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不觉得二婚有什么不好
对于周景然这样的人,就算是活活冻死,活活饿死,也不值得同情。
唐如宝很佩服现在的自已,她还是她,但是内心已经变得强大。
她以前是个多愁善感的人,很害怕死亡。
听到谁谁谁离世,她的心情会变得低迷。
现在听到谁谁谁离世,她能淡笑而过。
周景然这样死去,是他最好的结局。
沈琛不说话,看了唐如宝一眼。
见唐如宝听到周景然死亡消息,神情淡漠,他眼底划过一抹欣慰。
其实对于他来说,周景然就是一个无关紧要的人,早死晚死都是死。
死了好。
死了这世上就少了一个杀人狂魔,无辜的人也不会因他而丢性命。
沈琛不想聊周景然的事,他问阿笔,“听说你父母催婚了?”
阿笔挠了挠头,笑道:“他们说像我这样年纪的人,孩子都上小学了,我再不结婚,美丽都要嫌弃我了。在他们眼里,我将来就是一个要吃软饭的男人。”
沈琛挑眉,“饭不是软的难道还是硬的?硬饭吃多能消化么?定会让你肠胃出毛病。”
阿笔:“……”
怎么听着很有道理的样子?
“你得向我大舅妈求婚啊。”唐如宝说。
阿笔轻叹了一口气,“我想啊,可是……”
纠结了一会儿,才道:“你大舅是她前夫,她前夫刚死,我就向她求婚不太好吧?”
唐如宝说:“没有这样的规矩,都是前夫了,就没有任何关系了啊。”
她觉得,前夫死不死,不影响女人追求属于自已的幸福。
前夫都把自已伤害过了,难道他死了还要为他守孝?
阿笔说:“话是这么说,但是叔婶对她那么好,我担心……”
担心后面的话,他没有说出来。
唐如宝和沈琛都懂。
唐如宝笑了笑,说:“我外公外婆并不是顽固,他们都盼着我大舅妈好呢,也巴不得你们赶紧结婚,把我两个表弟的户口上到你家去,跟你一个姓。”
改姓的事,两位老人家是跟阿笔提过,现在听唐如宝这么说,阿笔佩服地看了一眼唐如宝,“不愧是彼此都了解的亲人,婶的确跟我说过,想让双胞胎跟我姓。”
唐如宝无奈地撇唇,“他们也是怕了。”
沈琛看着阿笔:“你父母都催婚了,就赶紧把婚事办了吧。不以结婚为目的恋爱都是耍流氓。”
阿笔一本正经,严肃又焦急地道:“琛哥,我可没对美丽耍过流氓,我一直都很尊重她,没有对她做出过越轨的事。”
唐如宝和沈琛都忍不住笑出声来,沈琛打趣他:“就算做出越轨的事也是正常的,你到现在还是处
男呢,还不赶紧结婚洞房,你想老了再来?”
“只要你真心对大舅妈就行。大舅妈现在变得漂亮多了,你这小子跟她在一块都能忍的话,我都要怀疑你是不是有隐疾。”
阿笔赶紧为自已辩解:“琛哥我没有隐疾,我很健康,我是真的很尊重美丽的。”
沈琛也催婚:“赶紧的,别等尿尿湿鞋了才来结。”
唐如宝:“……”
又来了,这个男人是有多害怕尿尿湿鞋啊?
阿笔皱眉,“哪有这么年轻就湿鞋的。”
想到唐如宝还在,他腼腆地道:“嫂子在呢,琛哥别把话题扯远了。”
唐如宝倒是不觉得有什么,阿笔健康,大舅妈才幸福。
最重要的是阿笔对大舅妈的真诚。
她说:“大舅妈已经有过一段失败的婚姻,我们都不求别的,只求你婚后能好好对我大舅妈。”
“嫂子你放心吧,我定会好好对美丽的。”阿笔说。
唐如宝莞尔一笑,“那就好。”
***
正月十五元宵节。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民俗节日。
是新的一年里第一个月圆之夜,象征着团圆与圆满。
它不仅代表团圆,也代表完美。
有地方还称之为情人节。
街道上比年初一还热闹,灯笼挂得更多。
天气应景。
今天暖和,阳光明媚。
有些年轻力壮,不怕冷的小伙就只穿着一件长袖薄衫就可。
阿笔就是这类人。
穿着一件淡蓝色的长袖衣服,隐约能看到衣服下的肌肉线条。
丽珠江边放浮灯,猜灯谜,很是热闹。
阿笔约徐美丽来这边游玩。
两人肩并肩在江边慢走,阿笔说:“美丽,民政局的人上班了,我们去打结婚证吧。”
徐美丽没有拒绝,笑容甜甜地看着江里清澈的水,“你想什么时候去领证?要不要选个黄道吉日?”
