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人皮传音
小
大
我爷吧嗒了一口烟继续说道:“还有一桩传说,就是,人皮捕快杀人不流血。”
“因为人皮鬼本就没血,只剩一层皮。人皮捕快用‘骨针’钉住七窍,再从顶门一揭,整张皮‘唰’地就下来了,地上干干净净,连点皮屑都不留。”
“可要是遇见活人碍事,他们也照剥不误。剥下来的生皮,他们不会缝在自己身上,而是卷成一卷,塞进一条‘皮筒’。”
我顺势问道:“皮筒又是什么?”
我爷说道:“就是从人大腿上剥下来的一条窄皮,晒干后揉得能屈能伸,平时当腰带系。”
“人皮捕快,每害一条人命,皮筒里就多一张生皮。生皮在筒里会越缩越小,最后缩到指甲盖大,薄如蝉翼,叫‘皮钱’。”
“传说集满一百张‘皮钱’,就能找阴商换上一枚‘人骨铜钱’。那铜钱正面是‘捕’,反面是‘蜕’,拿它往自己眉心一按,第三只眼就开了——从此人鬼不分,见人见鬼都能剥。”
我不解道:“阴商还有这个东西?”
所谓的阴商,就是做阴阳两界生意的鬼神。他们把阴间的东西卖到阳世,也能将阳世的宝物送到阴间。
能成为阴商的人,都是在阴间手眼通天的人物。
所以,阴商非常稀少,但是,他们在阳间的代理人却数量可观。
只有多头对寡头,阴商才能赚到大钱。
我爷一摊手道:“我不是说了吗?这些都是关于人皮捕快的传闻,真真假假,谁说得清楚呢?”
我爷说话的当口,一直在留意在外面的动静。
他继续说人皮捕快,无非就是想把到了门口的东西引进来看看虚实。
但是,他说了这么半天,外面那东西却是一点反应都没有。
阿卿忽然道:“那……你说,图九成身上有没有‘皮筒’?”
我爷没回答,只抬眼看我:“那个图九成是不是左手比右手厉害?我不是说左撇子,是交手的时候,左手更灵活。”
江湖上,有些人专门练左手。实际上,他们还不是左撇子。平时吃饭,写字都是用右手,只能跟人动手的时候,才用左手。
因为,大部分人都习惯用右手。突然遇上一个擅用左手的对手,自然会觉得打得别扭,而且,也容易被对方用左手偷袭。
我摇头道:“我没见过图九成,说不上来。”
我爷叹了口气,“据说,人皮捕快剥皮,也从左边下刀。所以,左手比右手灵活得多。”
“他们左手剥皮,有敬神的意思。”
我爷说到这里的时候,屋外忽然传来“啪”的一声,就像是什么东西贴在了窗棂上。
我们同时扭头,却看见月光下的玻璃上赫然按着一只人手,五指修长,却薄得没有厚度,仿佛有人把一张人皮手掌蘸了水,轻轻按在那里。
最渗人的是,那人的三条掌纹,全是倒着长。
我爷一皱眉头:“别出声!人皮敲窗户这是打算进来。”
我顺手关上了屋里的灯。
我们四个人在黑暗里正襟而坐,窗外也传来一阵极轻的“沙沙”声响,就像是一张人皮,正贴着墙根儿,慢慢往屋门这边爬来。
我爷的烟袋锅在黑暗里亮了一下,像一粒将熄未熄的火星。
他压低嗓子:“按照术道上的说法,人皮鬼过来敲门,三声不开,它就得走;七声不开,它就得散。可数到九声……”
我爷故意顿了一下,不往后说了。
但是,我听明白了他的意思。
人皮鬼,可能是处于某种原因,只能敲门三声。
就相当于出现了某种限制,他再敲下去,就是在跟屋里的人赌命。
他赌自己七声,能把门敲开,敲不开,不是代表他魂飞魄散,而是代表它身上的阴气会散。
这样一来,它只怕需要修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能恢复过来。
阿卿展开纸扇,轻轻摇着扇子问道:“九声会怎样?”
