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昭告天下,震动!

听到这话!

朱元璋自然是立刻明白了。

“他们也看到了真正的天下之景了。”朱元璋缓缓道,脸上掛著笑容。

“对於武將而言。”

“虽然荣华富贵动人心,但相比於为族群开疆拓土之功,名留青史之功,所谓富贵荣华或许也算不得什么了。”

“当然。”

“更为关键的一点,那就是淮西知道他们如若不归附,那就是死路一条。”

“权衡之下,他们自然会做出选择。”朱应笑著说道。

对於淮西的选择。

朱应自然是不奇怪的。

“蓝玉他们能有此选择,那就是他们识相。”

“他们也有资格成为我们手中之刃了。”朱元璋也赞同的点了点头。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

“当然。”

“这一次朝堂上推行之所以能够如此顺利,皇上的天威所至也是根本。”

“他们也是害怕了皇上的铁血手腕。”朱应又笑著说道。

“难得你小子说话中听起来了。”

听著这一句,朱元璋也是十分得意的笑了。

继而。

他的脸色也变得冷厉起来:“毕竟,满朝可是知道咱的刀是很利的,知道咱不会在乎他们的命。”

“不过標儿,雄英。”

“咱,可以做暴君,做杀人不眨眼的暴君。”

“你们还是要爱惜自己的名声啊。”

朱元璋语重心长的说道。

“名声这个东西,让太子爱惜就好了,仁德之名,太子就可以了。”

“我还是喜欢如皇上一样,杀伐果断,以霸道震慑,而非以仁德感化什么。”朱应则是一笑。

“你这小子。”朱元璋也是无奈的摇了摇头。

“雄英。”

“你说待得这摊丁入亩之策昭告天下后,民间会是怎样的反应”朱標带著几分期待的问道。

“此国策利国利民。”

“於天下万民而言也是通俗易懂。”

“此番国策施行之后,天下万民將彻底归心大明,只要这国策能够一直施行下去,只要我大明以后不作死,大明就会一直昌荣下去。”朱应十分自信的说道。

摊丁入亩。

实乃封建王朝之下最为公平的国策。

在原本的歷史上。

辫子朝廷也施行了,在这等国策下,对內,实则是安稳。

但辫子亡于洋人。

而大明如今施展这国策,將会是真正创时代的壮举。

“是啊。”

“咱也感觉得到,这国策只要推行下去。”

“绝对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雄英你这脑子还是好啊,能够想到这等旷世国策来。”朱元璋也是充满讚誉的说道。

“接下来,便是看著天下的这些权贵们如何了。”

“看他们究竟是顺从国策施行,还是反抗。”朱应冷笑著,神情也是带著一种期待之色。

“咱也很期待啊。”朱元璋也是冷笑著。

一旁朱標並未出声,但同样也是面带期待。

今天这朝堂上宣布如此重磅,隨著旨意昭告,可以想到会有怎样的震动的。

而在皇宫奉天广场之上!

大臣们成双成对的走在一起。

除了那些淮西將领外。

几乎每一个大臣都是愁容满面的。

当然。

那些原本是清流的大臣则是十分平静对待,毕竟这种事情针对的是手掌田地的权贵们。

“没想到虞怀王竟然想到了这等国策出来。”

“以后,我们的日子不好过了啊。”

“田地越多,缴纳赋税越多,而且还十税二,这般之高的赋税全部都压在了地主手中,往后,这可如何是好啊。”

“是啊。”

“朝廷此举当真是要逼死我们啊。”

“慎言,这可不是乱说的。”

“唉,这一次皇上他们显然是彻底决定了,根本没有任何更改的机会了,希望还有变数吧。”

“呵呵,变数”

“难了。”

“这一次皇上,太子,皇长孙三人都已经是意见一致了,而且那些淮西將领们也全部都支持,谁敢反对就是死路一条,谁敢反对”

“诸位如果想著让皇上他们来改变,还不如想著如何將手上的田地散出去吧,我们可是只有半年时间,如果半年时期都散不出去,以后这重税都会完全压在我们的头上了,哪怕能够找到佃户来种,也根本赚不了多少了。”