阿笔笑道:“只要是我们领证的日子,天天都是黄道吉日。”
徐美丽笑道:“那就明天吧。”
阿笔很开心,“好!”
第二天,他们就来到民政局领了结婚证。
阿笔拿着结婚证,对徐美丽说:“去我爸妈那里,商量结婚的事。”
徐美丽问:“摆喜酒吗?”
阿笔深深地看着徐美丽,“摆,我要风风光光地娶你。”
徐美丽笑得幸福,“好。”
回到宋家,宋父宋母很热情地招待徐美丽。
知道他们今天去领证了,开心不已,还请了在一个工厂上班的姐姐和侄子侄女过来吃饭。
宋母上头有两个姐姐,一个跟她在同一间工厂上班,一个在邮电局上班。
两个姐姐很争气,都生了两男两女。
听说阿笔要娶媳妇,两个姐姐带上自家男人跟儿女来到了宋家。
宋家现在住的,是工厂分配的家属房。
面积不大,平时就宋父宋母住,不显得挤。
但是今天来了这么多人,显得屋里满满当当的。
宋母很开心。
她买了很多菜回来。
鸡鸭肉虾这些都少不了。
做饭时,徐美丽想帮忙。
“他们过来跟你认识,你就帮忙干活,他们会觉得你好欺负,改天你到他们家去做客,他们会叫你帮忙的。”宋母不让。
又道:“你到客厅去坐着,女孩子刚到婆家,不要这么勤快干活,不然到时候你稍微懒一点婆家都对你有偏见。”
徐美丽觉得宋母很有趣,“那我出去了,您要是帮忙叫我一声。”
宋母推着她出去,“就这点菜我能忙得过来,你出去跟他们说说话,熟悉熟悉。”
…
阿笔的大姨二姨都不喜欢徐美丽,不为其它,因为她是二婚的,还生了一对双胞胎儿子,还是乡下来的村妇。
二婚女人带个女儿还好嫁,带两个儿子……这不是白白把家产送给了他们?
虽然宋家也没什么家产——
大姨进厨房,宋母在切肉。
她直接开门见山地对宋母说:“三妹,省城是没有女孩了吗?阿笔非找一个二婚女。”
宋母是母亲,了解儿子的性子。
要是想娶别的女孩,还用等到三十四虚岁?
宋母说:“美丽虽是二婚的,还是农村来的,但她聪明,善良,我和你妹夫都很满意她这个儿媳。”
大姨皱眉,“你满意她什么?比她好看的未婚女孩多得不能再多,咱工厂的未婚文员就有好几个,你要不要我给阿笔介绍一个??”
宋母眸色微沉,警告式地扫了大姨一眼,“大姐,你别乱来,阿笔今年三十四了,不年轻了,而且美丽真的很好。”
大姨不屑地哼道:“好什么好?她还不是看上阿笔是城里人,阿笔退伍的安置费不会都给她了吧?”
宋母无奈地笑了,“美丽会赚钱,她不需要用阿笔的钱。”
大姨撇嘴,那不屑的表情都能把自已捧上天了,“赚钱?不就是个体户吗?个体户就是投机倒把,要是早几年,她这样会被拉去批斗的。”
宋母把切好的肉放到盘里装着,转过身语重心长地看着大姨,“大姐你也说了是早些年,早些年的政策跟现在的政策不一样,现在政策鼓励私人办个体,提高经济水平,以前越穷越光荣呢,现在鼓励大家脱贫,你怎么不走以前的路子,做个越穷越光荣的人?”
