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探司南传喜欢小麦族的小南

第259章 令牌解析:背面刻有其余六枚铜符位置

永徽四年八月廿五,子时三刻。观星阁的占星台被十二盏青铜灯照亮,灯影在穹顶投射的星象图与墨九记录的祭坛数据完全同步。司南将北斗殿令牌平放在青玉案上,令牌正面的狼首纹在灯光下泛着冷光,狼眼的位置恰好与突厥金币上的星象符号重合。"墨九," 他指尖悬在令牌背面,那里的光滑表面经天枢符触碰后,浮现出极淡的北斗七星刻痕,"用显影剂。"

墨九立即打开机关盒,取出的银质小瓶中装着西域火山灰提炼的显影剂。当试剂滴在令牌背面时,刻痕迅速显色,形成的星象图与残片拼接的铜符残片完全吻合,只是每颗星的中心都嵌着极小的地理坐标。"天璇位的坐标," 墨九用象牙探针指向第二颗星,探针与坐标接触产生的火花,在案上拼出的 "溧水" 二字与司南占卜的结果完全相同,"误差在 0.3 寸内。"

阿夜的狼首面具切换至地理测绘模式,屏幕上浮现的江南道地图显示,溧水的精确位置被标注在一座日晷造型的石塔下 —— 与墨九破解的沙画地点完全一致。"这座石塔," 她放大地图上的星象标记,标记的纹路与李承乾血痕的符号完全相同,"建成时间是武德九年," 正好是玄武门之变那年。

司南突然将天枢符按在令牌的 "天枢" 位刻痕上,符身与令牌产生的共振让青玉案发出嗡鸣,嗡鸣频率与运河铜钟的共振频率相同。案上的十二盏青铜灯突然明暗交替,灯光在穹顶形成的星轨动画,演示着七枚铜符的运输路线:从西域矿山出发,经运河铜钟,最终抵达玄武门祭坛,每条路线的时间节点都与时差方程式的解值完全吻合。

"他们用星象仪运输铜符。" 阿夜认出动画中一闪而过的运输工具,正是波斯使节的星象仪车队,"那些被篡改的《麟德历》副本," 其实是运输时刻表。她拔剑挑起令牌,剑尖的寒光让令牌背面显现出更多细节:"天权" 位刻痕旁刻着极小的突厥文,经翻译是 "商队"—— 与突厥商队完全对应。

墨九的算筹在案上排列成长安日晷误差表的形状,算筹与令牌接触产生的纹路,在 "天玑" 位刻痕下形成的密码,经破译是 "铜钟底座"—— 直指运河底的星象铜钟。他比出 "双重保险" 手势,机关盒投射的三维模型显示,铜钟内部设有与太极宫密道相同的铸造模具,铜符就藏在模具的夹层中。

司南注意到 "玉衡" 位的坐标旁刻着一行小字,字迹经比对与伪造的观测记录笔迹一致,内容是 "波斯历三月十七"—— 换算成唐历正是司南计算的七星连珠日期。"这是祭祀的精确时间。" 他突然想起解析的组织目的,"他们要在那天让七符同时吸收星象能量。"

阿夜的面具突然报警,检测到令牌边缘的磨损痕迹与运河浮标的爆破装置吻合。"这令牌还能当引爆器用。" 她将令牌凑近灯火,边缘的火药残渣立即显现,成分与波斯导火索完全相同,"难怪波斯使节总把它带在身上。"

墨九在 "开阳" 位刻痕中发现一根极细的铜丝,铜丝的材质与墨九考据的前朝官造铜符完全一致。他将铜丝接入机关盒,盒中立即弹出西域矿山的剖面图,图中标记的矿脉走向发现完全相同,只是在最深处多了个星象密室标记 —— 与观星阁地下工坊的布局一致。

"摇光位的坐标被加密了。" 司南盯着最后一颗星的刻痕,那里的地理坐标被星象符号覆盖,符号经天枢符激活后,显示的竟是观星阁本身。"这不可能。" 他突然想起深夜异动的机关声响,"难道我们身边就有最后一枚铜符?"

阿夜突然拔剑劈开灯光,剑气在穹顶星象图上划出的轨迹,与死亡留言的终点完全重合。"不管藏在哪," 她剑尖指向 "天璇" 位刻痕,"三天后溧水的日晷石塔," 就是下一个战场。她的波斯弯刀突然与令牌产生共鸣,刀身浮现的星象图显示,石塔周围设有与北斗七星连锁机关相同的陷阱。

墨九将令牌放入特制的铜匣,匣盖的星象锁自动闭合,锁芯的齿轮组与刻漏的星象密码完全咬合。他比出 "行程规划" 手势,机关盒投射的路线图显示,前往溧水的途中要经过七处星象教徒的据点,每个据点的防御强度都标注着与纬度修正值相同的系数。

司南望着穹顶的星轨动画,突然意识到令牌上的星象数据与被篡改的《麟德历》残页完全一致。"他们不仅藏了铜符," 他握紧天枢符,符身传来的能量波动与新符研究的结果相同,"还在每个地点设置了星象干扰装置," 让我们的罗盘失灵。

子时五刻,青铜灯的燃油即将耗尽。司南将令牌收入怀中时,令牌突然发烫,在他掌心烙下的印记与李承乾的龙纹胎记完全相同,只是印记中心多了个极小的 "显" 字 —— 显庆元年的缩写。"这是最后的警告。" 他望着窗外渐亮的天色,溧水的方向已泛起鱼肚白,"我们必须在祭祀前集齐七符。"

阿夜检查着她的波斯弯刀,刀身上的星象图正逐渐隐去,只留下 "天璇" 位的标记异常清晰。"我去备马。" 她的狼首面具已锁定溧水的实时星象,"墨九," 把你那些破阵的机关,"都带上。"

墨九最后检查了一遍机关盒中的路线图,在溧水石塔的位置画了个小小的北斗符号。他抬头看向司南,眼中闪过一丝担忧 —— 令牌解析出的六枚铜符位置,恰好对应着布局解析的李唐七大要害中的六处,而最后一处,正是他们脚下的观星阁。

当第一缕阳光穿过观星阁的青铜穹顶时,三人已备好行囊。司南抚摸着怀中的令牌,突然明白李承乾临终前未说完的话:北斗殿的主使者,不仅知道铜符的位置,更清楚他父亲与这些铜符的渊源。这场追查,从一开始就不只是为了李唐江山,更是为了揭开他自己的身世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