“这一手,当真是高明啊。”

“皇长孙,当真利害。”

广场上。

许多大臣都不由得议论起来,几乎所有议论的都是带著一种不满之意,不过也不敢明说,只是话音之中明里暗里的表达。

“摊丁入亩,利国利民。”

“诸位同僚,吾等淮西誓死遵从皇上,太子还有皇长孙的旨意。”

看著周遭的议论纷纷,蓝玉大笑一声,大声道。

“不错。”

“利国利民之策。”

“大哥,我们原本就將田亩都统计了,趁著今日,便將田地以低价卖给那些佃户吧,相信他们肯定会乐意的。”

“不错。”

“礼部擬定詔諭还需要一些时间,可要抓紧机会了,不然这些田地都砸在手里了。”

常茂,还有一眾淮西將领都纷纷附和起来。

而在他们的声音落下后,许多大臣的脸色一变,原本还在三两成群,缓慢出宫的他们也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显然。

蓝玉他们的话传出来,的確是有道理的,趁著现在礼部昭告还没有传下去,趁著此刻將田亩卖出去还有好处。

以礼部的速度。

今日將旨意擬定,最快也要在明日才能昭告了。

这一天时间也是足够操纵不少了。

奉天大殿內!

听到了蓝玉等淮西將领一唱一和的声音。

朱元璋都忍不住笑了:“蓝玉他们这些傢伙倒是有意思。”

“他们在多日前就已经將田亩卖了不少了。”

“所以他们自然是看得开。”朱应也是笑了。

在当日王府之后,在朱应的暗示下,蓝玉他们的速度自然很快的。

“爹。”

“既然他们要时间,那我们就给他们一些时间。”

“等礼部將昭告擬定好了后,拖延两日再行下发。”朱標笑著说道。

“雄英,你觉得呢”朱元璋看向了朱应,毕竟这事是朱应一力促成的。

“影响不大,让他们將田亩卖出去,也让他们少一些怨言吧。”

“反正改变不了国策施行的大势。”朱应点了点头。

对此。

朱元璋也是赞同的点了点头。

这一次。

国策施行可谓是真正的重磅。

待得昭告之日,必然是要载入史册的一日。

“对了。”

“昨晚有没有试试我给你们的丹药”朱应笑著问道。

提及此事。

朱元璋与朱標相视一眼,脸上都是带著一种惊讶之色。

“雄英。”

“那药散真的是你亲手调配的吗”

“昨天晚上泡了那药浴,开始的时候的確是剧痛难忍,可到了后面却是格外舒畅,而且在服用了那什么固元丹后,昨天晚上咱竟然一晚上睡得格外踏实。”

“咱已经有几年未曾睡得这般踏实了。”朱元璋十分兴奋的说道。

“爹。”

“除了睡得踏实,难道你不觉得浑身轻鬆了不少,而且力气都增大了”朱標又补充道。

听到这。

朱元璋施展摆动了一下手臂,活动了一下身体,然后点了点头:“好像也是。”

“雄英。”

“你调配的真的是普通的药吗”

“这可不简单。”朱標意味深长的问道。

“恭喜二位,武道炼体已经入门了。”

“只要以后再配合这锻骨散修炼,强身健体不在话下,长命百岁也不在话下。”朱应笑著说道,並没有说的太过详细。

“得了。”

“这小子就喜欢卖关子,別去问。”朱元璋笑呵呵的说道。

言下之意。

也是让朱標不要细问,毕竟朱应也是有著自己的秘密的。

“好了。”

“今天我该做的已经做了,我还是要准备皇家產业的事情去了。”

“摊丁入亩的事情就交给皇上了,没有其他要事可不要来找我。”

朱应笑了笑,对著朱元璋躬身一拜,隨后便瀟洒的向著殿外转身离开了。

“你这小子。”

朱元璋看著朱应,无奈的摇了摇头。

不过在朱应离开后。

“標儿。”

“雄英將他该做的事情,该提的国策已经做了。”

“接下来就是我们的事情了。”朱元璋沉声说道,十分严肃。

“放心吧爹。”

“雄英都已经將国策擬定到了这等地步了,如若我还不能施行下去,那就是儿子的无能了。”朱標也是立刻说道。

……

虞怀王府!