大姨见妹妹那么袒护着一个农村来的二婚妇女,气得不打一处来,“就算她跟着政策走,搞个体,那也赚不了几个钱吧?这农村来的女人就是好吃懒做,阿笔要是把她娶进家门,有你后悔的。阿笔实在想要讨媳妇,你姐夫那边就有一个远房亲戚合适阿笔的,也是农村,也是二婚,带着一个女儿,她的男人是三年前修水坝被砸死了,你可以考虑她,带个女儿比带两个儿子好,女儿长大都是嫁出去的,不用跟你亲孙子争家产。”
宋母抿了抿嘴,“就算阿笔跟美丽生了孩子,双胞胎也不会跟弟弟或妹妹争家产的。”
他们家根本就没有美丽有钱好吧?
就阿笔那笔退伍安置费?都不够美丽一个月赚的。
宋母深深地看着大姨,“大姐,你根本就不用担心这个。”
阿笔跟她坦诚了,徐美丽生双胞胎时伤了身子,在之后都没怀过孕。
刚开始宋父宋母还是介意的。
他们就只有阿笔一个儿子,他们不想断了香火。
于是他们让阿笔带徐美丽去医院做了检查。
检查报告显示徐美丽没问题,生育能力也很正常。
后来也拗不过阿笔喜欢徐美丽,他们见到双胞胎之后,很喜欢。
就算他们结婚不生孩子,双胞胎也能成为他们的孙子。
他们工厂的厂长不就是养子吗?
人家对父母可孝顺了,不是亲生儿子胜过亲生儿子,姓也是跟着养父姓。
宋母想开了,只要儿子幸福就好。
管他喜欢什么样的女人。
他就是喜欢,带头母猪回来,她也不反对他。
何况美丽还这么好,有一对可爱聪明的双胞胎。
二婚理由她也清楚,是她前夫伤害她,背叛她。
她跟前夫离婚时,前公公前婆婆宁愿跟她也不跟儿子,这就说明这个儿媳有多讨人喜。
能娶个人品好的妻子回来,家都能旺三代,管其他那么多做什么?
大姨咬了咬牙,急道:“婚事不要办这么快,我怕你们后悔。”
宋母脸色不好看了,“后悔也是我们家里的事,我不会跑到你面前去哭诉的。”
大姨更气了,“我也是为了阿笔好,娶媳妇是过一辈子的,后悔就是一辈子的事。”
阿笔高大的身影出现在厨房门口,表情淡肃地看着大姨,“大姨,我不会后悔的,我三十四岁,不是四岁,我知道我想要什么不要什么,大姨要是有时间操心,还是操心一下小表妹吧,听说她在学校不好好学习,跟男同学搞起了早恋,与其操心我娶错妻,不如操心小表妹会不会早早地嫁错郎。”
小女儿爱玩,任性,不听教,是大姨最头疼的。
可大姨又偏偏极是疼爱这个小女儿。
现在被阿笔这么一说,她觉得阿笔是在羞辱她跟她的小女儿。
大姨气得脸色顿时一变,严厉地瞪着阿笔,“大姨都是为了你好,你这么不知好歹!”
“不要打着为了你好的幌子逼别人做他不喜欢他的事情,这是道德绑架,跟土匪没什么两样。”
“阿笔,你是说大姨是土匪吗?”大姨声音突然拔高。
在客厅聊天的人都听到了。
徐美丽起身,来到了厨房。
大姨一看到徐美丽就来气,阴阳怪气地道:“你叫美丽呀?我看你这人个名字也不太对付啊。”
言下之意讽刺徐美丽长得不够美。
许美丽也不生气,小时候她因这个名字被笑了不止一次,她淡笑的看着大姨,“如果非要人如其名的话,那大姨你更不对付。”
刚才徐美丽听到大姨的男人说起大姨的名字,淡笑:“梅花那么高洁,大姨看着就比较低俗。”
大姨在厨房跟宋母说的话,在客厅里的人都听到了,这房子不隔音,大姨又故意说给大家听,声音就没放低过,他们想不听也没办法。
大姨不喜欢自已,自已也没必要去喜欢大姨,徐美丽不再是以前那个村妇了,面对事情都能从容地处理。
做生意这么久,什么人没见过?
有人故意去砸店,她都不怕了,会怕眼前这个妇女?
也有可能是钱包鼓了,给了她勇气和底气,她不觉得自已二婚有什么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