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唐楷第一人,欧阳询
【欧阳询,字信本,汉族,潭州临湘(湖南长沙)人。】
【他是华夏书法史上承前启后的巨匠,以其独特的“欧体”楷书闻名于世,与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
【他的楷书,被誉为“楷书极则”,是后世学习书法者无法绕过的一座高峰。】
“果然有欧阳询!”
“可惜他已去世数年......”
唐太宗李世民叹息一声,表情复杂地说道。
欧阳询是贞观十五年去世的,而天幕却是贞观十六年才出现,可惜了。
不过,在别的时空,此刻的欧阳询在天幕之下观看也说不定。
【557年,欧阳询出身于南朝陈的官宦世家,祖父、父亲均为朝廷重将。】
【在他13岁时,父亲欧阳纥因起兵反陈失败被杀,全家被抄。】
【欧阳询因当时外出而幸免于难,此后由父亲的好友、著名文学家江总收养。】
【江总不仅是一位高官,更是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
【他非常赏识欧阳询的聪慧,亲自教导他读书写字。】
【欧阳询在这样良好的文化环境中成长,博览经史,并在书法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他“聪悟绝伦”,读书能一日十行。】
【隋朝统一全国后,欧阳询因其才学出众,被征召为太常博士。】
【这是一个掌管礼仪的官职,地位并不高,但让他进入了中央政权。】
“欧阳询上榜合情合理。”
“他可是唐楷第一人,欧体楷书的历史贡献不容忽视。”
苏轼饮下一杯酒,对着天幕赞叹不已。
欧阳询作为楷书四大家之首,书法水平不比颜真卿和柳公权差。
他只是在后世的热度不如“颜筋柳骨”罢了。
【在隋朝的近三十年间,是欧阳询书法风格形成的关键时期。】
【他广泛学习南北朝书法,既深入钻研王羲之、王献之的“二王”书风,又吸收了北方碑版的险峻与劲利。】
【他与另一位书法家虞世南交好,常常一同切磋书艺,书名开始显扬于世。】
【在此期间,他受命参与编撰了著名的类书《艺文类聚》,这是一部分类汇编古代文献资料的巨著,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唐以前文献。】
【这充分展现了他深厚的学术功底。】
【唐朝建立后,欧阳询作为前朝旧臣,被高祖李渊招纳。】
【李渊对他非常赏识,曾说:“不意询之书名,远播夷狄。” 他与唐高祖的私交甚好。】
【在唐太宗李世民时期,他官至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封渤海县男。因此,后世常尊称他为“欧阳率更”。】
【欧阳询晚年身体依然康健,继续在弘文馆教授书法,】
【他于唐太宗贞观十五年逝世,享年八十五岁,在当时可谓高寿。】
“某吕布被世人骂做三姓家奴,可这欧阳询不也是吗?”
“为何天幕和后世之人都在赞誉他?”
“某不服!”
汉末某一处角落里,吕布勃然大怒,用方天画戟遥指天幕,咬牙切齿地说道。
他对于这个结果非常生气,认为是天幕偏心。
天幕还把他的名声搞臭了,导致他现在如同一条丧家之犬般颠沛流离。
他恨天幕!
【欧阳询的一生,跨越三朝,虽早年历经坎坷,但凭借其超凡的才智与不懈的努力,最终在书法艺术上登峰造极。】
【他将南帖的秀雅与北碑的雄强完美融合,创立了法度严谨、险峻劲拔的“欧体”,奠定了楷书的标准法则,对后世产生了无可估量的深远影响。】
【欧阳询的书法初学王羲之、王献之,后兼融北碑的险峻劲利,博采众长,最终形成了自已独特的“欧体”风格。】
【欧体字往往给人一种清瘦、孤高、不容侵犯的感觉。】
【不像颜体的宽博雄浑,也不像柳体的骨力洞达,欧体更像一位风骨凛然、不苟言笑的谦谦君子,自成一种孤高之境。】
【他的字看似平稳,实则内部充满了奇险的变化。】
【中宫收紧,笔画向四周拓展,通过笔画的长短、粗细、俯仰、伸缩来制造动态平衡,被称为“险中求稳”。】
【他下笔果断有力,笔画瘦硬,如刀刻一般,给人一种清劲秀健、骨气洞达的感觉。】
【他的楷书法度极其严谨,一点一画都恰到好处,成为后世学习楷书的典范。】
【初看欧体楷书,会觉得非常工整、平正。】
【但细看之下,会发现许多笔画和结构都打破了绝对的对称和平稳,通过精妙的欹侧、高低、错落来营造出独特的艺术张力。】
“妙啊!”
“楷书原来是这样发展的......”
钟繇看着天幕,喃喃自语地说道。
他身为楷书之祖,自然更关心楷书的发展历程。
现在他大概已经明白了,楷书从他到王羲之,再到欧阳询,然后就是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这样传承下来的。
【史书记载欧阳询“貌甚寝陋”(长相非常丑陋),但他的书法却非常秀劲典雅,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皇甫诞碑》,是其晚年成熟书风的早期代表,用笔险峻,结构紧峭。】
【《化度寺碑》与《九成宫》齐名,被历代书家推为欧书之首,原石早毁,但拓本极为珍贵。】
【《九成宫醴泉铭》,这是他75岁时的作品,被誉为“天下第一铭”和“楷书极则”。】
【此碑法度森严,笔力刚劲,结构险峻而平稳,达到了艺术上的完美境界,成为此后一千多年间学习楷书的最经典范本之一。】
【同时,也被后世称为“天下第一楷书”。】
【欧阳询的书法声誉极高,甚至远播海外,据史书记载,高丽曾专门派遣使者来唐朝求取他的墨宝。】
【除了楷书,他的行书也成就极高,流传有《仲尼梦奠帖》、《张翰帖》、《卜商帖》等墨迹本,笔力苍劲,深受王羲之影响。】
【传说欧阳询在一次外出途中,见到西晋书法家索靖所写的一块古碑,起初觉得一般,离去后又返回观摩,最后竟在碑旁坐卧观摩了三天三夜才离去,可见其学书的痴迷与专注。】
“此帖如深山至人,瘦硬清寒,而神气充腴。”
“风骨内柔,神明外朗,清和秀润,风韵绝人......”
王羲之看着天幕中呈现出的《九成宫醴泉铭》,眼前一亮,不由自主地赞赏道。
难怪被天幕称为“天下第一楷书”,此时他倒觉得合理了。
【总的来说,欧阳询是中国书法史上承前启后、立法垂宪的宗师级人物。】
【他站在历史的交汇点上,以超凡的智慧和毅力,将南北朝以来的书法精华熔于一炉,锻造出“欧体”这一楷书的黄金标准。】
【他的“欧体”楷书,为后世树立了难以逾越的法度高峰。】
【欧阳询盘点完毕!我们继续盘点下一位书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