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天质自然,丰神盖代!
“王羲之的一生,从一个出身名门的贵公子,到一位仕途受挫的官员,最终成为一位寄情山水、将毕生精力奉献给书法艺术的伟大艺术家。”
“他的生平经历,特别是其洒脱不羁的“魏晋风度”,深刻地影响了他的艺术创作,使他不仅革新了书法的技法,更将书法的精神境界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王羲之博采众长,精研秦汉以来篆、隶、楷、行、草各体的精华,摆脱了汉魏以来隶书和章草的朴拙书风,开创了以“妍美流便”(俊美而流畅)为特征的新书体。”
“他将楷书完全独立出来,并创造了极具个人风格和艺术性的行书和草书。”
“他的书法作品成为后世书法家学习和临摹的经典范本。”
“唐太宗李世民对王羲之的书法推崇备至,亲自为《晋书·王羲之传》作赞,称其书法“尽善尽美”,并广征天下王羲之真迹。”
“帝王的推崇极大地巩固和提升了王羲之在书法史上的至尊地位。”
“王羲之的真迹已无存世,我们今天看到的都是唐代及其以后的摹本和刻本,但依然能窥见其神韵。”
“哼!”
“李世民这个家伙,都怪他把王羲之真迹藏起来了,真是小气!”
汉武帝刘彻冷哼,正气凛然地说道。
他对之前天幕把李世民排到他上面很是不满。
虽然他心里服气了,但是嘴上一点也不服。
如今终于抓到能批判李世民的点子,他怎么能放过?
就应该狠狠地输出,指责对方自私自利才对!
等到天幕视频播放完毕,他准备再录一个视频骂唐太宗李世民。
这样玩才过瘾嘛!
“王羲之的代表作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其书法潇洒飘逸,骨骼清秀,点画遒美,疏密有致。”
“全篇共有二十多个“之”字,无一雷同,变化万千。”
“传说真迹被唐太宗李世民殉葬于昭陵,现存最着名的是唐代书法家冯承素的神龙本,被认为是摹本中最接近真迹的。”
“《快雪时晴帖》行书纸本,现存为唐代摹本。”
“此帖笔法圆劲古雅,气势酣畅,被乾隆视为“三希堂”之首。”
“《平安帖》、《何如帖》、《奉橘帖》,三帖合于一卷,均为行书,展现了王羲之日常书信中的书法风貌,自然天成,韵味无穷。”
“《丧乱帖》、《二谢帖》、《得示帖》,三帖合于一卷,摹写精良,被认为是“下真迹一等”的唐摹本。”
“笔法精妙,结体多欹侧取姿,有奇宕潇洒之致,情感流露更为强烈。”
“《黄庭经》是其小楷代表作,清秀俊逸。”
“《十七帖》是其草书代表作,由多封书信组成,是学习王羲之草书的经典范本。”
“《兰亭集序》结体欹侧多姿,错落有致,千变万化,曲尽其态,帖中二十个“之”字皆别具姿态,无一雷同。”
“用笔以中锋立骨,侧笔取妍,有时藏蕴含蓄,有时锋芒毕露。”
“尤其是章法,从头至尾,笔意顾盼,朝向偃仰,疏朗通透,形断意连,气韵生动,风神潇洒......”
“这简直就是天质自然,丰神盖代啊!”
李斯站在天幕下,仔细品读完《兰亭集序》,心中震惊不已,连连称赞道。
今天他算是开了眼界,书法还能这么写?
从小篆到隶书,再到楷书和行草,他目睹了华夏书法的发展全过程。
这对他来说,冲击感不亚于一场地震海啸。
但同时,也给他带来了开阔的眼界和宝贵的经验。
他自信能把书法这一道发展得更加好!
“王羲之的书法特点是精到细腻,变化丰富。中锋与侧锋并用,藏锋与露锋结合,点画形态千变万化。”
“结构平正中寓欹侧,端庄中见灵动。字形大小参差,疏密得当,富有节奏感,”
“章法气韵贯通,浑然一体。尤以行书《兰亭序》为代表,行云流水,错落有致。”
“他的书法达到了“中和之美”的最高境界,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
“王羲之不仅影响了他的儿子王献之,更奠定了此后一千多年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方向。”
“从智永、虞世南、褚遂良,到颜真卿、柳公权,再到宋朝的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乃至元代的赵孟頫、明代的董其昌,几乎所有后世书法大家都曾从他的书法中汲取养分。”
“天幕说的没错!”
“没有王右军的广采众长,冶于一炉,也不会唐宋书法的改革和发展。”
“他的书法炉火纯青,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
赵孟頫看到这里,感慨万千地说道。
李斯、钟繇、王羲之、王献之、欧阳询......
这些人,都是书法史上必不可少的灵魂人物,也都是力主书法改革的宗师!
“总而言之,王羲之是中国书法艺术史上一位划时代的巨匠。”
“他不仅以无与伦比的技巧革新了书法的形式,更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超凡的人格魅力,为书法注入了灵魂。”
“王羲之其人其书,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士人”理想人格与精神风貌的象征。”
“他的艺术深刻地影响了整个东亚文化圈,尤其是日本和韩国。”
“在日本,王羲之被尊为“手师”,其书风自遣唐使时代传入后,一直是日本书道的主流和最高典范。”
“他是一座永不枯竭的泉眼,滋养了后世一千多年的书法艺术。”
“他是一面永恒的镜子,映照出中国文人心中最理想的品格与情怀。”
“王羲之盘点完毕,我们接着盘点下一位!”
“按照时间顺序,应该是钟繇吧?”
曹操扔进嘴里一颗花生米,饶有兴趣地说道。
汉末三国这个时代,若论书法,没有人能比钟繇更好!
“钟繇,字元常,豫州颍川长社(河南长葛)人。”
“他是曹魏王朝的开国元勋,位高权重,但让他名垂青史的,则是他在书法艺术上的划时代贡献,被后世尊为“楷书之祖”,与王羲之并称为“钟王”。”
“他的生平可以概括为 “出仕汉廷,功于曹魏,开宗立派,泽被千古”。”
“狗屁!”
“又是一位汉贼!”
汉光武帝刘秀看到这里,顿时勃然大怒。
天幕你给朕解释解释,什么叫“出仕汉廷,功于曹魏”???
这不是和曹操一个德行吗?
这样的人也能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