和的红光模式,以适应深海环境。
巨大的水压开始无声地挤压着艇身,发出细微却令人心悸的“嘎吱”声。
那是金属在绝对力量下的呻吟。氧气循环系统发出稳定的嘶嘶声,成为此刻唯一持续的背景音。
瑞秋站在观察窗前,凝视着那片连光都无法逃脱的黑暗深渊。
她的倒影模糊地映在厚实的玻璃上,与外面无边的墨色重叠。
一种难以言喻的、混合着敬畏与不安的情绪悄然爬上心头。
她想起了出发前收到的最后一条来自总部的加密信息。
关于A队在“瓦尔哈拉”哨站方向的通讯静默……那条信息后面跟着一个刺眼的红色问号,如同滴落在命令文件上的一滴血。
“队长,”陈杰的声音打破了沉默,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
“我们刚刚穿越了温跃层,进入深层水域。声呐背景噪音显著降低。
另外……接收到一段来自‘瓦尔哈拉’方向中继卫星的、极其微弱的、无法解析的加密信号碎片。
持续时间不足0.5秒,随后彻底消失。
信号强度……弱到几乎无法识别,可能是宇宙射线干扰?”
瑞秋的目光从深海中收回,落在陈杰的屏幕上那代表信号消失的空白波段上。
她的心,和这艘正沉向万米深渊的钢铁巨艇一样,猛地一沉。
“标记下来,陈杰。继续监听所有频道。”
她的声音依旧平稳,但眼神深处多了一丝挥之不去的阴霾。
“全艇保持一级静默状态。目标深度,全速
前进。”
“深渊漫步者”号,这艘承载着人类尖端科技与精英生命的孤舟。
彻底投入了太平洋最深、最黑暗的怀抱,向着那散发着诡异幽光的“泰坦遗骸”。
深渊的回响,正等待着它的到来。
“深渊漫步者”号艇艏那两束功率全开的强光探照灯,刺入这片亘古的虚无。
光柱中,无数奇形怪状的浮游生物如同微小的幽灵。
惊慌失措地翻滚、游弋,在光束边缘迅速被黑暗吞噬,又在光束扫过时重新显现。
更远处,偶尔有巨大而模糊的阴影轮廓一闪而过,速度极快。
留下令人心悸的涟漪和搅动的沉积物,随即又消失在无边无际的墨色里。
深度计显示:9764米。
压力读数:超过1000个大气压。
艇身那细微却无处不在的“嘎吱”呻吟声更加清晰了,仿佛随时会不堪重负地解体。
这是人类钢铁造物在星球最深邃伤口边缘的哀鸣。
主控室内,红光弥漫,气氛凝重得如同实质。
屏幕占据了视野的大部分,海图被放大到极限。
中心是一个不断闪烁、散发着微弱幽绿光芒的光点——代表他们追踪的目标信号。
“距离目标:1.8公里。相对速度稳定,目标无位移迹象。
”驾驶员的声音紧绷,眼睛死死盯着导航屏幕。
“‘海妖’声呐被动模式回波清晰,目标轮廓初步建模完成…体积巨大。
不规则,附着于海床火山岩结构上。周围水体能量扰动显著。”声呐员报告。
“‘深渊之眼’高光谱成像启动…正在穿透沉积物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