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回屯子

出发的前一晚,我和静姐兴高采烈地前往超市,准备为爷爷采购一些特别的礼物。

超市里琳琅满目的商品让我们眼花缭乱,但我们的目标很明确——给爷爷挑选最好的。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吉林特产的鼎丰真糕点,那精致的包装和诱人的香气让人垂涎欲滴。

接着,我们又发现了老韩头豆腐串,这可是爷爷最爱吃的小吃之一,一定不能错过。

还有秋林·里道斯红肠,那独特的风味和醇厚的口感,相信爷爷会非常喜欢。

除了美食,静姐还特意为爷爷挑选了一件崭新的棉袄和一双棉鞋,希望爷爷在即将到来的冬天里能够温暖舒适。

当然,为了爷爷的健康,我们也准备了一些营养品。

此外,我们还考虑到可能会遇到邻里乡亲,所以也购买了一些糖果和香烟,作为见面礼。

购物结束后,后备箱被塞得满满当当,仿佛承载着我们对爷爷满满的爱。

第二天清晨,天还未亮,我们就迫不及待地踏上了归途。

我驾驶着那辆金六爷送的路虎行政版,静姐坐在副驾驶座上,栓柱则乖巧地坐在后座,怀里紧紧抱着给他老娘买的东西。

车子缓缓驶出市区,高楼大厦逐渐被起伏的山峦和广阔的田野所取代。

深秋的东北大地,宛如一幅绚丽的画卷,层林尽染,金黄与赭红交织,美不胜收。

空气中弥漫着庄稼收割后泥土的清新气息,还夹杂着一丝凛冽的寒意,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

随着车子越来越靠近,我对故乡的熟悉感也越来越强烈。

那些熟悉的道路、田野和房屋,都让我的心潮澎湃,难以平静。

这条路,我小时候跟着爷爷不知道走了多少遍。

路边的白桦林,那片废弃的土地庙,还有那条蜿蜒流过村口的小河……

每一个地方都承载着我童年的记忆,就像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在我眼前展开。

静姐坐在我旁边,看起来有些紧张。

她虽然见过爷爷一次,爷爷对她也很满意,但这次毕竟身份不同,而且还带着这样一个“重磅消息”。

她不时地整理一下衣角,或者透过车窗看着外面飞驰而过的风景,眼神里既有对即将见到爷爷的期待,也有一丝新媳妇见长辈的羞涩。

而栓柱则一直很沉默,他静静地看着窗外熟悉的景色,眼神有些飘忽,似乎在沉思着什么。

越靠近村子,他就越显得坐立不安,双手紧紧攥着衣角,仿佛能从那上面汲取一些力量。

我透过后视镜看着栓柱,轻声说道:“栓柱,别担心,有我在呢。”

栓柱听到我的声音,缓缓抬起头,与我的目光交汇。

他的脸上露出一丝憨厚的笑容,重重地“嗯”了一声,但那紧绷的身体并没有完全放松下来。

车子在蜿蜒曲折的土路上艰难前行,车轮不断地与坑洼的路面碰撞,发出“砰砰”的声响。

经过一段颠簸后,终于拐进了通往我们屯子的土路。

这条路虽然有些崎岖不平,但它却承载着我童年的回忆和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随着车子的前进,村口那棵标志性的大柳树逐渐进入了我的视野。

它高大而挺拔,静静地守护着这个小村庄。

现在的它已经褪去了翠绿的外衣,叶子已经落了大半,只剩下光秃秃的枝条在风中摇曳。

在柳树下,几个穿着棉袄的老人正坐在磨盘边晒太阳聊天。

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慈祥的笑容,岁月在他们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

听到汽车的声音,老人们不约而同地转过头来,好奇地望着我们。

当我的车缓缓停在村口时,那几个老人眯起眼睛,仔细打量了一会儿。

突然,其中一个老人像是认出了我,他兴奋地扬声道:“哟!这不是老张家的小阳子吗?咋有空回来了?”

我连忙笑着下车,快步走向老人们。

我从口袋里掏出烟,挨个给他们递过去,亲切地说道:“李爷爷,王奶奶,我回来看看我爷爷。”

老人们纷纷接过烟,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这时,静姐也下了车。

她身穿一件淡蓝色的风衣,显得格外清新脱俗。

她微笑着向老人们打招呼,声音清脆悦耳。

老人们看到静姐,眼睛都亮了起来,尤其是当他们看到静姐站在我身边那亲昵的样子时,更是笑得合不拢嘴,连连夸赞:“这闺女真俊!”

“小阳子真有福气啊!”

就在这时,栓柱缓缓地从车上走了下来。

他的动作显得有些迟缓,似乎有些不情愿,又或者是有些紧张。

当他终于出现在众人面前时,那几个老人原本脸上的笑容突然发生了一丝微妙的变化。

他们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落在了栓柱身上,好奇地上下打量着他。

那眼神里,不仅有好奇,还有一种难以察觉的审视,仿佛在评估着栓柱的每一个细节。

也许是因为我的存在,他们并没有说出什么难听的话语,只是很客气地对着栓柱微微点头示意。

栓柱显然感受到了这种异样的氛围,他显得有些局促不安,站在车边,低着头,双手似乎都不知道该放在哪里才好。

我心里很清楚,这次回到家乡,对于栓柱来说,肯定不会像对我这样轻松自在。

毕竟,他在这里有着不同的经历和背景,而这些都可能成为他与这些老人们交流的障碍。

但无论如何,这一步他都必须要迈出去。

我深吸一口气,走到栓柱身边,毫不犹豫地揽住他的肩膀,然后面带微笑地对那几个老人说道:“各位叔伯,栓柱现在和我一起在城里打拼呢,他可厉害了,帮我打理堂口,把一切都处理得井井有条的。”

老人们听到我的话,脸上的表情变得更加惊讶了。

他们显然没有想到,栓柱竟然会在城里有这样的发展。

不过,这种惊讶很快就被更多的真心笑意所取代,他们纷纷附和道:“好啊好啊!栓柱这孩子,从小就实在,现在跟着阳子,肯定有大出息!”

“是啊,栓柱这孩子,将来肯定错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