我爷沉声道:“九声一满,就代表着他们要强闯进来‘换皮’了,挑屋里最软的那一个,剥了补缺。”
我侧耳数着,心里掐住那“啪——啪——”的动静。
一声、两声……
到第三声时,门板的缝隙里“嘶”地探进一条极薄的影子,像被水洇湿的宣纸,边儿卷着,却硬挺挺地往上一翘,勾住了门闩。
张慕瑶猛地抬手,指缝里夹出一张朱砂符。
一直没过来的宋孝衣,忽然出现在桌子边上,按住张慕瑶的腕子:“别浪费,来的不是鬼,是‘皮信’——人皮捕快的拜帖。”
宋孝衣话音未落,那条影子“唰”地绷直,像有人从外头扯动,整扇门“吱呀”一声自己开了条缝。
月光顺着大门斜照进来的时候,地上也多了一张薄薄的人皮。
人皮左手上有一张剪成衙门传票大小的纸,上面却空着,一个字没有,只压了个铜钱印,正面“捕”,反面“蜕”,正是我爷方才说的“人骨铜钱”模样。
皮信边缘渗出细小血珠,自己滚动,排成一排反字:
“今夜缉逃皮一张,借阁下背脊一用。”
阿卿的脸色一沉道:“它要剥咱们谁的皮?”
宋孝衣拿过我爷的烟袋,把烟锅往鞋底一磕,烟灰簌簌落地:“别慌,‘皮信’上门,先讲价。它要皮,咱们给它别的。”
宋孝衣说着,从抽屉里拿出半截蜡烛,蜡烛外裹着一圈发黄的皮。
我一看就认出来,那是去年我们宰的老山羊,羊脖子皮,还是我亲手剥的,一直晾在房梁上。
宋孝衣淡淡说道:“畜生皮抵人命,是旧规矩。”
她咬破中指,挤一滴血落在羊皮脂面上,口中极快念道:
“山羊代我,我代山羊,
皮相互换,生死两当。”
指尖血珠“嗤”地钻进羊皮层,蜡烛无火自燃,冒出一股骚膻的灰烟。
门外那“沙沙”声顿了一下,像是嗅到了味儿。
片刻,月光里浮起一张空壳人影,没眼没鼻,只剩一张扁扁的嘴,冲我们咧开了嘴角。
“嗬……”
腥风一卷,地上的“皮信”被反吸回去,门缝外那影子抖了抖,像把什么湿漉漉的东西贴在了山羊皮蜡烛上。
“因为人皮鬼本就没血,只剩一层皮。人皮捕快用‘骨针’钉住七窍,再从顶门一揭,整张皮‘唰’地就下来了,地上干干净净,连点皮屑都不留。”
“可要是遇见活人碍事,他们也照剥不误。剥下来的生皮,他们不会缝在自己身上,而是卷成一卷,塞进一条‘皮筒’。”
我顺势问道:“皮筒又是什么?”
我爷说道:“就是从人大腿上剥下来的一条窄皮,晒干后揉得能屈能伸,平时当腰带系。”
“人皮捕快,每害一条人命,皮筒里就多一张生皮。生皮在筒里会越缩越小,最后缩到指甲盖大,薄如蝉翼,叫‘皮钱’。”
“传说集满一百张‘皮钱’,就能找阴商换上一枚‘人骨铜钱’。那铜钱正面是‘捕’,反面是‘蜕’,拿它往自己眉心一按,第三只眼就开了——从此人鬼不分,见人见鬼都能剥。”
我不解道:“阴商还有这个东西?”
所谓的阴商,就是做阴阳两界生意的鬼神。他们把阴间的东西卖到阳世,也能将阳世的宝物送到阴间。
能成为阴商的人,都是在阴间手眼通天的人物。
所以,阴商非常稀少,但是,他们在阳间的代理人却数量可观。
只有多头对寡头,阴商才能赚到大钱。
我爷一摊手道:“我不是说了吗?这些都是关于人皮捕快的传闻,真真假假,谁说得清楚呢?”
我爷说话的当口,一直在留意在外面的动静。
他继续说人皮捕快,无非就是想把到了门口的东西引进来看看虚实。
但是,他说了这么半天,外面那东西却是一点反应都没有。
阿卿忽然道:“那……你说,图九成身上有没有‘皮筒’?”