大殿內。

“少爷。”

“按你的吩咐。”

“淮西眾將散出去的田亩七成被我以皇家產业之名收下了。”林福恭敬向著朱应稟告道。

“两日之后,还会有很多的田亩会拋售出去,你用皇家產业继续收购,多多益善。”朱应交代道。

“老奴明白。”林福点了点头。

“接下来。”

“就看看这大明天下有多少人是头铁的了。”朱应脸上浮起了一抹冷笑来。

时间眨眼即过。

对於应天城而言。

这两日。

原本掌握著许多田地的官吏,乃至於权贵,纷纷將名下的田地卖了出去,而且价格也都远远低於平常的数倍,这也让应天城內许多百姓都是诧异不已。

为何忽然间有此转变。

但今日。

一切的谜团都將揭晓。

自礼部府衙內。

一百禁卫军亲自护送,礼部代理尚书刘璟手捧著盖印的告示,向著应天城內的宣詔之地而去。

禁卫军开路,更是有礼部诸多官吏隨行,这一阵仗自然是引得城中百姓纷纷匯聚。

“礼部尚书刘璟大人,尚书亲出,这真的是要发生大事了啊!”

“是啊。”

“这两日来,应天的许多大人物都在疯狂拋售著名下的田地,价格很低,几乎都腰斩了,这其中必是有缘由的。”

“难道是与田地有关的大事不成”

“肯定是了。”

“从现在的情况看来,那些大人物拋售田地肯定是因为此,而且拥有太多的田地似乎不是好事,要不然他们可不会拋售出去。”

“的確如此。”

“肯定是要出大事了,我们还是跟上去看看吧。”

“当今礼部尚书亲自宣詔啊。”

……

隨著刘璟从礼部府衙出去,一路上吸引了不计其数的百姓。

这也让刘璟一路行进匯聚的人越来越多,除了保护的一百禁卫军外,还有京都军也被调动,用以开路,在两旁维持秩序。

今日之昭告。

关係未来大明的国运昌隆。

礼部自然是格外的重视,而刘璟作为刘伯温的儿子,自然也是心繫家国,在朝堂上的大臣之中,少数的人不曾拥有太多田地,而刘璟就是其中之一。

他自然也看得出这摊丁入亩国策对大明而言有多重要。

一路行进。

终到了宣詔之地。

此刻。

大批禁卫军,京都军护持此间。

刘璟已经站在了宣詔墙所在。

今日。

礼部甚至还专门搭建了一个高台。

“大明的子民们。”

“吾,礼部尚书刘璟。”

“今日奉皇上旨意,特来宣詔,此詔不同以往,乃是有关吾大明税收之策根本改变,恩泽吾大明天下万民。”

“此事落定,定为国策。”

“此国策,乃吾大明皇嫡长孙,虞怀王朱雄英所奏,所定,所施。”

刘璟站在了高台之上,展望著周围匯聚的无数百姓,大声道。

隨著此话落下。

整个宣詔之地的百姓全部都变得期待起来,充满了好奇。

这一次朝堂上的变故,或许是消息宣詔百官之后最为保密的一次,因为这关係到了他们所有人的利益,为了將手中的田地卖出去,自然是不能泄露出去,这也成了共识。

所以这两日来,真正有关於国策施行的消息未曾真正传开。

此番刘璟这个礼部尚书亲自宣詔,规格从未有过。

自然可以看出此番国策绝对是影响天下的。

“奉天承运皇帝詔,曰!”

刘璟举起了手中的圣旨,大声宣读。

“草民恭听皇上圣言。”

隨著圣旨拿出。

整个周围的百姓全部都跪倒了一地,无不恭敬以待。

“昔日咱立国之时,以国士之恩待开国勛贵,以惜才之恩对待吾大明才子。”

“然。”

“经皇长孙所奏,咱方知此弊將断吾大明国运,乱我大明之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