我爷没回答,只抬眼看我:“那个图九成是不是左手比右手厉害?我不是说左撇子,是交手的时候,左手更灵活。”
江湖上,有些人专门练左手。实际上,他们还不是左撇子。平时吃饭,写字都是用右手,只能跟人动手的时候,才用左手。
因为,大部分人都习惯用右手。突然遇上一个擅用左手的对手,自然会觉得打得别扭,而且,也容易被对方用左手偷袭。
我摇头道:“我没见过图九成,说不上来。”
我爷叹了口气,“据说,人皮捕快剥皮,也从左边下刀。所以,左手比右手灵活得多。”
“他们左手剥皮,有敬神的意思。”
我爷说到这里的时候,屋外忽然传来“啪”的一声,就像是什么东西贴在了窗棂上。
我们同时扭头,却看见月光下的玻璃上赫然按着一只人手,五指修长,却薄得没有厚度,仿佛有人把一张人皮手掌蘸了水,轻轻按在那里。
最渗人的是,那人的三条掌纹,全是倒着长。
我爷一皱眉头:“别出声!人皮敲窗户这是打算进来。”
我顺手关上了屋里的灯。
我们四个人在黑暗里正襟而坐,窗外也传来一阵极轻的“沙沙”声响,就像是一张人皮,正贴着墙根儿,慢慢往屋门这边爬来。
我爷的烟袋锅在黑暗里亮了一下,像一粒将熄未熄的火星。
他压低嗓子:“按照术道上的说法,人皮鬼过来敲门,三声不开,它就得走;七声不开,它就得散。可数到九声……”
我爷故意顿了一下,不往后说了。
但是,我听明白了他的意思。
人皮鬼,可能是处于某种原因,只能敲门三声。
就相当于出现了某种限制,他再敲下去,就是在跟屋里的人赌命。
他赌自己七声,能把门敲开,敲不开,不是代表他魂飞魄散,而是代表它身上的阴气会散。
这样一来,它只怕需要修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能恢复过来。
阿卿展开纸扇,轻轻摇着扇子问道:“九声会怎样?”
我爷沉声道:“九声一满,就代表着他们要强闯进来‘换皮’了,挑屋里最软的那一个,剥了补缺。”
我侧耳数着,心里掐住那“啪——啪——”的动静。
一声、两声……
到第三声时,门板的缝隙里“嘶”地探进一条极薄的影子,像被水洇湿的宣纸,边儿卷着,却硬挺挺地往上一翘,勾住了门闩。
张慕瑶猛地抬手,指缝里夹出一张朱砂符。
一直没过来的宋孝衣,忽然出现在桌子边上,按住张慕瑶的腕子:“别浪费,来的不是鬼,是‘皮信’——人皮捕快的拜帖。”
宋孝衣话音未落,那条影子“唰”地绷直,像有人从外头扯动,整扇门“吱呀”一声自己开了条缝。
月光顺着大门斜照进来的时候,地上也多了一张薄薄的人皮。
人皮左手上有一张剪成衙门传票大小的纸,上面却空着,一个字没有,只压了个铜钱印,正面“捕”,反面“蜕”,正是我爷方才说的“人骨铜钱”模样。
皮信边缘渗出细小血珠,自己滚动,排成一排反字:
“今夜缉逃皮一张,借阁下背脊一用。”
阿卿的脸色一沉道:“它要剥咱们谁的皮?”
宋孝衣拿过我爷的烟袋,把烟锅往鞋底一磕,烟灰簌簌落地:“别慌,‘皮信’上门,先讲价。它要皮,咱们给它别的。”
宋孝衣说着,从抽屉里拿出半截蜡烛,蜡烛外裹着一圈发黄的皮。
我一看就认出来,那是去年我们宰的老山羊,羊脖子皮,还是我亲手剥的,一直晾在房梁上。
宋孝衣淡淡说道:“畜生皮抵人命,是旧规矩。”
她咬破中指,挤一滴血落在羊皮脂面上,口中极快念道:
“山羊代我,我代山羊,
皮相互换,生死两当。”
指尖血珠“嗤”地钻进羊皮层,蜡烛无火自燃,冒出一股骚膻的灰烟。
门外那“沙沙”声顿了一下,像是嗅到了味儿。
片刻,月光里浮起一张空壳人影,没眼没鼻,只剩一张扁扁的嘴,冲我们咧开了嘴角。
“嗬……”
腥风一卷,地上的“皮信”被反吸回去,门缝外那影子抖了抖,像把什么湿漉漉的东西贴在了山羊皮蜡烛上。